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及教育管理

包邮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及教育管理

作者:崔三常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6-01
开本: 24cm 页数: 189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7.8(6.1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及教育管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087940
  • 条形码:9787513087940 ; 978-7-5130-8794-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及教育管理 本书特色

**,本书基于新媒体背景进行大学生网络行为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的新视域。第二,本书中的研究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网络教育管理的研究视角。第三,本书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理论研究内容。**,本书中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实效性。第二,本书中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及教育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网络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网络行为演变、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与高校教育管理错位、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国外经验借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目标、理念和原则等,共七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及教育管理 目录

**章绪论
**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外与国内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新媒体的概念
二、网络行为的概念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节马克思哲学思想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哲学方法论借鉴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对正确处理虚拟社交关系的方法论借鉴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正确处理人与互联网关系的方法论借鉴
三、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方法论借鉴
第二节习近平关于互联网的重要论述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管理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的论述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管理的指导意义
二、习近平关于网络安全观的论述对构建大学生网络行为秩序的指导意义
三、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的论述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西方行为理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管理的借鉴作用
一、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二、集体行为理论
三、理性行为理论
四、计划行为理论
第三章网络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网络行为演变
**节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与“8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
一、“80后”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特征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三、“8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
四、高校对“8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与管理重点
第二节手机媒体的智能化发展与“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
一、手机互联网新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
三、高校对“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与管理重点
第三节网络社交媒体迅速发展与“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
一、网络社交媒体对“00后”大学生的影响
二、“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
第四章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与高校教育管理错位
**节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与趋势
二、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思想状态
第二节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现状之间的错位
一、大学生的网络自我表达欲望高涨与高校舆情管理能力不足之间的错位
二、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与高校网络监管体系不健全之间的错位
三、大学生碎片化网络行为与系统性理论知识教育模式之间的错位
四、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高校统一化教育之间的错位
五、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娱乐化特征与高校知识教育要求之间的错位
六、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与高校集体教育之间的错位
第五章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国外经验借鉴
**节国外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概述
一、网络在线学习成为大学生的重要网络行为方式
二、网络社交平台成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重要场域
三、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成为影响社会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
四、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风险不断加剧
第二节国外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经验
一、完善国家法律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
二、网络平台强化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
三、学校开设网络素养道德课程规范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
四、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日常管理
第三节国外经验对我国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借鉴意义
一、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的法治建设
二、加强网络社交平台的自律和监督功能
三、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追踪研究
四、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和道德教育
第六章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目标、理念和原则
**节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现状与问题
一、工作理念的更新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
二、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三、教育引导内容不适应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四、教育引导队伍建设缓慢
第二节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目标
一、培育大学生的理性网络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完善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三、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的和谐稳定
第三节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理念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二、树立教育的互联网理念
三、坚持以制度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理念
四、坚持教师引导的主导性理念
第四节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原则
一、坚持教育管理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网络平台主动传播与引导选择相结合的原则
四、坚持教育手段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坚持教育路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第七章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管理机制
**节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管理的机制建设
一、筑牢网络阵地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三、构建完善的互联网监管体系
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互联网素质
第二节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机制建设
一、紧跟互联网发展,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征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思政课课堂
三、担当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把关人
第三节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日常管理机制建设
一、积极参与网络空间,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方式
二、主动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解决大学生的实际网络问题
三、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及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

崔三常,1982年1月出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本科、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现就职于山东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教育管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曾获得天津市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获得山东省首届学校思政课讲课比赛一等奖。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市级科研课题研究数项。在学术论坛、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广西社会科学等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