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作者:陈殿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33.5(7.5折) 定价  ¥1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25789
  • 条形码:9787522725789 ; 978-7-5227-2578-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本书特色

青花瓷简称青花,一般是用含钴矿物作为彩绘颜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的蓝色釉下彩绘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成色稳定等特点。青花瓷在唐代初见端倪,元代走向成熟,明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清康熙以后到达生产的高峰。青花瓷从唐代开始外销,元代青花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瓷器品种。明清时期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会生产和制作青花瓷后,世界陶瓷生产水平得以提高。

中国古代青花瓷器的产生和发展,既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推动了世界人民文明生活方式的发展。因此,青花瓷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对于青花瓷的研究,能够提高对古代制瓷以及手工业等科技史的研究,推动中国考古事业向纵深发展;还能彰显中国古代引领世界陶瓷技术发展的能力,特别是青花瓷生产制度和青花瓷工艺文化思想的域外输出,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起,对各种技艺的研究方兴未艾,与陶瓷相关的技艺研究不可或缺。本书将绘制青花的技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化、理论化、学术化的方法亦可为其他非物质文化专业借鉴,本书既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配套教材使用,亦可作为大学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本书未按传统教材框架格式编写,而是将主题分解成不同的问题,以每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的方式,以组合式的方法编辑成书,并按以下结构展开论述。

文献基础:以“《江西省大志·陶书》嘉靖版与万历版的比较研究”“‘混水’与‘分水’考辨”为题对文字文献进行研究。“古籍版画图像校勘——以古陶瓷图像为中心”一文对图像文献中陶瓷绘画和成型工艺的技术和工具研究的写法进行了分析,抛开传统以一两门外语文献为主的方法,以穷尽相关多语系十种语言资料论证的形式,减少多种外语资料盲点产生研究盲区导致研究结构的不完善, 创新出多语种图像文献研究结构。本书亦算是传承北京师范大学老校长陈垣先生的《校勘学示例》的学脉。也将成为我开始新研究《图像校勘学——以古陶瓷图像为中心》以及《陶瓷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起点,为未来的学术事业奠定新的
篇章。上述文字文献与图像文献研究的基本功也将作为陶瓷考古研究生的必修研究基础。青花瓷简称青花,一般是用含钴矿物作为彩绘颜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的蓝色釉下彩绘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成色稳定等特点。青花瓷在唐代初见端倪,元代走向成熟,明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清康熙以后到达生产的高峰。青花瓷从唐代开始外销,元代青花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瓷器品种。明清时期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会生产和制作青花瓷后,世界陶瓷生产水平得以提高。 中国古代青花瓷器的产生和发展,既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推动了世界人民文明生活方式的发展。因此,青花瓷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对于青花瓷的研究,能够提高对古代制瓷以及手工业等科技史的研究,推动中国考古事业向纵深发展;还能彰显中国古代引领世界陶瓷技术发展的能力,特别是青花瓷生产制度和青花瓷工艺文化思想的域外输出,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起,对各种技艺的研究方兴未艾,与陶瓷相关的技艺研究不可或缺。本书将绘制青花的技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化、理论化、学术化的方法亦可为其他非物质文化专业借鉴,本书既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配套教材使用,亦可作为大学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本书未按传统教材框架格式编写,而是将主题分解成不同的问题,以每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的方式,以组合式的方法编辑成书,并按以下结构展开论述。 文献基础:以“《江西省大志·陶书》嘉靖版与万历版的比较研究”“‘混水’与‘分水’考辨”为题对文字文献进行研究。“古籍版画图像校勘——以古陶瓷图像为中心”一文对图像文献中陶瓷绘画和成型工艺的技术和工具研究的写法进行了分析,抛开传统以一两门外语文献为主的方法,以穷尽相关多语系十种语言资料论证的形式,减少多种外语资料盲点产生研究盲区导致研究结构的不完善, 创新出多语种图像文献研究结构。本书亦算是传承北京师范大学老校长陈垣先生的《校勘学示例》的学脉。也将成为我开始新研究《图像校勘学——以古陶瓷图像为中心》以及《陶瓷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起点,为未来的学术事业奠定新的 篇章。上述文字文献与图像文献研究的基本功也将作为陶瓷考古研究生的必修研究基础。 笔法研究:以“元青花斑点的笔法研究——以元明墓葬出土文物为中心”“元明青花瓷上的工具线”“明清之际混水技法演变规律研究”“中国青花瓷画的笔法体系”为题对青花瓷的笔法进行分期研究并对其笔法特点进行论述和总结,可作为鉴赏青花瓷的理论基础。 料法研究:以“元明清青花料法之变”为题对将元明清典型青花瓷图片显示对比唐代变化的青花料法及其成瓷后的表象进行论述,对青花瓷鉴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纹饰研究:以“从元代墓葬出土青花瓷看元代士民的青花瓷品味”“明清青花山石画法演变”“青花瓷山形纹饰画法分期研究”为题将青花瓷纹饰的时代特点和演变规律以及相关用途进行总结。 画法与器型:以“明代景德镇青花混水画法与器型之关系研究”为题对青花瓷绘画笔法为顺应陶瓷的立体器型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出独特的笔法体系,进行脉络梳理和规律总结。 画法与生产:以“明代官窑青花瓷量产的装饰方法”和“明代官窑青花瓷画评级的标准研究”为题对青花瓷量产的手段以及评级的标准进行论述。 中外交流:以“明清之际西洋画法对景德镇青花画法的影响”为题论述明末清初国力衰落之际,西洋画法对中国画法的影响及其在青花瓷上的表现。 画法体系:以“青花绘制技法分期与演变规律研究”为题整体介绍青花画法的笔法及其演变规律。 课程建设:以“实验考古课程‘历代青花画法研究’”为题将青花画法的实验研究融入课程中,进行课程创新。 研究体系:以“构建考古教学科研新体系——以陶瓷考古为中心”为题,以青花教学科研新体系为例为陶瓷考古构建教学科研新体系。

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内容简介

历代青花画法研究构建了从唐代到当代的青花画法理论体系,包括:笔法、刀法、针法、青花料法、水法、图法等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表现青花画面的方法。将绘制青花的技艺系统化,理论化和学术化。

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目录

文献基础 «江西省大志?陶书»嘉靖版与万历版的比较研究 / / 003 一 作者简介 / / 03 二 版本介绍 / / 04 三 内容比较 / / 06 四 结语 / / 015 “混水”与“分水”考辨 / / 017 一 概念 / / 017 二 文献记载的沿革与变化 / / 019 古籍版画图像校勘 ———以古陶瓷图像为中心 / / 030 一 明代单色版画 / / 030 二 清代单色版画 / / 036 三 清代套色版画 / / 051 四 古籍图像差错表现形式及其校勘方法与细则 / / 053 五 结语 / / 055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00 2 笔法研究 元青花斑点的笔法研究 ———以元明墓葬出土文物为中心 / / 059 一 线条 / / 062 二 填色 / / 066 元明青花瓷上的工具线 / / 071 一 环形线 / / 071 二 圆规法 / / 073 三 界画法 / / 074 明清之际混水技法演变规律研究 / / 078 一 概念 / / 078 二 明清混水技法的发展变化 / / 080 三 结语 / / 090 中国青花瓷画的笔法体系 / / 092 一 从绘画而来的笔法 / / 092 二 青花画工自创笔法 / / 0100 三 吸收外来笔法 / / 0101 四 国画笔法与青花笔法复合使用笔法 / / 0102 料法研究 元明清青花料法之变 / / 107 一 青花料点逐渐变小变少至消失 / / 109 二 青花颜色越来越接近纯蓝 / / 111 三 青花颜色润泽透明?轮廓结构和画面层次清晰 / / 114 四 青花的色阶越来越多 / / 116目 录 00 3 五 结语 / / 119 纹饰研究 从元代墓葬出土青花瓷看元代士民的青花瓷品味 / / 123 一 元墓出土青花瓷 / / 123 二 从上述元代墓葬出土青花瓷的器形、纹饰、画工水平等方面研究? 可以总结出元代士民的青花品味 / / 126 三 结语 / / 132 明清青花山石画法演变 / / 134 一 明代青花山石画法 / / 134 二 清代青花山石画法 / / 141 三 明清青花瓷山石画法演变规律 / / 148 青花瓷山形纹饰画法分期研究 / / 149 画法与器型 明代景德镇青花混水画法与器型之关系研究 / / 169 一 概念 / / 169 二 操作方法 / / 170 三 表现特征 / / 171 四 文献记载的混水图示 / / 172 五 混水与器型的关系 / / 173 六 结语 / / 179 画法与生产 明代官窑青花瓷量产的装饰方法 / / 185 一 设计 / / 185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00 4 二 图样的摹印 / / 193 三 分工 / / 196 四 绘制技法和工具的改进 / / 203 明代官窑青花瓷画评级的标准研究 / / 205 一 点 / / 206 二 线 / / 209 三 面 / / 216 四 点、线和面的评级标准 / / 220 五 结语 / / 225 中外交流 明清之际西洋画法对景德镇青花画法的影响 / / 229 一 明代末年 / / 229 二 顺治至雍正时期 / / 233 三 乾隆时期 / / 238 四 结语 / / 240 画法体系 青花绘制技法分期与演变规律研究 / / 245 一 唐青花绘制技法 / / 245 二 元青花绘制技法 / / 246 三 明青花绘制技法 / / 249 四 清代青花的绘制技法 / / 254 五 结语 / / 258 课程建设 实验考古课程“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 / 261目 录 00 5 一 原理 / / 261 二 传承 / / 262 研究体系 构建考古教学科研新体系 ———以陶瓷考古为中心 / / 273 一 选才机制 / / 275 二 培养模式 / / 275 三 训练方式 / / 276 四 研究范式 / / 283 后记 / / 286
展开全部

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作者简介

陈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副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青花教师子弟,幼承家学,研习古代陶瓷生产与制作工艺多年,后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习陶瓷考古,主攻明代官窑青花画法,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拥有机械设计本科,工商管理硕士,中国史博士后、家传青花技艺等复合专业背景。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陶瓷考古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九三学社社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