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黄文弼所获西域文书(全2册)(精装)
¥184.8¥298.0简帛研究二〇二二·秋冬卷
¥81.4¥118.0百年中国考古
¥81.9¥128.0昆仑上下青海的史前文化
¥98.0¥138.0仪式与社会:商代晚期祭祀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55.6¥78.0
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595050
- 条形码:9787564595050 ; 978-7-5645-950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豫西南鄂西北地区历年来发现的考古学遗存进行分析,建立了该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探讨了区域内聚落的形态以及不同时期与周邻地区的文化的互动,对追溯华夏文明的发展壮大过程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豫西南鄂西北地区相关的考古发现及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并对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该地区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互动的情况及造成这种互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及方法
**章 龙山晚期遗存分析
**节 典型遗址的分组
一、遗址的发现情况
二、典型遗址的分组
第二节 龙山晚期遗存的文化属性、分期、年代及类型
一、文化属性
二、典型陶器型式的划分
三、分期
四、年代
五、类型和分布范围
第二章 二里头时代遗存分析
**节 典型遗址的分组
一、遗址的发现情况
二、典型遗址的分组
第二节 二里头时代遗存的文化属性、分期、年代及类型
一、文化属性
二、典型陶器型式的划分
三、分期
四、年代
五、类型
第三章 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的聚落及其演变
节 龙山晚期聚落
一、单个聚落
二、区域聚落
第二节 二里头时代聚落
一、单个聚落
二、区域聚落
第三节 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聚落的变迁
一、石家河文化聚落概述
二、石家河文化时期至龙山晚期聚落的变迁
三、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聚落的变迁
第四章 豫西南鄂西北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节 豫西南鄂西北及其周邻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龙山晚期文化格局
二、二里头时代文化格局
第二节 龙山晚期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一、龙山晚期遗存文化因素分析
二、对周邻考古学文化的继承
三、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第三节 二里头时代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一、二里头时代遗存文化因素分析
二、对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继承
三、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第四节 文化互动的方式及产生原因
一、龙山晚期文化互动的方式及产生原因
展开全部
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
王琼,女,1986年9月出生,汉族,河南郑州人,考古学博士,文博馆员。现就职于河南博物院藏品管理部,主要从事新石器时代及夏商周考古研究。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2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文章4篇,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
书友推荐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1.6¥48.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6.1¥39.8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8.3¥48.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25.7¥45.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5.2¥10.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6.4¥48.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认知传播学论丛.第二辑
¥36.3¥49.0高速铁路运输服务
¥115.2¥160.0野鸡杀手-悬案密码三部曲-002
¥20.2¥32.0韩登安篆书精选(二)
¥27.9¥42.0王水照文集: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历代文话提要选刊
¥35.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