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研究

作者:谢年华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67.2(8.5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研究 版权信息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认知心理学视角,运用多种方法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微观研究方法,以认知机制为切入点,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为对象,在借鉴国内外认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和有关认知机制实践的基础上,科学界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精心梳理出其研究的理论依据,理性概括实践的经验教训,建构起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结构、功能及运行在内的理论体系(从微观上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生成的认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把握其规律性,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何以可能),并以此为工具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之困境及其根源,进而提出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以破解当前困境的具体对策,为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乃至大众化提供理论参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研究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借鉴 **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关原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实践的经验教训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实践的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实践的教训 第三节 国外认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借鉴 一、认识结构理论 二、认知负荷理论 三、接受理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要素与结构 **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主体 一、工农群众:实践主体 二、青年学生:接受主体 三、理论工作者:传播主体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主体 五、认知主体的特点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客体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认知客体的特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介体 一、组织宣传教育 二、大众传播 三、日常生活见闻 四、认知介体的特点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环境 一、社会大环境 二、具体认知小环境 三、认知环境的特点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要素的相互关系 一、各种认知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认知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功能及其实现 **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要素的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的整体功能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功能的实现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功能的实现方式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功能实现的基本条件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运行过程 **节 选择反映 一、选择反映的含义 二、选择反映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内化整合 一、内化整合的含义 二、内化整合的模式 三、内化整合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外化践行 一、外化践行的含义 二、外化践行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困境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实效相对不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 一、认知主体功利化疏远了认知客体 二、认知客体现实解释力不足难向主体转化 三、认知介体落后未能有效连接主客体 四、认知环境复杂化对认知主客体的双向互动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的优化 **节 培养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认知主体 一、加强理论队伍建设 二、正确引导大众的需要 第二节 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认知客体 一、创设与主体需要相契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认知客体内容 二、创设与主体内储观念相契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认知客体内容 三、制作和选用与主体内部表征特点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认知客体形式 四、遵循认知规律,呈现适量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认知客体信息 第三节 提供丰富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认知介体 一、提供灵活多样的学校教育 二、充分利用大众传播 三、充分利用日常生活 四、积极探索新的认知介体 第四节 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认知环境 一、营造主导方向与认知客体一致的社会大环境 二、创设与认知主客体相适应的具体认知情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谢年华,女,生于1976年12月,广西永福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资助人选。2004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2008年师从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谭培文教授,2012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桂林理工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主持 人文社科专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认知机制研究》”(18DJ710024),参与 、省部级等科研项目4项,在《社会科学家》、《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著《多元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获广西社科 成果三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