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直觉与理由 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

直觉与理由 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

作者:梅剑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3-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504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72.0(7.5折) 定价  ¥9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直觉与理由 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23119
  • 条形码:9787100223119 ; 978-7-100-22311-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直觉与理由 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 本书特色

什么是实验哲学?什么是四重证据法? 本书细致而准确地展示了以语言哲学问题为主题的实验哲学的全景,富有说服力地论证了一种合理的实验哲学需要具有的核心特征。实验哲学是目前分析哲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吸引国际哲学界一些顶级学者的参与,它对一些重要的哲学难题,如信念之谜、直接指称的语义学论证、知识论的盖梯尔问题的解释或解决都有可能产生实质的影响。 ——叶闯该书稿是国内**部专门研究实验语言哲学的专著,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作者根据对实验语义学的研究,对实验哲学研究中人们动辄不加批判地使用直觉方法的做法做出了批评,认为实验哲学研究应该进行一次方法论的转向,即从单纯地依赖所谓直觉转而去考察相关的理由。这一观点颇为新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韩林合本书主题明确、构思巧妙,有一条明确的线索贯穿其中,书名即暗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在直觉的基础上引入理由维度,将经验分析与概念分析相结合。实验哲学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不仅哲学专业的读者能够阅读本书,语言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也可以将它作为参考。书中除了理论研究部分,还有一些浅显易懂的有趣实验和数据,各层次的读者都能够从中领会与他们认知水平、知识背景相当的部分。

直觉与理由 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 内容简介

哲学理论为真的根据是什么?哲学理论是否需要科学方法、科学证据来为之提供辩护?实验哲学作为21世纪兴起的一种哲学科学化的思潮,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本书深入该领域,条理清晰地介绍了相关背景、方法论及挑战,对重要的语言哲学问题(如指称问题、翻译不确定、信念之谜,等等)展开了批判性研究,在实验哲学家普遍针对人类“直觉”展开考察的基础上引入“理由”维度,系统建立了实验哲学的“四重证据法”,突显了实验哲学的跨学科特色。

直觉与理由 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 目录

前言 **编 实验哲学的兴起与发展 **章 实验哲学与哲学传统 **节 实验哲学的兴起 第二节 实验哲学与哲学传统 第三节 实验哲学的两种类型 第四节 实验哲学面临的批评 第五节 跨界研究与实验哲学 第二编 语言哲学的新发展:从语言分析哲学到实验语言哲学 第二章 当代语言哲学的若干发展:从语言转向到实验转向 **节 传统的指称论 第二节 形而上学指称和语义学指称之争 第三节 指称有什么用:从指称论到实验哲学 第四节 维特根斯坦与实验语言哲学 第五节 日常语言哲学与实验语言学哲学 第三章 语词与对象:指称的实验研究 **节 指称测试 第二节 从直觉到理由 第三节 自然类词双特征解释论的经验基础 第四章 从实验哲学角度看其他传统语言哲学的重要问题 **节 句子与世界:断言规范的经验研究 第二节 分析、综合与直觉问题 第三节 从语义学到认识论—翻译不确定性论题 第四节 指称、信念与理性 第三编 反思实验哲学方法 第五章 概念上的方法论反思 **节 当代分析哲学方法 第二节 直觉作为证据:专家辩护 第三节 直觉作为证据:直觉与知觉的类比 第六章 经验上的方法论反思 **节 经验调查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重复危机、概念分析与实验哲学 第三节 质性研究、苏格拉底知识与实验哲学 第七章 实验语言哲学与哲学方法论 **节 语词之争与事实之争 第二节 概念分析哲学与实验哲学的互动 第三节 经验探索与概念分析:实验哲学的二重证据法 第八章 实验哲学的四重证据法 **节 从二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以实验语义学为例 第二节 实验哲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方法论之对话与反思 第三节 小结 结论:从实验语言哲学到哲学方法论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我是怎么开始研究实验哲学的 专家推荐信一 (叶闯) 专家推荐信二 (韩林合)
展开全部

直觉与理由 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 作者简介

梅剑华,1980年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学者,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研究员,中华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认知科学》双语期刊主编。曾任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萨尔茨堡大学、匹兹堡大学、罗格斯大学等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心智哲学、实验哲学和人工智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与形而上学等。发表文章数十篇,主编《自我问题研究》等学术论文集,译有《语言的逻辑句法》等。主持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