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作物育种原理

作者:杨光圣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36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57.9(8.3折) 定价  ¥6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作物育种原理 版权信息

作物育种原理 内容简介

全书含蓄论、作物繁殖方式及其育种特点、育种目标、种资资源、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群体改良、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品质育种、生物逆境抗性育种、非生物逆境抗性育种、杂种优势及其利用途径、作物育种的实验技术、良种繁育。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等专业本科生的主要教材,同时也可供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

作物育种原理 目录

目录前言绪论 1节 作物育种学的概念与内容 1一、作物育种学的概念 1二、作物育种学的任务与内容 1三、作物品种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牛产中的作用 1第二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3一、作物的进化 3二、作物遗传改良 3第三节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4第四节 我国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5一、我国作物育种的主要成就 5二、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 7思考题 8主要参考文献 8章 育种目标 9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9一、高产 9二、优质 11三、稳产 12四、生育期适宜 14五、适合于机械化操作 14第二节 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 14一、适应国民经济和牛产发展的要求 14二、针对作物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依赖现有的种质资源 15三、与特定的生态环境及种植制度相适应 15四、落实到具体性状和指标 16五、用前瞻性和发展的眼光审视育种目标 16思考题 17主要参考文献 17第二章 种质资源 18节 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 18一、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19二、作物育种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取决于关键性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20二、种质资源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是实现新育种目标的前提 20四、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 21第二节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21一、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21二、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 23三、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与补充 24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 25一、根据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25二、按照来源分类 25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与利用 26一、种质资源收集的范围及原则 26二、种质资源的收集 26三、种质资源的整理 28四、种质资源的保存 28五、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31第五节 我国种质资源保存对策 33一、强化种质资源保存工作,稳定种质保存队伍 34二、有计划地建立起我国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 34三、加强种质资源立法和政策研究 34四、种质安全保存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34五、种质资源信息网的合理利用 34六、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35思考题 36主要参考文献 36第三章 作物繁殖方式及其育种特点 38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38一、有性繁殖 38二、无性繁殖 40第二节 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 41一、自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 41二、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 43三、常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 43四、无性繁殖作物的遗传特点 43第三节 作物品种类型及育种特点 44一、作物品种类型 44二、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45思考题 47主要参考文献 47第四章 引种 48节 引种的意义 48一、引种的概念 48二、引种的作用 48第二节 引种的基本原理 50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51二、引种的气候相似论原理 51三、引种的生态学原理 52四、引种的生物安全性 53第三节 引种的规律 54一、不同温光反应特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54二、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 55第四节 引种的方法 57一、引种的原则 57二、简单引种的方法 57三、驯化引种的方法 58四、农业技术在引种中的作用 59思考题 60主要参考文献 60第五章 选择与选择育种 61节 选择育种简史及其成就 61一、中国早期的选择育种 61二、西方早期的选择育种 62三、选择育种的成就及育种特点 63第二节 选择育种原理 64一、选择的意义 64二、纯系学说 65三、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现象和产生原因 66第三节 选择的基本方法和选择育种工作程序 66一、单株选择与系统育种程序 66二、混合选择与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68思考题 68主要参考文献 68第六章 杂交育种 69节 杂交育种的意义 69第二节 杂交亲本的选配 69第三节 杂交方式 72一、单交(成对杂交) 72二、复交(复合杂交) 72三,多父本混合授粉 75四、回交 75第四节 杂交技术 75一、杂交前的准备工作 75二、杂交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76第五节 杂种后代的选择 77一、杂种后代的选择方法 77二、杂交育种程序 80三、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 81思考题 82主要参考文献 82第七章 回交育种 83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回交的遗传效应 83一、回交育种的概念与意义 83二、回交的遗传效应 84第二节 回交育种的技术要点 85一、亲本的选择 86二、回交后代的选择 86三、回交的次数 88四、回交所需的植株数 90五、轮回亲本异质性的保持 91六、修饰回交育种法 92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应用 93一、回交育种的特点 93二、回交育种的其他用途 94思考题 95主要参考文献 95第八章 远缘杂交育种 96节 远缘杂交的概念和作用 96一、远缘杂交的概念 96二、远缘杂交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96第二节 远缘杂交不亲和及克服方法 99一、远缘杂交小亲和及其原因 99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101第三节 远缘杂种天亡、不育及其克服方法 104一、远缘杂种的天亡与不育性 104二、克服远缘杂种天亡和不育的方法 105第四节 远缘杂种后代的剧烈分离及克服方法 106一、远缘杂种后代性状的分离特点 106二、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克服方法 107第五节 远缘杂种后代的选择及外源染色体导入的其他策略 108一、远缘杂种后代的选择特点 108二、外源物种染色体(片段)导入的其他策略 108思考题 110主要参考文献 110第九章 杂种优势利用 111节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 111、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简史 111二、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11三、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113四、杂种优势的度量 115第二节 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 116一、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机理假说 116二、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的评析 117三、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假说的评价 118第三节 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 119一、自交系的选育 119二、自交系的改良 123第四节 配合力及其测定 124一、配合力的概念 124二、配合力的测定 124第五节 杂种品种类型及其亲本的选配原则 126一、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 126二、杂种品种的类型 127三、杂种品种亲本的选配原则 129第六节 雄性不育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 130一、雄性不育性及其遗传类型 130二、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应用 133三、光温敏雄性不育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135第七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其他途径 135一、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 135二、利用标志性状生产杂种种子 135三、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 136四、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生产杂种种子 136五、F2剩余杂种优势的利用 138思考题 138主要参考文献 139第十章 诱变育种 140节 诱变育种的特点 140一、提高突变率,扩大变异谱 140二、适于进行个别性状的改良 140三、诱发的变异较易稳定,可缩短育种年限 140四、诱变的方向和性质尚难掌握 141五、多种性状同时出现理想变异的概率较小 141第二节 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剂 141一、物理诱变剂 141二、化学诱变剂 143第三节 诱变育种的程序及方法 144一、诱变材料的选择 144二、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 145三、化学诱变剂处理的主要方法 148四、诱变处理后的选育 150五、提高诱变育种效率的途径 151思考题 152主要参考文献 152第十一章 倍性育种 154节 单倍体在育种中的应用 154一、单倍体的概念 154二、单倍体的利用价值 155三、单倍体的诱导 155四、单倍体的鉴定 157五、单倍体植株染色体的加倍 159六、单倍体的选育 159第二节 多倍体育种 160一、多倍体的概念 160二、多倍体的特征 161三、多倍体的利用价值 162四、多倍体的诱导 163五、多倍体的鉴定 166六、多倍体育种应注意的问题 167思考题 167主要参考文献 167第十二章 群体改良 169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及意义 169一、群体改良的原理 169二、群体改良的意义 170第二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171一、基础群体应达到的要求 172二、基础群体合成的材料米源 172三、基础群体合成的方式 173四、基础群体建立时应注意的问题 174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175一、常用的轮回选择方法 176二、雄性不育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182三、轮回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184思考题 185主要参考文献 185第十三章 细胞工程育种 186节 细胞工程概念和原理 186一、细胞工程的概念 186二、细胞工程在植物育种上的重要意义 186三、细胞工程摹本原理 186第二节 细胞工程技术 187一、植物组织培养 187二、花药培养 187三、花粉培养 188四、合子胚培养 189五、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190六、细胞变异体和突变体的筛选 191思考题 192主要参考文献 192第十四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93节 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定义及特点 193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意义 194一、加快新品种选育,确保人类粮食安全 194二、架起基因型和表型间桥梁,促进系统遗传学研究 194三、提升育种技术,促进育种学发展 195四、聚合多个优良基因,实现育种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196五、拓宽遗传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农作物遗传多样性 196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196一、遗传标记的发展历程 196二、遗传标记的类型 198第四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