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56卷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56卷

作者:徐勇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大16开 页数: 82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16.6(6.3折) 定价  ¥8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56卷 版权信息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56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录了关中地区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一是渭南市富平县宫里镇南陵村,二是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宁王村。两份报告均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进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为深入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全国范围遴选典型性村庄展开农村区域性调查。该调查以传统形态为重点,探究了村庄历史、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等方面的形态及其发展变迁。研究所及,不仅包括黄河、长江、华南等中华文明核心区域的村户社会、家户社会与宗族社会,也涵盖了西北、西南等边缘区域的部落社会和村寨社会,还有混合文明区域的东北大农社会与东南农工社会。这对于抢救式发掘中华民族的文明底色,充分把握中国农村丰富多样的社会形态与区域特质,为国家决策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供依据,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56卷 目录

总序 凡例 村庄类分序 质性研究视角下农村区域性村庄分类 ………………………………………… 1 一、“因地”与 “分类”:质性研究方法……………………………………………… 1 二、“分”与 “合”:维度与条件……………………………………………………… 3 三、作为农村研究对象的区域………………………………………………………… 6 四、作为农村研究对象的村庄………………………………………………………… 8 五、作为农村研究对象的区域性村庄分类 ………………………………………… 12 民联官助: 干旱区村庄的社会联结与治理 ——黄河区域南陵村调查 **章 南陵村的由来与演变 …………………………………………………………… 23 **节 村庄的形成 ………………………………………………………………… 23 一、村名与村庄 ………………………………………………………………… 23 二、姓氏与村庄 ………………………………………………………………… 27 三、村民与村庄 ………………………………………………………………… 29 第二节 村庄的建制 ………………………………………………………………… 31 一、1949年以前南陵村的建制沿革 …………………………………………… 31 二、1949年以后南陵村的建制沿革 …………………………………………… 33 第三节 村庄的当下状况 …………………………………………………………… 36 一、地理区位 …………………………………………………………………… 36 二、行政村的基本概况 ………………………………………………………… 37 三、自然村、村民小组及其分布 ……………………………………………… 38 第二章 南陵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39 **节 自然形态 …………………………………………………………………… 39 1 一、地理概况 …………………………………………………………………… 39 二、气候特征 …………………………………………………………………… 41 三、土壤特征 …………………………………………………………………… 44 四、资源禀赋 …………………………………………………………………… 45 五、交通概况 …………………………………………………………………… 46 六、自然灾异 …………………………………………………………………… 47 第二节 干旱与水利 ………………………………………………………………… 50 一、干旱概况 …………………………………………………………………… 50 二、水利与生活 ………………………………………………………………… 51 三、水利与农业生产 …………………………………………………………… 56 第三节 平原与麦作 ………………………………………………………………… 57 一、田块 ………………………………………………………………………… 57 二、田块边界 …………………………………………………………………… 61 三、田地耕作 …………………………………………………………………… 63 第四节 集居与空间 ………………………………………………………………… 67 一、村庄的整体布局 …………………………………………………………… 67 二、民居与村庄 ………………………………………………………………… 67 三、祖居与村庄 ………………………………………………………………… 71 四、神居与村庄 ………………………………………………………………… 73 五、集市与村庄 ………………………………………………………………… 75 六、公共空间与村庄 …………………………………………………………… 76 第五节 南陵村的自然变迁与实态 ………………………………………………… 77 一、村居 ………………………………………………………………………… 77 二、水利 ………………………………………………………………………… 79 三、农耕 ………………………………………………………………………… 80 第三章 南陵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81 **节 人与土地及其生产能力 …………………………………………………… 81 一、人与土地的关系 …………………………………………………………… 81 二、人与生产能力的关系 ……………………………………………………… 86 第二节 产权与产权关系 …………………………………………………………… 93 一、土地产权概况 ……………………………………………………………… 93 2 二、土地买卖与买卖关系 ……………………………………………………… 99 三、土地租佃与租佃关系……………………………………………………… 102 四、土地典当与典当关系……………………………………………………… 109 第三节 经营与经营关系 ………………………………………………………… 110 一、经营单位与经营权………………………………………………………… 110 二、经营与分工………………………………………………………………… 112 三、经营与合作………………………………………………………………… 115 四、经营与雇佣………………………………………………………………… 118 第四节 交换与交换关系 ………………………………………………………… 123 一、集市概况…………………………………………………………………… 124 二、集市活动…………………………………………………………………… 125 三、交易市场及其关系………………………………………………………… 129 四、流动市场及其关系………………………………………………………… 132 五、家户间私下交易…………………………………………………………… 133 第五节 分配与分配关系 ………………………………………………………… 137 一、分配单位…………………………………………………………………… 137 二、分配权……………………………………………………………………… 138 三、分配内容…………………………………………………………………… 139 四、分配关系…………………………………………………………………… 141 第六节 消费与消费关系 ………………………………………………………… 144 一、消费单位与消费决策权…………………………………………………… 144 二、日常消费及其关系………………………………………………………… 146 三、养老消费及其关系………………………………………………………… 149 四、婚丧消费及其关系………………………………………………………… 150 五、节日消费及其关系………………………………………………………… 153 第七节 继承与继承关系 ………………………………………………………… 154 一、财产继承权………………………………………………………………… 154 二、继承物……………………………………………………………………… 156 三、分家与继承………………………………………………………………… 158 四、一般继承及其关系………………………………………………………… 159 五、特殊形式的继承及其关系………………………………………………… 159 3 第八节 南陵村的经济变迁 ……………………………………………………… 160 一、1949年以前的传统经济形态状况 ……………………………………… 160 二、1949年以后的传统经济形态状况 ……………………………………… 161 第九节 南陵村的经济实态 ……………………………………………………… 163 一、当下经济概况……………………………………………………………… 163 二、产权………………………………………………………………………… 164 三、生产经营…………………………………………………………………… 164 四、家庭分配…………………………………………………………………… 165 五、市场交换…………………………………………………………………… 165 六、家庭财产继承……………………………………………………………… 166 第四章 南陵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 167 **节 血缘与血缘关系 ………………………………………………………… 167 一、家庭及其关系……………………………………………………………… 167 二、亲戚及其关系……………………………………………………………… 170 三、干亲及其关系……………………………………………………………… 178 第二节 地缘与地缘关系 ………………………………………………………… 179 一、邻居及其关系……………………………………………………………… 179 二、熟人及其关系……………………………………………………………… 182 三、乡亲及其关系……………………………………………………………… 184 第三节 业缘与业缘关系 ………………………………………………………… 185 一、宫里会社及其关系………………………………………………………… 185 二、集市及其关系……………………………………………………………… 189 第四节 信缘与信缘关系 ………………………………………………………… 190 一、信缘主体…………………………………………………………………… 191 二、信仰次序…………………………………………………………………… 193 三、信缘关系…………………………………………………………………… 194 第五节 交往与交往关系 ………………………………………………………… 194 一、亲戚交往及其关系………………………………………………………… 195 二、邻里交往及其关系………………………………………………………… 197 三、熟人交往及其关系………………………………………………………… 199 四、村民与政府的交往及其关系……………………………………………… 199 五、交往边界…………………………………………………………………… 201 第六节 流动与流动关系 ………………………………………………………… 201 一、逃荒与流动关系…………………………………………………………… 202 二、婚配与流动关系…………………………………………………………… 206 三、经商与流动关系…………………………………………………………… 206 四、从军与流动关系…………………………………………………………… 207 五、躲避灾难与流动关系……………………………………………………… 207 第七节 分化与群体关系 ………………………………………………………… 208 一、职业分化与群体关系……………………………………………………… 208 二、血缘分化与群体关系……………………………………………………… 227 三、财富分化与群体关系……………………………………………………… 228 第八节 冲突与冲突关系 ………………………………………………………… 228 一、地界冲突及其关系………………………………………………………… 229 二、家庭内部冲突及其关系…………………………………………………… 231 三、亲属冲突及其关系………………………………………………………… 233 四、村庄内部冲突及其关系…………………………………………………… 234 第九节 保护与保护关系 ………………………………………………………… 235 一、家人保护与关系…………………………………………………………… 235 二、亲戚保护与关系…………………………………………………………… 236 三、村落保护与关系…………………………………………………………… 236 四、国家保护与关系…………………………………………………………… 242 第十节 南陵村的社会变迁 ……………………………………………………… 243 一、1949年以前村落社会形态状况 ………………………………………… 243 二、1949年以后村落社会形态状况 ………………………………………… 243 第十一节 南陵村的社会实态 …………………………………………………… 244 一、血缘关系…………………………………………………………………… 244 二、地缘关系…………………………………………………………………… 245 三、信缘关系…………………………………………………………………… 245 四、交往关系…………………………………………………………………… 245 五、社会流动…………………………………………………………………… 246 5 第五章 南陵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 247 **节 崇拜与崇拜关系 ………………………………………………………… 247 一、祠堂、家庙及其崇拜关系………………………………………………… 247 二、祖先及其崇拜关系………………………………………………………… 251 三、祖坟及其崇拜关系………………………………………………………… 254 四、孝道及其关系……………………………………………………………… 255 第二节 信仰与信仰关系 ………………………………………………………… 256 一、拜庙神及其信仰关系……………………………………………………… 256 二、拜家神及其信仰关系……………………………………………………… 264 三、巫术及其信仰关系………………………………………………………… 264 四、算命及其信仰关系………………………………………………………… 265 第三节 思维与思维关系 ………………………………………………………… 266 一、经验思维及其关系………………………………………………………… 266 二、务实思维及其关系………………………………………………………… 268 三、循环思维及其关系………………………………………………………… 269 四、中庸思维及其关系………………………………………………………… 270 五、平均思维与关系…………………………………………………………… 271 第四节 态度与态度关系 ………………………………………………………… 273 一、生育态度与态度关系……………………………………………………… 273 二、生产态度及其关系………………………………………………………… 282 三、生活态度及其关系………………………………………………………… 284 四、社会态度及其关系………………………………………………………… 285 五、政治态度及其关系………………………………………………………… 286 六、人生态度及其关系………………………………………………………… 287 第五节 习俗与习俗关系 ………………………………………………………… 287 一、婚姻习俗及其关系………………………………………………………… 287 二、丧葬习俗及其关系………………………………………………………… 297 三、节庆习俗与关系…………………………………………………………… 303 四、日常习俗与关系…………………………………………………………… 308 第六节 规训与规训关系 ………………………………………………………… 310 一、家庭教化及其关系………………………………………………………… 311 6 二、学校教化及其关系………………………………………………………… 312 第七节 文娱与文娱关系 ………………………………………………………… 316 一、节庆娱乐及其关系………………………………………………………… 316 二、日常娱乐及其关系………………………………………………………… 320 第八节 南陵村文化变迁 ………………………………………………………… 322 一、崇拜与信仰的变迁………………………………………………………… 322 二、生育观念的变迁…………………………………………………………… 323 三、教育观念的变迁…………………………………………………………… 324 四、文娱活动的变迁…………………………………………………………… 324 五、村落习俗的变迁…………………………………………………………… 324 第九节 南陵村文化实态 ………………………………………………………… 325 一、祖先崇拜…………………………………………………………………… 325 二、生育态度…………………………………………………………………… 326 三、文化信仰…………………………………………………………………… 326 四、文化习俗…………………………………………………………………… 326 五、文化娱乐…………………………………………………………………… 327 第六章 南陵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 328 **节 政权治理与治理关系 …………………………………………………… 328 一、政权治理单元及其架构…………………………………………………… 328 二、政权治理主体……………………………………………………………… 330 三、政权治理内容……………………………………………………………… 334 四、政权治理方式……………………………………………………………… 340 五、政权治理关系……………………………………………………………… 341 第二节 村落治理与治理关系 …………………………………………………… 342 一、治理主体…………………………………………………………………… 342 二、治理内容…………………………………………………………………… 346 三、治理方式…………………………………………………………………… 347 第三节 家户治理与家户关系 …………………………………………………… 348 一、家户治理单元……………………………………………………………… 348 二、家户治理主体……………………………………………………………… 349 三、家户治理内容……………………………………………………………… 350 四、家户治理规则……………………………………………………………… 352 五、家户治理关系……………………………………………………………… 353 第四节 亲族治理与治理关系 …………………………………………………… 355 一、亲族治理单元……………………………………………………………… 355 二、亲族治理主体……………………………………………………………… 356 三、亲族治理内容……………………………………………………………… 357 四、亲族治理规则……………………………………………………………… 358 五、亲族治理关系……………………………………………………………… 358 第五节 信缘治理与治理关系 …………………………………………………… 360 一、“祈水”及其治理关系 …………………………………………………… 360 二、庙会及其治理关系………………………………………………………… 360 第六节 业缘治理与治理关系 …………………………………………………… 361 一、宫里会社及其治理关系…………………………………………………… 361 二、集市及其治理关系………………………………………………………… 363 第七节 南陵村治理变迁 ………………………………………………………… 364 一、治理单元与治理主体变迁………………………………………………… 365 二、治理方式变迁……………………………………………………………… 365 第八节 南陵村治理实态 ………………………………………………………… 366 一、党支部与村治……………………………………………………………… 366 二、村委会与村治……………………………………………………………… 366 三、村务监督…………………………………………………………………… 366 附录一 南陵村调查小记 ………………………………………………………………… 368 附录二 南陵村调查日记 (节选) ……………………………………………………… 371 大姓共治: 多姓农耕村落的延续密码 ——黄河区域宁王村调查 宁王村的由来与演变 ………………………………………………………… 407 **节 宁王村的由来 …………………………………………………………… 407 一、村落缘起…………………………………………………………………… 407 二、姓氏与村落………………………………………………………………… 408 三、边界与村落………………………………………………………………… 409 第二节 宁王村建制沿革 ………………………………………………………… 410 一、1949年之前的村落建制 ………………………………………………… 410 二、1949年之后的村落建制 …………………………………………… 411 第三节 宁王村当下概况 ………………………………………………………… 413 一、地理位置…………………………………………………………………… 413 二、宁王村行政村概况………………………………………………………… 413 第二章 宁王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 416 **节 自然形态 ………………………………………………………………… 416 一、地形地貌…………………………………………………………………… 416 二、气候特征…………………………………………………………………… 418 三、土壤特征…………………………………………………………………… 422 第二节 干旱与水利 ……………………………………………………………… 424 一、干旱社会与自然底色……………………………………………………… 424 二、水井社会及其关系………………………………………………………… 432 三、渭河水利及其关系………………………………………………………… 437 第三节 平原与麦作 ……………………………………………………………… 438 一、麦地与等级………………………………………………………………… 439 二、麦作及其关系……………………………………………………………… 440 第四节 集居与空间 ……………………………………………………………… 445 一、村落空间格局概况………………………………………………………… 445 二、民居:大姓集聚,小姓散居……………………………………………… 446 三、祖居:因姓而别,各据其居……………………………………………… 450 四、神居:各奉其主,分别祭拜……………………………………………… 451 五、公共空间…………………………………………………………………… 454 六、空间关系…………………………………………………………………… 455 第五节 宁王村自然变迁与实态 ………………………………………………… 456 一、交通建设…………………………………………………………………… 456 二、水利建设…………………………………………………………………… 457 三、自然观念…………………………………………………………………… 458 9 第三章 宁王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 459 **节 人与土地及其生产能力 ………………………………………………… 459 一、人与土地的关系…………………………………………………………… 459 二、人与生产能力的关系……………………………………………………… 462 第二节 产权与产权关系 ………………………………………………………… 470 一、土地性质与土地所有类型………………………………………………… 470 二、土地买卖关系……………………………………………………………… 475 三、土地租佃关系……………………………………………………………… 477 四、土地典当关系……………………………………………………………… 481 五、土地置换关系……………………………………………………………… 486 六、土地抵押关系……………………………………………………………… 490 第三节 经营与经营关系 ………………………………………………………… 493 一、经营主体…………………………………………………………………… 493 二、经营分工…………………………………………………………………… 494 三、合作经营…………………………………………………………………… 495 四、市场雇佣与经营…………………………………………………………… 500 五、共有产权的经营关系……………………………………………………… 513 第四节 交换与交换关系 ………………………………………………………… 513 一、市场概况…………………………………………………………………… 513 二、村内商业活动……………………………………………………………… 514 三、村外商业活动……………………………………………………………… 524 第五节 分配与分配关系 ………………………………………………………… 537 一、分配单元…………………………………………………………………… 537 二、分配权……………………………………………………………………… 538 三、分配内容…………………………………………………………………… 539 四、分配关系…………………………………………………………………… 540 第六节 消费与消费关系 ………………………………………………………… 541 一、消费主题与决策…………………………………………………………… 541 二、消费内容…………………………………………………………………… 542 三、消费关系…………………………………………………………………… 547 第七节 继承与继承关系 ………………………………………………………… 548 一、继承权……………………………………………………………………… 548 二、继承物……………………………………………………………………… 549 三、分家继承及其关系………………………………………………………… 550 四、遗产继承及其关系………………………………………………………… 553 五、继承关系…………………………………………………………………… 554 第八节 村落经济变迁 …………………………………………………………… 555 一、1949年前传统经济形态状况 …………………………………………… 555 二、1949年之后传统经济形态的变迁 ……………………………………… 555 第九节 宁王村经济实态 ………………………………………………………… 556 一、产权………………………………………………………………………… 556 二、经营………………………………………………………………………… 557 三、交换………………………………………………………………………… 558 第四章 宁王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 559 **节 宁王村社会形态概况 …………………………………………………… 559 一、三大姓氏…………………………………………………………………… 559 二、人口概况…………………………………………………………………… 560 第二节 血缘与血缘关系 ………………………………………………………… 561 一、家庭关系…………………………………………………………………… 561 二、嫡亲关系…………………………………………………………………… 566 三、姻亲关系…………………………………………………………………… 569 四、拟血缘关系………………………………………………………………… 570 第三节 地缘与地缘关系 ………………………………………………………… 572 一、地缘主体…………………………………………………………………… 573 二、村落地缘关系……………………………………………………………… 574 第四节 业缘与业缘关系 ………………………………………………………… 576 一、市场业缘及其关系………………………………………………………… 576 二、行帮业缘及其关系………………………………………………………… 582 三、互助业缘及其关系………………………………………………………… 584 第五节 信缘与信缘关系 ………………………………………………………… 586 一、庙会组织概况……………………………………………………………… 586 二、庙会过程…………………………………………………………………… 587 三、庙会关系…………………………………………………………………… 588 第六节 交往与交往关系 ………………………………………………………… 591 一、家户内部交往及其关系…………………………………………………… 591 二、亲戚交往及其关系………………………………………………………… 593 三、村落内部交往及其关系…………………………………………………… 601 四、村外交往及其关系………………………………………………………… 604 第七节 流动与流动关系 ………………………………………………………… 606 一、灾害与流动………………………………………………………………… 606 二、赋税与流动………………………………………………………………… 607 第八节 分化与群体关系 ………………………………………………………… 607 一、职业分化及其关系………………………………………………………… 607 二、财富分化及其关系………………………………………………………… 617 三、血缘分化及其关系………………………………………………………… 619 第九节 冲突与冲突关系 ………………………………………………………… 620 一、家庭冲突及其关系………………………………………………………… 620 二、邻里冲突及其关系………………………………………………………… 621 三、村落冲突及其关系………………………………………………………… 625 第十节 保护与保护关系 ………………………………………………………… 627 一、家庭保护及其关系………………………………………………………… 627 二、村落保护及其关系………………………………………………………… 628 三、组织保护及其关系………………………………………………………… 629 第十一节 宁王村社会变迁及其实态 …………………………………………… 631 一、社会构成…………………………………………………………………… 631 二、社会交往…………………………………………………………………… 632 三、社会保障…………………………………………………………………… 632 第五章 宁王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 634 **节 祖先崇拜及其关系 ……………………………………………………… 634 一、家谱及其关系……………………………………………………………… 634 二、家庙及其关系……………………………………………………………… 637 三、祖坟及其关系……………………………………………………………… 640 第二节 信仰及其关系 …………………………………………………………… 641 一、神庙信仰及其关系………………………………………………………… 641 二、鬼怪信仰及其关系………………………………………………………… 647 三、其他信仰及其关系………………………………………………………… 662 第三节 习俗及其关系 …………………………………………………………… 665 一、婚丧习俗及其关系………………………………………………………… 665 二、节庆习俗及其关系………………………………………………………… 688 三、日常习俗及其关系………………………………………………………… 700 第四节 规训及其关系 …………………………………………………………… 703 一、家庭教育及其关系………………………………………………………… 703 二、家族教育及其关系………………………………………………………… 704 三、私塾教育及其关系………………………………………………………… 705 四、新式学堂及其关系………………………………………………………… 709 第五节 文娱及其关系 …………………………………………………………… 712 一、节庆娱乐及其关系………………………………………………………… 712 二、日常生活娱乐及其关系…………………………………………………… 721 第六节 态度及其关系 …………………………………………………………… 724 一、生育态度…………………………………………………………………… 724 二、生产态度…………………………………………………………………… 728 三、生活态度…………………………………………………………………… 729 第七节 思维及其关系 …………………………………………………………… 730 一、经验思维及其关系………………………………………………………… 730 二、务实思维及其关系………………………………………………………… 731 三、循环思维及其关系………………………………………………………… 731 第八节 宁王村的文化变迁及实态 ……………………………………………… 732 一、搭台唱戏…………………………………………………………………… 732 二、闹社火……………………………………………………………………… 733 三、打牌………………………………………………………………………… 734 第六章 宁王村治理形态与实态 ………………………………………………………… 735 **节 政权治理及其关系 ……………………………………………………… 735 一、政权建设概况……………………………………………………………… 735 二、政权建设主体……………………………………………………………… 736 三、政权治理内容……………………………………………………………… 737 四、政权治理方式……………………………………………………………… 739 五、政权治理关系……………………………………………………………… 740 第二节 村落治理及其关系 ……………………………………………………… 740 一、村落治理主体……………………………………………………………… 741 二、村落治理内容……………………………………………………………… 744 三、村落治理方式……………………………………………………………… 746 四、村落治理关系……………………………………………………………… 746 第三节 亲族治理及其关系 ……………………………………………………… 747 一、亲族治理主体与内容……………………………………………………… 747 三、亲族治理方式……………………………………………………………… 748 四、亲族治理关系……………………………………………………………… 748 第四节 家户治理及其关系 ……………………………………………………… 749 一、家户治理主体及内容……………………………………………………… 749 二、家户治理方式……………………………………………………………… 750 三、家户治理关系……………………………………………………………… 751 第五节 信缘治理及其关系 ……………………………………………………… 751 一、信缘治理主体与组织架构………………………………………………… 751 二、信缘治理内容……………………………………………………………… 752 三、信缘治理方式……………………………………………………………… 753 四、信缘治理关系……………………………………………………………… 753 第六节 村庄治理变迁及实态 …………………………………………………… 754 一、村委会治理………………………………………………………………… 754 二、大姓主导…………………………………………………………………… 756 三、共同参与…………………………………………………………………… 756 附录一 宁王村调查小记 ………………………………………………………………… 757 附录二 宁王村调查日记 (节选) ……………………………………………………… 761 本卷后记…………………………………………………………………………………… 795
展开全部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56卷 作者简介

李加斌,傣族,云南省永仁县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学硕士毕业,现就职于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张旭亮,甘肃天水人,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学硕士毕业。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