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及设计方法

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及设计方法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94.4(8.0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及设计方法 版权信息

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及设计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绪论、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动力响应特性、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累计损伤特性试验等。

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及设计方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铁路隧道振动响应研究概述 1.2.1 理论分析 1.2.2 数值模拟 1.2.3 现场测试 1.2.4 模型试验 1.3 混凝土结构与围岩累积损伤研究概述 1.3.1 混凝土和岩石弹塑性损伤模型 1.3.2 岩石损伤模型和隧道围岩损伤 1.3.3 隧道结构损伤 1.4 高速铁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运营维修技术研究概述 1.4.1 隧道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1.4.2 隧道服役性能评价方法 1.4.3 隧道维修整治技术 1.5 本书主要内容与特色 1.5.1 主要内容 1.5.2 主要特色 第2章 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2.1 高速铁路隧道结构体系 2.1.1 衬砌结构 2.1.2 轨道结构 2.2 隧道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 2.2.1 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 2.2.2 求解的隐式时间积分算法 2.3 数值模型 2.3.1 车辆模型 2.3.2 轨道及填充层模型 2.3.3 隧道模型 2.3.4 车辆-轨道-隧道一体化耦合模型 2.3.5 材料及边界参数 2.3.6 列车荷载 2.3.7 数值模型实施的软件平台简介 2.4 轨道不平顺及其随机模拟 2.4.1 轨道不平顺分类及描述 2.4.2 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数值模拟方法 2.4.3 引人轨道不平顺的钢轨建模 2.5 建模流程与模型可靠性验证 2.5.1 建模流程 2.5.2 模型可靠性验证 第3章 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动力响应特性 3.1 计算模型与计算工况 3.1.1 计算模型 3.1.2 计算工况 3.1.3 特征线与特征点 3.2 有仰拱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特性 3.2.1 列车荷载单独作用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 3.2.2 动静耦合作用下单向行车时隧道结构动力响应 3.2.3 动静耦合作用下双向会车时隧道结构动力响应 3.3 无仰拱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特性 3.3.1 列车荷载单独作用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 3.3.2 动静耦合作用下单向行车时隧道结构动力响应 3.3.3 动静耦合作用下双向会车时隧道结构动力响应 3.4 隧底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3.4.1 行车速度对隧底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影响 3.4.2 基底条件对隧底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影响 3.4.3 填充层条件对隧底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影响 3.4.4 不同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第4章 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累计损伤特性试验 4.1 试验模型设计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内容 4.1.3 模型设计基本思路 4.1.4 模型相似关系 4.1.5 相似材料 4.2 试验过程 4.2.1 测试系统 4.2.2 加载系统 4.2.3 试验工况 4.2.4 试验步骤 4.3 静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仰拱应力 4.3.2 隧道底部基岩压力 4.3.3 沉降位移 4.4 动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加速度 4.4.2 仰拱动应力 4.4.3 动力系数 4.4.4 隧底基岩动压力 4.5 循环动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4.5.1 动应□与振动次数的关系 4.5.2 动力系数与振动次数的关系 4.5.3 累积沉降与振动次数的关系 4.5.4 破坏裂纹 第5章 隧道基底软岩动□形特性试验 5.1 试验方案 5.1.1 试验装置 5.1.2 试件制备 5.1.3 试验工况设计 5.1.4 试验步骤 5.2 试验结果分析 5.2.1 隧底软岩累积□形发展总体规律 5.2.2 循环动应力的影响 5.2.3 静偏应力的影响 5.2.4 振动频率的影响 5.2.5 围压的影响 5.2.6 地下水渗流的影响 5.2.7 基岩与仰拱混凝土组合构件的累积□形规律 5.3 累积塑性应□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确定 5.3.1 累积塑性应□模型 5.3.2 不同应力水平下累积塑性应□拟合参数 5.3.3 不同振动频率下累积塑性应□拟合参数 第6章 隧道底部结构及基岩拉压损伤机理与损伤模型 6.1 隧道底部结构及基岩的受力特征与损伤机制 6.1.1 仰拱受力特征与损伤机制 6.1.2 隧道基岩损伤机制 6.2 混凝土和岩土弹塑性损伤理论 6.2.1 损伤研究方法简介 6.2.2 损伤□量表达式 6.2.3 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 6.3 混凝土衬砌和软岩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6.3.1 混凝土损伤□量及损伤演化方程 6.3.2 软岩损伤□量及损伤演化方程 6.3.3 双曲线D-P屈服准则和塑性势函数 6.4 本构模型的数值实现 6.4.1 本构积分算法 6.4.2 二次开发环境 6.4.3 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及流程 6.5 弹塑性损伤模型数值验证 6.5.1 单轴拉伸试验 6.5.2 单轴压缩试验 6.5.3 循环压缩试验 6.5.4 软岩损伤模型数值验证 第7章 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损伤特性 7.1 底部结构损伤特性 7.1.1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7.1.2 行车速度对隧道底部结构损伤特性的影响 7.1.3 围岩条件对隧道底部结构损伤特性的影响
展开全部

高速铁路隧道底部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及设计方法 作者简介

彭立敏,隧道工程博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现担任《铁道科学与学报》期刊执行副主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分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隧道与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省部级课题1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以及茅以升科研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 施成华,1973年生,安徽黄山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隧道工程系主任,《地下铁道》 线上 课程负责人,中南大学隧道方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隧道生命周期管理与防灾减灾论坛副主任,地下铁道论坛委员,中国铁道学会桥隧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公路学会桥隧分会委员,《隧道建设》期刊编委。 黄娟,女,1977年生,湖北荆州人,工学博士。现为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隧道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隧道结构施工力学,地震荷载、车振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动力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课题1项;主持横向项目2项;主研 、省部级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