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古代力学知识

中国古代力学知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6-01
开本: B5 页数: 240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8.5(7.5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中国古代力学知识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55162
  • 条形码:9787030755162 ; 978-7-03-075516-2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古代力学知识 内容简介

近半个多世纪,中外学者对力学史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古代力学知识发展不同于西方近代经典力学体系,笔者借鉴科技训诂、发生认识论和原始思维等研究方法,从直觉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力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术语、思想探源和力学实践探讨,尝试建构中国古代力学知识体系。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力学知识的产生及传承与古代传统思维紧密相连。中国古代传统思维由直觉思维、类比思维、经学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模式融会贯通而成,力学知识正是在此传统思维框架内发生、发展和传承下来,因而产生了直观、生动又实用的中国古代力学知识。多元一体的文化传统,孕育出不成体系但又独特的中国传统力学知识。

中国古代力学知识 目录

目录绪论 1一、怎样认知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 1二、前人研究综述 3**章 中国传统的“力”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13**节 古人对自然现象中的“力”描述 14一、古人对“力”概念的形象描述 14二、古人对“力”内涵的类化抽象描述 19第二节 与“力”相关的其他知识 22一、古人对“力”与“重”关系的认识 22二、古人对“力”与“功”“劲”“运动”关系的认识 25三、“力”的泛化:以王充《论衡 效力》为例 27第三节 小结 28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势”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31**节 “势”字之源再考 31第二节 “势”在自然现象中的概念及变化 34一、古人用“势”描述与力有关的自然现象 34二、古人用“势”描述与能量相关的自然现象 38三、古人广泛用“势”描述多种客观存在 39第三节 “势”在其他领域中的含义及其变化 42一、兵家之“势” 42二、法家之“势” 43三、书画之“势” 44四、文学之“势” 46五、古代算术之“势” 48第四节 小结 50第三章 中国古代对杠杆的直觉经验和实践认知 53**节 早期对杠杆知识的直觉认知与经验表述 53第二节 文献记载的杠杆知识 55一、《墨经》对于杠杆知识的认识 56二、《荀子》等典籍对于杠杆知识的认识 57第三节 农业生产中的杠杆知识 58一、耒耜和耕犁 58二、其他农业耕作工具 60三、桔槔等提水工具 61第四节 其他传统手工制作中的杠杆知识 62一、制陶和食品加工 62二、纸、布、酒生产 64三、船舶 65四、建筑领域 66五、水利工程领域 66六、投石机等军事领域 67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杠杆知识的认知与应用特点 67一、杠杆应用始终围绕着农业生产 67二、杠杆知识的传承多是民间所为 69三、杠杆知识应用过程就是经验修正过程 70第六节 小结 71第四章 中国古代描述天体视运动的模型及演化 73**节 磨—轮之喻的提出 74一、东汉王充提出蚁磨之喻 74二、朱子学派提出内外轮之喻 76第二节 明代黄润玉和王廷相对磨—轮之喻的运用 78第三节 清代梅文鼎和戴震对磨—轮之喻的改造 79第四节 小结 82第五章 《考工记》“成规法”之力学实践 83**节 今人对“成规法”的理解 83第二节 《考工记》“成规法”的矛盾之处 85第三节 实践“弓人为弓”之法 85第四节 “成规法”再辩 88第五节 小结 90第六章 宋代测水平技术中的力学实践 93**节 《武经总要》三个版本所附《水平图》对比 94第二节 《营造法式》中的“旱平法”分析 98第三节 水准仪设计中包含的力学知识 101一、平衡 101二、铅垂 103三、浮力及重心 106第四节 小结 108第七章 中国古代生产实践中计量“功”的方法 111**节 运费计算中功的计量 112一、《九章算术》中的运输劳费计量 112二、其他典籍中的运输劳费计量 114第二节 徭役分派中“功”的计量 116第三节 工程营造中“搬运功”的计量 118第四节 小结 121第八章 中国古代传统射箭术中的力学实践 123**节 箭矢的形制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123一、箭头的设计及其力学效果 124二、箭杆的设计及其力学效果 125三、箭羽的设计及其力学效果 127第二节 古代箭矢的其他力学性能分析 129一、箭矢的形心与重心及其对射箭效果的影响 129二、箭杆的弹性对箭体飞行的影响 131三、箭体的轻重、长短与弓力的匹配 133第三节 撒弦放箭过程的力学分析 135第四节 传统射箭术中的弹道学知识 138一、传统射箭的瞄准方法 138二、弩机的瞄准器及其使用 139三、古人对箭体飞行轨迹的认识 143第五节 小结 146第九章 中国古代筋角弓制作中的力学实践 147**节 中国古代计量弓力的几种单位 148一、“钧”“石”“斗”“斤”“硕”等 148二、“个力”“力”“个劲儿”等 149第二节 中国古代测试弓力的方法 150一、杆秤测量 151二、垂重测试 152三、凭经验估测 153第三节 传统弓的力学性能及古人对弓力弹性的经验认识 153一、传统复合牛角弓的力学性能 154二、古人对弓体弹性的经验认识 156第四节 小结 162第十章 关于郑玄发现“弹性定律”的争论 165**节 认知方法的更新 165第二节 关于“郑玄发现弹性定律”的争议 167第三节 小结 170第十一章 西学东渐中“势”含义的传承与演变 171**节 两次西学东渐中“势”概念的传承 171第二节 晚清科技译著中“势”含义的演变 180一、力学译著中的“势” 180二、电学译著中的“势” 186第三节 小结 189第十二章 西学东渐中与“力”相关的概念演变 191**节 “力”与“重”“功”“能”概念的相互关系 191第二节 “力”与“势力”的关系:以《势力不灭论》为例 196一、《势力不灭论》的翻译背景 196二、《势力不灭论》中的“力”与“势力” 198第三节 《势力不灭论》的术语翻译 199第四节 小结 202第十三章 晚清力学译著中的符号系统 205**节 晚清著作中出现的字符符号 205第二节 部分字符代表特殊的意义 207一、“巳”的应用 207二、“己”的应用 209三、“寅、卯”的应用 210四、“甲、乙、丙、丁”的应用 210五、“庚”的应用 212第三节 加不同小标和不加小标的相同字符的应用方法 212一、字符以轴对称形式出现 212二、字符在下面两种情况互相对应 213第四节 各译著图中的字符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216一、《重学》图中的字符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216二、字符符号比较 216第五节 小结 217第十四章 晚清译著中数学符号与物理知识 219**节 运算符号的演变 219第二节 数字表示的区别 220一、数字写法 220二、小数表示的区别 221三、分数表示异同 221四、角度表示的区别 221第三节 物理量单位制表示的异同 222第四节 解题方式的对比 223一、《重学》和《格物测算》中比例计算比较 223二、《重学》和《格物测算》等式计算比较 225三、《重学》和《格物测算》中的微积分计算比较 226第五节 小结 227致谢 229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