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营销管理
-
>
茶叶里的全球贸易史(精装)
-
>
近代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1872—1937)
-
>
麦肯锡图表工作法
-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
>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物流管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40656
- 条形码:9787030740656 ; 978-7-03-07406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物流管理 内容简介
《物流管理》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物流管理基本概念、主要功能要素和发展趋势,阐述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多种管理过程,并列举出物流信息管理、成本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第三方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等物流管理实践中的重要相关概念;教材还结合物流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绿色物流、智慧物流、电商物流的相关概念。在内容设计上,教材遵循了物流管理理论阐述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前导读、课后习题和案例讨论的方式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分析、研究物流管理的知识,同时鼓励读者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化案例解析、企业物流运作视频、电子化习题库等,每章穿插安排一定数量的"互联网+"形式(二维码链接)的教学拓展或辅助材料,在对物流管理理论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紧紧贴合行业前沿和发展现状,将线上线下的学习紧密结合,实现了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有效整合。
物流管理 目录
第1章 物流概论 1
1.1 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1
1.2 物流的定义和分类 2
1.3 物流的价值 4
1.4 物流的职能与作用 6
1.5 现代物流 9
本章小结 13
第2章 物流管理概论 14
2.1 物流管理的定义 14
2.2 物流管理的概述 15
2.3 国内外现代物流管理发展趋势 17
本章小结 30
第3章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2
3.1 供应链概述 32
3.2 供应链管理概述 42
3.3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战略与实施步骤 48
3.4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51
本章小结 53
第4章 运输管理 54
4.1 物流运输概述 54
4.2 物流运输方式 58
4.3 运输方式的选择 75
4.4 运输定价 76
4.5 运输合理化 78
4.6 供应链中的运输管理 83
本章小结 87
第5章 仓储管理 89
5.1 仓储与仓储管理概述 89
5.2 仓储的分类 95
5.3 仓库的布局 99
5.4 物流仓储管理业务流程 101
5.5 货物的保管与养护 106
本章小结 113
第6章 库存管理 115
6.1 库存 115
6.2 库存管理概述 118
6.3 库存控制成本 120
6.4 库存管理方法 123
6.5 库存管理策略 140
本章小结 146
第7章 配送管理 148
7.1 物流配送概念与基本要素 148
7.2 配送管理概述 156
7.3 配送中心概述 159
7.4 物流配送作业流程 165
7.5 物流配送发展现状与趋势 167
本章小结 170
第8章 装卸管理 172
8.1 物流装卸概述 172
8.2 装卸搬运机械 176
8.3 装卸搬运操作流程 180
8.4 装卸搬运合理化原则与途径 185
本章小结 189
第9章 包装管理 191
9.1 物流包装概述 191
9.2 物流包装的方法 197
9.3 物流包装的合理化 207
本章小结 210
第10章 流通加工管理 212
10.1 流通加工概述 212
10.2 流通加工的类型与方式 215
10.3 流通加工合理化 219
10.4 流通加工的流程与管理 221
本章小结 223
第11章 物流信息管理 225
11.1 物流信息管理概述 225
11.2 物流信息管理技术 229
11.3 供应链信息管理 233
本章小结 236
第12章 物流成本管理 238
12.1 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238
12.2 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 240
12.3 物流成本的核算 243
12.4 物流成本管理过程 250
本章小结 256
第13章 物流质量管理 258
13.1 物流质量管理概述 258
13.2 物流质量管理内容 260
13.3 物流标准化 265
本章小结 269
第14章 第三方物流管理 270
14.1 第三方物流概述 270
14.2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与运作 274
14.3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及其趋势 283
本章小结 284
第15章 电子商务物流 286
15.1 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286
15.2 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 294
15.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296
15.4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状况 300
本章小结 302
第16章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304
16.1 绿色供应链管理 304
16.2 智慧物流 309
16.3 物流金融 313
本章小结 318
参考文献 319
物流管理 节选
第1章物流概论 物流是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本章主要探讨物流的起源与发展、物流的定义和分类、物流的价值、物流的职能与作用以及现代物流的具体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能够对物流概念、发展历史、主要功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1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1915年,美国阿奇 萧在《市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物流”一词,是*早提出物流概念并进行实践探讨的学者,他将物流解释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Shaw,1915)。193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阐述了“实物分配”的概念:“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者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1963年,物流的概念被引入日本,当时的物流被理解为“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销售中起了桥梁作用”。 20世纪初,物流是指分销物流,英文是physical distribution,缩写为“P.D.”,即销售过程中的物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建立了“运筹学”理论与“后勤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战争活动中。“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出现了“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英文:logistics)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是一个范畴更广的物流概念,逐渐替代“分销物流”成为物流新的概念。物流就不单纯要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的原材料采购问题,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以及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Ballou,2007;刘鹏飞和谢如鹤,2005)。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此时的物流已被称为logistics,已经不是过去“P.D.”的概念了。 1.2物流的定义和分类 1.2.1国内外对物流的定义 1.国外对物流的定义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就产生了物流的活动,传统的物流概念是指物质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流动,我们长期以来称这种流动为“位移”。通俗地说,传统物流就是指商品在运输、装卸和储存等方面的活动过程。关于物流的定义,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表述。其中国外对物流的定义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以下几种。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作为客户生产过程中供应环节的一部分,它的实施及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经济的货物流动及存储服务,提供了从货物原始地到消费者的相关信息,以期满足客户的需求;美国物流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有计划地将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由生产地送到消费地的所有流通活动,其内容包括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系、材料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料处理及仓库管理等。 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产品从卖方到买方的全部转移过程。为了全面实现某一战略、目标或任务,把运输、供应、维护、采购、承包和自动化综合成一个单一的功能,以确保每个环节的*优化。 2.国内对物流的定义 台湾物流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若干经济活动系统的、集成的、一体的现代概念。它的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按用户(商品的购买者、需求方、下一道工序、货主等)的要求,将物的实体(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程序通过有效结合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传递等相关物流机能性活动,能够创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需求。简单地说:物流是物品从生产地至消费者或使用地点的整个流通过程。 物流过程涉及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货物处置、货物拣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 在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21)中,物流定义为: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使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实体流动的过程。 尽管国内外对物流的解释多种多样,但是就现代物流而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关于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运输的实质流动;关于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储存的实质储存;关于相关信息联网的信息流通;关于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有效控制的过程的管理协调(肖汛,2013;卢山等,1999)。 1.2.2物流的分类 标准不同,对物流的分类方式也不同,在现实情况中,主要包括按历史进程、作用领域、物流的范畴、服务的主体和物流的流向等几种方式进行分类。 1.根据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分类 根据发展的历史进程,物流可分为传统物流、综合物流和现代物流。 传统物流的重点集中在仓储和库存的管理与派送上,但有时也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仓储和运输方面,以弥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综合物流是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不仅提供运输服务,还包括许多协调工作,如对陆运、仓储部门等一些分销商的管理,也包括订单处理、采购等内容。综合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是,前者将很多精力放在供应链管理上,责任更大,管理也更复杂。 现代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它强调了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提高了物流的标准和要求,是各国物流的发展方向。就国际上大型物流公司而言,现代物流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能够管理不同货物的流通质量;二是开发信息和通信系统,通过网络建立商务联系,直接从客户处获得订单。 2.根据作用领域进行分类 根据作用领域的不同,物流可分为生产领域的物流和流通领域的物流。 生产领域的物流贯穿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采购生产所需的材料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生产物流;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是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 流通领域的物流主要是指销售物流。在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销售物流活动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需求,*终实现销售。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在送达用户并经过售后服务后才算终止,因此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便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 3.根据物流的范畴进行分类 根据物流的范畴,物流可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也称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面向社会的物流活动。宏观物流涉及在商品的流通领域所发生的所有物流活动,带有宏观性和广泛性,也称为大物流或社会物流。 微观物流指企业物流,是指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 4.根据提供服务的主体进行分类 根据提供服务的主体,物流可分为代理物流和企业内部物流。代理物流也叫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第三方就是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企业内部物流是指企业内部物资的流动。例如,一个生产企业从原材料进厂后,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成零件,然后零件组装成部件,*后组装成成品出厂这一过程中的物资流动。 5.根据物流的流向进行分类 根据物流的流向,物流可分为内向物流和外向物流。 内向物流是企业从生产资料供应商进货所引发的产品流动,即企业从市场采购的过程。 外向物流是从企业到消费者之间的产品流动,即企业将产品送达市场并完成与消费者交换的过程。 1.3物流的价值 物流不创造价值,却可以实现价值增值,所创造的主要价值增值包括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增值服务价值。 1.时间价值 “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时间价值是指改变这一时间差所创造的价值增值。通过物流获得时间价值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增值 物流管理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是如何采取技术的、管理的、系统的方法来尽量缩短物流的宏观时间和有针对性地缩短微观物流时间,从而取得较高的时间价值。其中缩短物流时间有很多好处,如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增加物的周转、节约资金等。物流中的高速自动分拣技术缩短了物流中心入库和出库时间,快递实现了物品配送的快速响应,智能化物流系统缩短了生产物流时间,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增值 在经济社会中,需求和供给是存在时间性差异的,如粮食生产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这就决定了粮食是集中产出的,但是人们的粮食消费是每天都有所需求的,因而供给和需求之间就出现了时间差。又如,农作物的化肥消耗是有季节性的,而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必须连续进行,每天、每时都在生产产品,但是其消费却带有一定的集中性。再如,前日采摘的果蔬在次日出售等,都说明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时间差。正是有了这个时间差,商品才能取得自身的*高价值,才能获得理想的效益。 但是,商品本身是不会自动弥补这个时间差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集中生产出的粮食除了当时的少量消耗外,就会腐烂掉,而在非产出时间人们则会找不到粮食吃。同样,农作物施肥季节就可能会出现化肥供给不足的现象,影响收成。物流便是以科学的系统方法来弥补甚至改变这种时间差,实现时间价值。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增值 物流中存在人为地、能动地延长物流时间来创造价值增值的情况。例如,未来市场价格预期上涨的生产资料的存储便是一种有意识地延长物流时间、有意识地增加时间差来创造价值增值的活动。仓库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通过物料储备的时间延迟来产生价值增值,如当国际大宗商品由于某种突发因素出现价格暴跌时,某些企业进行低位收储,就获得了非常高的价值增值。 2.场所价值 “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有一段空间差异。场所价值是指供给者和需求者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改变这一场所的差别创造的价值。增值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差,商品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场所价值。场所价值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增值 通过集中的、大规模的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使在一个小范围集中生产的产品可以覆盖大面积的需求地区,有时甚至可以覆盖一个国家乃至若干个国家,是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之一。通过物流将产品从集中生产的低价位区转移到分散于各处的高价位区有时可以获得很高的利益,例如,现代生产中,钢铁、水泥、煤炭等原材料生产往往以几百万吨甚至几千万吨的大量生产规模聚集在一个地区,汽车生产有时也可达百万辆以上,这些产品、车辆都需通过物流方式流入分散的需求地区,物流的场所价值也以此决定。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增值 与**种情况相反,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是这一价值形态的体现。例如,粮食是分散生产出来的,而一个大城市的需求却相对大规模集中;一个大汽车厂的零配件生产也分布得非常广,但却集中在一个大厂中装配,这也形成了分散生产和集中需求,物流便因此取得了场所价值。 3)从生产的甲地流入需求的乙地创造价值增值 在现代化社会中,供应与需求往往存在差异,既受到大生产的影响,也有很多是由自然地理和社会发展因素决定的。例如,农村生产粮食、蔬菜而与城市消费不在同一地点、南方生产荔枝而与各地消费不在同一地点、北方生产高粱而与各地消费不在同一地点等。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9.3¥55.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3.0¥32.8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