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人类学研究(第17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19785
- 条形码:9787100219785 ; 978-7-100-21978-5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类学研究(第17辑)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国内外人类学专业学者旧文、新作交相辉映,重访葛兰言的生平与思想; 回溯经典著述及思想,重返学术之过去以立新说; 回归历史,深耕田野,重述文化新旧貌及其流变; 名家云集,聚焦前沿,共同解读人类学之“现在”。 ★名家云集,重磅刊载当代知名人类学家王铭铭教授*新力作。 ★拭去蒙尘,重访葛兰言,呈现一场关于中国文明的精妙绝伦的学术论辩。 ★重读经典,回溯祭祀、礼物等经典理论,在“返本”中推动人类学一般理论创新。 ★扎根田野,以扎实的民族志材料描绘变迁,回应集体记忆、婚姻制度等中层理论。
人类学研究(第17辑) 内容简介
《人类学研究(第17辑)》推出“葛兰言专栏”,辑录鲜为人知的珍贵旧文(译作)及此研究脉络下的当代新作各三篇,带我们重新理解这位对一般人类学理论发展具有原创贡献、兼具承前启后之功的思想大家。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民国知名社会学家许烺光和杨堃的旧文(译作),二者提纲挈领地勾勒出葛兰言的生平和思想轮廓,钩沉了中国人类学两大奠基性人物的一次直接对话,一场精妙绝伦的学术论辩由此拉开序幕。其他部分沿袭往期风格,刊载学术论文、研究述评等,名家云集,亦不乏亮点。特稿重磅推出当代知名人类学家王铭铭教授近期新力作《祭祀理论:从泰勒到史密斯再到弗雷泽》,聚焦古典人类学祭祀理论之流变,重返《原始文化》《闪米特人的宗教讲演录》《金枝》三部经典,剖析其中所塑造的特征鲜明的“原始他者”形象及其与作者“文明自我认同”的关联性,旨在以“史”为鉴。
人类学研究(第17辑) 目录
特 稿
王铭铭 祭祀理论:从泰勒到史密斯再到弗雷泽
葛兰言专栏
许烺光 关于古代中国婚级与亲属关系的问题 评葛兰言教授新著并重新解释古代中国祖先崇拜中的昭穆制度
杨 堃 葛兰言汉学导论
夏白龙 马塞尔·葛兰言和他的著作
宗树人 葛兰言的中国文明研究对法国人类学理论的影响
黄子逸、张亚辉 试论葛兰言中国研究的比较方法
毛若涵 昭穆制度争议与许烺光父子轴的发现
研究论文
王琛发 “地方性”的消解与复原:重读消失在历史中的姓王桥 清末民初同安县銮美社族亲槟城事迹的再解释
何贝莉 民族认同与“信仰溢出” 以与藏族族别相关的川康民族识别为例
马斌斌 云南德钦阿墩子“藏回”结合式婚姻与家庭的人类学解读
研究述评
褚建芳 田汝康芒市傣族研究中的心理学贡献
加运豪 从经济生活回归“总体”社会生活:评莫斯《礼物》
稿 约
人类学研究(第17辑) 节选
祭祀理论:从泰勒到史密斯再到弗雷泽 王铭铭 祭祀(sacrifice)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借助供奉与各种“他者”(天地、物、神、物神、逝者等)交往的方式,是人处理广义人文关系(物我自他和人神关系)的办法,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亦富含对世界及人与其关系的宇宙观想象。 关于祭祀,人类学奠基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威廉·罗伯森·史密斯(William Robertson Smith,1846—1894)及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给予了程度不一的重视,并相继提出三种不同的解释。三位巨匠活跃于大英帝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鼎盛期(泰勒和麦克伦南)及鼎盛期向式微期过渡的阶段(史密斯与弗雷泽)。他们带着时代气息和与之相关联的关切求索祭祀的“原始”,通过源流辨析界定了祭祀的由来与本质,并得出了不同结论:泰勒改良曾被用以贯通物我的精神论概念,提出了万物有灵论(animism)解释;史密斯基于约翰·弗格森·麦克伦南(John Ferguson McLennan,1827—1881)的定义提出了图腾论(totemism)解释;弗雷泽对其前辈泰勒和史密斯的解释进行批判和综合,提出了巫术论(magic)解释。 一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崇新弃旧,淡忘乃至抹杀了这些曾有广泛影响的解释。然而,必须指出,学术上“温故”不仅是必要的(借此我们方能明了所从事工作的本来旨趣),而且对“知新”是有益的(从中我们能得到启迪)(王铭铭,2020a,2020b)。具体就祭祀这个课题而论,20世纪以来,人类学界给出的新解释很多。做理论溯源或学术史定位时,新主张提出者至多只会提到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的解释,殊不知这一解释是在对英国古典人类学“原始宗教理论”之一解释(史密斯解释)的反思性继承中提出的(埃文斯-普理查德,2001:57—92)。为了“破旧立新”,年鉴学派有选择地对当年的另一种解释(泰勒解释)进行了“否证”(Hubert & Mauss,1964:1—9),但其事业与其批判对象——如泰勒的智识论(intellectualism)——思想遗产之间的关系难以彻底切断,因而年鉴学派实难阻碍“另类思想”以新的面孔——如结构人类学的“野性思维”理论——重返学界(埃文斯-普理查德,2001:24—56、93—118;Jones,1986)。显而易见,要理解新解释,我们不能不理解与之相对、相关的旧解释;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是年鉴学派还是其后的“新学”,都是在返本开新中“创新”的。 鉴于从学术的“现在时”返回其“过去时”有以上必要性和意义,我将通过撰写本文重返19世纪晚期诸祭祀理论,并对其形成与变异过程加以再现。 行文之前,有几点“技术性问题”需要交代: 1.本文述及的经典都具有极其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内容,而我这里重点关注的是其中一个特定方面——祭祀(特别是其“原始”)——的解释。由于我写作本文的旨趣仅在于讲述古典人类学祭祀理论演变的“故事”,因而,本文必然有其局限性,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构成对原典的全面复原。 多数学者在对西学进行翻译时将本文重点关注的“sacrifice”译作“献祭”,而一些汉学家在研究东方古礼时则将“祭祀”一词译作“sacrifice”。我在本文选择以“祭祀”来翻译“sacrifice”。这样做考虑有二:其一,在本文论及的文献中,并不是所有“sacrifice”都被解释为自下而上的“献”的等级化人神关系。其二,倒过来用被“西译”的汉语概念“祭祀”翻译“sacrifice”,有助于我们对即将进入的不无困难的西学之旅与所在文明关联看待。 2.本文将追溯和理解古典人类学的祭祀理论(当作其写作主旨),这无疑会使本文有其缺憾——如,使之缺少思想的社会史和“集体心态”文脉分析。所幸者,有关于此,人类学史大师史铎金(George W. Stocking,1928—2013)的论著(特别是Stocking,1987,1995)专业而翔实,既为本文将要进入的学术思想史之旅铺平了道路,又为我减少了原本必然会承担的代价——若须承担说明思想与时代相关性的任务,那么我便会顾此失彼,失去专注于思想的理解之机会。 3.本文所涉及的主要经典引据了大量民族志素材。作者如何用这些素材来论证他们的观点,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但由于我在此处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于识别先贤提出的祭祀理论,因而,有理由“悬置”分析这些素材的由来、可靠性及作用的工作。 4.本文引用的文献有不少只有外文版,但有两部经典(《原始文化》和《金枝》)已有了汉文版。研究时我诉诸原版,但引用时,有汉文版者,我主要依据汉文版。
人类学研究(第17辑) 作者简介
梁永佳,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曾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近年来,梁教授主张“以中释外”,致力于用中国古代思想解读远方的社会文化,同时通过加强当代中西方学术的对话,探索中国概念的社会科学意义。研究旨趣包括本土宇宙观、亚太民族志,田野工作点遍及中国西南地区、南印度和新加坡。目前已出版《地域的等级》《象征在别处》、Religious and Ethnic Revival in a Chinese Minority等多部著作,并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American Anthropologist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9.3¥55.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20.2¥32.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4.4¥48.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4.4¥10.0
-
山樵邑梦录
¥17.7¥49 -
乡土中国
¥17¥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英汉双语修订版)(套装共2册)(无书盒)
¥16.4¥48 -
乡土中国
¥14.2¥26 -
母乳主义:母乳喂养的兴起和被忽视的女性选择
¥32.9¥78 -
理想国纪实13:谁住进了养老院:当代中国的“银发海啸”与照护难题(九品)
¥2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