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实践

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实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4-01
开本: B5 页数: 388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90.3(7.1折) 定价  ¥2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实践 版权信息

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实践 本书特色

说明了我国学者率先构建的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学理品质的典型性与普适性。

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我国学者自主性构建的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来设计、诠释和梳理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的若干重要实务;同时,也用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实践来验证、检验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的科学性与生命力。这样,本书关于重大复杂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无论是实践形态、理论内涵还是两者结合所迸发出的新的管理思想,都具有我们中国重大工程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特色与知识变革的风格,同时又深刻而生动地反映出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实践的思维原则与理论逻辑的深度与韧性,说明了我国学者率先构建的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学理品质的典型性与普适性。

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实践 目录

目录
上篇 复杂系统管理概论
第1章 管理与复杂的管理 3
1.1 管理的本义 3
1.2 复杂的管理活动 3
1.3 复杂的管理问题 4
第2章 系统与复杂的系统 5
2.1 系统概念的释义 5
2.2 系统整体的诠释 6
2.3 复杂的系统 7
第3章 复杂性与复杂系统 9
3.1 属性与概念 9
3.2 涌现是复杂的系统属性吗 9
3.3 复杂的系统属性的其他尝试 10
3.4 还原论不可逆是一个新的窗口 10
3.5 复杂性与复杂系统内涵 11
3.6 两种复杂系统观的评述 12
第4章 复杂系统思维范式转移 16
4.1 范式与范式转移概述 16
4.2 复杂系统思维范式转移要点 17
第5章 复杂性管理 20
5.1 管理的系统性 20
5.2 复杂性问题 21
5.3 管理复杂性 22
5.4 复杂性管理释义 22
第6章 复杂系统管理概论 24
6.1 复杂系统管理释义 24
6.2 复杂系统管理理论概论 24
第7章 复杂系统管理理论科学内涵 26
7.1 复杂系统管理理论的核心概念 26
7.2 复杂系统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 26
7.3 复杂系统管理理论的科学议题 27
中篇 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概论
第8章 工程与重大工程语义的诠释 33
8.1 关于工程 33
8.2 关于重大工程 34
第9章 重大工程管理 35
9.1 工程管理概述 35
9.2 重大工程管理概述 35
9.3 工程管理:从系统性到复杂性 36
9.4 复杂工程系统管理体系结构与认知 39
第10章 重大工程管理理论概述 43
10.1 工程管理中的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 43
10.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其理论定位 44
10.3 “走在路上”的重大工程管理理论 46
第11章 重大工程管理理论的形成路径 49
11.1 复杂性:重大工程管理理论的思维原则 49
11.2 核心概念:理论的话语基础 49
11.3 基本原理:理论的判断思维 50
11.4 科学问题:理论的核心内涵 50
第12章 重大工程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 51
12.1 重大工程管理理论的基础性概念 51
12.2 重大工程管理理论的专题性概念 54
12.3 概念体系的逻辑化与系统化 61
第13章 重大工程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 65
13.1 复杂性降解原理 65
13.2 适应性选择原理 68
13.3 多尺度管理原理 70
13.4 “迭代式”生成原理 72
13.5 递阶式委托代理原理 74
13.6 基本原理的逻辑关联分析 77
第14章 重大工程管理理论的科学问题 80
14.1 重大工程管理组织模式及动力学分析 80
14.2 重大工程深度不确定决策 86
14.3 重大工程金融 90
14.4 重大工程技术管理 95
14.5 重大工程现场综合控制与协同管理 101
14.6 重大工程复杂性风险分析与控制 105
下篇 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实践
第15章 复杂思维 降解运作
——港珠澳大桥管理复杂性分析及复杂性降解 115
15.1 港珠澳大桥管理复杂性分析 115
15.2 港珠澳大桥管理复杂性降解 126
15.3 港珠澳大桥管理复杂性分析与降解实践专题 135
第16章 国情选择 跨界共管
——“一国两制三法”下港珠澳大桥的软法治理 159
16.1 港珠澳大桥“三法”复杂性及软法治理理论分析 159
16.2 港珠澳大桥“一国两制三法”背景概述 166
16.3 港珠澳大桥软法治理概述及必要性分析 170
16.4 港珠澳大桥软法治理下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 173
16.5 港珠澳大桥的软法治理模式 177
第17章 递阶委托 适应协同——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组织 189
17.1 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组织概述 189
17.2 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组织模式 191
17.3 港珠澳大桥管理组织适应性原理 197
17.4 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组织治理 202
17.5 港珠澳大桥管理组织专题 207
第18章 鲁棒原则 科学决策——港珠澳大桥深度不确定决策 212
18.1 港珠澳大桥决策概述 212
18.2 港珠澳大桥决策基本原理 214
18.3 港珠澳大桥决策专题 223
第19章 创新生态 需求牵引—港珠澳大桥技术创新 238
19.1 港珠澳大桥技术创新概述 238
19.2 港珠澳大桥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246
19.3 港珠澳大桥技术创新战略 252
19.4 专题: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技术创新 259
第20章 综合协调 统筹管控—港珠澳大桥现场综合控制与协同管理 267
20.1 港珠澳大桥现场概述 267
20.2 港珠澳大桥现场管理基本原理 272
20.3 港珠澳大桥现场质量综合控制专题 276
20.4 港珠澳大桥现场供应链协同管理专题 283
20.5 港珠澳大桥现场综合防灾减灾专题 289
第21章 防范为先 减灾为本——港珠澳大桥复杂性风险管理 294
21.1 港珠澳大桥复杂性风险管理概述 294
21.2 港珠澳大桥复杂性风险管理基本原理 297
21.3 港珠澳大桥120年质量风险管理 301
21.4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风险管理 305
21.5 港珠澳大桥现场风险的应急管理 312
第22章 绿色和谐 责任担当—港珠澳大桥全景式社会责任的协同管理 322
22.1 重大工程社会责任概述 322
22.2 重大工程全景式社会责任的内涵 324
22.3 港珠澳大桥全景式社会责任的实现原理 327
22.4 港珠澳大桥责任主体的全景式社会责任协同管理 337
22.5 港珠澳大桥社会责任专题:港珠澳大桥HSE 管理体系 339
第23章 智慧赋能 与时俱进—港珠澳大桥信息化管理 346
23.1 港珠澳大桥信息化管理概述 346
23.2 港珠澳大桥信息化管理设计 349
23.3 港珠澳大桥信息化管理实施 354
23.4 港珠澳大桥信息化管理应用成效 361
23.5 专题: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管理 363
参考文献 367
后记 373
展开全部

复杂工程系统管理理论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实践 节选

上篇 复杂系统管理概论   第1章 管理与复杂的管理   1.1 管理的本义   人类为了生存与繁衍,自古以来就在一定环境中打猎捕鱼、采集果实、从事种养业和建房修路等生产造物实践活动。不言而喻,任何生产造物活动都有其目的性,如种植谷类是为了收获饱腹的粮食、打猎除了获取肉食还可以用动物的皮毛缝制御寒的衣裳、建造简单的草棚是为了遮风挡雨等。因此,人类生产造物活动是一类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这一目的是通过创造对人类有着某种功能的完整的“人造物”来实现的。整体性与目的性就成为人类生产造物活动的基本品质。   在人类生产造物活动中,为使活动过程有序或有效,人们学会了如何筹划、组织和配置资源、安排和协调活动中各类关系,这类活动称为管理活动,简称管理。人类不可没有生产造物活动,生产造物活动不可没有管理。   管理活动既然服务于生产造物活动,而任何生产造物活动既具有特定的目的并且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过程,那整体性与目的性也是任何管理活动的两个基本的品质。   1.2 复杂的管理活动   随着人类生产造物活动的范围与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活动内部的关联形态越来越多样性,人们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与这些具体现象与事物的直接接触,在头脑中产生“简单的生产造物”与“复杂的生产造物”的直接感受。   我们对“复杂的生产造物”的认识一般要经过以下两个阶段:**阶段是人们运用感官对“复杂的生产造物”活动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现象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形象性的特点,属于认识的“生动的直观”阶段;第二阶段即运用抽象思维对“复杂的生产造物”活动的内部联系和本质规律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属于认识的“抽象的思维”阶段,这一阶段需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来完成。   我们可以通过对生产造物活动几个基本要素(如环境、主体、目标)的新的形态与特征来体验在我们头脑里是怎样形成“复杂的生产造物”这一感知的。   不难理解,这些新的形态与特征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和机理深刻影响到所对应的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中去,从而使服务于该“复杂的生产造物”的管理也变得“复杂”起来,即形成了复杂的管理活动。   换句话说,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管理活动也有了简单的管理与复杂的管理的直观体验,对应“复杂的生产造物”的管理活动是复杂的管理。   1.3 复杂的管理问题   从逻辑上讲,在复杂的管理活动中,管理环境、主体、组织与目标都会变得复杂起来,必然会导致出现一类复杂的管理问题,反之,如果一个管理活动中没有复杂的问题,那管理活动也不能认为是复杂的。   复杂的管理活动中的管理问题在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整合在一起即形成完整的复杂的管理活动中的管理问题体系(图1.1)。   第2章 系统与复杂的系统   2.1 系统概念的释义   人类各个领域不断丰富的实践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事物一般都是具有内部关联的整体,为了对这一普适性现象的客观规律进行认识,需要用一个专门的科学术语来定义它,这就是“系统”概念的诞生。以下介绍国内外两种具代表性的关于系统概念的定义。   1.贝塔朗菲的系统释义   贝塔朗菲在一般意义下给出了系统的定义,他说系统是“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要素的复合体”。其中,“要素”的意思是重要(必要)的元素,是指构成一个客观事物的存在并维持该事物特征的必要的*小单位,它既是组成某个系统必不可少的基本单元,又是系统表现出某种特征的基本原因;“相互作用”可以从一般哲学上理解,即所有形态的关联、联系与影响;“复合体”的意思是指要素整合而成的整体,核心含义是合成完整的、统一的集合。   2.钱学森的系统释义   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为密切关系的是人造系统,人造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区别如下:纯粹的自然系统先于人类或者完全与人的目的无关;人造系统则是被人创造并且蕴含着人对该系统预期作用的规定性,而这一预期作用正是人所需要的,人造系统的这类作用被称为系统的功能。   钱学森先生对系统给出了一个包含以上蕴意的定义:系统是由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钱学森的系统概念中出现了“功能”这个词,这是他将人对人造系统预期作用的规定转变为人造系统所具有的客观功效与能力属性。在系统概念中强调系统的功能属性,突出了人造系统对人类的实际价值,反映了人造系统与人类更为密切的关系和更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说,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对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系统赋能,并且不断创造、实现、利用和改进人造系统的历史,也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钱学森对系统给出的定义通过人造系统的功能属性,更符合人类生产造物活动与管理活动的内涵。   2.2 系统整体的诠释   2.2.1 系统整体的功能内涵   一般地,系统的功能是系统整体行为、性状、特征、属性与能力的表征,是主体对人造系统的价值追求。简单来说,人们之所以设计、创造一个人造系统,就是为了使用、利用它对人有利和有益的功能。所以,在许多语境下,系统的属性、质性、价值、作用、功能等概念往往具有内涵上的同一性。   随着对系统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如果把人包括在人造系统的环境之中,那么,系统对人的功能可以看作系统对环境的一种作用,只要系统不是完全封闭的,它与环境之间一定有着某种性质的关联,这实际上就是环境中的人对系统功能的感受。   综上所述,在一定的逻辑和秩序的作用下,系统作为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完整实体是系统概念中整体的基本意蕴。   2.2.2 系统整体的涌现内涵   前面指出,系统概念蕴含着“由各部分之间按照一定的秩序相互影响联结而成”的整体,简单的秩序是一类纯粹的简单叠加,这时的整体也只表现为“量”上的“相加”,而没有任何其他新的“质”的变化。对系统的这类“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性状,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关系式来表达,即1+1=2。   显然,我们希望系统特别是人造系统能够在整体层面上出现新的,而它的个别要素或者局部不具有的性状和功能。这时,系统的整体一定不是简单的“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我们用另外一个关系式来表达,即1+1>2。这意味着,这时的“由各部分之间按照一定的秩序”一定具有一种驱动系统形成1+1>2新的整体性状和功能的机理,并由此导致系统在整体上出现了新的“质”。这一新的“质”为什么出现及如何获得有重要意义的新的“质”等,都是我们研究系统、创造系统和优化系统的出发点与驱动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