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女作家学刊(第四辑)/阎纯德 主编

女作家学刊(第四辑)/阎纯德 主编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588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68.6(7.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女作家学刊(第四辑)/阎纯德 主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222340
  • 条形码:9787521222340 ; 978-7-5212-223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女作家学刊(第四辑)/阎纯德 主编 本书特色

专门关于女作家及其作品评论与研究的理论性图书,北京语言大学主办、著名学者阎纯德担任主编 我国百年文学史上唯一的专业发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学术出版物

女作家学刊(第四辑)/阎纯德 主编 内容简介

《女作家学刊·第四辑》是关于女作家及其作品评论与研究的理论性图书。著名学者阎纯德担任主编。具体内容包括名家春秋、张洁纪念专栏、范小青专栏、迟子建专栏、曾镇南专栏、舒晋瑜访谈专栏、名家天地、汉学视野下的中国女性文学、作家作品论、四季评论、性别意识研究、名作家史料研究、台港澳及华文作家研究、当代女诗人研究、少数民族作家研究、女作家园地、古代女诗人研究、序跋与书评等专题内容。本书对一系列女作家的创作成就进行深度分析,具有资料价值和研究意义。

女作家学刊(第四辑)/阎纯德 主编 目录

卷首语 文学,那些远去的女神 / 阎纯德 / 1 名家春秋 她一生啜饮婚姻的苦酒 ——揭秘女作家苏雪林的婚姻 / 沈 晖/ 3 “五四”新文学的自觉抒写者 ——评苏雪林早年逸作《童养媳》 / 沈 晖/ 16 女性应“自己解放自己” / 张真慧/ 24 凌叔华在直隶女师 / 陈学勇/ 28 张洁纪念专栏 论张洁的创作 / 张 炯/ 36 爱的神话和它的时代 ——重评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 孟繁华/ 44 苦涩而有味的青橄榄 ——评张洁1980年的短篇小说 / 曾镇南/ 48 重思张洁的意义 / 张颐武/ 58 对《爱,是不能忘记的》引起的争鸣的梳理与反思 / 曾镇南/ 67 永远的怀念 永远的张洁 / 韩小蕙/ 77 敬谢张洁的在天之灵 / 任一鸣/ 88 张洁作品的海外传播研究 / 宋 媛/ 95 张洁年表 / 宋 媛/ 113 范小青专栏 反弹琵琶与弱电指认 ——范小青三部长篇小说阅读随想 / 子 川/ 121 文学怎样了 / 范小青/ 147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隐藏着文学的萌芽 / 范小青 子 川/ 152 范小青出版年表 / 范小青/ 164 迟子建专栏 这是“未名的爱和忧伤” ——评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 / 孟繁华/ 169 迟子建:追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间史诗 / 王红旗/ 174 茅盾文学奖获奖感言 / 迟子建/ 190 告别“那些本不该告别的人” ——重读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 马明高/ 191 迟子建简介及其主要作品目录 / 199 曾镇南专栏 两部女作家代表作及简评 / 曾镇南/ 203 女作家徐坤两部“即时触发”的小长篇读后随想 ——旅美文学讲座稿之一页 / 曾镇南/ 205 谌容的《人到中年》在新时期文学发轫期的文学史意义 / 曾镇南/ 209 舒晋瑜访谈专栏 残雪:冒险是我的命运,我乐在其中 / 舒晋瑜/ 211 林白:希望《北流》装得下自己的全部感受 / 舒晋瑜/ 224 徐坤:心有梦想 妙笔生花 / 舒晋瑜/ 237 名家天地 穿越生命的黑洞 ——再读王安忆的《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 / 张学正/ 250 梅洁在塞外的文学之履 / 曹 森/ 260 历史与社会的口述史 ——读韩小蕙的《协和大院》 / 阎纯德/ 268 汉学视野下的中国女性文学 冰心创作在波希米亚和斯洛伐克 / [斯洛伐克]马利安·高利克著 李玲译 倪辉莉校/ 272 作为群体话语的自我叙事: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性/[澳大利亚]杜博妮著 杨玉英译/ 283 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观和主体性 /[澳大利亚]鲁拉庞德·史安皮塔克著 熊春花译/ 303 作家作品论 内部的革命:陌生度、异质性和深沉感 ——孙频的小说《以鸟兽之名》及其近作新变 / 马明高/ 317 如筝亦如筝 ——读顾艳小说《岁月亲情》《楼下》 / 李扬帆/ 326 四季评论 召唤、和解及与文明的疏离 ——读孙频的中篇小说《海边魔术师》 / 马明高/ 333 纤柔之指 教育之疴 ——评俞莉的教育题材小说 / 刘世芬/ 342 铁凝《秀色》的伦理叙事研究 / 许 杨/ 353 性别意识研究 论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女性意识的全面崛起 / 陆兴忍/ 360 从叙事差异看东西方女性的婚姻书写 ——以《摩登婚姻》与《我们太太的客厅》为个例 / 张欣怡/ 371 论《伤逝》中女性主体性建构的“空白所指” ——以易卜生戏剧与《伤逝》的比较为例 / 李彤鑫/ 379 名作家史料研究 《庐隐全集》订正与补遗 / 戚 慧/ 386 阳光的孩子 ——冰心留美成绩单解读 / 步起跃/ 402 冰心的两篇“佚文”及其他 ——以平沪渝各地旧报文献为线索 / 肖伊绯/ 406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著作目录辑要第三部分:作家及作品研究 / 谢玉娥编/ 418 台港澳及华文作家研究 台湾留学生文学的主题“调式”两则 ——再议《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的文学史意义 / 李东芳/ 439 另一种意象 ——论邱妙津《鳄鱼手记》中的“眼睛” / 赵诗楠/ 446 诗意的修辞 ——浅谈钟晓阳小说的诗性特征 / 赵 月/ 456 心系天下,纵横笔端,倾力文化的比较与交融 ——2022美中作协 吕红散文讲座综述 / 弘 晓/ 461 欧华文学在地化的经典之作 ——比利时华文女作家谢凌洁访谈录 / 安 静/ 473 当代女诗人研究 戴潍娜的“新感性诗歌” / 远 洋/ 483 论新时期女性诗歌写作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颠覆与解构 / 曲美潼/ 489 一首饱蘸挚情、艺术创新的动人恋歌 ——至美《我拥抱着爱》赏论 / 李金坤/ 500 少数民族作家研究 游走的诗学与真诚的靠近 ——读梅卓散文集《走马安多》 / 周维强/ 505 民族文化记忆的女性书写 ——论叶尔克西散文集《草原火母》 / 热宛·波拉提/ 510 古代女诗人研究 上官婉儿的文学史意义 / 顾 农/ 517 顾太清诗词研究述论 / 孟庆跃/ 523 “女子无才便是德”? ——论清代闺秀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 陈文静/ 535 女作家园地 “留下一页不朽千古” ——纪念陈映真 / 赵遐秋/ 544 告别康奈尔 / 顾 艳/ 548 阅读和学习传统诗词感悟点滴 / 周玉清/ 555 序跋与书评 年谱研究法的推进 ——庄园著作《许广平后半生年谱》序言 / 朱寿桐/ 562 庄园著《许广平后半生年谱》书讯 / 庄 园/ 565
展开全部

女作家学刊(第四辑)/阎纯德 主编 节选

她一生啜饮婚姻的苦酒 ——揭秘女作家苏雪林的婚姻 沈??晖 引??言 关于皖籍太平女作家苏雪林(苏辙的第三十四代裔孙)与丈夫张宝龄的婚姻,网上现在流传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人云亦云,莫衷一是。有些人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捕风捉影,杜撰了许多不符合事实的段子;有些人读了同时代人写的关于他们婚姻中的一些所谓“校园故事”而添油加醋,敷衍成篇,纯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还有的一些现代文学专业研究者的署名文章,对二人的婚姻也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两种说法:有人说“他们结婚两三年后,就离婚了”;还有人说“他们虽未离婚,结婚不久,就长期分居,各过各的,老死不相往来,直到1961年张宝龄病逝北京,这段三十六年的婚姻孽缘才结束”。 那么苏、张二人婚姻的真实状况究竟怎么样?真的如上文中那些人的说法吗?笔者研究苏雪林四十余年,据本人所掌握的**手资料(有苏、张二人的自述文字),以及笔者对苏本人及其亲属(如堂弟苏绍丹、侄儿苏经世)、一些与苏雪林相处有年的多位学生的专访(如台南成功大学唐亦男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苏淑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静远研究员),笔者现在可以对苏、张二人在婚姻存续期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作比较符合事实的表述——换言之,即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到底有多长时间?彼此相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作一个符合实际的、清晰的回答:苏雪林与张宝龄在婚姻存续期间,既有过甜蜜,也伴有酸楚;既有争吵,也有原谅;既有时怨恨,也有些许关爱;既有过长期的分居,也有过五六年之久的短暂团聚,根本不是什么“老死不相往来”!尤其是1961年张宝龄病逝前后,二人对这桩婚姻都有发自内心的审视与检讨,都能各自从内心站在对方的角度,说了一些推心置腹很动情的表白。同天下所有的夫妻一样,每一个家庭的婚姻都有“烦恼与不愉快”——“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因为“婚姻本是一本难念的经”,苏雪林与张宝龄的婚姻当然也不例外。 一、祖父包办婚姻,导致了苏雪林婚姻不幸 在旧时代,儿女的婚姻大事,一般都是由父母包办,但苏雪林的婚姻却不是由父母做主,而是由她的祖父一手包办的。这里就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苏雪林祖父苏文开(一名苏锦霞,字运卿,眉山苏辙居太平的第三十二代裔孙)在上海生活的一段往事。 1911年秋,在浙江瑞安、兰溪、金华、仁和、平湖做了二十多年知县的苏文开,官升一级,被清廷任命为海宁知州。他正打算赴京领旨去就任时,武昌革命军一声枪响,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帝制,这位多年老县官的仕途之路从此终止了。杭州被革命军占领后,他只好带着一家老小,从杭州逃到上海,投奔在上海做生意的堂弟苏文卿,暂时租住在上海,避避风头,静观其变。 皖籍太平岭下商人苏文卿,人称其为“岭下苏”的第二代“苏百万”(指其资本积累已达百万之巨),在上海有多家商铺,其中南昌商人张余三所经营的颇具规模的“同兴和五金商行”,苏文卿就是*大的股东。张余三从商科毕业后,只身来上海经商。据苏雪林晚年在《浮生九四——雪林回忆录》中说:“我的舅翁张余三,虽是个五金商人,却癖好读书,家里线装书有十几柜,大半经过他的浏览,虽不会从事写作,国学算是有点基础。”[] 苏雪林随祖父全家逃到上海时年仅十四岁,祖父苏文开却已近耳顺之年。因她自幼聪明早慧,异于姐姐苏淑孟,家里大人习惯以“小妹”呼之。爷爷对这个灵动不羁、又会作诗的长房二孙女格外青眼,平时到在沪的苏氏宗亲处串门,或是与堂弟及张余三品茗下棋,总喜欢带上有点才气的“小妹”陪伴左右。一来有孙女照顾在侧,走道安全,上楼下楼可以在旁随时搀扶,避免意外;二来他也想借此让居沪的宗亲们能认识认识我“宝善堂”孙女也有祖上“苏小妹”那般聪明秀丽的芳容。 转眼苏氏一大家老小到沪已数月了。1912年的春天,申江涨绿,杨柳垂丝,风和日丽,人的心情也显得格外地舒坦。堂弟苏文卿约堂兄与张余三到一家徽州人开的茶馆,品饮太湖东山“雨前碧螺春”。 这次雅聚,并非仅仅是品茗,原来苏文卿是打算做月下老人的——他要为堂侄孙女苏小妹与张余三的二公子牵红线,故特地约双方家长到此品茗时正式提出。当苏文卿把作伐的意思说出后,首先赞同的是男方家长张余三,因他已多次见过苏家小妹,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模样周正、聪明灵动的姑娘,能与苏家结下一门亲事,算是张家高攀了。女方家长苏文开这边却并没有表态,苏文卿这时在一旁极力夸奖张家二公子:宝龄这孩子忠厚老实,刻苦用功,我每次到他家,都看到他抱着书本,从不出去玩,是个读书的种子。接着双方又报了孩子的生辰八字,两家儿女竟都生于光绪二十三年(己酉年肖鸡),女方为阴历二月廿四日,男方是阴历七月三十日。苏文卿高兴说道:二人同庚,一夏一春,时令相谐,般配般配!此时苏文开思忖:自己与张余三也相处过一些时日,张虽是个生意人,但为人正派,家教自然不会差,他作为一家之主,也就颔首答应了这门亲事,正式以红纸书写八字,立下婚约:喜今日赤绳系定,璧合珠联,盼日后合卺永偕,桂馥兰馨!孰料就是这一次茶馆品茗,苏家的两位祖辈却为苏雪林一生种下了婚姻的苦果。苏雪林晚年不无伤感地写道:“我们到上海数月,清帝逊位,革命政府成立,大姐出嫁,五叔成婚,我也凭祖父作主,为我许配在上海经商的江西人张家。” 二、苏雪林曾三次拒婚,却始终未能摆脱包办婚姻的羁绊 1914年,苏雪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省立**女子师范。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思想的解放,尤其是“五四”前夕新文化运动的高歌猛进,“科学”“民主”“自由”的口号响彻入云,新思想新观念深刻影响着新一代的青年人。苏雪林此时的心里已渐渐萌生了个人命运要自己做主,尤其是婚姻大事,岂能由他人摆布的念头。 1917年苏雪林从安徽省立**女子师范毕业,因成绩优异,留本校附小任教。张家认为儿子年满二十周岁,而且已考取了上海圣约翰大学。为图双喜盈门的喜庆,向苏家提出尽快把儿女的婚事办了。苏家也认为双方年纪不小了,女大当嫁,理所当然,父母甚至都在积极为她准备妆奁。但苏雪林在安庆驰家书给父母,坚定地表示反对此刻结婚:说自己刚刚踏进社会,服务母校教育,功课十分繁忙,一口否决。她的父亲苏锡爵接到信后,严厉地怒斥道:一个女子能在社会上谋得一份职业,每月有二十块银圆的进项,这是祖上带给你的福分,你都老大不小了,还不成婚,张家会怎么想?你究竟打算怎么办?真是丢尽了我苏家的脸面!恰好此时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招生,苏雪林以继续求学深造的正当理由,只身一人跑到北京报考去了,躲开了这场封建顽固家庭的逼婚。 第二次拒婚,是在苏雪林考取里昂中法大学,即将赴法国留学时。张家提出先结婚再出国留学,苏雪林又一次断然回绝。她在致父亲信中说:求学上进,是我毕生的追求,在这个乘长风破万里浪的紧要关头,怎么能让我套上婚姻枷锁,一旦结了婚,女儿在海外能安心读书吗!张家为了能娶到像苏雪林这样的才女做儿媳妇,不得已又作了让步,只好花钱,叫儿子张宝龄到美国以工程学和机器制造闻名于世的私立马萨诸塞理工(简称麻省理工)大学留学去了。 第三次拒婚,发生在1925年春天,她在里昂中法大学即将毕业之际。这一次苏雪林表现得更加剧烈——要与张家解除婚约,并决定披纱入道,皈依天主教。 苏雪林在里昂毕业前夕,先接到父亲的来信:“你民国元年由祖父作主许配给了张家,等到成年后,张家来信与儿子完婚,你要赴省城入**师范,坚不答应。一女师毕业后,又想升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又赴了法国,你拒婚三次,前后耽误了十几年,你对得起人家吗?我们苏家是讲究信用的,对于儿女婚姻的大事,更要照传统规矩办。你既受了张家的聘,便是张家的人,你即使自杀而死,我也要把你的一副骸骨送往张家祖茔埋葬。”信中还写道:你母亲长期患病,已是肺结核三期了,茶饭不思,恐不久人世,每日念兹在兹的是你的婚姻大事,你不回来成婚,她是死不瞑目的。一开始她不相信父亲的话,以为是父亲找借口骗她回国。后来又接到大姐的来信,才知道母亲确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如果自己再一味拒婚,甚至与夫家决裂解除婚约:“假如她真的这样一干,那引起来的反动,是可想而知的,夫家的责言,乡党的讪笑,都可以不管,只是她的母亲,她的严正慈祥的母亲,哪能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她这样是要活活的将母亲忧死,气死,愧死!”于是她决定束装回国,见慈母*后一面。她心里很明白:“我也知道回国就要走婚姻的道路……母亲既病到这样地步,看来凶多吉少,我能不对她作*后的慰安吗?便一口允许了母亲,并愿意将未婚夫召至岭下,在她面前举行婚礼。” 关于她这次拒婚到*后屈服的过程,读者可以在苏雪林的成名作自叙传《棘心》里有详细的了解。里昂中法大学一百二十九名留学生中,女生仅有十五人。在留法同学的眼中,苏雪林给人的印象是:思想很新,行为则旧,是个半新半旧,矛盾性的女生。 苏雪林来到法兰西后,受到法国文学与欧洲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她头脑中时常泛滥着浪漫的诗趣和奇幻的梦想,她心目中所喜欢的男子的形象应该是“春水般的柔情,磐石般的意志,春花似的烂漫,大火般的热情,长江大河的气势,泰岱华山似的峻伟”。但“我们两人连面都没有见过,爱情自无从发生”,然而,“我已经有一个未婚夫了”,却像一根绳索牢牢地束缚着她。她曾自叹:“我太像个荏弱的女性!”内心的烦恼与情感的纠缠,时时像一个恶兽似的在她心里乱踢乱咬,她有时竟发狂般地呼喊:我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婚姻!但理性又教她平心静气地恪守闺范,*终她还是不能摆脱包办婚姻的命运,不敢逾越传统礼教的藩篱。从封建家庭走出的苏雪林的表现,恰恰就代表了五四后这一部分小资产阶级女性:她们的意志还不够坚定,还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犹如一个人刚从黑屋子走到阳光下,眼睛被太阳的光辉炫惑得睁不开眼,看不清脚下的路,迷茫、彷徨,不知所归。虽然曾三次拒婚,但*终还是委屈了自己,用一生啜饮苦酒的代价,来对换对慈母的一份“反哺”与“孝心”,违心地在病入膏肓母亲的病榻前举行了婚礼。 在苏雪林心目中,母亲从幼年到青年时代,给她无私的爱,是她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的,这也是为什么她把她的成名作取“棘心”(《诗经·邶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作书名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不仅如此,她还特别在《棘心》的扉页上题写:“我以我的血和泪,刻骨的疚心,永久的哀慕,写成这本书,纪念我*爱的母亲!”

女作家学刊(第四辑)/阎纯德 主编 作者简介

阎纯德,生于河南滑县,河南濮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82年同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作家协会。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法语,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巴黎第三大学、国立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艾克斯马赛第一大学、波尔多第三大学。1993年创办并主编《中国文化研究》。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学研究》和《女作家学刊》主编,欧洲龙吟诗社名誉社长和法华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主要从事20世纪文学教学和文学、文化与汉学(SANOLOGY)研究,业余爱好文学创作。著有散文集《在法国的日子里》《欧罗巴,一个迷人的故事》《人生遗梦在巴黎》《在巴黎的天空下》,诗集《伊甸园之梦》《宇宙中的绿洲》等;学术著作有《作家的足迹》《作家的足迹》(续编)《中国现代女作家》(主编、主撰)《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获香港龙文化金奖一等奖和中国女性文学第二届优秀著作奖)《二十世纪末的文学论稿》(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著作奖)《瞿秋白》《女兵谢冰莹》《鲁迅及其作品——我的巴黎讲稿》(法文著作)等,主编《中国文学家辞典》(6卷),《中国新文学作品选》(7卷),《新时期百位女作家作品选》,《20世纪华夏女性文学经典文库》(11卷),《大家书系》,《著名女作家散文经典》,《巴黎文丛》,《汉学研究大系》(60余部)等数十种书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