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语言的起源和语言相对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12802
- 条形码:9787522712802 ; 978-7-5227-128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语言的起源和语言相对论 内容简介
从语言起源和进化的角度来论述语言相对论,是研究语言相对论的一个全新视角。从起源和进化的角度,人类与任何进化阶段的动物处于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边,根本在于人拥有“言语-思维”机制。由于语言的产生,动物那些基于“刺激-反应”、基于普遍逻辑规律、基于生存需求的智能行为,才有可能发展成人类的思维。从语言的起源来看,语言从一产生就是形成思想的途径;在语言产生之前,并没有学者现在谈论的(人类)思维和思想。这种观察和思考,可以成为检验语言相对论假说的一个新切入点。
语言的起源和语言相对论 目录
**章 语言、人和世界
**节 关于世界
第二节 与人无关的世界
第三节 客观世界与人的认识
第四节 存疑与搁置
第五节 语言相对论的视角
第六节 人对世界的认识
第二章 动物的“思维”
**节 动物的思维
第二节 概念
第三节 动物的智能行为或认知能力能否被称为思维
第三章 从语言相对论的角度看LOTH
**节 LOTH
第二节 在语言中想(思考)
第三节 LOT并未证明脑电波和思想的关系
第四节 自然语言以外的语言?
第五节 “准语言”
第六节 从“历时与共时”原则看LOTH
第四章 语言起源和进化的若干问题
**节 语言的起源和进化:语言相对论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第二节 语言的起源和进化:语言研究的难题
第三节 语言起源和进化的若干假说
第五章 从语言相对论的角度看HPL假说
**节 HPL假说
第二节 灵长目动物的叫声→原始人类的整语话语
第三节 Arbib的观点
第四节 Wray的观点
第五节 从语言相对论的角度看
第六章 语言起源和进化语境中的语言相对论
**节 语言相对论假说的延伸
第二节 词和语法的产生与语言相对论
第三节 词的产生
第四节 现代语言的词汇系统和语言世界图景
第五节 构建世界图景的语言规则
第六节 语言单位的重新分类:描述真实世界和构建世界图景
第七节 一点题外话
参考书目
后记
语言的起源和语言相对论 节选
《语言的起源和语言相对论》: 就此我认为还有必要区分两个观念:为交际目的创造一个系统和将一个为其他目的而创造的系统用于交际。我们当然不能认为,将语言用于交际,是在语言作为一个系统已经形成之后,原始人类才发现了语言的优势,并开始在交际活动中使用它。更可能的是,在*初的原始词产生出来之后,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在交际中使用这些原始的语言单位。不过,如果要证明语言就是为了交际而创造出来,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被创造出来,然后被运用到交际中,*后取代了原始的交际系统,那么,除了大脑神经重构、发音器官进化等技术性的细节,研究者起码还应该对下文这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交际手段说才能符合逻辑地被推论出来。 1)在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科技条件下,要创造一个新的系统来取代功能相同的旧系统,基本的考虑应该是新系统比旧系统更好,比如效率更高、耗值更低等。为此目的,在着手创造之前,创造者至少需要对比(设想中的)新(已经存在的)旧两个系统,哪怕仅在想象中思考和判断,新系统是否具有值得消耗一定的资源去创造的价值。因此,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交际系统,即使原始人在大脑神经重构、发音器官进化等方面都完成了预适应,他们起码还需要知道或者有能力推测,可能有一种与它们现时使用的交际系统不同的、具有优势的系统;而且他们就生理心理能力而言,已经可以完成创造一个优势系统的行为。 语言产生之前,以群体形式生存的任何动物包括黑猩猩和在进化链上更早的大型猿类和灵长类动物的交际行为,都是天生的(innate)、本能的,而不是创造的。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一方面,相关研究没有告诉我们,猿类动物的智力是否达到可以放弃先天的本能、创造一个可以取代它的系统的程度;况且,它们并不拥有可以与其正在使用的交际系统对比的另外一个系统。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相应学科的研究结论,证明原始人的智能已经发达到那种程度,使他们可以构想一种新系统并将它与现时的交际系统对比,发现前者的优势。他们“发现”语言的优势而将它运用于交际,只能是在语言已经(并非为交际而)被创造出来之后①。 2)语言产生前,原始人类交际系统完成的是操控功能,用以维系群体有序的生存行为。单就这个功能而言,动物行为研究者报告的观察事实告诉我们,没有语言的现代各种大型猿类动物的等级关系、食物获取和分配、交配繁衍等具有社会性质的行为,可能比普通人和非专业研究人员能够想象的要完善得多;这样的社会行为,都是在与人类祖先类似的交际系统中完成的。没有语言的原始人类,并未被证明有比现代大型猿类更多的生存需求,有能力完成超出上述范围的更多社会性行为。那么随着进化,在操控性的社会性行为之外,他们还产生了什么(社会性或非社会性的)行为,使他们正在使用的交际系统,不再能满足与这类行为相应的交际需要?人们可能会说,生存活动领域的扩展以及大脑容量扩充、中枢神经重构等生物生理特征的进化,导致了原始人类智力的发展,他们的行为可能就不再限于仅与生存需求相关的范围。于是,他们需要在社会结构和生存需求相关的、以操控为目的的交际行为之外的另一些交际行为,而原始的交际系统不再能满足这个需要。 姑且认同这个推测。接下来的问题是,在这些“另外的”交际行为中,原始人类需要交流的是什么。*有可能的推测,我想不外是智力的发展产生出精神的需求,比如,交流与生存需求和社会行为没有直接关系的情绪,或者告知一些并非直接来自刺激反应行为的信息,比如很多研究者提到过的所谓闲言碎语(gossip)。但是作为一种科学陈述,显然不能限于含混地说“智力发展产生出精神需求”,还需要更明确地解释,智力发展怎样就产生了更多的精神需求,或者说这些被交流的“对象”是怎样产生的。动物行为研究者的观察和论述没有向我们证明,与人类分手后的大型猿类的大脑和智力,至今仍旧停留在那个远古时期的水平,没有任何发展;他们也没有证明大型猿类拥有堪比人类语言的交际系统,可以传递相当于现代人类用语言传递的信息。在这种研究水平上我们只能认为,尽管现代大型猿类的大脑神经结构和智能,与它们数百万年前的祖先相比,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进化了,但是它们并没有产生出比传递生存和社会结构相关的信息更多的精神需求,它们的交际系统也不需要相应地被更新。因此我的推论是,首先需要产生出用作交际的对象,才会在旧的交际系统没有能力完成相应的任务时,代之以新的交际系统。或者说,新的交际对象不断产生,促进了交际手段的更新。 ……
语言的起源和语言相对论 作者简介
蒋国辉,当过农民、纤夫、矿工。1977年考入大学,后在四川外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南师范学院、广州外语学院、乌克兰国立第聂伯大学任教。后在德国COLT Technology Services公司任微软系统工程师。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5.9¥49.8 - >
月亮虎
月亮虎
¥20.2¥48.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5.4¥28.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字海探源
¥25¥78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8.3¥15 -
文言津逮
¥10.2¥28 -
那时的大学
¥12¥28 -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19.6¥58 -
2020年《咬文嚼字》合订本
¥2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