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作者:刘箭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46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9.9(8.3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32842
  • 条形码:9787030732842 ; 978-7-03-07328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内容简介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第四版)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荧光分析蛋白质构象变化、分子伴侣辅助蛋白质复性和NanoDrop分析DNA增色效应等实验内容。《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第四版)》共分为三部分:**部分为基础性实验,介绍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实验,主要介绍蛋白质的纯化鉴定及部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以上两部分实验包含了层析、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荧光分光光度、电泳、离心分离和生物发光等技术,涉及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糖、脂和激素的分离、制备、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第三部分为研究性实验,实验用时略长,以培养学生独立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目录

目录
**部分基础性实验
实验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2)
实验2凝胶层析法使蛋白质脱盐(4)
实验3蛋白质的沉淀与透析(7)
实验4膜分离技术——离心超滤法纯化和浓缩蛋白质(11)
实验5微量凯氏(Micro-Kjeldahl)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13)
实验6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双缩脲反应的有色产物吸收光谱(18)
实验7BCA法测定蛋白质含量(20)
实验8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22)
实验9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25)
实验10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27)
实验11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离血清蛋白(31)
实验12利用蛋白质内源荧光分析蛋白质构象变化(35)
实验13分子伴侣对变性萤火虫萤光素酶复性的影响(38)
实验14酶的特异性(41)
实验15酶促反应动力学(43)
实验16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48)
实验17脲酶Km值的测定(50)
实验18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鉴定(54)
实验19酵母RNA的提取与组分鉴定(57)
实验20动物肝脏DNA的提取与检测(60)
实验21RNA定量测定——改良苔黑酚法(63)
实验22核酸的定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66)
实验23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核苷酸(68)
实验24NanoDrop分析DNA增色效应(71)
实验25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74)
实验26还原糖含量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77)
实验27血糖含量的测定——GODPAP法(79)
实验28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81)
实验29饱食、饥饿、肾上腺素、胰岛素对肝糖原含量的影响(84)
实验30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力的比较(86)
实验31脂肪酸的β氧化(89)
实验32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92)
实验33生物发光法测定ATP浓度(95)
第二部分综合性实验
实验34细胞色素c的提取制备与含量测定(100)
实验35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04)
实验36质粒的提取、酶切与电泳分析(108)
实验37聚合酶链反应(113)
实验38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116)
第三部分研究性实验
实验39转基因植物的PCR鉴定(126)
实验40植物热激蛋白的蛋白质印迹分析(127)
实验41阅读框影响融合蛋白表达正确性(128)
附录一实验报告范例(130)
附录二生物化学实验常用参考数据(136)
主要参考文献(145)
展开全部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节选

**部分基础性实验 实验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目的】 1. 学习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氨基酸纸层析法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剂是流动相。在层析时,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2~3cm的某一处,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Kd)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比移值(rate of flow, Rf)来表示。所谓Rf,是指在纸层析中,从原点至氨基酸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X)与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Y)的比值: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温度、湿度、层析滤纸的型号和质量等因素有关。 【器材与试剂】 1. 器材 层析缸(或标本缸)、点样毛细管(或棉棒)、小烧杯、培养皿、量筒、喉头喷雾器、吹风机(或烘箱)、层析滤纸(新华一号)、直尺及铅笔。 2. 试剂 (1) 扩展剂(水饱和的正丁醇和乙酸混合液): 将正丁醇、乙酸和水以体积比4∶1∶1混合,充分振荡。 (2) 氨基酸溶液: 0.5%(m/V)组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亮氨酸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各组分均为0.5%)。 (3) 显色剂: 0.1%(m/V)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实验步骤】 图1-1纸层析中的RfRf=XY 1. 准备滤纸 取层析滤纸(长18cm、宽15cm)一张,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cm处用铅笔画一条直线(图11),在此直线上做5个等距离点。 2. 点样 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分别点在这5个位置上,干后重复点样2~3次。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不超过3mm。 3. 扩展 用线将滤纸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触。将盛有约20mL扩展剂的培养皿迅速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并将滤纸直立于培养皿中(点样的一端在下,扩展剂的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待溶剂上升10~12cm时即取出滤纸,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界线,自然干燥或用吹风机冷风吹干。 4. 显色 用喷雾器均匀喷上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用吹风机热风吹干或者置烘箱中(100℃)烘烤5min即可显出各层析斑点。 5. 计算 用直尺测量并计算出各标准氨基酸的Rf值,同时计算出混合氨基酸的四个层析斑点的Rf值。通过与标准氨基酸比较,确定混合氨基酸中各氨基酸在滤纸上的位置。 【要点提示】 1. 取滤纸前,要将手洗净,因为手上的汗渍会污染滤纸,并尽可能少接触滤纸,如条件许可,也可戴上一次性手套拿滤纸。要将滤纸平放在洁净的纸上,不可放在实验台上,以防止污染。 2. 原点不宜太大,直径应小于3mm,否则分离效果不好,并且样品用量大,会造成“拖尾”现象。 3. 在滤纸的一端用点样器点上样品,原点要高于培养皿中扩展剂液面约1cm。由于各氨基酸在流动相(有机溶剂)和固定相(滤纸吸附的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扩展剂从滤纸一端向另一端展开时,对样品中各组分进行了连续的抽提,从而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 【思考题】 1. 纸层析法的原理是什么? 2. 何谓Rf?影响Rf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实验2凝胶层析法使蛋白质脱盐 【实验目的】 学习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物质的原理与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凝胶层析也称凝胶过滤,其分离纯化物质的原理是: 凝胶具有网状结构,小分子物质能进入其内部,而大分子物质被排阻在外部,当一混合溶液通过凝胶层析柱时,溶液中的物质就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被分开了。凝胶层析过程中一般不变换洗脱液,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重复性好和样品回收率高等优点。所以,此法除了常用于分离纯化蛋白质(包括酶类)、核酸、多糖、激素、氨基酸和抗生素等物质外,还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样品的浓缩和脱盐等方面。目前常用的凝胶包括葡聚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其中*常用的是葡聚糖凝胶。 葡聚糖凝胶的商品名称为Sephadex,它是葡萄糖通过α1,6糖苷键形成的葡聚糖长链,与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以醚键相互交联而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多孔网状结构物(图12),呈珠状颗粒。 图1-2葡聚糖凝胶的多孔网状结构示意图 在合成凝胶时,控制环氧氯丙烷的用量,可以制成网孔大小不同的葡聚糖凝胶,即不同规格的凝胶。葡聚糖凝胶从G10到G200有多种类型。G后的数字代表每克干胶充分溶胀后吸水的克数乘以10,也反映了凝胶网孔的相对大小,G后的数字越小,其溶胀后的网孔越小。一般G10到G50适用于蛋白质与小分子或无机盐的分离,G75到G200适用于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Da的蛋白质的相互分离。 蛋白质溶液中如含有无机盐离子,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可使蛋白质与无机盐分离,效果理想。本实验用G25凝胶使蛋白质与(NH4)2SO4分离,当蛋白质的盐溶液进入葡聚糖凝胶时,小分子的(NH4)2SO4扩散进入G25的网孔中,而大分子的蛋白质因颗粒直径大,不能进入网孔中,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固定相)的外面。加入洗脱液(流动相)洗脱时,因大分子的蛋白质从凝胶颗粒的间隙随洗脱液向下流动,首先被洗脱下来,而小分子的(NH4)2SO4可以扩散进凝胶颗粒的网孔之中,在层析柱中移动较慢,需要较大的洗脱体积才能从柱中洗出,这样蛋白质与(NH4)2SO4很容易地被分离开,从而达到使蛋白质样品脱盐的目的(图13)。 图1-3凝胶层析法原理示意图 (a) 蛋白质混合物上柱; (b) 样品上柱后,小分子进入网孔,大分子不能进入,故先洗脱下来; (c) 小分子后洗脱下来 【器材与试剂】 1. 器材 铁架台、层析柱(11mm×300mm)、滴定管夹、1mL刻度滴管、刻度试管、白瓷板、Sephadex G25(粒度粗50~100目)、细乳胶管、螺旋夹、弹簧夹、烧杯。 2. 试剂 (1) 10%(m/V)磺基水杨酸溶液。 (2) 奈斯勒(Nessler)试剂: 通常称为奈氏试剂,将HgI2 11.5g、KI 8g溶于去离子水中,稀释至50mL,加入6mol/L NaOH 50mL,静止后取上清液储存于棕色瓶中。 (3) 蛋白质(NH4)2SO4溶液: 实验前配制含0.25%(m/V)牛血清清蛋白、0.1%(m/V)(NH4)2SO4和10%(m/V)蔗糖的混合溶液。 (4) 去离子水(洗脱液)。 【实验步骤】 1. 溶胀凝胶 用去离子水浸泡Sephadex G25 24h以上(中间换一次水),或用去离子水沸水浴溶胀2h左右。 2. 凝胶装柱 将层析柱固定在铁架台上,两端分别连接乳胶管。上端与洗脱液连通,装一螺旋夹用于调控洗脱速度。先用少量洗脱液洗柱并排出乳胶管中的气泡,待柱中洗脱液高度约2cm时,关闭下端开关式弹簧夹。 将溶胀好的Sephadex G25倒入层析柱中,使其自然沉降,沉降后凝胶柱的高度为层析柱的3/4~4/5且柱床面平整度比较理想。打开下端开口,排除多余的洗脱液,床面上维持约2cm高的洗脱液,再关闭下口。 3. 洗柱 通过细乳胶管小心地将烧杯中的洗脱液与层析柱接通,然后打开下端开口,让洗脱液滴下冲洗层析柱,以除去杂质并使柱床均匀密实(此步也称作平衡)。适当时间后(流下的洗脱液体积一般为柱床体积的2~3倍),再关闭下口。洗柱过程中注意调整流速约2mL/min。 4. 加样洗脱 用刻度滴管吸取1mL样品[蛋白质(NH4)2SO4溶液],其尖头小心沿层析柱内壁伸到床面之上,慢慢将样品加到凝胶床面上(不可搅动床面),此时能看到床面上样品与洗脱液之间有一清晰界面。打开下端开口,待样品全部进入凝胶柱中,接通洗脱液,开始洗脱并收集洗脱液。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