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日本海军战略、战术与科技 1887-1941

日本海军战略、战术与科技 1887-1941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712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09.9(5.5折) 定价  ¥19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日本海军战略、战术与科技 1887-1941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939980
  • 条形码:9787513939980 ; 978-7-5139-3998-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日本海军战略、战术与科技 1887-1941 本书特色

【聚焦不为人熟知的日本海军“空白期”】太平洋战争中的海空大战很容易将人们的目光吸引过去,可这场战争十几年甚至半个世纪前的历史却有着不亚于这些战斗的重要性。从19 世纪80年代日本海军实现专业化的尝试,到甲午、日俄战争提供的教训,再到海军条约体系产生的影响,书中涉及的这些历史片段及其影响,实际上都与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结局息息相关。【由浅入深解构日本海军的发展历程】本书完整讲述了日本海军由弱至强,逐步转变为一支训练有素的现代化海军的历程,主干内容是战略、战术、科技的演进过程。作者从每个时间段的历史概述讲起,将观点与分析逐步展示给读者。书中并未过多引用晦涩难懂的文件档案的原文,也不会对某个问题进行过分细致的讨论。即使是不熟悉旧日本海军的读者,也能在本书的引导下,逐步建立起对日本海军的认识。【多方史料还原日本海军本来面貌】作为与日本颇有渊源且熟悉日语的学者,两位作者相比其他西方学者的优势不言自明,他们参阅并引用了许多日语文献,其中既有日本官修史书《战史丛书》,也有诸如《昭和造船史》《日本海军航空史》这样的权威著作。同时,两位作者又不必像日本学者一样受到其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可以更客观冷静地评价日本海军发展过程中的得失与成败。【解答对日本海军生死攸关的重要问题】日本海军为对美战争准备了几十年,他们准备得如何?建造“大和”级战列舰究竟是否明智?日本海军真的是被陆军拖入战争的吗?“偷袭珍珠港”的构想是否来自一本小说?日本海军真的指望靠“偷袭珍珠港”打赢战争吗?日本海军为什么迟迟没有发展出可靠的雷达?为什么日本潜艇几乎没有发挥作用?为什么日本海军对商船护航和密码保护漠不关心?对这些长久萦绕在人们心头的问题,作者将给出他们的答案。【关于日本海军发展历程的独到见解】作者详细考察了日本海军在战略、战术与技术演进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结合当时的背景综合分析了这些成功与失败,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还注意到少数旧日本海军军官发表的有价值,却在当时不被接纳的观点,同样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见解。这些见解将使读者能够从日本海军的战败中收获更多。【荒诞而悲哀的日本海军内部纷争】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广为流传,日本海军自身也并非铁板一块,同样充斥由各种原因引发的内部倾轧,甚至不惜以清洗手段排除异己。

日本海军战略、战术与科技 1887-1941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日本海军在1887—1941年间各个阶段的发展,涵盖了日本海军从开始建立正规海军到策划对美英等国发动战争这一历史时期的战略变化、战术演进及技术装备更新的具体历程,并对这些战略、战术和技术出现的背景及它们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参考了来自西方与日本的大量史料,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回顾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五十余年中关于海军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并特别指出了日本海军关于现代战争的错误认识以及它在战备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日本海军战略、战术与科技 1887-1941 目录

鸣谢

绪言

**章 创建一支现代海军:1868—1894年

第二章 首战告捷:日本海军战术的演进和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第三章 整军备战:1895—1904年间日本海军的技术和作战条令

第四章 苦尽甘来:日本海军和日俄战争,1904—1905年

第五章 佐藤铁太郎:日本海军战略的矛盾性,1908—1911年

第六章 向“八八舰队”迈进:1905—1922年间日本海军的扩充计划

第七章 “以少胜多”:条约时代到**次伦敦海军会议时的日本海军,1923—1930年

第八章 “在敌射程外攻击敌人”:**次伦敦海军会议到条约时代结束时的日本海军,1930—1936年

第九章 空中打击:1920—1941年间的日本海军航空兵

第十章 船坞之战:1937—1941年间的日本海军舰艇建造情况

第十一章 舰队背后:1937—1941年间日本海军的后勤辅助

第十二章 性能参差不齐的武器:1937—1941年间日本海军的潜艇战、反潜战和两栖战能力

第十三章 豪赌:1937—1941年间的日本海军战争计划

第十四章 尾声:对日本海军胜败的反思

附录:旧日本海军著名海军军官生平简介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日本海军战略、战术与科技 1887-1941 节选

虽然日本海军已经着手购置足够强大的战舰,并为夜战编组了合适的战斗群,但是如何恰当地部署这些部队以及与白昼决战相关的夜战进行的时机,从1934年开始一直是军令部激烈辩论的问题。1934年发布的《海战要务令》第五个修订版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突出了夜战。该教范特别强调了驱逐舰(水雷)战队充当夜战主力武器的重要性,并认为在夜战中尽量避免使用主力舰,尽管该文件也含糊地提到了海军战列巡洋舰(很快将成为快速战列舰)在击退敌人的警卫部队和“协助友军巡洋舰和水雷战队前进运动”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1934年的《海战要务令》要求在黄昏发动进攻,然后在能见度允许的情况下用所有部队进行夜战,并以次日早上的大决战为高潮。日本海军甚至严肃讨论过“薄暮决战”(黄昏决战)。但到了1935年,日本的夜战条令变得谨慎多了,对主力舰只的夜袭问题不置可否。
无论如何,到1936年时,日本海军很明显已经不再把夜间作战仅仅看作是一场为决战做准备的小规模遭遇战,而是决战前的一场大规模序战。那一年组建了一支规模更大的新部队——“夜战部队”,它也被称为“前进部队”(先遣部队),与第 二舰队大致相当。该部队还将包含所有夜间战斗群,从而第 一和第 二舰队的所有重巡洋舰战队和水雷战队都用上了,并由快速战列舰队提供支援。夜战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突破美国舰队的防卫圈的外环,使水雷战队能够对敌方战列舰队进行主要的鱼雷攻击。在1936年时,对夜战的这种大体设想成为联合舰队年度演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当时新改造的快速战列舰“榛名”号和“雾岛”号已经重新加入了联合舰队。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海军军令部在制定夜间作战条令时,设想了几种可能的情况。读者可以通过其中一种情境了解该条令设置的进攻节奏和阶段划分。首先,日本海军认为日军要夜袭敌军主力有3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其一,日军应在日落前发现敌主力部队;其二,日军部队应距离敌主力60千米(约33英里)以内(这样即使敌人试图撤退,日军也能在午夜前追上它们);其三,日军部队应采取任何手段尽可能与敌人保持接触,必要时甚至可以与之发生不分胜负的小规模战斗,以确定其航向和航速。
一旦发现敌人,日军就要停止使用搜索队形,而日军夜战部队指挥官将立即命令所有部队进入预定的位置进行包围,并避免在实施包围的过程中被敌人的掩护部队发现。一旦指挥官确定所有部队均已就位,他将下令鱼雷巡洋舰和除第四战队以外的所有巡洋舰战队进行远距离隐蔽鱼雷射击。130枚几乎不带任何航迹的鱼雷被交错射出,此时向敌人疾驰而去。收到所有部队的射击报告后,指挥官便命令:“拉近距离,准备进攻。”为了防止美国人改变航向,第四巡洋舰战队将分成实力相等的两部分,移动到位置居于末尾的那些敌舰(被日军探照灯和照明弹一直照亮着)的斜后方两侧。随着“全军突击”的命令下达,夜战部队将协同作战,在报告敌军动向的飞机、敌军主力舰上空的降落伞照明弹以及被投放在敌舰航向前方的浮动信号弹的指引下,展开大规模进攻。在“全军突击”令被下达的几分钟内,先前发射的大批鱼雷现在会从两个方向聚拢,并开始发生爆炸,对敌舰船体造成破坏。军令部估计鱼雷的命中率为百分之十五,所以他们坚信20枚左右的鱼雷可以击中军舰的要害,至少10艘处于敌舰队内环的舰艇会被摧毁或受伤。包括第四战队在内的重型巡洋舰,连同快速战列舰此时将向前猛冲,冲进美舰队防卫圈的内环,即使冒牺牲自己的风险也要不遗余力地确保水雷战队的成功。作战的结束阶段,也就是夜间交战的关键时刻,将是水雷战队的攻击(理想情况下将由所有的驱逐舰部队协同实施)。这种攻击将由轻型巡洋舰率领的驱逐舰以传统的“迫近致命攻击”的方式进行,水雷战队会以2000米作为瞄准和射击的标准距离。在起初的攻击之后,水雷战队旗舰将集合正在重新装填的驱逐舰,以发动连续的攻击,直到所有的驱逐舰鱼雷消耗殆尽。
前文所述的整个夜间作战,从初始部署包围阵型到水雷战队作战结束,预计需要3个小时。但军令部也认识到,具体情况可能会大大地改变作战的顺序或时机。虽然在军令部的计划中,这是一场在夜战指挥官严格控制下策划的进攻作战,但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军令部希望舰队下属各舰艇指挥官充分利用战斗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稍纵即逝的机会。 【摘自正文276页—正文278页】

日本海军战略、战术与科技 1887-1941 作者简介

作者:戴维·C. 埃文斯,马克·R. 皮蒂
戴维·C. 埃文斯,英国历史学者,日语硕士和亚洲历史学博士学位,大学教授,有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海军》。
马克·R. 皮蒂,英国历史学者,曾在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著有《石原莞尔与日本和西方的冲突》《旭日: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崛起,1909—1941》。 译者:谢思远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爱好军事,在文字功底和英语翻译方面颇具实力,译著有《日本帝国海军战史:1941—1945》。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