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设计生活方式

设计生活方式

作者:朱星海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176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7.8(5.8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设计生活方式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0130885
  • 条形码:9787220130885 ; 978-7-220-1308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设计生活方式 本书特色

本书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谈设计,作者讲述了作为生活方式品牌设计师的设计观,分享了自己对品牌设计的独到见解。开篇以中外喝茶方式的不同为切入点,引出生活方式受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生活方式的不同也导致设计外在形式的差异。提出设计不能单纯模仿,应遵循人类的自然生活方式,注重在地文化,主张贴近生活的设计理念。同时,阐释了熟悉感、陌生感、孤独感等感官体验对设计的影响。本书是作者继设计类图书《设计研习》后又一新作,对年轻设计师和对生活方式有独特追求的读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设计生活方式 内容简介

生活方式包含了衣、食、住、行、用、赏、游的方方面面,从茶馆到书店,从咖啡到旅行,全新的生活理念近年来持续升温。如何设计生活方式也广受关注。作为成都知名的生活方式品牌设计师,本书作者从成都出发,结合自己亲手设计的知名品牌案例,从逻辑到美学、从视觉到空间,去讲述如何设计生活方式品牌,涵盖的品牌包括:明月远家、木墨、卓锦和驾咖啡等。

设计生活方式 目录

001六个柿子身在何处——从喝茶到生活方式
015落地窗外那棵古树——被设计的生活方式
023美是效率的敌人——设计感
033没有设计就是*好的设计——去设计木墨
067童年里的隐秘孤独——情绪的设计
079与自我舒服地相处——明月远家
099与众不同的猴面包树——陌生感
109濯锦江边两岸花——从蜀锦到卓锦
123用咖啡勺丈量出的人生——咖啡与旅途
131旅行自由,也要咖啡自由——驾咖啡
15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孤独
展开全部

设计生活方式 节选

**章 六个柿子身在何处——从喝茶到生活方式 成都城北有个昭觉寺,门庭上悬挂着“**禅林”的手书, 宋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在这里圆寂。听说“禅茶一味”是圆悟 克勤禅师*早提出的,如今被日本茶人奉为茶道之源。日本茶 道受禅宗影响颇深,就连他们的茶室设计也源于对禅堂的效法, 禅堂里供着的佛坛就是茶室里壁龛的原型。 宋代被看作中式美学的高峰时期,这与禅宗对个人主义和 自然主义的推崇不无关系。在当时的中国北方,儒家思想主导 着一切。人们遵循祖先的遗训,强调君臣伦理、父子纲常,个 人意志常常受到压抑。然而在长江以南,主张心无外物的禅宗 思想开始盛行,许多生活在南方的人开始关注内心、当下和生活日常。宋代绘画、瓷器及物具的清简、留白和其后的元、清 时期的风格相比,无不透露出一种美学上的自信。 宋代的极简美学在南宋时期发展到了鼎盛,这与禅宗画的 高峰几乎同步。南宋蜀人牧溪所绘的《六柿图》,没有背景、阴影和透视关系,甚至没有时间感,全看不出这六个柿子身在何处,寥寥数笔,仅凭笔墨的浓淡之别,却有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意。当下看来,很难觉出那是八百年前的画作。如果隐去作者名姓,将其说成是当代笔墨,恐怕也会有人信以为真,这也许就是《六柿图》的出世之处。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曾说:“牧溪是中国早期的禅僧,在中国并未受到重视。似乎是由于他的画多少有一些粗糙,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几乎不受尊重。而在日本却受到极大的尊重。中国画论并不怎么推崇牧溪,这种观点当然也随着牧溪的作品一同来到了日本。虽然这样的画论进入了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把牧溪视为*高。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与日本不同之一斑。” 牧溪的《六柿图》常被拿来和日本龙安寺石庭一起讨论,被 当作禅宗精神的外化之物。它的影响已经不止于日本枯山水,更越洋归来,成为东方极简主义的精神内核,对庭园、建筑和 平面设计都有着重要影响。牧溪在中国本土未得到足够重视,缘于中国绘画的主流审美是繁复而非极简。还有个原因是中国 画界名家辈出,如群峰林立,即使是极简一派,也还有更为突出的八大山人,牧溪未被看重也算情有可原。 我曾寻访过京都、奈良等地的茶室,它们多是些平淡无奇的木屋或草庵。室内算不上开阔,一般能容纳五人左右,布局极其简单,全无繁华的装饰。茶室的垂檐很低,对着庭园的拉 窗也并不以大为美,多贴着娴静的和纸,将强烈的光线隔绝在外,使室内现出幽玄之美。人一旦进入茶室,便置身于静寂的氛围中,内心也跟着平静下来。 京都慈照寺东求堂中有一间叫同仁斋的茶室,被视为日本国宝。慈照寺是足利义政将军传位于子后的隐居之所,同仁斋 曾是他的书房兼茶室。无印良品在这里拍摄过一张茶室的海报: 一只白瓷碗置于茶室中央,正对着半掩的拉窗,窗外可见庭园一隅,除此别无他物。无印良品想以此来表达品牌在日常中寻求简单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无疑是对日本传统美学的继承。在当下,如果要选出一个品牌代表日本的主流审美,首推无印 良品。它的产品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汤匙,大到住宅,无不围绕“极简”这一设计理念展开。极简的背后,是“空”的哲学,与日本主流审美如出一辙。 日本是个美学意识相对统一的岛国,这与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像日本、丹麦、荷兰这样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自然风 物相当一致,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很接近。由于资源有限,匠人们会物尽其用,尽量将产品发挥到极致。比如,丹麦盛产一种叫山毛榉的树,这种木材适合制作音箱的箱体,丹麦因此发展出了许多享誉世界的音响品牌。北欧诸多国家由于靠近北极圈,昼短夜长,人们有大把时间用来打发漫漫长夜,待在家里的时间便多,北欧的家居设计也因此长期位处世界一流水平。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日 常生活方式千差万别,很难用单一的观念来概括。长江是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的南北分界。长江以北,冬季多萧瑟,在黑、 白、灰的布景下,人们往往更喜欢明艳的色调。我一直觉得下过雪的故宫是北方建筑美学的杰作。红墙与金瓦间点缀着景泰 蓝色的檐廊,在雪景的衬托下,紫禁城褪去了繁华与躁气,只留下静谧与庄严。而在潮湿多雨的江南,审美的高点落在了民间。白墙黛瓦的徽州民居,经年的雨水在山墙上留下岁月的痕迹,残瓦、霉污和寄生于阴暗潮湿处的苔藓让老宅多出了几分沉寂之美。 除以长江划界的南北之别外,东西气象也是形态万千。东部既有上海这样的当代都市,又有极具古典之美的苏州园林。西部是广袤的多民族聚居地,山地和高原将来自东部的城市文化隔绝在外,即使有少部分流入,在与当地特有的人文、宗教相互融合后,也发展出了与众不同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在这样复杂的前提下,试想哪个品牌敢于代表整个中国呢?恐怕一个都找不出来。如果将日本的美学意识概括为极简,中国的美学 意识则是多样性的集合。 喝茶方式的不同能够反映生活方式的差异。日本从效仿中国宋代的喝茶方式开始,逐渐渗入禅宗精神,在本土发展出自己的茶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日本出产的茶叶多为未经发酵 的绿茶,品类十分单一,可供发挥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因此得以专注于饮茶方式,从起造茶室、制作茶器到茶会活动,逐渐发展出一套仪式感十足的喝茶方式。 与日本一水相隔的中国,被称为“世界茶源”, 茶的品种 和类别纷繁多样。福建有武夷岩茶、福鼎白茶、铁观音等,云南有普洱、滇红,四川有雀舌、毛峰、茉莉飘雪、蒙顶黄芽、雅安藏茶,浙江有龙井、碧螺春、安吉白茶,广东潮州有凤凰单丛,广西有六堡茶……近年来,云南也开始用当地的茶树叶子制作白茶,贵州、四川一带产的茶叶又被运到福建、浙江,做成了龙井或金骏眉 。且不说茶叶的小品类不计其数,连制茶的工艺也千差万别 。就泡茶方式而言,福建人讲究斗茶,潮州人善饮工夫茶,四川人喜欢坐在院坝里喝盖碗茶,藏族群众喜 欢用康砖做酥油茶……一方水土一方茶,都是当地生活方式的反映。 我常被茶人请去他们的茶室喝茶,屡见博古架上陈列着各 式茶器,有的高深,有的开敞,有仿宋的青白瓷,也有粗制的 柴烧。壶的产地各不相同,宜兴的紫砂、建水的紫陶……不胜枚举。喝茶时,茶室主人往往因茶择器,若喝肉桂之类的高香 岩茶,常在每人面前摆上两个杯,高杯闻香,宽杯品茗。闻香和品茶是中国茶人喝茶时*重视的两个部分,这与日本茶道多有不同。 日本茶人更加注重饮茶的仪式感,并将这种仪式感发展成信仰。在日本茶人冈仓天心看来,中国当下的饮茶方式,即将茶叶放入茶碗,直接用热水冲泡,早已丢失了唐代的浪漫和宋 代的礼仪,昔日的崇高信念因朝代更迭被迫中断,茶之理想荡 然无存。又有许多当代的中国茶人,将千利休于16世纪在日本 创立的茶道礼仪当成“圣经”,教授茶课。在我看来,这颇有几 分数典忘祖的意思,全忘了我们的陆羽写过一本《茶经》。 中国从不缺少喝茶的智慧。中国茶与日本茶好比唐诗和俳句,前者意境更加深远,荡气回肠中又有精神寄托。相比日本茶道,中国人更注重茶的本质——茶味。烧炭煮水、因茶择器,这些外在的形式都是为了泡出一道好茶而做的准备。对于茶叶 而言,这难道不是十分的尊重吗?试问,若以茶的滋味而论,又有哪个国家的茶可以和中国茶相提并论呢? 苏轼在诗中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我在云南见过乡下人用柴火焙茶:在灶膛里拢上炭火,将普洱 茶叶盛在粗制的陶罐中,再往里面注水,水在陶罐里沸腾时,茶的香气扑鼻而来……如今回想起来,仍觉得这才是茶之真味。这种冲茶的方式,相较于近乎教条的日本茶道并不逊色。茶文化已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中国人抛弃了宋时的饮茶方式,宋诗里追求的人生境界却沿袭至今,文人雅士、乡野村夫皆是如此。 若说起喝茶的仪式感,英国人值得一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英式下午茶不仅在欧美根深蒂固,在东方也相当普及。初到成都那年,有人约我去喝下午茶,在鹭岛一间英伦风格的茶室。我点了一壶大吉岭红茶,茶器是西式的,骨瓷的杯身外侧 绘着缠枝花卉,杯口上镶嵌着金边。三层盘碟里盛着精致点心,令人赏心悦目。我没有去过英国,算是英伦生活的门外汉,只在英国作家的小说里有过一点浅陋的见识。后来看英剧《唐顿庄园》,才算是大开眼界。剧中有各种英式下午茶的场景,让人叹为观止。庄园里有专门的茶室,空间阔绰有余,摆满古董家具,盘碟极尽华丽,来客也都身着盛装,这样的场合不仅是饮茶,也是社交。 剧中也有一些简单的下午茶场面,比如在室外,一棵繁茂 的树下,只有一桌两人,然而仪式感分毫未减。老妇人头戴垂着蕾丝花边的帽子,手戴白色手套,身穿束腰礼服,极尽优雅之能事。喝杯茶都如此讲究,难怪在英国人眼里,美国人的生 活方式就显得粗陋了。

设计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

朱星海 品牌设计师,研习品牌设计公司创始人。 1981年出生于吉林长白山,先后在长春、广州、成都三地读书、工作与生活,现定居成都。 2018年创办成都研习品牌设计公司,专注于生活方式领域的品牌设计咨询,主要作品有远家、木墨、卓锦、驾咖啡、不知春斋、众书房、诗婢家、寻麓书馆、何师烧烤、四川省歌舞剧院、此刻博物馆等。 2020年,参与万科物业品牌升级,为万科物业更名后的全新品牌万物云设计了品牌标识。2022年,万物云在港交所上市。 2021年,在成都轻安举办研习设计展。 已出版的著作有《设计研习》《升级:成长品牌的突围之路》《品牌行销九式》《大众娱乐大众:新娱乐营销攻略》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