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推进公平、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现代化服务体系

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推进公平、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现代化服务体系

作者:李建军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B5 页数: 336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167.6(7.1折) 定价  ¥2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推进公平、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现代化服务体系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5210
  • 条形码:9787030715210 ; 978-7-03-07152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推进公平、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现代化服务体系 内容简介

本著作将以如何建设具有"商业可持续性、广泛包容性、特定化与差异化配比的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为研究主线;对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问题,普惠金融发展必要性与绩效评估的方法论创新问题,普惠金融功能实现的机制与政策保障等问题展开探讨。

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推进公平、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现代化服务体系 目录

目录
**章 导论 1
**节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1
第二节 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的内涵及内在关系 6
第三节 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的主要内容 10
**篇 金融排斥:理论、效应与对策
第二章 金融排斥理论 15
**节 国内外金融排斥理论研究的进展 15
第二节 金融排斥理论发展脉络 23
第三节 金融排斥理论体系架构与内容 26
第三章 金融排斥的决定因素与经济效应 41
**节 金融排斥状况的衡量与现状分析 41
第二节 金融排斥的决定因素检验 48
第三节 金融排斥的经济效应分析 50
第四章 减缓金融排斥的对策 64
**节 减缓金融排斥的措施:国际社会的基本做法 64
第二节 中国减缓金融排斥的政策与实践探索 66
第三节 进一步减缓金融排斥的策略与举措 73
第二篇 金融密度:理论、测度与比较
第五章 金融密度理论与测度 87
**节 国内外关于金融密度的研究评述 87
第二节 金融密度的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90
第三节 中国金融密度的测算与分析 100
第四节 金融密度的国际比较 121
第六章 金融密度差异的决定因素与经济影响 131
**节 金融密度与金融排斥的关系 131
第二节 金融密度差异的决定因素检验 134
第三节 金融密度差异的经济影响与应对 147
第三篇 普惠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实践与绩效
第七章 普惠金融理论与评价方法 153
**节 国内外关于普惠金融理论研究评述 153
第二节 普惠金融体系架构 155
第三节 普惠金融发展评价理论基础与方法 157
第八章 国内外普惠金融实践发展经验 163
**节 国外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 163
第二节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 171
第三节 普惠金融实践的经验归纳:国内外比较视角 181
第九章 普惠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实证检验 189
**节 普惠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189
第二节 普惠金融指标测算与实证模型构建 194
第三节 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201
第四篇 中国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建设
第十章 信息化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 213
**节 信息化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213
第二节 银行微观视角信息化普惠金融的测度 216
第三节 信息化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221
第四节 信息化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稳健性 227
第十一章 信息化普惠金融与银行绩效 234
**节 普惠金融与银行绩效的理论基础 234
第二节 信息化普惠金融与银行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237
第三节 商业银行信息化普惠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 245
第十二章 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建设 253
**节 信息化普惠金融发展状况 253
第二节 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目标与路径 260
第三节 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基本架构及关键技术 263
第四节 信息化普惠金融保障体系建设 272
第五篇 普惠金融政策与监管
第十三章 普惠金融支持政策与调控政策 281
**节 普惠金融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281
第二节 国外普惠金融支持政策 284
第三节 国内普惠金融支持政策 288
第十四章 普惠金融差异化调控与监管 292
**节 普惠金融差异化调控政策 292
第二节 普惠金融差异化监管机制建设 300
参考文献 307
展开全部

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推进公平、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现代化服务体系 节选

**章 导论 自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概念后,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步伐加快。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按照“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要求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决定,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普惠金融的对立面是金融排斥,金融排斥导致了金融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表现为金融密度的差异。金融不平衡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的公平。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后,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目标需要有普惠金融体系的支撑。本章将从研究问题入手,介绍本书研究内容、基本框架等,刻画全书的核心思想观点。 **节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一、普惠金融理念与实践兴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主要金融机构的经营逐步转向以商业可持续性为核心目标,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金融资源的可及性、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在收入差距较大的社会群体、经济发达程度各异的地区、不同规模和产权性质的企业,以及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行业或产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三农”、中小企业以及低收入阶层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金融排斥的直接后果是金融密度在空间、产业、群体之间产生差异,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解决金融排斥问题的基本路径是建立起普惠金融体系。 一个好的社会需要有好的金融体系支撑。那么,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才能算是好的金融体系?这样的金融体系应该是能够包容所有的具有金融服务需要的经济社会活动主体,能够给所有的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提供公平的、成本适度的金融服务,有效引导和配置金融资源,激发社会经济活力,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样的金融体系就是包容性金融体系,简称为普惠金融体系。我国政府已经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做了很大的努力,大型金融机构也投身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中小微型金融机构不断拓展小微金融服务,将普惠金融实践做得更加扎实。应该说,经过2005年以来的多年实践,中国的普惠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面向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多层次、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服务机构和市场体系,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普惠金融体系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也需要具备商业可持续性,更需要差异化的或特定的政策配比作为支持。广泛的包容性是一种理念和出发点,商业可持续性是关键,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就是要解决好普惠金融服务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传统的机构扩张型金融发展模式很难在弱势产业和弱势地区实现成本与收益的平衡。这就需要走信息化普惠金融之路。伴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与技术融合进程加快。构建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是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的新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提出了主要解决的问题。 二、普惠金融的一个核心与三个关键问题 本书研究主题由一个核心、三个关键问题构成。一个核心是如何实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性、广泛包容性、特定化配比的信息化功能机制问题。三个关键问题是: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问题,普惠金融发展必要性与绩效评估的方法论创新问题,普惠金融功能实现的机制与保障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普惠金融理论基础与三个范畴—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的内在逻辑,三个范畴定量研究的方法论创新,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归结与绩效评价,信息化评价金融体系的推进与差异化宏观政策保障机制。 本书试图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如何实现其商业可持续性、广泛包容性、特定化配比的信息化功能机制,提出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方向与路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问题。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是解决金融排斥导致的金融服务可得性分布不均衡问题的关键,由此,金融排斥与金融密度理论可以在创新基础上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理论指引。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有效解释“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体系的内在有何逻辑关系”。从全球视角看,金融服务存在供给排斥,在弱势人口群体、弱势产业与企业、弱势地区存在明显的排斥。从金融发展角度看,内在原因和机制是什么?金融功能不能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有哪些?这是关键理论性问题,是本书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 第二,普惠金融的客观基础:金融排斥、金融密度差异与普惠金融绩效评估的方法论创新问题。①中国金融排斥的表现、结果如何测度,以及如何创新金融密度方法论体系?金融在地理空间的排斥、在人口群体结构上的排斥、在弱势产业与非公所有制小微规模企业等经济单位的排斥导致的结果将可能加剧地区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和信息滞后,如何衡量中国金融排斥程度与金融服务缺位导致的经济社会问题,是实践研究的重点。本书将使用金融密度方法来衡量金融排斥程度。②金融密度指标体系如何设计,以及中国金融密度在地域空间、产业空间、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差异度的决定因素如何检验?金融排斥导致金融服务缺失与分布不均衡,金融密度可以衡量这种不均衡性,通过地理、人口、产业、企业等金融密度指标体系的设计,通过构建实证模型进行检验,全面刻画中国地区间、人口群体、产业间、企业间,以及发展时序金融密度的差异,可以为金融发展规划提供相应的参考。③普惠金融发展经验、模式如何归纳,以及普惠金融发展的经济与社会绩效如何评价?需要明确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要实现的目标、基本要素和应用体系的架构。在总结普惠金融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基础上,通过评价体系的方法论创新,建立普惠金融发展的经济与社会绩效评价体系。找到普惠金融发展的阻力与难点,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新思路。 第三,普惠金融功能实现的机制与保障问题。①如何推进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的包容性框架?普惠金融体系需要建立在商业可持续性、广泛包容性和特定化配比的基础上,该基础是否能够夯实,其关键是成本与效率关系的处理,处理好成本与效率关系需要借助信息化机制,进而达到建设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的*终目标,并建立起符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普惠金融创新体系。②中国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的政策保障机制如何设计?围绕普惠金融的特定化配比内涵,建设普惠金融的差异化宏观调控与监管政策机制,是保障信息化普惠金融良性运行的关键。差异化体现了特定的配比,包括资源配比政策、约束政策差异化设计等关键问题。 三、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关系 (一)已有的研究思想观点 1. 关于金融排斥 国外学者对金融排斥对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收入人群,对于金融排斥的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区域规划和社区金融机构的研究都较少。在金融排斥所导致的后果方面,尽管有争论认为银行业金融排斥程度加大在本质上体现了银行价值的提升和系统效率的提高,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同人群、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Leyshon and Thrift,1993)。国内学者对金融排斥的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李涛等(2010)从具体金融服务类型入手对金融排斥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金融排斥是人们不能以恰当的方式获得储蓄、基金、保险、贷款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何德旭和饶明(2008)对农村金融排斥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三农”主体主要遭到地理排斥、条件排斥和营销排斥。从国内外对金融排斥的研究来看,对金融排斥程度的测度主要是利用Kempson和Whyley(1999)提出的六维评价标准,利用相应的具体指标代表六个维度对金融排斥程度进行测度。纵观现有文献,对金融排斥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定性的角度出发对金融排斥进行界定与分析。 2. 关于金融密度 由于金融排斥影响很大,研究者尝试采取不同的量化指数来衡量金融排斥的程度,但是总体来看,目前关于金融排斥量化的研究十分有限。作为金融排斥的对应面,金融密度从侧面反映出区域内的金融服务可得性,包括机构密度、存贷款水平、拥有银行账户的人数以及可及性壁垒等。金融密度已日渐成为金融排斥的测度指标,农村地区金融密度指标显示,我国农村地区存在金融排斥的情况。 3. 关于普惠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及其体系的内涵:通过对金融排斥与金融密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可以看出,金融系统中存在着金融排斥等因素,使得很多机构和弱势群体无法获得金融服务,因此,普惠金融体系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是联合国系统在宣传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时率先广泛运用的词汇,认为每个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政策、立法和规章制度的支持,建立一个持续的、可以为人们提供合适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体系。*早提出用“普惠金融体系”作为“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中文译文的学者是白澄宇。 普惠金融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十几年时间,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普惠金融的研究在覆盖面上等同于农村金融或小企业融资,在操作上等同于小额信贷似乎是理论界的通识,直到Hemls(2006)提出普惠金融应是覆盖所有人的金融体系。由此,普惠金融是由小额信贷、微型金融理论逐步发展而来的,但其*终目标高于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即将两者进行整合,使金融服务渗透到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包容性金融体系(周小川,2013)。纵观国内外普惠金融体系的研究,不外乎两个方面:建立普惠金融的理论研究与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主要建立在普惠金融的必要性方面,其理论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农村金融理论,之后的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斯蒂格利茨提出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实证研究方面,国外学者通过研究普惠金融的发展因素,得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受到储蓄率、交易成本、投资决策、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率等因素的影响,认为政府的公共政策、社会保障项目等的支持是普惠金融策略有效实现其目标的关键。此外,应发展责任金融,在国际社会相继发展“责任股东”“责任投资”“责任金融”等原则下,进一步开展业务创新,扩大对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另外,国家应扩大金融服务供应方的数据收集水平,确保能够从金融机构层级来分析微型金融服务数据(吴国华,2013)。对普惠金融发展历程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的研究表明,针对金融排斥下被传统金融服务体系忽视的三类群体—农村及偏远地区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和城镇弱势群体,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金融排斥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的研究思路 1. 与已有研究的不同 现有研究对金融排斥的原因分析比较深入,在排斥理论的系统性与方法论方面重点推进。对引起金融排斥原因的分析主要从供给、需求和宏观环境三个方面展开:供给类引致的金融排斥主要涉及影响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的条件和因素,包括金融基础设施、地理便利性、市场营销策略、价格水平、产品多样性等;需求类排斥主要涉及影响服务主体金融需求变化的条件和因素,包括收入、年龄、教育、种族、住房拥有状况、不悦的金融借贷经历、心理因素等;宏观环境类排斥主要涉及排斥的社会诱发因素,包括人口统计的变化、收入差距及劳动力的结构变动、社会支持、市场化程度等。由于金融排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从某一方面分析并不能充分体现金融排斥多维度的特征。本书尝试对金融排斥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金融排斥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从而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提升。 在金融密度指标构建方面,国内外既有从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微观方面分析的研究,也有从不同维度等宏观方面构建综合指数的研究。微观分析大多采用调研数据,考虑到数据可得性,破解金融排斥的主要思路是要建立一个满足多层次金融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而信息技术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减少交易成本、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方面具有的独*优势,是进行商业可持续性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国内外对普惠金融建设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