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向海,向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0263294
- 条形码:9787540263294 ; 978-7-5402-6329-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向海,向海 本书特色
小说主人公王子儒的一生可谓坎坷、曲折,但是他的故事,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代表性。通过王子儒,写出华侨的同性,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爱国爱乡,很有责任感,这是华侨的共同命运,以此来说明,作为华侨,在别人看似光鲜的外表下,其实背负着太多鲜为人知的苦难与泪水。而作为侨乡,在看似富庶的外表下,有多少家庭的生离死别,多少家庭一代又一代的拼搏,多少华侨妇女的默默支撑与苦苦坚守。
向海,向海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两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一个是闽南侨乡凤亭镇,另一个是菲律宾的马尼拉,即从大陆唐山(华侨对故乡的称呼)到侨居国的首都进行讲述,以侨居国为主。从抗战一路按着时间顺序叙述下来,直到改革开放,乃至21世纪初,这是一段跨越70多年的历史,通过男主人公王子儒的一生,描写华侨在侨居国的艰难生存、生活状态,表达华侨对侨居国的无私贡献及对祖国的热爱。 小说还通过王家崛起的第三代的故事,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崛起、强大,它不仅是在外华侨的靠山,更是华侨开创事业的另一疆域。中国已吸引着众多海外华侨回流,共同建设。这也是时代的强音,时代的召唤,展示祖国的伟大力量。
向海,向海 节选
凤亭,是个小镇,方圆160平方公里,地处闽南沿海地带,属于真正的弹丸之地。这巴掌大的土地并不平坦,属于丘陵地貌,几十米高的小山丘、小山头点缀其中,把狭小的地儿搞得凹凸、逼仄,这直接导致耕种土地极其稀缺。土地稀少是一回事,土地贫瘠又是一回事,当地百姓把这土地叫“风头水尾漏沙地”,只能种植花生、地瓜(闽南称为番薯)等农作物。这地儿靠海,往外就是台湾海峡,终年吹着咸涩的海风,夏季更是台风肆虐,一场又一场赶趟儿似的频繁光顾。台风过境,小则刮风下雨搞点小动作,大则摧枯拉朽般地搞破坏。这样一描绘,这地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立马鲜明起来,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恶劣。加上人多地少,生存艰难,据说,唐朝便有先民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外出谋生。慢慢地,这片贫瘠的土地便有了一个光鲜的称呼:侨乡,靠外面寄侨汇过来供养、滋润的地方。 湖后村是凤亭镇的一个自然村,位于中心地带,因在一个大湖泊的后面,故称为湖后村。湖后村很小,不过两百多户人家,是有名的贫困村,贫困原因除了地少、贫瘠,还因为不靠海。村民大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代代村民靠那几亩薄田度日子。但是,再怎样贫困的地方,也有富裕人家,而富裕无外乎出外打拼当华侨,他们是湖后村*光鲜、*令人羡慕的人家。于是,一批又一批的青壮年为了这光鲜的身份,通过海洋闯荡出去,前赴后继、继往开来,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悲壮之歌。按有据可查的史料记载,他们这个村*早外出打拼是在明朝,那是父子三人,穷得无计可施,只好逃难去了。这就诞生了湖后村**批华侨。 多年后,这父子仨为了延续老家这一脉的香火,就送一个男丁回来,并令其在本地结婚生子鼓励其多生多育,以便繁衍生息,这就诞生了湖后村**代侨属。为了弥补其独守家乡的苦楚,家族中人便纷纷倾囊相助,于是留守老家这一户的财富逐渐积累,不事农耕却仍然富裕起来。他们大兴土木,盖起一座典型的闽南“皇宫起”的大厝,大厝由大厅、双小厅、双后房、双护廊、双厢房、深井、前埕、后花园等组成,用一人高的围墙围着,占地近三亩,规格完备、规模庞大、气势宏阔,因建得中规中矩、方方正正,故曰:中正房。 历史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家族亦然,所谓富不过三代,中正房也经历由盛到衰的发展命运。家族衰败后,人丁也分枝散叶,逐渐繁衍派生出去,一代又一代之后,关系便从堂亲(闽南的叫法,即同一祖父的人)到亲堂(同一曾太祖父及更多层的,俗称五服内)演变。后代子孙有能力的便陆续搬出中正房,曾经显赫一时的中正房萧条、破败下去。但是无论如何发展演变,这个房号、这个支派的称谓,一直沿用下来。而在外的那些后代,历经三代后,便完全与故乡失去联系,完全融入当地,像一滴水汇入大海,再也找不到踪迹。在家的中正房后代在繁衍发展中又开始面临生存的危机,于是又沿着先祖的足迹,外出打拼,向海进发,谋求生路。历史就这样有序地轮回着、重演着。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正房已发展到第15代。整个支派繁杂,人口倍增,关系复杂,发展也参差不齐,有的蒸蒸日上、煊赫势焰,有的苦苦支撑、衰弱颓败。当官做宰的有之;做书生文人的有之;做贩夫走卒的有之;做工人农民的有之;出外当华侨的也有之。其中五公二房势头*猛,丁多财旺;二公三房*弱,仅一男丁维系香火,势单力薄。所谓“五公二房”“二公三房”等等,均是中正房的支派称呼。闽南地区,特别重视这种宗族传承,可视为文化,也可视为精神,甚至可视为一种信仰。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家族,也是一个地方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轨迹。 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的故事便从这*弱的中正房子孙讲起。话说这*弱的二公三房,不仅无财,还人丁稀少。不仅如此,作为顶梁柱的男主人居然早逝,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当然反过来说,这也是人丁稀少的*主要原因。失去经济来源的家庭,苦苦支撑,风雨飘摇,这个宝贝疙瘩似的儿子,18岁那年便随亲堂去了菲律宾,留寡母龚乌谅一人守着空壳似的家。这男丁叫王康泰,名字寄托着父母乃至家庭的所有期许。 王康泰的母亲龚氏是附近农村穷苦家庭的女儿,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因是家中的独女,颇受父母疼爱,又长得好看,17岁那年父母便接受媒妁之言,做主将她嫁入中正房。丈夫回乡娶她,婚后一个月便回菲律宾,龚氏苦守五年,终于盼到丈夫回家,这一趟丈夫没有再度下南洋,因为回乡不久,他便一病不起,不久去世。据说,这病是船上感染上的。他去世时,龚氏已怀孕,这孩子出生后便成了遗腹子,即王康泰。康泰出生不久,操持整个家庭的奶奶也油尽灯枯,走到人生尽头,撇下一年轻女子、一襁褓婴儿,走了。 龚氏缠脚,做姑娘时不事劳作,如今带着一个年幼的儿子独自生活,其中艰辛不说也罢。没有丈夫可依靠,日子仍然得继续下去。她只好抛头露面,上山下海,生活磨炼让她行动如风,成为劳动好手。娘家自然而然也成为她的靠山,遇到重活累活,她一出声,父亲、兄弟马上出现。就这样,她含辛茹苦把宝贝儿子养育成人。中正房是一个人多嘴杂的地方,也是一个势利复杂的环境,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的日子,其中的辛酸艰难,难以言表。这也是娘家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撑龚氏的原因。龚氏的父母去世前一再忏悔,并告诉儿子,自己做错了事,做主这桩婚姻,害了龚氏一生,要求儿子在他们百年之后一如既往地帮助龚氏。就这样,日子在苦水中熬过去,熬到康泰长大。 康泰早就期盼着像家族中其他人一样,去吕宋打拼。吕宋是菲律宾北部的岛屿,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就位于该岛。吕宋是菲律宾三大政区之一,西班牙统治时期,华人称该岛为“小吕宋”,称整个菲律宾为“大吕宋”。但是在闽南地区,无论哪一个小岛或地区,都统称为“吕宋”。 18岁那一年,龚氏终于放手,让康泰如愿以偿。康泰一去三年,居然杳无音信。龚氏盼星星盼月亮,既没收到一分钱侨汇,也不见儿子的踪影,急得心都纠结成一团,头发白了一茬又一茬,只好委托同支派的族人,回吕宋后动员他回来一趟,美其名曰:成家完婚。在千呼万唤的焦急招引下,康泰终于回到阔别三载的故乡,但除了一身皮囊,他没有带回什么积蓄。 龚氏望着长高、长壮,完全成熟成大人的儿子,百感交集。毕竟就只有这么个独子,看到他毫发无损地回来,哪个母亲不高兴?但是看到儿子囊空如洗地回来,她又有一肚子难以倾诉的苦水,一种无法掩饰的难堪、失落。放眼王氏二公这个小族群,多少人睁着眼睛在看他们的笑 话,多少人在背地里窃窃私语。但现实需要她忍辱负重,家族这么庞大,人丁这么庞杂,这个面子是无论如何都要硬撑的,不然以后如何抬起头,在族群里生存? 看到儿子混得这般落魄,失望归失望,伤心归伤心,龚氏也只好藏着掖着,强装欢颜。龚氏认为儿子应该是时机未到,不然不至于如此潦倒。都说遗腹子命好,即使不能大富大贵,也不至于穷困落魄。她坚信这种民间说法,也坚信自己的苦守能修成正果。眼前,她无法过多表现出失望与失落,迫在眉睫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既然以结婚为借口把他骗回来,那就赶紧解决这婚姻大事。她回娘家与兄弟商量,她深知只有娘家人会真心帮她。虽然这时兄弟都已成家,子女成群,经济上也困难,但她还是开口了:一来依赖惯了;二来,兄弟、哥嫂、弟媳都是农村人,善良质朴,都同情苦命的她。
向海,向海 作者简介
高寒,原名高晶炯,福建石狮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作协副主席、石狮市作协主席。曾为《石狮市志》(1998—2010年)执行副主编、《石狮文艺》主编。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学》《文综》《福建文学》《厦门文学》等刊物,被《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等转载。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27.2¥28.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7.7¥68.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3.4¥42.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8.1¥42.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