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习录
-
>
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庄子全书
-
>
素书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
>
王阳明全集(全四册)
-
>
生活与忆念
-
>
名家小全集(4册)
20世纪中下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743060
- 条形码:9787511743060 ; 978-7-5117-4306-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世纪中下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20世纪中下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全书共五章内容。**章分析了20世纪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哲学背景,论述了葛兰西的哲学思想,以及卢卡奇的早期哲学思想。第二章论述了卢卡奇的美学思想,从审美反映、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等展开论述。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德国、法国、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第四章论述了杰姆逊与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第五章论述了后现代主义问题,从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与困惑、东西方的对比等方面展开论述。
20世纪中下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 目录
20 世纪中下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
序 言 001
**章 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早期哲学背景 001
**节 几个重大的哲学问题 001
第二节 葛兰西的哲学与文艺思想 016
第三节 卢卡奇的早期思想——《历史和阶级意识》 036
第四节 对《历史和阶级意识》的自我批判 058
第二章 卢卡奇的美学思想——在反映论与本体论之间 072
**节 卢卡奇后期思想概述 072
第二节 审美反映(上) 081
第三节 审美反映(下)——审美中“完整的人” 和“整体的人” 107
第四节 审美反映中的美感问题 114
第五节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问题 127
第三章 20 世纪德国、法国、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147
**节 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148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 169
第三节 法国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 209
第四节 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 251
001
第四章 杰姆逊与马克思主义阐释学 306
**节 世纪之交的文化历史境遇 30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阐释性 31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的提出 324
第四节 杰姆逊文化阐释的哲学基本点 333
第五节 本文阐释视界与“政治无意识” 350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问题 365
**节 资本主义历史与文化分期 365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热”与其界定 369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377
第四节 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策略与困惑 399
20世纪中下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 节选
序 言 本书包括 20 世纪中期以来,直到 90 年代初西方的马克思主 义美学和文艺理论。首先,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 的当代西方分册,而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史,两者是 有界限的,但这个界限又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因为 20 世纪公 认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列宁、普列汉诺夫等均划归另卷, 那么这一卷所剩只是在*宽泛意义上的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 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正如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 首篇文章标题所示“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带有嘲讽意味 的是,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卢卡奇本人便否定了自己。他当 时在那本书中自以为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恰恰是“非 正统”。正是这本书使他成为后来人们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始作俑者之一。可见,对马克思主义“正统”的意义是见仁 见智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首先应该有个基本标准, 也就是说,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哲学和美学原则, 如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 反映论、认识论等,应该作为识别是否“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标准,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 论也是同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对“正统” 的标准坚持得过死,本书就很难有恰当的对象。因此,本书在 基本标准问题上既是确定又是灵活的,尤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 *新发展,例如它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以正 面论述为主结合适当分析批评。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语首先是 1930 年由卡尔·科尔什在他 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问题的现状——反批判》一文中启用, 但当时没有引起注意。法国的梅洛 – 庞蒂于 1955 年发表的《辩 证法的历险》一书中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名称,之后,1976 年英国新左派学者佩里·安德森的小册子《西方马克思主义》虽 然分量不大却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 的“马克思学(Marxologie)”是由法国学者吕贝尔于 50 年代在 《马克思学研究》杂志上首先使用的,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从“外部”以“纯学术”的眼光来研究马 克思主义的意向。1985 年美国弗·杰姆逊到我国讲学提出要用 “新马克思主义”来取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但是“新马克思主 义”在很多地方被用来作为代替“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语。由此 可见,“新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尚含 混不清。美国罗伯特·A. 戈尔曼主编,格林伍德出版公司 1985 年出版的一本《新马克思主义人物研究辞典》,其编者戈尔曼在 “导言”中把 20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比作装饰地板的“马赛克”, 乃由“各种互不相同,常常是相互冲突的理论镶嵌而成”。他指出:“现在有一些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哲学上差异很大,他们所 出自的文化和所面对的社会条件都与 19 世纪欧洲的情况大不相 同,在这些信仰者面前,马克思主义是极易受到损害的。”“新马 克思主义运动是一种成分复杂的运动,它的不同成分之间的裂缝 也像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学派之间的裂缝一样宽。”戈尔曼 把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分为五大类:一、“唯物主义的马克 思主义”:从恩格斯开始到斯大林,包括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 的经典作家,如普列汉诺夫等,以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 主义》和《哲学笔记》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他把如考茨 基、布哈林这样“相互冲突的理论”代表也包括在这里面。因为 这些人并不属于“新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没有被收入这部辞典 之中,而归入作为姊妹篇的另一部工具书《马克思主义人物辞 典》之中。二、“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 有卢森堡、卢卡奇、科尔什、葛兰西等,以卢卡奇的《历史和阶 级意识》为*重要的著作。三、“非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的马克 思主义”,其中包括以马尔库塞和弗洛姆为代表的“弗洛伊德主 义的马克思主义”,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 主义”等。四、“体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以萨特为代表 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以梅洛 – 庞蒂为代表的“现象 学的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尔库塞的早期理论。五、哈贝马斯的 批判理论和“新左派”的理论,属于试图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潮 (1)。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我国是随着改革开放开展起来的,首 先是徐崇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1982)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 接着是李忠尚的《“新马克思主义”析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1987 年版),还有一些专著和论文,如李青宜的《阿尔都塞与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等相继 问世。孙伯 、曹幼华的《西方“马克思学”》于 1992 年问世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该书指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 与西方的“马克思学”的区别与一致之处。在美学与文艺理论 方面,关于卢卡奇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有关的代表人 物的述评和论文已有相当的数量,如系统全面而扎实的工作首 先是冯宪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 社 1988 年版),在有关的教学与研究方面起着填补空缺以及重 要推动作用。 本书除得益于以上成果之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应该把 20 世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美学文艺学尽可能加以区分。冯宪光的那部则是“西方马克思 主义”的美学文艺学,所以本书没有把萨特、马尔库塞包括在 内。但是这个区分的界限,正如“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标准那 样,既有其确定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或模糊性。此外,从纵向(1) 罗·A. 戈尔曼主编:《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辞典》,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 主义研究所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年版,第Ⅰ—Ⅴ页。上看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从 马克思主义在 20 世纪发展的特点来看,那就是与各种现代主义 乃至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复杂关系,因之,从横向看,本书又是笔 者与张德兴、马驰合著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主流》(吉林教育 出版社 1993 年版)的姊妹篇。20 世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是 传统的古典主义美学的发展,另外它又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相 互作用与影响之下的产物,是西方 20 世纪美学的一个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我们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主流》一书中不 仅专门给“西方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章的篇幅,并在全书“总 论”中涉及卢卡奇、马尔库塞、杰姆逊,还作为“新走向”专门 以较大篇幅探讨了“新历史主义批评”,在“存在主义美学”专 章中萨特也占有一定分量。但在该书问世后,总觉得西方的马克 思主义美学是一个写得比较薄弱的部分,本书多少可以弥补这一 遗憾。 再者,本书把卢卡奇与杰姆逊作为 20 世纪西方的马克思主 义首尾相贯、前后呼应的人物,加重了分量。卢卡奇本身在前期 到后期思想的变化发展本身就代表着“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 的“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典范意义。特别是杰姆逊,不仅作 为新的一代与下一世纪相通,而且在当前世界的活跃与影响具有 继往开来的意义,所以他在我们这本书中占了一个特殊重要的地 位。从卢卡奇到杰姆逊可以说勾画出了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在西 方所走过的一个“之”字形的曲折的道路,即人类思想史上一个 有生命力思想体系带有自身否定又回归到自身的辩证发展过程,希望本书能够描绘出其一二来。 由于本书同《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主流》的关系,有些问题 因避免重复而只能互借共通以补,如时代背景方面的特点,以 及 20 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挑战问题。本书主要资料来源如 下。 弗· 杰姆逊(Fredric Jameson):(1)Marxism and For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2)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 Symbolic Act(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3)弗·杰姆逊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稿《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 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4)Postmodernl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kc University Press, 1991) 及其他部分中译论 文。特 里· 伊格尔 顿(Terry Eagleton):(1) Criticism & Ideology(First Publ. by NLB, 1976);(2)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Univ. of Minnesota Press, 1983);(3)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s(Oxford Univ. Press, 1990),A. Veeser, New Historicism(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89)。卢卡奇的著作均借助中译,其中个别疑点查阅对照了德 文原版(见文内脚注)。阿多尔诺的主要著作《美学的理论》,依 据英译本(Aesthetic Theory,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and New York, 1984),其他均依据中译,本杰明、法国结构主义美学 部分均依据中译。 除得力于前人在这方面成果外,本书完成初稿后,王善忠 同志、王庆瑶同志,他们均详细地阅读了全稿,提出了宝贵的重 要修改意见。此外在这里尚需向为本书热心提供宝贵资料的王逢振、马驰、周宪、陈燕谷、罗筠筠等同志表示谢忱。 稿交出版社后半 年,11 月赴英学术访 问,适逢 特· 伊 格尔顿之 澳,仅在书店得他 1996 年问世之 The 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已经没有时间与篇幅再作补充了。况且 20 世纪 还余给我们两个年头,作为《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主流》之续篇, 它仍是一部“未完成交响曲”。 毛崇杰 1997 年
20世纪中下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 作者简介
毛崇杰,1939年生于上海,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著有《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与现代派艺术》《颠覆与重建——后批评中的价值体系》等。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3.5¥4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3.4¥42.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0¥24.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3.1¥68 -
诸子的真相 (何新文选)
¥23¥58 -
中国哲学小史
¥20.9¥49.8 -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
¥16.4¥38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26.4¥49.8 -
中国哲学十讲
¥16.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