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拓展导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拓展导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24cm 页数: 312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2.4(7.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拓展导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1731393
  • 条形码:9787551731393 ; 978-7-5517-313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拓展导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辽宁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之一,被列入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图书书库。目前已修订过四版。具体内容包括识读大学、适应大学生活、制定学业生涯规划、掌握学习方法、实现个性发展、提升思想境界、拓展专业素质、融入社会舞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素质拓展学分网络认证实务等。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拓展导 目录

**章识读大学

**节大学沿革及使命

一、中外大学的起源

二、大学使命的演变

三、大学理念的认知

四、中国大学的未来

第二节大学精神与大学

一、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内涵

二、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解析

三、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载体

第三节大学与大学生发展

一、大学阶段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二、大学精神对大学生思想的提升

三、大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融人与传承

第二章适应大学生活

**节大学生活的特点

……
展开全部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拓展导 节选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拓展导论(第5版)》: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校门后,是否应继续采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呢?许多教育研究机构对此做出了阐释:在大学里,学生除了要有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治学精神,而且非常有必要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而这种方法与中学时期是截然不同的。本章将从大学学习的意义与内容、态度与方法、常见问题及应对等方面为同学们解答如何对待大学学习、如何科学地完成大学学习等问题。  **节大学学习的意义与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告诉我们,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大学阶段的学习意义正在于此。  一、大学学习的意义  大学是青年的舞台,是人生发展中*为关键的阶段。开展好大学阶段的学习,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学的学习是对无限知识的探求。从高中升入大学,意味着一名学子学习之路的延伸,大学不是可以停下歇脚的港湾,大学学习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里探求知识,追寻真理。大学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包括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的学习,还有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涉及机械、材料、力学等自然科学,历史、语言等人文科学,经济、管理、社会、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能够系统化地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大学的学习,是遨游在知识海洋中对未知的探求。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习”即人自身的发展和自我改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和任务之一。这表明学习在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实践活动和劳动发展史,实践活动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由此推论,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学习史,学习也是人类的生存方式。社会越发展,人类的学习活动就越重要。学习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发展不同,但又是须臾不可离开的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人们自身也在不同程度地发展。但大多数人的发展是一种没有充分认识自身发展必要性及发展规律的、不自觉的、片面的发展。在许多人看来,一提发展,就只是物质的发展、财富的发展、金钱的发展、生活的发展、享受的发展,很少主动考虑人自身如何发展。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也在学习,但其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则大多数是迫于社会、家庭和他人的种种压力,把学习当作一种牟取私利和个人地位的活动。有些人的学习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这些人一旦文凭、地位、利益到手,就不再学习。还有些人仅仅把学习看作学校学生的事情,离开学校之后,学不学完全是个人自愿的事情。造成这种状况除深刻的社会根源之外,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以及认识的角度分析,学习者认识不到学习在社会生活大坐标中的重要位置、认识不到人自身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认识不到人自身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社会发展中的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造成学习者极端轻视和忽视学习的内在原因。  2.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增强  主体性是哲学理论界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讨论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绝大多数哲学工作者都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就是实践者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为我性、创造性等。但不是每一个人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都具有主体性,或者说主体性都完全相同。就人类的历史发展来说,今天人们的主体性就要大于历史上人们的主体性,但并不是说,今天的某个具体的人的主体性都比以往历史上的某个具体的人的主体性强。今天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主体性也不完全相同,而人发展的*主要的内容就是在实践过程中成为主体以及不断增强主体性。一个国家的人们作为群体要增强主体性,一个民族的人们要增强主体性,一个政党的基本成员要增强主体性,每一个具体的人也要增强主体性。人们学习的*直接或者说*终的目的(就自身而言)就是使自己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强主体性的过程,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发展就是主体性增强的具体表现。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