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农夫 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
-
>
线辣椒优质高产栽培
-
>
生命的艺术:动物解剖学的神秘历史之旅
-
>
正确使用农药知识问答
-
>
迷你花园:打造你的玻璃生态瓶
-
>
花史左编
-
>
海水抗风浪网箱工程技术
松嫩平原饲草生产与利用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41547
- 条形码:9787030741547 ; 978-7-03-07415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松嫩平原饲草生产与利用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了松嫩平原地貌,总结了其历史形成过程,构建了土壤盐碱化形成模式及盐碱化土壤类型发生关系;编制了松嫩平原积温分布图及降水分布图;比较归纳了松嫩平原草地植被的独特性。基于特定的土壤和气候,阐述了代表性饲草饲料产量过程及其营养动态,论述了放牧饲养及秸秆补饲饲养理论和技术。旨在构建土地生产与利用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模式。
松嫩平原饲草生产与利用 目录
绪论 1
**章 松嫩平原的地貌地形 4
**节 地貌及其变迁 4
第二节 地形及其分布 11
第三节 地貌决定的土地资源 17
参考文献 24
第二章 松嫩平原的气候 26
**节 松嫩平原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区 26
第二节 松嫩平原的气温 33
第三节 松嫩平原的降水 47
参考文献 64
第三章 松嫩平原的土壤 65
**节 土壤分区及其类型 65
第二节 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碳储量 78
第三节 草地土壤碳管理 102
参考文献 103
第四章 松嫩平原的草地植被 105
**节 东北的植被分布及区划 105
第二节 松嫩平原的草地类型 108
第三节 独*的松嫩平原草地 132
参考文献 156
第五章 松嫩平原的盐碱地改良 158
**节 盐碱地分区及分级 158
第二节 盐碱地的形成 178
第三节 盐碱地植被恢复 191
第四节 盐碱地改良利用 217
参考文献 238
第六章 松嫩平原的饲草生产 242
**节 松嫩平原的饲草资源 242
松嫩平原饲草生产与利用
第二节 根茎型羊草草地生产 249
第三节 丛生型野大麦草地生产 271
第四节 一年生燕麦生产 278
第五节 多年生苜蓿饲草生产 283
第六节 全株玉米饲料生产 286
第七节 苏丹草、水稻秸秆生产 295
第八节 潜在饲草作物 297
第九节 一年二季生产模式 300
参考文献 303
第七章 松嫩平原的饲草利用 305
**节 饲草、饲料营养 305
第二节 放牧饲养及其设计 333
第三节 玉米秸秆饲喂饲养 348
第四节 草地-秸秆畜牧业生产模式364
第五节 “粮改饲”产能及产肉效率 376
第六节 草地放牧饲养效率 385
第七节 草食牲畜生产模式及草地畜牧业分区 391
参考文献 395
后记 400
松嫩平原饲草生产与利用 节选
绪论 东北,江东沃野千里,岭北白山黑水,物产富饶多样,为美丽宜居的田园之乡。东北腹地,三面环山一面为岭,受地质历史及地貌原因,为冲积、洪积的盆地型平原——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中心的面积为14.8万km2,有耕地8.5万km2、草地1.8万km2、盐碱荒地1.2万km2、季节性湿地和滩涂1.6万km2、林地沙地0.6万km2,余为水域和建设用地等。草地、部分湿地滩涂及部分农田的土壤有盐碱障碍,加上盐碱荒地,合计有盐碱障碍土地4万~5万km2。 松嫩平原年降水量350~450mm,降水波动大。由于土壤有盐碱障碍,加之降水不足且波动大,松嫩平原西南部地区农业发展长期处于波动不稳定状态,形成“10年7收2平1歉”局面,乡村发展落后。松嫩平原分布着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地的37个市、县、旗,总人口2000万,其中,21个市、县、旗曾经是国家*或省级贫困县,现在正面临乡村发展振兴的挑战。 探究土地多途径利用和农业多模式发展,包括饲草生产及草食牲畜饲养,为我国松嫩平原农业的主题。 松嫩平原耕地多,在生产玉米及水稻等籽粒的同时,还剩余了大量作物秸秆,作物秸秆为农区的优势资源。探究作物秸秆多途径利用,特别是作为饲料饲养反刍动物,为我国广大农区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松嫩平原地区所面临的问题。 松嫩平原草地普遍镶嵌于农田和盐碱荒地之间,其草资源为草食动物的优质营养来源,有发展草食动物畜牧业的基础。特别是结合农田秸秆作为饲料利用,发展草地-秸秆畜牧业生产途径,对于松嫩平原农业生产、乡村振兴及区域发展有特定的优势。 松嫩平原地下水丰富,为我国富含地下水的三大平原之一,同时积温充足,对此进行合理利用,对松嫩平原的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将起到积极作用,潜力巨大。 恢复退化草地、改良利用盐碱障碍土地及保护生态环境为国家战略需求和长久目标。在加强农业生产的同时,维护基本的生态保障,需要权衡生产与保护的统一,做出科学指导,并切实开展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松嫩平原土地有盐碱障碍。针对土地盐碱化,进行区域化统筹改良,用于种植饲料作物、油料作物或粮食作物,对于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有积极作用。松嫩平原的盐碱荒地(1.2万km2)是我国潜在的后备耕地资源,改良后进行种植利用,可增加粮食生产100亿~150亿kg,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 利用松嫩平原丰富的风沙土资源,移沙、覆沙造旱田,为实现这一后备资源“转正”的可行措施;利用充足的地下水喷灌,为一体化解决土地盐碱障碍-气候干旱的有效途径。 松嫩平原土地盐碱障碍是地质地貌、地表水及地下水、土壤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其中的河流及积水区进行区域化系统改造为治本之功。 实施积水区疏通工程:采取工程措施,疏通松嫩平原“无尾河”进入固定区域形成水库、湿地或流入嫩江-松花江,变“无尾河”为“有尾河”,使降落到地面的溶解了盐分的雨水集中汇存到固定区域,或进入嫩江-松花江向东流入大海。 修筑沟渠,区块化、网格化松嫩平原有盐碱障碍的土地,为疏浚无尾河的一个小范围改造措施。一方面,将局域化积水留置于沟渠,避免存于地面蒸发“勾盐”,可以起到减少地表盐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将地面水流放到沟渠的过程中,使其淋洗掉一些地表盐分再进入固定沟渠。 大量开采地下水,降低潜水水位:松嫩平原地下水丰富,现在仅利用了其大安组、泰康组年可开采量的60%,因为地下水丰富且利用少,所以其埋藏浅。地表潜水与各组地下水有联通,大量开采松嫩平原地下水,降低潜水水位至2m以下,可以阻止含盐的地下水蒸发至地表,这是终止盐碱化土地形成的第二个措施。 添加秸秆,疏松盐碱化土壤表层:尽管松嫩平原存在土地盐碱化,但在轻度盐碱化地区开垦了农田,有大量的农田秸秆。将秸秆粉碎添加到盐碱地,可疏松表层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及降水入渗,为防治雨水泛滥汇集在地表而加剧盐碱化的可行措施,同时雨水能淋溶盐分起到洗盐作用,这是排除土壤表层现存盐分的办法。 松嫩平原多地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是还有广袤的盐碱地未能有效利用,这需要进行区域化系统性协调规划,联动实施区域系统工程。同时,农业产业模式未能有效适应此区气候-土壤统一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松嫩平原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年际气候要素波动大为固有规律。种植粮食作物好年景收入可观,差年景多边际效应,农民有希望但渺茫,虽努力“刨地”,但难以振兴发展,这近乎是“气候魔咒”,同时加重了对环境的破坏。 近年,国家实施了“粮改饲养殖”政策及行动,但无论如何,由于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存在大量的农田及秸秆,这是松嫩平原的资源优势,粮改饲后有了更多饲草,发展草食动物饲养,推动“草地-秸秆畜牧业”生产,成为本区适宜的农业产业范式,需要大力推进发展。 总之,松嫩平原虽土地广袤,但多地经济落后,原因是土地有盐碱障碍、农业产业范式不适宜土壤-气候统一体。改良盐碱地将扩充有效的土地资源,从基础上改善此区发展落后状况、改良生态环境,但改良盐碱地为区域化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进行。疏通“无尾河”为“有尾河”、开发地下水喷淋洗盐并降低潜水水位、结合添加秸秆疏松土壤来培肥地力,为针对盐碱地形成原因提出的基础改良体系,可操作且有效益。 秸秆资源为松嫩平原的优势资源,具有优良的饲料价值。在粮改饲的基础上,开发秸秆饲料,发展“草地-秸秆畜牧业”,为此区适宜的生产模式,但*基础的数量型草食牲畜畜牧业发展也需要一套针对性政策及行动。 饲草生产与利用,即草地畜牧理论与实践,包括秸秆等粗饲料收获加工及精料补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图1),涉及十几个学科门类,包括气象学、土壤学、作物学、动物营养及饲养学、兽医学等,将这些知识和技术整合到一个特定地区推动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松嫩平原的土壤需要改良培肥,优势种羊草的各方面研究比较详细,但放牧再生对应的营养转移及划区轮牧饲养还有待研究;玉米及水稻秸秆为松嫩平原数量*多的粗饲料资源,其消化率提高技术研究不足;优质高产饲草培育及其栽培还处于起步阶段;集约饲养对应的粪肥还田技术及管理有待深化。松嫩平原和北方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生长季短,优质饲草供给季节间不平衡,为了牲畜健康生长,需要精料补饲,需要权衡粮食供给与饲养效益及经济收益。总之,特定区域的饲草生产与利用需要多学科系统整合,协同努力,需要各环节均衡发展,以满足草地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和日益增长的肉食品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章松嫩平原的地貌地形 地貌指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尤联元和杨景春,2013)。通过地壳断裂、扭拗及沉降等地质内力作用形成的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在松嫩平原及其周边的骨架性配置,构成了松嫩平原的地貌。地形指地表现存起伏的形态。通过风蚀、风积及水蚀等地质外力作用形成的阶地、泡沼、草甸地、二洼地、沙丘坨地及平地、洼地、漫岗、凸台和沙斑等在松嫩平原的分布及表现,形成了松嫩平原的地形。 地貌、地形多为同义词(程维明等,2017),但也不尽相同,本书将二者区别使用。了解松嫩平原及其周边地貌,可以深入理解松嫩平原土壤、气候及植被的历史形成过程,完整理解松嫩平原所发生的生态事件。识别松嫩平原内的地形、小范围内的地表形态特征,可以进一步理解受地形影响的小气候(傅抱璞,1963),明晰松嫩平原盐碱土、盐碱地的分布及其水盐关系,认识松嫩平原土壤的高度异质性,以正确地进行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 研究松嫩平原饲草生产与利用及农业生产,需要充分理解其周边地貌及内部地形状态。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格局及变化过程,东北地貌决定了东北及松嫩平原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地理位置和地貌共同作用,影响着松嫩平原的土地生产潜力及农业生产方式。对东北及松嫩平原地貌进行全面理解,有助于理解松嫩平原的农业资源条件、农业发展格局及方向,特别是松嫩平原盐碱地的形成及发生。 **节地貌及其变迁 松嫩平原的地貌发展历史与其他陆地的发展历史一样,经历了各个地质构造阶段,并造就了其盆地型平原和有一个流水出口的特点。地质历史过程中,松嫩平原地貌构造有一个特别之处,即存在过洋海侵入阶段及湖相沉积阶段。 松嫩平原为盆地型,周边向内汇水,历史上存在过积水的大湖。湖相沉积阶段的冲积、风积物厚达百米,形成了松嫩平原特有的土壤物质基础。 一、地貌概况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共同组成松辽平原,也称松辽盆地。松辽盆地外部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构成的山地及丘陵、台地,中间为一突起的分水岭。分水岭将松辽盆地分为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两部分,南部为辽河平原,北部中心部分为松嫩平原,即山前台地和分水岭所围圈的部分(图1-1)。根据海拔,松嫩平原一般分为高平原、中平原及低平原;根据成因,松嫩平原分为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和河谷冲积平原。 松嫩平原为盆地型平原,南北350km,东西250km,盆地两侧为山地,海拔达1500m。向内依次为丘陵、台地,包括倾斜平原,海拔300~700m,中心部位为平原,海拔120~150m(图1-2)。 随空间地貌的变化,气候和相应的土壤母质及土壤发生变化,对应的植被类型和群落在各地地貌上并不相同。总体上,山地和丘陵上面分布着森林,台地上面为矮化森林或灌丛或草原,松嫩平原靠近台地的高平原分布有草原,内部中平原及低平原发育有草甸(图1-3)。松嫩平原内,不同地貌地形上发育了相应的土壤类型和植被群落(图1-4)。 松嫩平原自北向南有一定的倾斜,总体呈北向南的倾斜平原,北部海拔150~160m,南部海拔120~140m。南北剖面线越过松辽分水岭后进入辽河平原,辽河平原向南倾斜坡度更大一些。松辽分水岭海拔170~200m,宽200~300km,松辽平原南部一直延伸到海边接近海平面的海拔(图1-5和图1-6)。松辽分水岭在剖面线上看起来像山地或丘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7.7¥24.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12.5¥29.8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9.7¥42.0 - >
月亮虎
月亮虎
¥20.2¥48.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9.7¥14.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0.6¥48.0
-
蔬菜轮作新技术-北方本
¥7.9¥14 -
铁皮石斛高效栽培技术
¥18.2¥33 -
钦州地情丛书:钦州荔枝史话
¥17.4¥48 -
蔬菜间作套种新技术-南方本
¥7¥16 -
农业生产与气象
¥6.5¥12 -
四时纂要
¥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