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毕朝忠临床经验集

毕朝忠临床经验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60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毕朝忠临床经验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36772
  • 条形码:9787030736772 ; 978-7-03-07367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毕朝忠临床经验集 内容简介

毕朝忠老中医临床经验集》集中展现毕朝忠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5年来的宝贵经验。全书内容为分为两部分,一是毕朝忠老中医的师承弟子对老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的总结,二是毕朝忠老中医弟子整理的毕老的临床医案60篇。全书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方法独特,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备,可作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参考书籍。

毕朝忠临床经验集 目录

目录
**部分 岐黄传薪
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溯源 2
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 5
第二部分 病证论治
论治咳嗽经验 40
论治口糜经验 44
论治胸痹心痛经验 47
论治乳蛾经验 50
论治便秘经验 53
论治慢性泄泻经验 55
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57
论治崩漏经验 58
第三部分 方药运用
用独活寄生汤经验 74
用参苓白术散经验 76
用当归川芎散经验 78
用益气解毒汤经验 80
用泽泻汤经验 82
用归脾汤经验 84
用甘露消毒丹经验 87
用升阳益胃汤经验 89
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 19
运用益气升阳法学术经验临床研究 34
论治闭经经验 60
论治瘙痒症经验 62
论治慢性胃炎经验 64
论治汗证经验 66
论治心悸经验 67
论治不寐经验 69
论治口苦经验 71
用首乌散经验 91
用温经汤经验 93
用补中益气汤经验 95
用四君子汤经验 97
用“参”经验 99
治疗脾胃病用药对经验 100
治疗脑病用药对经验 103
用风药经验 105
毕朝忠临床经验集
第四部分 临床医案
乳癖案 108
心悸案 108
便秘案 110
胃痛案 111
阳痿案 112
呃逆案 113
口癣案 115
胸痹案 116
头痛案 117
喘证案 120
耳鸣案 121
腰痹案 122
锁肛痔案 123
水肿案 124
胁痛案 126
肌衄案 127
闭经案 128
膝痹案 130
郁证案 131
项痹案 132
产后风案 133
口干案 134
痿证案 135
腹胀案 137
口臭案 138
肝风案 139
斑秃 140
精浊案 141
眩晕案 142
不寐案 143
松皮癣案 146
口糜案 147
中风后遗症案 148
展开全部

毕朝忠临床经验集 节选

**部分 岐黄传薪 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溯源 毕朝忠(1941-),主任中医师,1966 年3 月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现名:贵州中医药大学),曾任国营七二一矿职工医院中医科主任、业务副院长,1991~1998 年任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业务副院长、院长。曾任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九届政协委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热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卫生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审专家。评选为首批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首批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毕朝忠主任中医师今已行医五十余载,崇尚经典,临证注重治病必求其本。其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根植于《内经》等经典古籍,尊仲景辨证体系,旁及金元四大家及明清、近代诸家,尤其推崇李东垣、汪绮石、李中梓、张景岳、柯韵伯、尤在泾、林珮琴、黄宫绣、王清任、张锡纯及近代医家施今墨、祝谌予、石玉书、张海峰等先贤,在内科辨证方面尤其对李东垣补土思想极为推崇。撰写了《谈谈对活血化瘀的认识》《宣肺止咳合剂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213 例临床及实验研究》《止痛如神汤新用》《益气解毒汤治疗小儿暑疖》《中药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1 例》《风隐疹(荨麻疹)治验》等20 余篇论文。究其根本,毕老的临证经验思想的形成与他求学行医的经历息息相关。 1 精勤不倦,医不执方,医必有方 1965 年贵阳中医学院成立,毕老从原来的贵阳医学院祖国医学系合并入贵阳中医学院,成为**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他熟读中医经典,如《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并深受贵州名中医石玉书等一批中医大家的影响,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尤为推崇。毕老曾言,为医不读经典,不能谓之医;但诵经典而不涉及各家,亦不能谓之良医。他强调只有博览群书,才能融会贯通诸子之学。故而毕老推崇学医先习国学,读《易经》,知易理而通医理;诵诗赋,通音律而精古韵。学生侍诊毕老之余,时常聆听毕老大段背诵《易经 象传》《滕王阁序》等篇章,无不被毕老深厚的国学功底所折服,毕老临证大量采用的“取类比象”思想,与其耳濡目染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不可分。 从毕业伊始到执业之初,毕老多用经方,但不断临证实践之后,毕老发现在治疗复杂疾病时总有捉襟见肘之时。清代柯韵伯《伤寒论翼 制方大法第七》曾说:“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唯求症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凡中风伤寒杂病,宜主某方,随手拈来,无不活法,此谓医不执方也。”毕老深谙柯韵伯辨证论治思想,反对死板的方证对应,谓理法方药,乃为医之宗,处方用药不可凑方,须结合病证与辨证有的放矢,组方应以成方为主,并依据实际情况予以加减化裁;但死用成方,却又难切病情,病有虚实新久之殊,人有男女老幼之异,时有春夏秋冬之分,地有天南地北之别,所以临证择方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随机灵活变通,正如柯韵伯所说:“医不执方,亦正是医必有方。”故而毕老广泛猎读李中梓的《医宗必读》、林珮琴的《类证治裁》等医籍、验案,并跟随贵州名医石玉书学习临证经验,逐渐形成了其长于伤寒又精温病,经方、时方信手拈来,治法师古而不泥古的临床特色。在这一时期,毕老习得石玉书的“益气解毒汤”,并深得精髓,逐渐将其用于各类皮肤疾病和肝脏疾病的诊治,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根植于脑中,善于攻邪之余,结合补益之法,顾护人体正气。 2 融会贯通,脾胃为先,百病可安 20 世纪60 年代末至80 年代,毕老行医于国营七二一矿职工医院,在江西省的时期,是毕老融会贯通,临证经验思想成形的时期。 在江西省行医后不久,毕老就任职国营七二一矿职工医院中医科主任。厂矿职工医院的所谓中医科主任需要兼顾的事情是非常繁复的:一是需要管理中药房,负责中药饮片的采购、炮制;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受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厂矿职工医院抗生素等西药限量供应,中医科主任担负起除手术外的大部分医疗任务。这样的工作环境迫使毕老必须精勤以专,手不释卷,提要钩玄,察病隐微,洞识病机。在这一时期,毕老精读了李东垣的《脾胃论》《兰室秘藏》、汪绮石的《理虚元鉴》、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和葛可久的《十药神书》,并博观约取,由博返约。勤于书卷之余,毕老更勤于临床,察病因,审病机,立治法,择方药,每每析理阐微,条理清晰,本着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攻之,不拘一家言,经方、时方互为妙用,形成了“稳如泰山”“动如脱兔”的用药风格。另外,毕老对中药采药、购药、炮制亲力亲为,并受江西地方特色影响,奉江西清代名医黄宫绣《本草求真》为典,久而久之对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了如指掌,这也为毕老诊病处方、随症加减化裁的出神入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得不说的一点是毕老在国营七二一矿职工医院行医期间,由于西药药品匮乏,逐渐锻炼了他中医临证的能力;整个纯中医的治疗过程,树立了他中医临床确有其效的信心,坚定了他作铁杆中医的信念。至今,毕老临床虽不排斥西医,并强调衷中参西,以西医诊断技术为中医所用,但他始终坚持只用中药饮片和临方加工中药丸剂的治疗手段,不开一片西药,不开一粒成药,这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是难能可贵的,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医人的傲骨。 1978 年,毕老赴青岛参加核工业部中西医学习班学习,并任班主任。这一经历大大丰富了他的阅历,使他广开眼界,升堂入室,有了向中医名师学习的机会,并深得精髓,逐渐明白了中医的真谛。学习归来,毕老又拜师于江西名医张海峰门下,随之抄方学习,张海峰重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辨证造诣高深,尤善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毕老收获颇丰。在这一时期,他开始接触到“药对”,1980 年,通过跟师名医,他学会了“黄芩-槟榔”药对宣通肺气来通便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毕老重视脏腑辨证的大门。在不断的读经典、跟名师和临床的过程中,毕老逐渐体会到脏腑之间气血阴阳的盛衰是会相互影响的,辨证之要,重在枢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化生气血以滋养五脏,脾胃和则五脏安,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枢机,故用药当药主平和,注重调理、顾护脾胃。从1984 年毕老任国营七二一矿职工医院业务副院长至20 世纪90 年代初调职重庆,毕老脾胃为先的临床经验不断升华,并形成了他独*的学术观点。 3 博览诸家,因地制宜,明辨气血 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毕老调职到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在重庆行医初期,因地域和 气候的变化,毕老诊病困囿于临床疗效不明显,于是更加重视诸家兼采,推陈出新。从1991年来重庆至今,毕老涉猎非常广泛:一是更加勤于读经典,他精读了《医宗金鉴》《医林改错》及金元四大家的经典著作,重温了《脾胃论》《理虚元鉴》等著作;二是广泛收集、整理、学习当代著名医家的医案、论文,广泛吸收其学术成就。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毕老的学术思想日臻完善。 在诊断上,毕老崇李中梓之学,提出诊病需四诊合参,首辨病脉,临证之时当重视问诊,根据病情舍症求脉或舍脉求症,灵活处理。 毕老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重庆地区四季多湿、夏季多酷热,易困伤脾胃的特点,将气、血、痰、湿、热作为重要病因来研究,提出脾胃失调、痰湿内停、阳气闭郁为重庆地区常见病发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上需注重调理脾胃、调整阴阳、扶正纠偏、益气升阳。 以东垣思想为纲,确立益气升阳为重要治法,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归脾汤、香砂六君子汤为常用方剂;以王士雄《温热经纬》“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为纲,确立利湿化浊为祛湿清热大法,将甘露消毒丹作为基础方治疗湿热之证。临证之时,毕老首重脾胃,每逢疑难杂症,均其效如宏。 毕老认为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逸等因素为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这些外在条件因素只有通过气血异常的内在病理变化才能发生疾病。从气血角度辨证,可以把握疾病在机体中的整体病机,而且执简驭繁,易于掌握。而治疗上更应注重脏腑间的联系,兼顾护脾胃。所以他以《医宗金鉴》观点为鉴,将温经散寒、养血调脾、补肾益精、疏肝理气作为女科病证的治疗原则,将金匮温经汤、四物汤、归脾汤、菟丝子汤等作为基础方;以当代中医验方“牛杏郁芥汤”为参,加减化裁,自拟“宣肺止咳汤”治疗咳喘,同时参当代中医验方“当归川芎散”,以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畅达气血为治疗咳喘之要,使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基于气血辨证和脏腑升降,毕老还有许多创新,比如用《外科启玄》治疗痔疮的止痛如神汤治疗乳蛾、乳癖疼痛;用丹溪方二妙散泻南补北,补肾清热治疗痹证、痿证;自拟“首乌散”滋水涵木、平肝息风、活血疏风治疗眩晕、头痛 总之,临证之要在于治病必求其本。 受当代名医施今墨、祝谌予的影响,毕老临证经验还有一个特色是善用药对。如柴胡、黄芩条肝胆气机,柴胡、白芍疏肝解郁,黄芩、槟榔调气畅便,青皮、陈皮疏肝理气,黄芪、生地黄益气生津降糖,等等。 名老中医毕朝忠的学术之路得益于其勤学好思、饱读经典,得益于其博览诸家、广集众长。毕老而今80 多岁高龄仍然保持每周6 天半的临床实践,年诊患者两万余人次,其医术精湛、为医意高,乃我辈学习之楷模。 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 毕老认为中医的生命和前途在于疗效,疗效是检验医生临床水平的*好标准,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是辨证论治;一个好的中医师不但要学习领会前人已取得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从疗效的好坏来验证、分析、总结、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 1 强调辨证论治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 毕老认为辨证准确、施治得当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神农本草经》言:“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方法。辨证与论治是两个密切相连的步骤,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辨证为论治提供依据,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辨证。 中医的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病因、病性、疾病发展趋势和正邪关系,能全面、深刻、准确地提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四诊八纲及各种辨证方法,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从而揭示疾病本质的过程。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准确的检验。“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一病选多方,一方治多病,关键就在于辨证。只有辨证准确,方能知常达变,圆机活法,临床才能左右逢源,取得满意疗效。 1.1 四诊合参方能正确地认证识病 古人云:“四诊合参,庶可万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是四诊八纲,而要辨证则首先要认证,四诊是认证识病的重要手段。《丹溪心法》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四诊方法是医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有其独*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必须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即“四诊合参”, 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毕老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及全身、内脏,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必须要做到望、闻、问、切四者合参,才能见病知源。反对夸大脉诊,夸大舌诊,反对一按脉、一望舌便判定病情,处方用药,而忽视四诊合参的原则。在四诊中,毕老重视“问诊”,认为问诊能很好地掌握患者病情的新旧,病位的深浅,病势的进退,以及其他的治疗过程、效果等,清楚的问诊是正确辨证的重要环节,断不可像江湖游医之类以“一诊”代“四诊”,故弄玄虚。如临证中,有个别患者来诊时只伸出手把脉,而不说一句话,似有考考医生之意,毕老定会对患者讲清望、闻、问、切四诊需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真正地辨清病证的道理,在详细地做好问诊后才会处方。毕老亦重视“舌诊”,强调观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