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方力钧作品图录
-
>
《藏书报》2021合订本
-
>
中外性文物大观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丛书·探索人类解放的新路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
>
襄阳府志(九品)
-
>
奇思妙想创意玩具书(精装4册)
-
>
大慈恩寺
生药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550828
- 条形码:9787030550828 ; 978-7-03-055082-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生药学 内容简介
《生药学》分为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上篇共八章,主要是对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作系统的论述,并突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等新的方法和技术。下篇共七章,按照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编排,介绍常用生药的来源、植物形态、产地、采制、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功效等内容,共收载生药142种,其中重点生药57种,一般生药85种。《生药学》增加了少数民族生药章节,是读者了解民族药的有利路径。
生药学 目录
上篇 总论
**章 绪论 1
**节 生药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1
一、生药学及相关概念 1
二、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2
第二节 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3
一、我国古代本草学时期 3
二、国外传统药物学时期 5
三、近代商品生药学时期 6
四、现代生药学发展的新时期 6
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和记载项目 10
**节 生药的分类 10
一、按药用部位分类 10
二、按化学成分分类 11
三、按自然系统分类 11
四、按药理作用或中药功效分类 11
五、其他分类法 12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 12
一、生药的记载项目 12
二、生药的拉丁名 14
第三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 15
一、糖类和苷类 15
二、黄酮类 18
三、醌类 20
四、香豆素类 22
五、木脂素类 23
六、萜类 24
七、环烯醚萜类 26
八、挥发油 27
九、皂苷类 28
十、强心苷类 30
十一、生物碱类 32
十二、鞣质类 35
十三、有机酸类 36
第四章 生药的鉴定 37
**节 概述 37
一、生药鉴定的意义 37
二、生药鉴定的内容和一般程序 38
三、生药鉴定的方法 38
第二节 生药的基源鉴定 41
第三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42
第四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 44
一、显微鉴定的方法 44
二、显微鉴定的要点 44
三、电子显微镜等鉴定技术 48
第五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 49
一、一般理化鉴定 49
二、分光光度法 50
三、色谱法 51
四、生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52
第六节 DNA分子标记鉴定 54
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54
二、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56
第五章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 58
**节 生药的采收 58
一、传统采收期的确定 58
二、现代采收原则 59
三、采收方法 60
第二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 60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60
二、产地加工的方法 61
第三节 生药的干燥与贮藏养护 62
一、生药的干燥 62
二、生药的贮藏与养护 63
第六章 中药炮制概况 70
**节 炮制概述 70
第二节 炮制的目的 71
一、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71
二、增强药物疗效 71
三、确保药物净度 71
四、便于调剂和制剂 71
五、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72
六、转变药物的作用趋向,影响药物的归经 72
七、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72
第三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 72
一、净制 72
二、切制 73
三、炮炙 73
第七章 生药的质量控制 76
**节 生药质量控制要求 76
一、生药的有效性 76
二、生药的安全性 81
第二节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87
一、自然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87
二、人为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90
第三节 生药的质量标准 91
一、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91
二、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93
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内容 93
第四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95
一、产地生态环境 95
二、种质与繁殖材料 96
三、栽培与养殖管理 96
四、采收与初加工 97
五、包装、储存与运输 98
六、质量管理 98
第八章 生药的资源 99
**节 生药资源概述 99
第二节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00
一、利用药用植物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 100
二、从古代医药本草中发掘新药源 101
三、从民族药、民间药资源中发掘新药源 101
四、扩大药用部位,增加新品种 101
五、 利用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开发新药 101
六、引种、栽培及驯化研究保护资源 102
七、海洋药物的开发和利用 102
第三节 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103
一、生药品种的繁育和品质改良 103
二、生药活性成分生产 104
三、保护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 105
下篇 各论
第九章 藻、菌类生药 107
冬虫夏草* Cordyceps(108)
灵芝* Ganoderma(109)
茯苓* Poria(111)猪苓Polyporus(112)
第十章 蕨类生药 113
一、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113
绵马贯众* Dryopteridis Crassirhizomatis Rhizoma(113)
二、水龙骨科(槲蕨科)Polypodiaceae 115
骨碎补 Drynariae Rhizoma(116)
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 117
麻黄* Ephedrae Herba(117)
银杏叶 Ginkgo Folium(120)
红豆杉 Taxi Cortex et Cacumen(120)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 122
**节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122
一、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122
细辛 Asari Radix et Rhizoma(122)
马兜铃 Aristolochiae Fructus(123)
二、蓼科Polygonaceae 124
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124)
何首乌*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127)
虎杖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et Radix(128)
三、苋科Amaranthaceae 129
牛膝 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129)
四、毛茛科Ranunculaceae 130
黄连* Coptidis Rhizoma(130)
川乌* Aconiti Radix(133)
白芍* Paeoniae Radix Alba(135)
五、小檗科Berberidaceae 137
淫羊藿* Epimedii Folium(138)
六、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140
木通 Akebiae Caulis(140)
七、防己科Menispermaceae 141
防己* Stephaniae Tetrandrae Radix(141)
北豆根 Menispermi Rhizoma(144)
八、木兰科Magnoliaceae 144
厚朴* 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144)
五味子* 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147)
九、樟科Lauraceae 149
肉桂* Cinnamomi Cortex(150)
乌药 Linderae Radix(152)
十、罂粟科Papaveraceae 153
延胡索* Corydalis Rhizoma(153)
阿片 Opium(155)
十一、十字花科Cruciferae(Brassicaceae) 156
板蓝根* Isatidis Radix(156)
芥子 Sinapis Semen(158)
十二、景天科Crassulaceae 158
红景天 Rhodiolae Crenulatae Radix et Rhizoma(159)
十三、杜仲科Eucommiaceae 159
杜仲* Eucommiae Cortex(159)
十四、蔷薇科Rosaceae 161
山楂* Crataegi Fructus(161)
苦杏仁* Armeniacae Semen Amarum(163)
木瓜 Chaenomelis Fructus(165)
枇杷叶 Eriobotryae Folium(166)
十五、豆科Leguminosae(Fabaceae) 166
黄芪* Astragali Radix(167)
甘草*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169)
番泻叶* Sennae Folium(172)
葛根 Puerariae Lobatae Radix(174)
苦参 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174)
决明子 Cassiae Semen(174)
补骨脂Psoraleae Fructus(175)
十六、芸香科Rutaceae 175
黄柏* 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176)
枳实 Aurantii Fructus Immaturus(178)
十七、橄榄科Burseraceae 179
乳香 Olibanum(179)没药 Myrrha(179)
十八、楝科Meliaceae 180
川楝子 Toosendan Fructus(180)
十九、远志科Polygalaceae 180
远志 Polygalae Radix(181)
二十、大戟科Euphorbiaceae 181
巴豆 Crotonis Fructus(181)
二十一、漆树科Anacardiaceae 182
五倍子 Galla Chinensis(182)
二十二、卫矛科Celastraceae 182
雷公藤 Tripterygii Radix(183)
二十三、鼠李科Rhamnaceae 183
大枣 Jujubae Fructus(183)
酸枣仁 Ziziphi Spinosae Semen(184)
二十四、藤黄科Guttiferae 184
贯叶金丝桃 Hyperici perforati Herba(184)
二十五、瑞香科Thymelaeaceae 185
沉香* Aquilaria Lignum Resinatum(185)
二十六、使君子科Combretaceae 187
诃子 Chebulae Fructus(187)
使君子 Quisqualis Fructus(188)
二十七、桃金娘科Myrtaceae 188
丁香* Caryophylli Flos(188)
二十八、五加科Araliaceae 190
人参*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190)
三七* 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194)
五加皮 Acanthopanacis Cortex(196)
刺五加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196)
二十九、伞形科Umbelliferae 197
当归*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197)
柴胡* Bupleuri Radix(200)
小茴香* Foeniculi Fructus(202)
川芎 Chuanxiong Rhizoma(203)
防风 Saposhn
生药学 节选
上篇 总论 **章 绪论 学习要点 1. 掌握:生药学的基本概念。 2. 熟悉:生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3. 了解:生药学的发展简史及我国生药学的发展。 **节 生药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一、生药学及相关概念 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称为药物。药物的来源很广,在古代,几乎所有的药物均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或它们的加工品。其中,植物尤其是草类占大多数,故称其为“本草”。随着化学工业、药物制剂、生物科学和其他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生化药物等,因此,如今的药物来源更为广泛。其中,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统称为生药(crude drug)。生药也属于天然药物(natural medicines)的范畴。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的生药又可分别称为植物药(vegetable drug)、动物药(animal drug)、矿物药(mineral drug)。广义地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民族药、草药(民间药)及本草未有记载、中医不常应用而为西医所用的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麦角),兼有生货原药之意。在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矿物药。 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指在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应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包括中药材(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饮片(Yin-pian,decoction pieces)、中药汤剂和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s)。由于中药通常是炮制成饮片后才能供中医使用或制成中成药,所以中药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天然药物。 民族药(ethnic drug)指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如藏药、蒙药维药、苗药等。 草药(medicinal herb)一般是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folk medicines)。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往往逐渐被中医所应用或作药材收购,于是又将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道地药材(Dao-di Herbs;famous-region drugs),简单地说,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它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断标准的体现。 综上所述,中药、中草药、草药、民族药、中药材、生药的这些概念,虽然有一定的区别和范畴,但是随着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天然药物的不断被发掘、研究、应用和推广,有时很难把它们明确地区分开来。 我国是世界上药用植物和生药种类*多、应用历史*久远的国家,药用资源种类达 12807种,其中植物类生药 11146种,占总数的 87%。但目前还存在着生药品种来源复杂、质量评价标准不够完善、生药质量良莠不齐等现象,某些野生生药资源日渐匮乏,许多品种甚至面临灭绝,生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应用生药及学习相关学科的内容时,必须首先掌握生药学的知识。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科学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生产加工、鉴定、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一门科学。 二、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作为我国药学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生药学以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及其他相关课程为基础,其研究对象是天然来源的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即生药),其研究核心是生药的质量,并涉及生药的资源。生药学的教学目的,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备生药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能胜任与生药(或中药)生产、供应、临床使用、研究开发等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备应用生药学相关知识和技能来研究、寻找、开发利用生药资源的能力。学习生药学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 (一)研究生药的鉴定方法,准确鉴定生药 生药种类繁多,来源十分复杂,加上各地用药历史、用药习惯的差异和生药名称的不统一,造成“同名异物(homonym)”“同物异名(synonym)”现象十分普遍且严重,如名为“贯众”的药材原植物有 9科 17属 50余种蕨类植物。同一生药,在不同地区名称往往不一,造成众多的同物异名现象,如爵床科植物穿心莲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又名一见喜、苦草、四方莲等。此外,一些名贵的中药材,如冬虫夏草、天麻、西洋参、野山参、麝香、牛黄等,在市场上还经常出现伪品等。因此,如果缺乏生药鉴定知识,可能会造成生药来源不一或鉴定错误,轻则造成资源浪费,重则出现毒副作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中国药典》收载的生药中也尚存在不少生药为多来源的情况,如大黄、麻黄、甘草等,对它们进行鉴定更需要有丰富的生药学知识。 (二)研究生药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完成了三次大规模中药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中药资源的家底,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的,新的药用植物或同种植物新的用途不断被发现,如过去本草著作无记载或无药用价值的萝芙木、长春花、喜树、红豆杉等,至今已从中提取到有效的降血压成分利血平和抗癌成分长春新碱、喜树碱和紫杉醇。现正在进行的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将进一步了解全国中药的品种及蕴藏量,进一步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开发及保护。 为了合理地、可持续地利用和开发这些药用资源,首先必须能识别它们,摸清它们及其近源种类的分布、生境、资源蕴藏量、濒危程度等,以便更好地保护野生资源或创造适宜条件引种栽培,保证药源供应。要做到这些,就要有广博的植物学、生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生药资源是生药质量控制的源头,同时也是药品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源头,探讨优质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应用建立的生药质量评价方法,对有相同或相似成分的生药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更优良的生药或生药的代用品或新的生药资源,以确保生药资源优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研究生药的质量,制定质量标准 对生药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并测定生药的浸出物、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含量,检查重金属、农药残留量、曲霉毒素等有毒物质的蓄存量,以及检验生药的药效作用,建立生药的品质评价方法,明确优质品种和可以利用的类同品。在此基础上,对于优质品种,要建立能确保生药品质的质量标准,对于可以利用的类同品,也需要制定其质量标准,确定恰当的生药名,以达到“一物一名”和“一药一物”。为完善国家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部颁标准,或申报新药的研究资料等提供生药或其制剂的质量依据。其中包括以下两点。 1. 研究生药的质量评价方法 包括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1)生药的真实性鉴定方法:即“真伪”鉴定,包括基于药用部位形态学的性状和显微鉴定方法、基于生药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定方法及基于遗传物质的 DNA分子标记鉴定方法等,旨在正确鉴定生药基原(物种),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2)生药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即指对生药中含有的、能够代表该生药药效的化学成分的评价,包括生药中所含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含量限度检测等,科学评价生药的质量优劣,以确保药物疗效。另外,基于生药药效的生物药效评价法也是有效性评价的一个手段。 (3)生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生药中外来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的检测与限量、内源性毒性成分分析及其限量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2. 研究生药质量传递的规律 药材是通过一定的生产过程形成的,有野生和栽培(养殖)两种来源。药材要经过生产、采收和产地加工等人类劳动才能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又要经过包装、贮藏、运输、炮制、调剂等一系列环节才能供患者使用。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药材质量是一个传递的过程,因此研究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探讨生药质量的传递规律,进而对其质量进行全程动态监测与调控,是确保生药质量稳定、均一和可控的关键。 (四)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 依据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医药市场的需要,要求中药及其原料的质量标准化。中药标准化(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standardization)包括中药材标准化、饮片标准化和中成药标准化,其中中药材的标准化是基础,它是中药产品开发、研制和应用一系列过程的源头。中药材要做到标准化,必须使药材生产过程规范化和规模化,即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的要求生产药材。要做到这些,就要掌握丰富的植物生长和引种栽培等知识,了解中药材产地生态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栽培与养殖管理、采收与产地加工等一系列相关知识和技能。学好生药学课程有关内容,可为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为中药现代化(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modernization)奠定专业基础。 第二节 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我国古代本草学时期 人类药物知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时候,通过反复尝试,逐渐体会到哪些食物可以食用,哪些味道不佳、有毒或危险;偶然发现一些草、树根、树枝等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种观察和经验代代相传,并且不断有后代增加新的经验。在无文字时代,人类的这些治疗经验凭借师承口授丰富起来,在文字产生以后,便逐渐以图文形式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由于这些书籍记载的内容多以植物为主,其中又以草类为多,因此这些书籍通常被称为“本草”。 我国大量的本草著作(ancient herbals)是研究我国医药学历史和挖掘新药的伟大宝库,是我国科技文化的重要遗产。本草著作内容丰富,含有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生药学、农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内容,是由多学科组成的独*学术体系。 在公元前 1066~前 256年(周朝时期)就有许多著作记载大量的可供药用的动植物,如《诗经》《左传》《论语》《吕氏春秋》《山海经》《尔雅》等。而成书于东汉末期(约公元前 200年)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已知*早的药物学专著,著者不详,托名于神农。它总结了我国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载药 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在序录中记载,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对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方法及辨药物真伪等已有了一些原则性的概括。各药的记述则以药性和功效为主。原书已失传,但原文收载于后代本草中,现有明代、清代等刊本。 公元 500年左右,梁代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等的基础上编成《本草经集注》,载药 730种。全书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该书对药物的产地、采收、形态、鉴别等有所论述,有的还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例如,对《神农本草经》中“术”的鉴别,“术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 ”;硝石“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母“向日视之,色青白多黑”;朱砂以“光色如云可拆者良”等。有的还指出品质的好坏,如治疟的常山,特别指出细实而黄的鸡骨常山疗效好。原书已遗失,现存敦煌残卷。其主要内容散见于后世本草中。 公元 659年,由唐代苏敬等 23人集体编撰,官府颁布发行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被认为是我国*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该书在当时流传到全国
-
4.23文创礼盒A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4.23文创礼盒B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一句顶一万句 (印签版)
¥40.4¥68 -
百年书评史散论
¥14.9¥38 -
1980年代:小说六记
¥52.8¥69 -
中图网经典初版本封面-“老人与海”冰箱贴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