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新时代: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作品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973376
- 条形码:9787503973376 ; 978-7-5039-733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时代: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作品集 本书特色
○81件绝美作品,展现当代中国的手艺之美;300余幅高清大图,全景回顾“中国好手艺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作序,每件作品均附专家评述,带你轻松读懂手工艺 ○文献价值与美育价值均备的精品画册,装帧典雅的收藏佳品
新时代: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作品集 内容简介
自2017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策划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好手艺展”,并结合展览出版图书。2022年2月,“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在北京开幕,而《新时代: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作品集》一书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本书收录参展作品81件,包含陶瓷、染织绣、漆艺、雕刻、金属工艺、玻璃工艺、纸艺,所录作品均突出体现了中国手工艺“材美、工巧、器韵、时宜”的品质,并有资深专家、青年评论家为作品撰写的评语。本书是记录和展示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工艺性、时代性手工艺品的重要载体,汇集对于手工艺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通过褒扬优秀、标举典范来凸显“好手艺”的样貌与法度,形象直观地阐释“好手艺”的内涵与价值,为全国手工艺的创作和生产起到引领作用,为大众审美教育打造有价值的平台。
新时代: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作品集 目录
新时代: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作品集 节选
《新时代: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作品集》书摘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前,全国范围内几乎平均每日都有工美展会在进行,大的博览会动辄铺陈成千上万个摊位,啸聚万人之众,其热闹程度足以反映工艺美术产业经济之繁荣。疫情爆发之后三年来,各类工艺美术展会的举办频次已锐减到了原先的一二成,原先以线下为主的交易活动也转向线上。尽管经济总量上没有出现大滑坡现象,但工艺美术行业通过线下展示作品,实现技艺交流、艺术研讨和商品交易同步进行的惯性骤然被打破了。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专业院校、社会团体在内的展会策划和组织者难以有效开展手工艺术的大众美育,而成千上万个独立的电商商家依据商业利益原则,逐步掌握了衡量作品好坏的标准,同时也掌握了手工艺价值的导向性。在此情势下,我们依然坚持举办小型手工艺学术展,以展带评,树立价值标杆,保持以学术助力行业发展的初心。 今年春节开幕的“中国好手艺展”已经是这一制度展的第三届了。作为隔年举办一次的展览,本应在2021年度完成项目计划,之所以延期开幕的原因有二:一是等中国工艺美术馆新馆落成;二是等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在文旅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克服不小困难,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终于在2022年2月2日正式开幕,100件来自全国各地的优中选优的“好手艺”作品呈现给了社会公众和来华参赛的各国运动员们,向他们传递出当代中国工匠的艺术精神。 为了向社会公众讲清楚什么是富有巧思的创意、什么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什么才叫合理到位的用材、什么才是不匠气的制作工艺,我们连续推出“中国好手艺展”,自然是想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策划“中国好手艺展”的宗旨就是要把具有创新性、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时代性的好手艺呈现给社会公众。展品的遴选是在这一学术宗旨下反复进行的,然而宗旨再清楚也还是停留在抽象的观念层面上,只有精心选出来的展品才能替我们说话。考虑到有些展品给观众的感官信息清晰明了,而有些展品新颖的形式所指示的意图略显晦涩,为更好地进行审美普及和价值引导,策展组为每件展品都撰写了言简意赅的评点,这也是延续了**、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的做法。 “材美、工巧、器韵、时宜”四大遴选标准,是2017年策划**届“中国好手艺展”时提出来的理念,自然是想汲古开今。 所谓“材美”,指手艺人秉持生态和谐理念,巧妙发掘和呈现材性之美。 所谓“工巧”,指工艺有度,巧在恰如其分。 所谓“器韵”,指艺术产品气韵贯通,宛若天成。 所谓“时宜”,指艺术产品形制新颖,适用于当下新生活方式,具有新时代精神气象。 五年过去了,我们观察当今社会手工艺发展的现状,从历史经验中预判手工艺的未来,认为这一新考工标准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做这件事的基本立场。 “材美”是个古老的思想,中国人提出并延续这一重要思想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在中国哲学美学中,美并不是事物背后的纯粹“理式”“数”或“理念”,而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具有生命活力的“道”或“自然”。美在形象中见出,只有形象才能显现其品格。有机物如木材、贝壳、琥珀,无机物如各类宝石、玉石等,它们经过人工切割、打磨之后,能显现出美的“文”(纹)理。让“文”理鲜明,就叫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讲,手工艺人从事着*接近文明的工作。每一种天然材料在其孕育生成过程中,都曾发生生长的意志及与各种外力的较量。作为持续性的运动所形成的结果,材料的纹理、质感和光泽,既沉淀了时间性,也沉淀着一定的形式。纵然我们不能完全解读自然目的,也能从强弱、明暗、粗细和疏密变化中见到节奏和韵律。中国人对于“材美”的执着反映出以小见大的宇宙观和生命观,仿佛四肢运动、血液循环等生命运动与自然运动存在某种相似性,所以中国人可以在这些看似无生命的对象上复现自己,并愿意投入生命情感和意志。因此,我们主张“好手艺”首先要重视“材美”,传承“天人合一”的手工艺哲学,强调手工艺人对材料施加各种工艺手段的目的是要呈现藏在“皮壳”下的仿佛还“活着的灵魂”,发扬道家美学。 有些天然材料里本身包孕着形式,也就是说美的形式直接“活”在材料里。如黑格尔所说,像自然结晶体这样有规律的形状,不是外在的机械的影响所致,而是由于内在的本身特有的定性和自由能力。手艺人面对这种美材,只需略施斧斫,把这种单纯的形式发掘出来,呈现它的天趣和巧趣即可。多数时候天然材料都会表现为形式上的混乱,甚至是严重残缺或腐朽,看似无用之物。手艺人面对此种材料就得大刀阔斧,有所增减,削弱其差异面的对立紧张关系,方能达到艺术美的完满。因此,中国人既讲“天工开物”,也讲“天工人代”,手艺之功就是以人工辅天工,“工巧”之“巧”意味着恰好平衡了天然与人工的关系。所谓“道中庸”的“道”代表着实践,通过实践达到不偏不倚,创造和谐。 中国人对于人造物,包括对书画、文学、音乐、工艺品等一切艺术有一种奇妙的感情,即把它们比拟成会气息流遍的生命体,或者注重从有机物上“察觉”到类似生气灌注的东西。所谓生气灌注,指的是生命体的各个器官组织所形成的系统服务于生命本身的需要,使人能知觉到因为生命整体的有机统一而产生的生气活跃、生命力的外发。艺术品常常被视为有生命力的事物。近代西方哲学把艺术归结为心灵的产物,如黑格尔主张艺术形象上的每一个点都被要求化为灵魂的眼睛,从眼睛中透射出人的心灵世界的独立与自由。中国人的哲学并非仅仅把自由视为人的独有品格,而是把万事万物看成一个个生命体,人既能觉察到自己和他人的生气灌注,也能体察到艺术、自然界甚至动物身上的生气灌注。因此,我们主张“好手艺”应该视艺术品如人身,重视艺术品的造型和结构的有机性,关注表面装饰的和谐统一,使艺术品达到神完气足、生气勃发的程度。只有受到生气灌注的东西才有艺术感染力。 “时宜”作为衡量“好手艺”的标准之一似乎不可能引发什么争议,因为任何事物都要,也都会与时俱进。之所以把“时宜”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标准,是考虑到手工艺创作和生产一直存在着一股仿古和模仿的风习,这使得手工艺的发展步伐总显迟重。西方近代哲学曾探讨过艺术究竟是天才的劳动,还是凡人的劳动这一话题。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艺术劳动是那些具有天资、禀赋特异的人的专利,也就是说,艺术劳动是普通人难措手的特殊劳动,艺术品是天才的产品,艺术家就是那些从手艺人中超拔而出的不普通的人。由于手工艺人所仰赖的工具和材料十分简陋、繁杂,工序又比较烦琐,工作须特别谨慎,很多工艺还需要他人援手,凝聚团队力量才能完成,因此,手艺人的劳动被视为很难深入到心灵世界去激发想象和情感,也无法把平凡的劳动上升为艺术创造。这自然是一种偏见。今天科技越发达,人们主动使用工具来创造的机会就越少。物品越充裕,越意味着人们根本没必要亲手来制造它们,当然丢弃它们的时候也很轻松。日常生活的去技能化,使得很多人丧失了心灵手巧的能力,甚至失去了表现自己审美趣味的能力,大家只会受数字媒体和大众文化影响,紧跟风潮。手工艺是较少保留下来的重视技能、能展现自己审美趣味的艺术化劳动。在数字化时代,人的注意力被信息侵扰而难以集中时,手工艺术劳动仍需要自己掌控和分配注意力,并保持很强的身体感知能力。 伴随着时代发展和审美需求的变化,手工艺在艺术观念、表现手法、风格样式、审美取向上与绘画、雕塑、装置、公共艺术、艺术设计等艺术形态进行了广泛的跨界融合,例如从传统织造、刺绣、拼布、竹编、麻编、镶嵌等手工艺中蜕变出视觉冲击力强的当代纤维艺术。新手艺人从打理各种原材料开始,靠心、脑、手的高度协调性一步步来完成平面或立体的纤维艺术品,个人的创造力慢慢沁入材料组合关系和图案构成中。新手艺人自觉地在产品上留下自己的个性品格和思维轨迹,使之成为艺术“意味”或“趣味”的一部分。他们的作品因此超越了传统织物华美精致的美学风貌,具有多元化的审美格调。手工艺在走向“艺术化”的同时,也走向与生活方式融合的时尚化。手工艺不仅被人们运用于日用品的制作,而且广泛参与到城市升级和新农村建设中,赋予公、私生活空间以人文意义。在以创新驱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氛围中,手工艺在材料处理、造型工艺、装饰语言、装置方式上标新立异,但同时又越来越自觉地传承着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精神,这也就是对“时宜”的一种现实的注解。 “材美、工巧、器韵、时宜”—合此四者,方为中国好手艺! 邱春林 2022年 6月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新时代:第三届中国好手艺展作品集 作者简介
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变迁、设计文化的研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著有《会通中西——晚明实学家王徵的设计与思想》《设计与文化》等。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6.9¥49.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6.2¥42.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5.0¥48.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4.4¥45.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7.5¥49.8
-
解剖绘画学校:人体
¥17.8¥56 -
100幅经典风景油画(九品)
¥12.2¥56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1.6¥30 -
(精)莫奈手稿
¥49.3¥138 -
画说山西古代壁画
¥18¥42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