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习录
-
>
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庄子全书
-
>
素书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
>
王阳明全集(全四册)
-
>
生活与忆念
-
>
名家小全集(4册)
心学心解:王阳明的良知之道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8233064
- 条形码:9787308233064 ; 978-7-308-2330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心学心解:王阳明的良知之道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王阳明的主要生平事迹及其思想演变过程展开,写作过程严格以史料为基本依据,并合理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究王阳明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因和脉络。本书结合《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内容,进一步阐释了阳明心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在关系,为读者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供帮助。
心学心解:王阳明的良知之道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王阳明的主要生平事迹及其思想演变过程展开,写作过程严格以史料为基本依据,并合理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究王阳明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因和脉络。主要围绕“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磨练”“致良知”“四句教”等几个心学核心命题展开,详细解读了阳明心学的内在逻辑和主要精髓。通过研究,指明“成圣”是解读王阳明思想的关键线索,并围绕这一线索对王阳明的思想演变历程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又结合《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内容,进一步阐释了阳明心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在关系,为读者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供帮助。
心学心解:王阳明的良知之道 目录
**章 另类的少年
1.瑞云降生,改名风波
2.少年睿智,崭露头角
3.读书为圣,志向远大
4.出走边关,只身探险
5.醉心佛老,新婚失踪
6.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苦闷彷徨的青年
1.拜访娄谅,深受鼓舞
2.性情大变,潜心读书
3.连续落第,以动心为耻
4.迁居绍兴,沉溺养生
5.步入仕途,上下求索
6.身心疲惫,再次入山
7.官场剧变,因言被贬
8.龙场悟道,心学诞生
9.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波澜壮阔的中年
1.圣人之道,素位而行
2.应对挑衅,知行合一
3.职务屡迁,广收学生
4.临危受命,巡抚南赣
5.周密部署,平定叛乱
6.宁王事件,勇赴国难
7.忠、泰之难,身陷泥潭
8.顾全大局,沉着应对
9.首揭良知,传播心学
10.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后的征程
1.丁忧在家,潜心学问
2.出征广西,平息叛乱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4.落葬兰亭,功过自明
5.本篇小结
第五章 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阳明心学的四个发展阶段
1.阳明心学发展阶段的划分
2.“知行合一”阶段
3.“静坐体悟”阶段
4.“存天理,去人欲”阶段
5.“致良知”阶段
6.“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关系
下 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及当代意义
**章 修身先正心——阳明心学的入门篇《大学问》
1.儒家的秘密——《大学》
2.《大学问》的主要内容
3.如何理解“一体之仁”
4.修身先正心
第二章 从“格竹”到龙场悟道——“心即理”命题的提出及其内涵
1.阳明格竹
2.“心即理”的诞生
3.“心即理”的内涵
4.圣人精金论
第三章 “知行合一”与“事上磨炼”——儒家的人世之功
1.“知行合一”的逻辑
2.“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
3.“立志”——“知行合一”的学修方法
4.“立志”与“责志”
5.事上磨炼
6.不动心
7.日常工作生活就是修行
第四章 “致良知”——阳明心学的*终浓缩
1.“良知”学说的发展历史
2.什么是“良知”
3.良知的先验性
4.“致良知”的逻辑与理论价值
5.“致良知”的功夫与注意事项
第五章 王门“四句教”——功夫与本体不可偏颇
1.禅宗的“顿教”和“渐教”
2.“四句教”的提出
3.“四句教”与因材施教
4.“心之体”是什么
5.由除草引发的“善”与“恶”
6.“善恶”与潜意识
第六章 功夫*难是火候——“致良知”的奥妙
1.“止于至善”的艰难
2.“致良知”与“中庸”
3.万物有度,过犹不及
4.良知为师,任重道远
第七章 从心开始——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
1.阳明心学与民族文化自信
2.阳明心学与当代道德文明建设
3.阳明心学与现代社会治理
4.阳明心学与当代工匠精神塑造
本书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心学心解:王阳明的良知之道 节选
**章 另类的少年 1.瑞云降生,改名风波 据考证,王氏家族*早可以追溯到太原王氏,在秦汉时,王元一支迁居山东琅琊,成为琅琊王氏的始祖。随后,王氏家族开始不断繁衍,分居各地。西晋末年,王览的孙子王导渡江至金陵,成为金陵乌衣王氏始祖;王览的曾孙王羲之则迁居绍兴,成为绍兴王氏的始祖(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与王导是堂兄弟关系)。根据钱德洪编写的《阳明先生年谱》和黄绾、胡俨、戚澜等撰写的《世德纪》相关篇章的说法,王阳明是王羲之的后代,但这一说法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如诸焕灿、束景南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王阳明是金陵乌衣王氏的后代,其祖上王季在南宋末年从上虞达溪迁居到余姚秘图山,与王羲之的绍兴王氏并不是一脉。 虽然王阳明祖上为何人这一悬案尚待破解,但不可否认,王家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如汉晋时期的王祥、王览兄弟,二人以孝悌出名,分别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和“二十四悌”中“王览争鸩”的主人公;王导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为开国元勋,被封武冈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算不是王阳明的始祖,也与王阳明祖上大有渊源;此外,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在洪武年间为国捐躯,因忠义受到嘉奖,也颇有名气。 王纲生活在元末明初,他生性豪放,颇有才华,与诚意伯刘基(刘伯温)私交很好。明朝建国后,因刘基举荐,王纲被朱元璋征召赴京,授予兵部郎中职务,并被派往广东处理事务。王纲带着儿子王彦达赴任,不幸途中遇海盗被俘。海盗很器重王纲的才能,邀其人伙,王纲大义凛然,坚决不从,并大骂不止。海盗恼羞成怒,杀死了王纲。其子王彦达痛不欲生,欲与父亲一同赴死。他们父子二人父忠子孝,令海盗动容。海盗认为再杀死王彦达不祥,就以礼相待,允许王彦达带着父亲的尸体离开。洪武年间,战乱不断,朝廷对王纲的遇难似乎没有特别重视,王彦达埋葬父亲后,对宦途心灰意冷,决定在老家躬耕养母,终身不仕,过起了半耕半隐的小农生活。从此这一家族传统延续了几代人,余姚王氏也因此更加衰落。 到了王阳明祖父王伦这一代,王家仍然延续着终身不仕的传统。王伦以教书维持生计,日子算不上富贵,勉强可以维持生计。他平时喜欢读书、写字,酷爱竹子,因此被人们称为“竹轩公”。王伦自己因为家贫母老,终身未参加科举,他将家族重振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王华身上。 王华是王阳明的父亲,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号海日翁,是王氏家族复兴的关键人物。在明朝,穷人家要想出人头地,参加科举考试是不二选择。身为教书先生的王伦,自然非常重视对儿子王华的教育和培养。王华小时候读书非常用功,堪称学霸,他不但成绩优异,而且品德高尚,小小年纪就因拾金不昧美名远扬,在乡亲眼里是名副其实的好青年。 王华虽然才华横溢,名满乡里,但是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从天顺六年(1462)到成化十六年(1480),经过十八年的漫长努力,三十四岁的王华才在乡试中考中举人。作为学霸,这一现象实在匪夷所思。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王华通过乡试后,厚积薄发,势如破竹,在成化十七年(1481)殿试中一举考中状元,立即名满天下,家喻户晓,令无数人家羡慕不已。 翰林院是明朝读书人考中功名后*理想的去处,根据惯例,状元可直接获得这个待遇。王华获授翰林院修撰,成为名正言顺的朝廷命官,光宗耀祖,给败落的王家带来了转机。那一年,王华三十五岁,王阳明也已经年满九岁。 现在轮到本书的主人公——王阳明正式出场,需要先补叙一下他的出生和身世。 P3-5
心学心解:王阳明的良知之道 作者简介
陈海威,1977年9月生,河南灵宝人,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10余篇。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5.8¥16.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3.1¥68 -
诸子的真相 (何新文选)
¥23¥58 -
中国哲学小史
¥20.9¥49.8 -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
¥16.4¥38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26.4¥49.8 -
中国哲学十讲
¥16.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