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智慧的传承

作者:吴为民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2-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6.4(5.5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智慧的传承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893503
  • 条形码:9787506893503 ; 978-7-5068-935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智慧的传承 本书特色

集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及所能,研究参悟中华智慧核心的倾心之作! 作者解码《道德经》,主要基于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大量的形象思维,自创了七维参悟解码方法,从而顺利地悟到了老子《道德经》各章主旨和总体思想并解译了很多疑难句及校订多章经文。这些内容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地领悟中华传统智慧及背后的智慧思维模式。

智慧的传承 内容简介

中国古人具有独特的智慧及其智慧思维模式,这些智慧都潜藏于历史事件、故事、传说和典籍当中。虽然大多智慧传承至今,但依然有很多没理清正确的对应脉络,只知其然,不知其源;对其智意思维模式的阐释也尚有欠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本书从经典的历史文化材料中,主要是老子《道德经》中,分析解码古人智慧思想及其背后的思想逻辑,引导读者领略综合了全局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智慧思维模式,更好地古为今用。本书适合作智慧研究和《道德经》研究的参考读本,及政商精英阅读参考。

智慧的传承 目录


道篇

第1章 道可道/寻道之道……………………………3

第2章 天下皆知/相对之道…………………………8

第3章 不尚贤/治国大道……………………………12

第4章 道冲而用之/四大天道………………………15

第5章 天地不仁/清静无为…………………………18

第6章 谷神不死/玄牝之门…………………………20

第7章 天长地久/内圣外王…………………………22

第8章 上善若水/上善若水…………………………24

第9章 持而盈之/功遂身退…………………………28

第10章 载营魄抱一/玄德之道……………………30

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有无相成…………………33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虚心实腹…………………35

第13章 宠辱若惊/无我之德………………………37

第14章 视之不见/道心惟微………………………40

第15章 古之善为士者/领导之道…………………43

第16章 致虚极/知常达道…………………………45

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悠兮贵言…………………47

第18章 大道废/失道寡助…………………………49

第19章 绝圣弃智/抱朴寡欲………………………51

第20章 绝学无忧/绝学无忧………………………53

第21章 孔德之容/孔德之道………………………56

第22章 曲则全/惟精惟一…………………………58

第23章 希言自然/希言自然………………………61

第24章 企者不立/余食赘行………………………64

第25章 有物混成/得法达道………………………66

第26章 重为轻根/持重守静………………………71

第27章 善行无辙迹/教学相长……………………73

第28章 知其雄/大制不割…………………………75

第29章 将欲取天下/人心惟危……………………77

第30章 以道佐人主者/兵果而已…………………79

第31章 夫佳兵者/文武之道………………………81

第32章 道常无名/各行其道………………………83

第33章 知人者智/人生大道………………………85

第34章 大道氾兮/大成之道………………………88

第35章 执大象/道妙味淡…………………………90

第36章 将欲歙之/谋略之道………………………92

第37章 道恒无为/守道之道………………………95

德篇

第38章 上德不德/处实不华………………………99

第39章 昔之得一者/得一而生…………………104

第40章 反者道之动/天道之德…………………107

第41章 上士闻道/闻道勤行……………………110

第42章 道生一/强梁之危………………………113

第43章 天下之至柔/不言之教…………………117

第44章 名与身孰亲/淡泊名利…………………119

第45章 大成若缺/瑕不掩瑜……………………120

第46章 天下有道/祸起争霸……………………122

第47章 不出户知天下/成圣之路………………123

第48章 为学日益/道学相长……………………125

第49章 圣人常无心/德行天下…………………129

第50章 出生入死/化解双劫……………………132

第51章 道生之/事业法门………………………134

第52章 天下有始/明心见性……………………137

第53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140

第54章 善建者不拔/观物知人…………………142

第55章 含德之厚/含德之厚……………………144

第56章 知者不言/玄同之贵……………………147

第57章 以正治国/以正治国……………………150

第58章 其政闷闷/允执厥中……………………152

第59章 治人事天/啬乃早服……………………154

第60章 治大国/君临天下………………………156

第61章 大国者/谦下外交………………………159

第62章 道者万物之奥/万用至宝………………161

第63章 为无为/战略管理………………………164

第64章 其安易持/执行管理……………………166

第65章 古之善为道者/治以玄德………………169

第66章 江海所以能/不争之德…………………171

第67章 天下皆谓/笃持三宝……………………173

第68章 善为士者/知人善任……………………175

第69章 用兵有言/用兵之道……………………177

第70章 吾言甚易知/道之传承…………………179

第71章 知不知/知病不病………………………182

第72章 民不畏威/生民底线……………………184

第73章 勇于敢则杀/天网恢恢…………………186

第74章 民不畏死/法治天下……………………188

第75章 民之饥/节用贵生………………………190

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柔弱之德………………192

第77章 天之道/道者之德………………………194

第78章 天下莫柔弱/正言若反…………………196

第79章 和大怨/报怨以德………………………198

第80章 小国寡民/和谐天下……………………201

第81章 信言不美/无私之德……………………204

后记…………………………207

附录一 章主旨集合一览表………………………212

附录二 主题领域对应主要章目…………………214

附录三 道德经主旨串接文………………………216

附录四 本书解译特别之处一览表………………218

附录五 章主旨精髓版……………………………223

附录六 吴博章旨本《道德经》…………………235

附录七 老子其人…………………………………266


展开全部

智慧的传承 节选

第1 章 道可道/ 寻道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句释】 可道:可以被(思维/ 语言/ 文字)表达/ 说明。老子时代,“道”本身除了道路之义,已有思想之义,可解译为“表达”。“道”后有“说”的用法,渊源就应是在这里。 可名:可以被(思维/ 语言/ 文字)表达/ 说明/ 定义。 常道:恒道,恒在的道,实际的道。 常名:恒名,实际的定义/ 内涵。 天地:即万物,是万物的一种分类法表述而已。帛书本此处为万物。 其:有与无(组成的万物)。 徼(jiào):边界,应可解为表面。其字根敫,本义也有明显的样子,故“徼”可引申为“显在性状”,如形状、轻重、软硬、颜色、明暗、温度、用处、害处等,即主要指万物能被五官感知到的性状和简单经验。上一句之中的“妙”,即不显在的“奥妙”,与“徼”,即“表面”/“显在性状”,相互对应是合适的。 两者:有与无。 门:源头。 【主旨】寻道之道 探寻大道的道法。虽大道难明,但有方法去不断探寻。 【精译】 道,可以被表达,但并不能完全吻合于实际存在的道。一个名,可以被定义,但并不能完全吻合于那个名实际具有的定义。无,定义为天地万物的开端;有,定义为万物的生母。这样,常常在无欲无我的状态下,有利于观察到有与无组成万物的本末终始之奥妙;常常在有欲有我的状态下,有利于观察到有与无组成万物之表面(显在性状)。有与无两者同出于一个源头而名不同,有与无一同深远交织细小。深远交织细小、不断深远交织细小,那里就是宇宙万物及其所有奥妙的总源头。 【导读】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第1 章中提出了其世界观的三大奠基概念:道、有、无。本章明确定义了有与无,但没直接定义“道”,而是论述了“寻道之道”;点明了“有欲”“无欲”两种思想心理状态观察世界的方法的不同特点;再引出“有与无”深远交织细小的玄的状态,及玄之又玄的想象,来推衍世界的本源,模糊地给出了道是宇宙的本源的观点(第25 章才明确)。本章应理解如下四点:道与名的表达的困境;有与无的定义;有欲与无欲两种状态下的观察;有与无的进一步理解与玄之又玄。 **,道与名的表达的困境。老子开篇就给出观点:道与名难以精确表达。但实质是说,客观事物本身难以精确表达,这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人们看世界犹如盲人摸象。物理世界的距离、大小、形状都测不准;万物的特点、特性既是无限性的,又是难以表述清楚的;同时还有语言的限制,以及一个人的体验也无法表达清楚;还有道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在其具象性的一面(详见第25 章导读)也是常常变化的,因而表达就有困难。 总之,前两句为全文论述中所用的一些文字的“客观不精准性”做了铺垫,如:无为,无事,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其知弥少,等等。这些“名”或词句,一方面文字本身并不能算是老子完全准确的表达,另一方面,读者对其的理解也可能有偏差。 第二,有与无的定义。先看哲学和宏观方面,有与无是老子思想体系里的一对*基本、*重要的对立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老子对“有”与“无”的分辨,应是基于人类的感官与思维的综合判断。宏观可见的“有”就是万物,人们都可以命名,如日月、山河、房屋、桌椅等,可以说是“实有”;宏观可见的空间,就叫“无”,也可以叫“空无”。一个杯子可以从一块玉石中雕刻出来,这是“实有”在做减法,“空无”在做加法;也可以用黏泥,在一个“空无”的空间中塑造出来,这是“实有”在做加法,“空无”在做减法。*后,成品杯子的杯体的“实有”(有)和有效空间的“空无”(无),就构成了杯子。这里面就有了“有与无”哲学方面的对立统一的思考,后面第2 章将总论对立统一。有与无不仅需要从哲学和宏观的角度理解,还要从微观物理方面理解,否则,不足以理解老子的世界观体系。按老子所定义的“有”,应指一种物质,极小,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单元,相当于现代科技所说“基本粒子”,而且是一种一模一样的物质。为什么说是一模一样的?大家观察一下世界,可以从感官上判断世界上的一切物质会归于土、归于“尘”(小土为尘),而一切物质看上去也是源于土、源于“尘”。俗语把人间比作万丈红尘,从另一个角度一语道破天机。老子也应该是如此看物质生灭的,后面第4 章提到了“同其尘”,意指万物化成“尘”,而后再聚同于一起再生万物。千姿百态的万物成土、成尘,会变得没什么区别了,老子自然可以推断更微观将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再看“有”到底多大呢?老子没有直接说,“尘”应是尺寸上很“小”了,但“有”应比“尘”更小,由此可以推测,老子认为“有”的大小应到“不可分割”或“不可观察”的程度。“无”可以理解为“有”所对应的空间。单一的“有”构成若干种“尘”,而“尘”再进一步就构成了万物。 第三,无欲与有欲两种状态下的观察。定义完有与无,老子就开始谈观察世界的方法了。在无欲状态,就会减少情绪的干扰,有更多理性思考,可以让人们更深入或更多地发现世界的奥妙,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发现规律,或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无欲观妙,也可以对其进行通俗的解读,即上帝视角或第三方视角看问题,也可叫局外生慧。在有欲状态,基本是从个人**视角出发看世界,会从感受、需求方面看世界,容易发现万物的显在的性状,包括用处或害处,可给人价值和快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两种场景:一是当你舒舒服服地(无欲状态)在看面前桌子上摆的一盘曲奇饼干时,你是不是更想了解深入一点的东西?比如它的工艺、相关文化、历史等?二是当你饿的时候(有欲状态),你看到这盘曲奇,你关注的是不是表面一点的东西?比如形状、口味以及自己是否可以马上吃它(为我所用)?前面就是观妙,后面就是观徼。笔者认为,“常有”“常无”的断句方式,不可取。一是,如此则后面的“欲”字显得多余;二是,如此观妙、观徼很牵强,“有”“无”同观、通观、辩证地观,才能观察有所得;三是,第16 章“致虚极,守静笃”观万物之常,实际就是展开来谈无欲观妙;四是,帛本的断句已很明确。 第四,有与无的进一步理解与玄之又玄。谈过观察世界的方法后,老子觉得还不够,有些东西观察不了,还得想象,进而又提出了一个抽象的概念“玄”。它的意思似乎很多:深远的、源头的、根本的、幽暗的、深奥的、奇妙的、交织的、细小的……是道的源头的、形象的、动态的表达。玄在本章意为“有”与“无”一同深远交织细小,而玄之又玄,就是比“不可分割”或“不可观察”的*小的“有”还要小的不断想象。 玄之又玄,也可以认为是老子对“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实例的想象推演,棰的“实有”不断变小,到了刚刚“不可分割”或“不可观察”的程度就是老子定义的“有”,但是还能想象不断再细分下去,就是玄之又玄,终会达到众妙之门,即大道之门。可以认为这是老子认识宇宙的一个方法论,只要把物质不断分割下去,加之分析,就能发现宇宙的奥秘。这跟现代科技的物质不断细分、不断认识是一样的,从分子到原子,再到质子、中子、电子,进而再到夸克、轻子等,现在理论上已细分认识到了“弦”,也确实从微观角度认识了很多宇宙的奥秘。老子所定义的万物之母的“有”,在当今科技中可以说已经对应到了“弦”。 本章解译特别之处、也需读者留意的是,有与无的解释以及玄之又玄的解释。

智慧的传承 作者简介

吴为民,1965年出生,江苏人,曾用名吴启明,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职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等四年,之后在中大型企业任职高管多年,后合伙创办多家企业;擅长电子及机电产品研发与工业工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逆向工程、标准化及数字化管理系统咨询与实施等专业技术,并具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长期担任某市中高级职称评审及科技项目评审的专家评委工作。业余研读国学经典近三十年。现任某软件公司执行董事;在百家号等平台开设有“吴博启明”自媒体,旨在传播人生智慧。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