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志(1978-2002)?铁路志
-
>
公路车宝典(ZINN的公路车维修与保养秘籍)
-
>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
>
基于个性化设计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
>
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
-
>
花样百出:贵州少数民族图案填色
-
>
识木:全球220种木材图鉴
锂离子电池失效机理——物理力学理论分析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47860
- 条形码:9787030747860 ; 978-7-03-07478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锂离子电池失效机理——物理力学理论分析 本书特色
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锂电池领域科研及工程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锂离子电池失效机理——物理力学理论分析 内容简介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体积容易产生大变形,导致其开裂、甚至粉化,并且现阶段没有一种有效实验手段去测量电极材料异质界面的结合性能。我们分别对纳米颗粒、纳米线以及纳米面原子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电极材料表界面失效预测模型、全电池器件热管理模型、**性原理计算方法等,致力于从物理力学的角度,系统分析锂电池的失效机理,揭示其本质规律和物理机制。
锂离子电池失效机理——物理力学理论分析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结构 1
1.1.1 锂离子电池结构与原理 1
1.1.2 电解液 2
1.1.3 隔膜 2
1.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
1.1.5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3
1.1.6 锂离子电池钢壳材料 5
1.2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的失效行为 6
1.2.1 锂离子电池器件的宏观性能退化 6
1.2.2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失效行为 10
1.2.3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力学失效与器件失效的关联 13
1.3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失效给固体力学提出的巨大挑战 15
参考文献 17
第2章 弹塑性力学基础 23
2.1 预备知识 23
2.1.1 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3
2.1.2 弹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24
2.1.3 弹性与塑性 24
2.1.4 张量概念和求和约定 26
2.2 应力 29
2.2.1 外力和应力 29
2.2.2 平衡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33
2.2.3 主应力和主方向 38
2.2.4 球形应力张量和应力偏量张量 39
2.3 应变 40
2.3.1 变形和应变 40
2.3.2 主应变和主方向 46
2.4 应力应变关系 48
2.4.1 各向同性弹性体的胡克定律 48
2.4.2 弹性应变能函数 52
2.4.3 屈服函数和屈服曲面 55
2.4.4 两个常用屈服准则 59
2.4.5 增量理论 63
2.4.6 全量理论 66
参考文献 67
第3章 宏微观破坏力学基础 68
3.1 宏观破坏力学分析 68
3.1.1 裂纹的分类及裂纹尖端附近的弹性应力场 70
3.1.2 应力强度因子 74
3.1.3 小范围屈服下的塑性修正 75
3.1.4 断裂判据和断裂韧性 82
3.1.5 弹塑性断裂力学 88
3.2 微观破坏力学分析 91
3.2.1 损伤的基本概念及损伤的分类 92
3.2.2 一维蠕变损伤 94
3.2.3 各向同性损伤 97
3.2.4 各向异性损伤 100
3.2.5 损伤与断裂的交互作用 103
3.2.6 纳观断裂力学 104
参考文献 106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力化耦合基本理论 108
4.1 基于小变形弹性的力化耦合理论 108
4.1.1 扩散方程 108
4.1.2 电极材料的弹性应力应变关系 109
4.1.3 耦合机理 109
4.1.4 球(壳)的应力演化 109
4.2 基于小变形弹塑性的力化耦合理论 111
4.2.1 化学反应和流动的非平衡过程 111
4.2.2 非弹性变形 113
4.2.3 泰勒展开 113
4.2.4 线性动力学模型 114
4.2.5 不考虑屈服强度的非线性率相关动力学模型 116
4.2.6 考虑屈服强度的率无关动力学模型 118
4.3 基于大变形弹塑性的力化耦合理论 121
4.3.1 锂化和变形耦合的非平衡热力学 121
4.3.2 球形电极颗粒的理论分析 124
4.4 基于应力化学势的大变形弹塑性力化耦合理论 127
4.4.1 有限变形运动学和动力学 127
4.4.2 变形分解 128
4.4.3 内能与化学势 128
4.4.4 球形硅颗粒应用示例 130
参考文献 133
第5章 锂离子电池高比容量电极材料的失效机理图 135
5.1 不同结构电极材料的失效预测 135
5.1.1 薄膜电极材料失效破坏理论模型 135
5.1.2 实心活性材料失效破坏理论模型 137
5.1.3 空心活性材料失效破坏理论模型 140
5.1.4 临界尺寸的实验验证 143
5.2 不同结构电极材料的应力场 144
5.2.1 薄膜结构电极材料的锂化变形及应力演化 144
5.2.2 球结构电极材料的锂化变形及应力演化 145
5.3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失效机理图 151
5.3.1 薄膜电极材料的锂化破坏 151
5.3.2 空心核壳结构电极材料的锂化破坏 156
5.3.3 实验验证 160
参考文献 162
第6章 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失效机理研究 164
6.1 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164
6.1.1 锂化相变位错现象 164
6.1.2 微米量级下的尺度效应 166
6.1.3 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发展 167
6.2 高容量电极材料的结构模型及理论模型 168
6.2.1 高容量电极材料的结构模型 168
6.2.2 高容量电极材料的锂化扩散控制方程 169
6.2.3 考虑扩散和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弹塑性变形 170
6.2.4 高容量电极材料锂化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174
6.3 高容量电极材料的锂化变形及应力分析 176
6.3.1 von Mises应力演变及塑性屈服分析 177
6.3.2 垂直应力演变及关键位置的应力分析 179
6.3.3 水平应力演变及关键位置的应力分析 181
6.4 高容量电极材料的锂化损伤及破坏分析 184
6.4.1 高容量电极材料损伤机理 184
6.4.2 锂化界面损伤及剥离分析 186
6.4.3 锂化上表面损伤及断裂分析 191
参考文献 195
第7章 辐射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失效预测 200
7.1 高容量电极材料两相锂化解析模型 200
7.1.1 高容量电极颗粒的两相锂化浓度分布函数 200
7.1.2 高容量电极颗粒的应力解析模型 201
7.1.3 高容量电极颗粒两相锂化的临界破坏状态 206
7.1.4 物理场分析 206
7.2 辐射电化学耦合塑性模型 210
7.2.1 辐射条件下离子扩散动力学理论 210
7.2.2 辐射效应的影响规律 215
7.3 基于辐射的两相锂化微观机理 221
7.3.1 基于辐射电化学耦合的屈服函数 221
7.3.2 基于辐射的两相锂化弹塑性模型 223
7.3.3 结果分析 229
7.4 基于辐射电化学耦合的模拟与实验表征 235
7.4.1 几何模型 235
7.4.2 有限元模型 237
7.4.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237
7.4.4 中子辐照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41
参考文献 244
第8章 锂离子电池热力化多场耦合模型 250
8.1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 250
8.1.1 电荷守恒方程 252
8.1.2 质量守恒方程 253
8.1.3 电极动力学 253
8.2 锂离子电池热模型 254
8.2.1 二维热模型 255
8.2.2 三维热模型 255
8.3 锂离子电池应力模型 256
8.4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257
8.5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力耦合模型 258
8.6 锂离子电池热力化耦合模型 259
参考文献 260
第9章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多场耦合条件下的物理场 264
9.1 锂离子电池化热耦合条件下的温度场 264
9.1.1 对流换热系数对电极材料温度场的影响 265
9.1.2 表面热辐射率对电极材料温度场的影响 267
9.2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化力耦合条件下的多场分析 268
9.2.1 空心核壳结构负极材料化力耦合条件下的浓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268
9.2.2 薄膜结构负极材料化力耦合条件下的浓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272
9.3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热力化耦合条件下的浓度场和应力场 275
9.3.1 空心核壳结构正极材料热力化耦合条件下的浓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276
9.3.2 两球形正极颗粒相接触下热力化耦合作用的浓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283
9.3.3 二维螺旋卷绕锂离子电池热力化耦合条件下的物理场 285
参考文献 296
第10章 锂离子电池高低温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 299
10.1 锂离子电池不同温度下放电行为存在的问题 300
10.2 常温下LiMn2O4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学热研究 301
10.2.1 模型验证 303
10.2.2 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研究 303
10.2.3 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中的热效应 307
10.3 低温下LiMn2O4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学热研究 311
10.3.1 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311
10.3.2 低温下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学研究 312
10.3.3 低温下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的热研究 314
10.3.4 低温下锂离子电池的优化设计 318
10.4 高温下LiMn2O4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学热研究 324
10.4.1 高温下LiMn2O4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324
10.4.2 高温下LiMn2O4锂离子电池的热行为 325
10.4.3 高温下LiMn2O4锂离子电池的热力学参数 325
参考文献 328
第11章 相变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 332
11.1 电池热管理系统概述 332
11.2 相变材料(PCM)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334
11.3 相变材料对单体电池温度分布的影响 337
11.3.1 基于二维热模型的单体电池热管理系统 337
11.3.2 基于三维热模型的单体电池热管理系统 342
11.4 相变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组温度分布的影响 352
11.4.1 相变材料对电池组温度的控制 352
11.4.2 相变材料厚度对电池组温度的影响 353
11.4.3 不同因素对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后散热效果的影响 355
11.4.4 基于相变材料的耦合热管理系统 358
参考文献 360
第12章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与结构设计 364
12.1 基于风冷散热的电池组热管理 365
12.1.1 二维方形电池组风冷系统散热模型 365
12.1.2 二维风冷模型散热效果 367
12.1.3 二维风冷模型结构优化 370
12.2 基于液冷散热的电池组热管理 373
12.2.1 单体液冷电池的建模与分析 374
12.2.2 液冷管电池组模型 379
12.3 基于相变材料散热的电池组结构设计 386
12.3.1 电池组热管理模型 386
12.3.2 不同结构散热性能分析 388
12.4 基于液冷相变耦合散热的电池组结构设计 391
12.4.1 液冷相变材料耦合散热的电池组结构设计 391
12.4.2 复合板结构的改进 393
参考文献 402
锂离子电池失效机理——物理力学理论分析 节选
第1章绪论 1.1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结构 1.1.1锂离子电池结构与原理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高效、无污染的新一代能源,是继铅酸、镍镉电池之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蓄电池。与其他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无污染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储能、电动汽车、军事、航天等众多领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1,2]。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锂离子电池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目前商业上锂离子电池主要有圆柱、方形等类型。这些锂离子电池一般拥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电解液、隔膜、正极片、负极片和外壳。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通过锂离子(Li+)在正负极之间循环脱嵌来实现的,其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充电时,外部电源使得锂离子经由正极固液界面从正极材料脱出进入电解液,通过隔膜传输到达负极,并*终经由负极固液界面进入负极材料。同时电子通过外接电路从正极材料迁移到负极材料,以形成充电电子流,此时电能得以储存为化学能;放电时,过程则相反,负极同时逸出相同数量的Li+和电子,分别通过内部通道和外部通道迁移回到正极,化学能得以释放成电能[3]。 1.1.2电解液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在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电池电解液一般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作为电解液溶剂,必须满足以下两点:①熔点低、沸点高、蒸气压低,从而使工作温度范围宽;②较高的介电常数与较低的黏度,增加电导率。为了满足这两点,通常采用混合溶剂,即采用极性高、相对介电常数大的环状碳酸酯和极性小、黏度低、相对介电常数小的链状碳酸酯,二者的混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长补短。常见的溶剂有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等。电解质锂盐作为锂离子的来源,应有以下特点:热稳定性好,不易分解;电导率高;不与溶剂、电极材料发生反应;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嵌入量高;可逆性好;等等。目前研究过的锂盐有LiClO4、LiBF4、LiPF6、LiAsF6等无机锂盐以及LiSO3CF3、LiN(CF3SO2)2、LiC(SO2CF3)3等有机锂盐[4]。其中,LiPF6因电导率高、综合性能好,成为目前*常用的锂盐[5]。 1.1.3隔膜 隔膜是一种经特殊成型的高分子薄膜,薄膜有微孔结构,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因此既可以防止电池内部发生短路,同时又可以形成电池内部的通电回路。虽然隔膜在电池中是非活性的组成部分,然而,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与隔膜的原材料、制备工艺、孔结构和厚度等密切相关。从基本性质上讲,隔膜需要具有相对于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同时,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其还需要具有高强度,合适的孔隙率和孔径尺寸,合理的厚度,*好具有热关闭功能,在短路时能够关闭电池,防止热量进一步集聚,避免热失控[6]。根据结构和组成,锂电池隔膜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①微孔聚合物隔膜:②无纺布隔膜;③无机复合隔膜。其中,微孔聚烯烃隔膜因其具有性能、安全性和成本的综合优势,是目前液态电解质锂电池中应用范围*广的隔膜,如聚乙烯、聚丙烯微孔膜[6]。 1.1.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在锂离子电池中,正负极材料直接参与电池的内部反应。因此,电极材料的相关电化学性能和成本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和成本等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锰酸锂(LiMn2O4)、磷酸铁锂(LiFePO4)和镍钴锰/镍钴铝三元层状材料(NCM/NCA)等[7,8]。LiCoO2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274mA h g1)、工作电压高、稳定性好、生产简易等优势已成功地用作正极材料,是**个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9]。然而,其成本高且钴的供应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另一种广泛使用的正极材料是由Thackeray等开发的LiMn2O4,Tarascon等[10]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LiMn2O4含量丰富,易于获取,且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因此LiMn2O4在商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需要稳定结构的器件中。然而,该正极材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1]。例如,锰在高温下会显著溶解于电解液中而导致比容量下降。许多研究者尝试在LiMn2O4表面涂覆无机材料、电化学活性材料等涂层,有效防止了电解液与LiMn2O4直接接触,使其可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1996年,Goodenough等[12]提出使用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LiFePO4是橄榄石晶体结构,在放电过程中变形较小,结构稳定安全,理论比容量大,倍率性能高,环境友好,还具有优良的耐温性[13,14]。但其导电性差、能量密度较低、充电电压低[15]限制了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由于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热稳定性而备受关注。其难点主要在于钴的价格昂贵,合成和储存困难,且随镍含量的增加,其热稳定性变差,在高温或撞击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商业上应用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为三元材料和LiFePO4。 1.1.5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常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碳、钛酸锂、合金,以及过渡金属氧化物等。 1.碳负极材料 *早实现产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即为碳负极材料,且至今仍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它有效解决了锂金属负极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价格便宜,理论比容量为372mA h g1。碳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类材料(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非石墨类材料(如软碳、硬碳)。 石墨类材料拥有稳定的电压平台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层状石墨结构可嵌入锂离子形成Li-C层间化合物,嵌锂前后体积变化小,结构稳定性强,实际比容量可达327mA h g1,且充放电库仑效率在90%以上[16,17]。但石墨类材料与电解液兼容差,且锂离子的扩散系数较小,通过掺杂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表面包覆、表面氧化处理等方法可提高其电化学循环性能[18]。非石墨类材料具有晶面间距大、晶粒尺寸小、在电解质中比较稳定等优点,并且非石墨类材料存在大量微孔结构,可为锂离子的嵌入提供更多位置,其实际比容量在合适的热处理条件下可超过372mA h g1[16]。但是因为缺少稳定的电压平台且首次不可逆比容量较大,非石墨类材料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总地来说,碳负极材料具有安全可靠、电化学性能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理论比容量较低,可提升空间有限,难以符合人们对动力电池等更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要求,因此高能量密度的新型负极材料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19,20]。 2.钛酸锂负极材料 钛酸锂是一种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其完全锂化后的体积变化小于1%,是*为理想的“零应变材料”。锂离子在其内部也能轻易地嵌入与脱出,而且整个工作过程对它的晶体结构与对称性没有明显的影响,首次充放电过程对可逆比容量的衰减低,保证其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循环性能。它的工作电压为1.55V,相对稳定;充放电时的高电势使其在整个充放电工作过程中不与电解液反应,能有效遏制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的形成,从源头上抑制锂枝晶的产生。 3.合金负极材料 合金负极材料指的是能够以较低的电势与Li形成合金系统的金属、金属化合物或类金属材料,这类材料来源广且充足[21,22]。图1.2为各种合金负极材料的体积比容量和质量比容量统计图。由于其独*的储锂机理,合金材料通常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例如,Li4.4Sn约为780mA h g1,Li3Sb为665mA h g1,LiAl为990mA h g1。遗憾的是,合金负极材料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均会导致剧烈的体积变形,严重影响自身的结构稳定与工作性能。 4.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通过与锂发生转换反应来存储电荷。嵌锂时,锂与氧形成Li—O键,纳米级的金属团簇分散在Li2O基体中,由于金属团簇尺寸很小,此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可逆性。 根据嵌锂机理的不同,可以将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锂离子的嵌入只引起活性材料结构的改变,并没有Li2O的形成。这类过渡金属氧化物称为嵌锂氧化物,包括TiO2、MoO3、V2O5、Fe2O3、Nb2O5等,它们都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另一类是在锂离子的嵌入过程中发生了转化反应,产生纳米级金属,散布在**次嵌锂时形成的Li2O内部,在之后的循环中氧化还原反应伴随着Li2O的生成和分解。该类材料电化学活性较高,反应可逆性好,主要为MO(M=Co、Ni、Fe、Cu、Mn等),其理论比容量较高,一般可以达到600~1000mA h g1,而且可以进行大倍率充放电[23,24]。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主要缺点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体积效应,比容量衰减较快,循环稳定性较差,并且其导电性较差,工作电势较高,充放电电压滞后现象严重。针对这些问题,目前人们主要从颗粒尺寸、材料纯度、结构组成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提高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24]。 1.1.6锂离子电池钢壳材料 早期方形锂离子电池外壳大多为钢壳,多用于手机电池,后由于钢壳重量比能量低,且安全性差,逐步被铝壳和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所替代。但在柱式锂离子电池当中有另外一种景象,绝大部分厂商都以钢材作为电池外壳材质。因为钢质材料的物理稳定性、抗压力远高于铝壳材质,在各个厂家的结构设计优化后,安全装置已经放置在电池芯内部,钢壳柱式电池的安全性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钢壳是电池能量来源的载体,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都储存在这个壳体内部。如果壳体保存不好,有很大风险,正常的能量就无法发挥出来。稳定、耐腐蚀、导电导热,以及可焊接性,都是钢壳必须具备的。在使用钢壳材料的过程中,假如产品的防腐蚀能力不高,或者对高温环境没有抵抗能力,都会降低钢壳材料的应用情况。 电池钢壳分为不锈钢外壳和低碳钢外壳(钢壳镀有保护层)。不锈钢成本较高,且不利于深冲,常用于扣式电池,如430型不锈钢。目前碱性电池、镍氢电池、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如18650、26650型)等主要采用镀镍钢材作为电池外壳材质,其原因是这类钢壳的物理性能稳定,抗压能力优于铝外壳材料和塑料外壳材料。总体而言,低碳钢电池外壳(钢壳镀有保护层)主要特点有[25-28]: (1)钢壳内外镀层可以不等厚,满足防腐要求,同时利于控制成本。 (2)材料表面符合冲压二次电池的性能要求。 (3)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更好地保护电池内部的结构。 (4)与不锈钢外壳相比,生产成本低。 (5)具有卓越的拉伸性能,镀镍层在拉伸过程中不脱落。 (6)镀镍钢带采用特殊热处理扩散工艺,使镍层与基带之间形成镍铁扩散层,保证了镀镍的致密性、附着力和同步延伸性。 (7)钢壳一致性好,尺寸精度高。 锂离子电池钢壳材料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1)拉丝。在钢壳上呈现一条或多条贯穿整个钢壳的肉眼可见的线状缺陷。 (2)擦伤。在锂离子电池钢壳上呈现“U”形不开口状,这种擦伤缺陷由电池钢带表面擦伤引起,能在对应的钢带表面找到擦伤痕迹。按照程度区分可分为浅度擦伤和深度划伤。其中,深度划伤有时会导致电池壳开裂,而这种缺陷往往会被判为砂眼缺陷。 (3)点状凹坑。在钢壳上呈现不规则状点状凹坑,往往被误判为砂眼缺陷。 电池钢壳是一种专用于电池内钢壳冲压的冷轧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冲压用材料。电池钢壳对材质性能、内质、厚度精度及表面等方面具有严苛的要求。同时,个性化极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单个钢壳而言,表面质量要求很高,“砂眼”“拉丝”等缺陷都是不可接受的。 (2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烟与镜
烟与镜
¥24.0¥48.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2.7¥42.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2.7¥39.8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3.0¥32.8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19.6¥58 -
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的原理与实用分析技术(第2版)
¥137.2¥188 -
北京通信电信博物馆
¥21.8¥46 -
等离子体蚀刻及其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应用(第2版)
¥111.8¥149 -
现代微波技术基础
¥1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