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朱九江评传

朱九江评传

作者:邓菀莛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96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55.2(6.0折) 定价  ¥9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朱九江评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8160153
  • 条形码:9787218160153 ; 978-7-218-1601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朱九江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为朱次琦——朱九江先生作专题评传。以朱次琦为代表的九江学说,提倡的学孔子之学和四行五学,将大我与小我、当下与理想、学术与政治、修身与立国相结合,对于对抗人类社会发展当中所出现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从中国传统智慧、传统德性角度,皆给予后人以启益。

朱九江评传 内容简介

朱九江,名次琦,清代广东南海人,世人尊称为“九江先生”,一代鸿儒。朱次琦总结中国传统学说,近宗朱熹、兼采阳明、远祧孔子,提出“学孔子之学,无汉学、无宋学也”主张。受业弟子梁耀枢、简朝亮、康有为等人,以及再传弟子梁启超、黄节、陈焕章、麦孟华、邓实等人,均来自南海九江及邻近地区。这一脉三代学人传承“学孔子之学”,形成独树一帜的“九江学说”。

朱九江评传 目录

绪论
**章 九江朱氏,绵泽四朝,南海明珠,渊怀珠玉
一、朱氏传统:美矣世家乔木,洵兮南海明珠
二、九江朱氏家风:敦励勤俭,厚德传家
第二章 广东塾学,蓬勃发展,诗书为训,重德修礼
一、广东经济发展与书院教育勃兴
二、佛山书院概况与学塾发展
三、九江朱氏塾学的启蒙与引领
第三章 广府受学,亲近诸师,心无旁骛,求知问道
一、学海堂之学缘
二、羊城书院之学缘
三、越华书院之学缘
第四章 科举住原,志比金坚,心忧天下,兰质葱心
一、两次院试
二、四次乡试
三、三次北上会试
第五章 廉吏佳绩,当代朱子,三晋传芳,觉民行道
一、候职山西:虽游宦,如游学也
二、为官襄陵:煦民若子女,民亦爱之如爹
三、辞官归隐:寄斯巨者,宜在修学好古之儒
第六章 设帐九江,学子如云,示以门径,通达实学
一、入门途径:学孔子之学
二、治学旨归:实学达变
第七章 学归孔子,四行五学,修身要略,冰清襟怀
一、惇行孝弟
二、崇尚名节
三、变化气质
四、检摄威仪
第八章 观文体势,内蕴道心,润物无声,化人襟抱
一、复古与风雅
二、变通与实用
三、重情与清心
第九章 九江学说,传承流衍,学术救国,行与道俱
一、流变轨迹及其创变
二、传承特质及其典型
结语 杏坛遗芳,绵泽百年,学归孔子,求志达道
附录— 《清史稿·朱次琦传》
附录二 《朱次琦未完殿试卷》
附录三 朱次琦弟子略举
附录四 朱次琦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缘起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朱九江评传 节选

东汉的许慎于《说文解字》中释“史”字,称“记事者也”。史学家康尼尔·李德另外提出:“历史,是指记录下来的或未记录下来的对人类往昔经验的记忆。”人类文明史,除了知识的积累之外,还离不开对于道德的经营与品性的倡导。而道德与品性的修为,又离不开传统的浸润与培育——无论大传统、小传统,“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在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承传当中,“道德”一词,是为“道”与“德”的结合。其中之道,是总体义、根源义;至于德,乃为本性义、内具义,“道是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德是实行原则而有所得,亦即道的实际体现”,故而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之称。对于道德本体、价值、实施的讨论,历来也为中国文化及传统士人所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亦汗牛充栋、富于启发。《易》“益卦”爻辞即已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注就此日:“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亦即诚信惠心是用不着问的,人们报答我的德行,德就可以达到更大的发展。《诗·鲁颂·泮水》亦称:“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恒恒于征,狄彼东南。”此即知识开拓着一个人的眼界,德义滋润着一个人的心灵,做人要有恒德,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有可能遭遇凶事。因此,人们不能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也不能忽略对自我品质的修炼。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子百家仍然非常重视知识传承与道德涵养。比如,老子称:“道生之,德畜之。”孔子谓:“志于道,据于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态度容色庄严,但是不以礼仪行世,就会产生劳倦之感;立身处事谨慎有度,但不以礼仪约之,就会容易胆怯;赴战场杀敌的勇猛,不以礼节规范,就会难免闯祸;作文说话直快而不以礼束之,则会变得尖酸刻薄。总之,一个人追求知识与智慧,讲求礼节与大道,就要敬诚、修德、慎独、克己,使个人的修养不断提升,由此不断成德成性。虽然在不同社会历史语境下,中国传统对个体素质的要求不尽相同,但以礼和德为核心,对仁、义的培育和实施起重要作用。 南海九江,地处南疆,北负五岭,南临大海。相较中原而言,岭南开化得比较晚。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广东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不断提升,南海走出不少显赫一时的官宦人士,也诞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当地宗族。他们建塾学、修家谱、立家训,教育本族童生,绵延功勋世德,不仅对家族后辈产生深刻影响,也带动了当地的文化教育发展。其中所产生的家学沉淀,又对本族文化的绵泽发展,起到基础性与根本性的导引。正如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谈及中国的士族文化时提出:“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陈先生亦强调:“夫土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家学,是在家族内部由父祖子孙世代相承的学业。家学及其族中礼法,影响着门风家业的承袭,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塑造与启引作用。朱氏作为南海九江当地的望族,流泽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共历十数世代。其族人把讲礼、崇德放在修身处世的首位,以此绵泽一方。这既与中国儒学的传承与发展紧紧关联,又与涵养丰富的岭南文化直接相系。在家学传统的发扬光大、家业主张的推陈出新中,广东南海九江朱氏的扬厉宗功、才德馨香,孕育出晚清一代名儒巨硕:朱次琦——朱九江先生。朱次琦病逝之前,自焚论著,使后来学者难以深入研究。但他留存的论著当中,记载了不少朱氏族人、族学。本章介绍九江朱氏,尽量征引与朱次琦相关的文献材料,以尽可能对朱次琦及九江学说的形成与特征寻根溯源。另外,朱氏家学,对朱次琦产生实质性的深远影响,要尽可能还原朱次琦学说,也需要对其族人、族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朱氏传统:美矣世家乔木,洵兮南海明珠 清嘉庆十二年(1807)的八月,朱次琦出生于广东南海九江上沙里(今广东省佛山市九江镇下西太平村)。因此,朱次琦被人称为朱九江或九江先生。他创立的学说,亦被人传为九江学术和九江学派。 南海这一地名称谓,*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秦朝设立了南海郡;隋开皇十年(590),另外设立南海县。当时的九江,为南海县管辖的一部分区域。到了北宋开宝五年(972),南海九江这一称谓,开始见于史料记载当中。而九江这一区域之所以得名,源自其地处西江下游九江大洋河段。 在唐代以前,南海九江的人口,仍然比较稀少,当地的土著居民,大多数是倚水而生、以渔为业。直至南宋咸淳十年(1274),中原人士由于政治纷争及避祸之需,携家带小,翻山越岭,大批南迁,自此与当地人杂居共处。南海九江的文化,也因为中原移民的大量南移及文化的直接带入,开始肇兴,其后有“九江丁共宋,有剩南雄种”之说。民国《佛山忠义乡志》一书亦有载述:“东粤之雄,莫先于穗石之岑也;南海之饶,莫过于禅山之浔也。”又有

朱九江评传 作者简介

邓菀莛,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副主任。研究专长为儒家伦理思想、经学与文学关系、古典诗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