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思考世界的少年:和孩子聊聊社会

思考世界的少年:和孩子聊聊社会

作者:张薇薇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80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33.1(5.7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思考世界的少年:和孩子聊聊社会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2721821
  • 条形码:9787512721821 ; 978-7-5127-218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思考世界的少年:和孩子聊聊社会 本书特色

◆训练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积累写作素材 ◆塑造国际视野,增强孩子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 ◆帮助孩子发现社会运转背后的经济逻辑 ◆让孩子触达*前沿的大脑洞见 ◆让孩子学会用可持续发展观看问题 ◆引导思辨社会现象,培养担当精神 ◆激发孩子向外探索,寻求独立,追求生命的意义

思考世界的少年:和孩子聊聊社会 内容简介

《思考世界的少年:和孩子聊聊社会》通过解读社会新闻,培养孩子从小就要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塑造孩子的公民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通过从多角度的解读培养孩子的思辨力,启发孩子多思考、爱思考,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根究底。培养孩子养成睿智的思维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加透彻地认识和观察世界,塑造孩子的国际视野。本书也是给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一个认知自己的新视角,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各种关系,早早地培养孩子想大事、干大事的思维。

思考世界的少年:和孩子聊聊社会 节选

米 饭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物。截至2022年,中国依然是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这么多人都要吃饭,而我们的主食米饭就来自于水稻。可能你并不知道的是,中国没有足够多用于耕种水稻的土地。 中国地大物博,怎么可能连耕地都不够呢?其实中国的耕地面积并不少,占世界的7%,可是中国人口却约占世界人口的18%。7%的耕地要养活18%的人口,应该怎么办呢?*好的办法,就是让有限的土地长出更多的粮食。但这说起来简单,实现起来简直难于上青天。 别看现在大米市场供应充足,几乎人人吃得上,但在几十年前,可完全不是这样。以前很多老百姓吃不饱饭,*困难时只能啃树皮、吃泥土充饥。那种艰苦,是如今的孩子完全想象不出来的。 虽然后来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让人们的生活慢慢好起来,可是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大难题。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世界其他很多国家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世界上的很多科学家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而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梦” 中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从年轻时开始,就立志要研究出让水稻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大提高产量的方法。他的名字叫袁隆平。 1949年夏,19岁的袁隆平高中毕业后,父亲打算让他学习理工科或医学,但袁隆平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想当一个农业科学家。”他毅然报考了西南农学院(今西南大学)。因为他的梦想就是让更多人吃得上饭、吃得起饭,也吃得饱饭。 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实现这个梦想实在是太难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量为126公斤,而且长期徘徊在这一水平。尽管后来水稻品种经历了由高秆到矮秆的变革,亩产量也由126公斤提升到250公斤左右,但是这样的产量,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远远满足不了当时的需求。 但是袁隆平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毕业后一直在进行提高水稻产量的研究,不论风吹日晒,日复一日地在试验田间进行各种尝试。终于,在1960年的时候,袁隆平意外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和以往的水稻不一样。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可以采用杂交水稻的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 对水稻进行杂交的做法,虽然1920年的时候就有美国科学家提出来,当时他们用两种不同性状的玉米的雌花和雄花相互授粉,培育出个头又大、玉米粒排列又整齐的杂交玉米,后来还培育了不容易倒地、麦穗大的高产小麦。但是,相较玉米,小麦和水稻的杂交技术太难了,美国的科学家用了20多年,经历了3万多次试验,才得到优质的小麦。以当时中国的技术条件,国际水稻学专家都不相信中国能够研发出杂交水稻。 袁隆平没有被困难吓住,他拜访专家,阅读大量外文资料,研究国外的成功案例,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他坚信:“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 抱着这样的信念,他每天在田间观察劳作,因为赤脚下田,经常被虫子、蚂蟥叮咬,还患了肠胃病。 在研究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很多次失败。比如,杂交水稻的产量反而比普通常规水稻降低了,而稻草量却增长了;好不容易实验成功,种出了亩产更高的水稻,结果这批水稻的第二代却长不高,稻穗也不饱满;解决了前面的问题,结果水稻因为品种和基因问题,全部生病了,颗粒无收…… 这些困难没有打倒袁隆平,*终他的实验成功了! 1974年,袁隆平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种可大规模推广的杂交水稻,产量比普通水稻高20%。到了1988年,全国已经有40%的稻田都种上了杂交水稻,水稻产量迅速上升,解决了几千年来伴随中国百姓的温饱问题。 科技改变粮食短缺问题 杂交水稻推广种植后,中国每年的水稻增量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2009年的估算数据)。不仅如此,袁隆平还把种植杂交水稻的科学技术带到了非洲,大大增加了非洲的粮食产量,让当地饱受饥饿之苦的人们能吃上饭。 继杂交水稻成功后,袁隆平又开始研发海水稻,让水稻在盐碱地里也能种植生长。 全世界的耕地面积是有限的,而全球的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即使提高水稻的亩产量也不足以解决问题。所以,怎样在过去不能种植水稻的土地上种出水稻,这一研究的意义非同凡响。 经历了多次失败,袁隆平带领的团队终于有了突破,他们把海水稻的种植技术运用在沙漠里。一直到2021年,91岁高龄的袁隆平还奋斗在海水稻研究**线。他在三亚的水稻试验田中和科研人员同吃同住,从来没有停下学习和研究的脚步。 在袁隆平和他带领的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的水稻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的亩产400公斤,到现在亩产1000公斤,而且正在向1500公斤突破,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我国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让14亿中国人有饭吃。袁隆平也因此被国家授予“共和国勋章”。这个奖章就是颁发给那些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人。 除此之外,他还在1981年获得我国**个特等发明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高科技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有媒体统计,袁隆平共获得国内与国际大奖多达67项。 可是对于袁隆平来说,这些光环并没那么重要。领奖台下的袁隆平,穿着*普通的几十元钱一件的衣服,开着*普通的车,住着距离试验田2公里远的单位房,大部分时间依旧泡在烈日下的农田里。他无数次强调:“其实我就是一个在田里种了一辈子稻子的农民!”他还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所以,无论播种季还是收获季,人们看到的他,总是挽着裤腿下稻田的形象,十足是个常年耕种的老农。 在他90岁生日的时候,这位笑称自己正式从“80后”成为“90后”的老人,在生日会上许愿说:“(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要早日实现!”如他所愿,就在当年,湖南衡南基地冲击双季稻亩产纪录成功,第三代杂交稻双季亩产达1530.76公斤。他的90岁生日愿望实现了! 2021年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老爷爷去世了。那一天,全国人民都无比悲伤,为失去一位改变世界的科学家而哀悼。 “粮食安全”任重道远 虽然袁隆平老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团队和他的学生们继续沿着他的脚步,为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努力着。 可能有人会问:“我国的温饱问题不是已经解决了吗?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研究?”虽然现在看起来我们不用为吃饭的问题发愁,但粮食安全始终是我们中国乃至全球的大问题。在联合国的一些报告中,经常会提到全球粮食危机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依旧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接触不到的人,在为吃不上饭而发愁。联合国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有8.28亿人正在遭受饥饿。即使是中国,虽然大家已经能吃上各种主食,可是如何吃得安全、吃得好,依旧是农业科学家们努力研究的方向。 即使是成功培育出超级水稻的袁隆平,他生前也曾如实地告诉大家:“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斤或者10斤都不容易。” 相信现在的很多孩子都读过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曾经的农民们在地里辛苦劳作,要用一整年的辛苦才能换来收获。 科技发展到现在,即使在种植业上可以利用很多先进的方法和机械设备来帮忙,每一粒粮食也都来之不易,它们是无数和袁隆平一样的科研人员日日夜夜思考、计算、实验和尝试凝聚的成果,也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产物。尊重劳动,不浪费粮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世界人口还在增加,全球气候的变化也让农业生产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我们有更多投身于基础科学事业的人才,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继续前行。 袁隆平爷爷曾这样说过:“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水稻下面乘凉。”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也能够在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同时,成长为一个有理想、对社会和人类有责任心的人,为了人类的命运而努力学习。 致少年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存活的根本,但是粮食短缺的问题却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为了解决中国耕地不足的问题,袁隆平年轻时就立志学农。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试验田中反复尝试,在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产量超出普通水稻20%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而获得无数光环的袁隆平老爷爷初心不改,在八九十岁的高龄依旧奋战在研发**线。虽然他已经去世,但我们会永远记住他,感谢他为人类生存所作出的贡献。

思考世界的少年:和孩子聊聊社会 作者简介

张薇薇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主修影视传媒和新闻。曾就职于包括电视台、知名报业集团和海外新闻通讯社等多家媒体机构。两个孩子的妈妈,多家中外童书出版机构的合作课程老师和阅读讲师。公众号“无敌大薇薇”主理人。给孩子们讲双语新闻三年,擅长用孩子理解的话,讲解复杂深刻的现象和道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