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沉思录(中英双语·精装典藏版)
¥26.6¥45.0形势比人强:观念的力量
¥24.4¥49.8原生之蔓
¥28.4¥49.8妻子的记忆/(韩)吴城岱
¥28.4¥49.8舞马与驯鸢:柯睿自选集
¥44.2¥68.0
马瑞芳品读聊斋志异·人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5572773
- 条形码:9787545572773 ; 978-7-5455-7277-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马瑞芳品读聊斋志异·人卷 本书特色
1.《聊斋志异》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大成者,经典篇目被多次改编为影视剧,如《画皮》《劳山道士》等,是一部被曹雪芹、博尔赫斯、芥川龙之介、莫言学习和模仿的经典之作。 2.打破《聊斋志异》常规解读方式,以鬼、狐、妖、神、人为主题分别讲解。本卷以“人”为主题,描绘了平凡尘世间各种匪夷所思的奇人异事与百姓非比寻常的生活经历。 3.《百家讲坛》马瑞芳倾情讲解:《百家讲坛》栏目《说聊斋》主讲人马瑞芳潜心研究《聊斋志异》四十余年,精心选编,权威专业,行文犀利幽默,讲解深入浅出。 4.经典篇目家喻户晓:从《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小说中选取《连城》《促织》《王桂庵》等经典篇目,立足文本,着眼当下,从文字到社会背景全方位分析。 5.内含精美插图:本卷从《聊斋图说》中精选12幅精美彩绘,从《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中精选20余幅黑白插图,演绎鬼狐神妖,人情世态。 6.有声节目《马瑞芳讲聊斋志异》在喜马拉雅广受听众好评。
马瑞芳品读聊斋志异·人卷 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是清代有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中国志怪小说的杰出之作。本书从《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小说中,以“鬼、狐、妖、神、人”为切入点,从全新的角度对原著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以便于读者更深入细致全面地了解这部名著。本卷精选了《聊斋志异》中与“人”有关的篇目进行讲解,描绘了原著中平凡尘世间匪夷所思的奇人异事与百姓的各种非比寻常的生活经历,或揭露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每个主题都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风格等处细致分析,结合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发掘其深层次的内涵。作者以轻松诙谐的语言,为读者解读一个个动人的《聊斋志异》故事,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感受《聊斋志异》世界的多彩玄妙。
马瑞芳品读聊斋志异·人卷 目录
001 《连城》:媲美《牡丹亭》的绝世恋
015 《侠女》: 我的人生我做主
026 《颜氏》: 女扮男装做高官
037 《细侯》: 女性版寿亭侯
045 《细柳》: 绝版《聊斋》“虎妈”
057 《庚娘》: 巾帼不让须眉
066 《云翠仙》: 所嫁非人能如何
077 《王桂庵》: 一见钟情的经典模式
091 《寄生》: 花心儿子狗尾续貂
103 《姊妹易嫁》: 大姨夫作小姨夫
111 《仇大娘》: 健妇持门户,胜似一丈夫
124 《珊瑚》: 恶婆婆走了华容道
135 《韦公子》: 花花公子的人生惨剧
145 《促织》: 皇帝爱小虫,百姓遭大难
157 《贾奉雉》: 金盆玉碗盛狗屎
168 《王成》: 懒汉靠诚信致富
180 《宫梦弼》: 颠颠倒倒钱做主
191 《胡四娘》: 势利社会风俗图画
199 《张诚》: 感动中国兄弟情
209 《大力将军》: 侠义施舍豪爽报答
216 《王者》: 红线金盒儆贪腐
222 《田七郎》: 他为何献出生命
237 《佟客》: 牛皮大王当场出丑
242 《真生》: 假作真来真亦假
248 《胭脂》: 蒲松龄恩师断奇案
262 永远的经典
马瑞芳品读聊斋志异·人卷 节选
《王桂庵》:一见钟情的经典模式
古代小说、戏剧描写男女爱情的常用构思是一见钟情。《西厢记》里的佛殿相逢不是对一见钟情式恋爱*早的描写,却成为*经典的一幕。张君瑞在佛殿蓦然间遇到崔莺莺,立即灵魂出窍,来了一大段唱词:“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张君瑞害了相思病,开始死缠烂打地追求崔莺莺。剧作家和小说家的“戏法儿”各有千秋。蒲松龄也喜欢写一见钟情,经常派神鬼狐妖扮演爱情小说里的女主角:温如春对宦娘,是人对女鬼一见钟情;米生对神女,是人对神一见钟情;冯生对辛十四娘,安生对花姑子,黄生对香玉,都是人对妖一见钟情。这些小说女主角,都是没有也不可能受孔孟之道束缚的化外女性。不知道是不是蒲松龄觉得人和鬼、妖、仙一见钟情对凡人没多少说服力,在他晚年时,他又写了一位凡间姑娘作为一见钟情式爱情小说的女主角。《王桂庵》是一个除了男主角奇特巧合的梦境外,没有任何神异色彩,没有任何神鬼狐妖,却照样演绎出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真情挚爱的故事。一对青年男女偶然相遇,连对方的名字和身份都不知道,就在茫茫人海中苦苦追寻,苦苦等待,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篇小说有精彩灵动的人物,有如诗如画的环境,也有精金美玉般的语言,在艺术造诣上可谓炉火纯青。 小说开头先交代男主角:“王樨,字桂庵,大名世家子。”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这种植物的花通称“桂花”。《聊斋》中的人物命名非常讲究,王樨的字是桂庵,刚好与名相对应。蒲松龄把这样美好的名和字放到自己钟爱的小说人物身上,当然有特殊倾向——王桂庵对爱情的执着非常感人。至于女主角,我们后边会知道她叫“芸娘”,这一点更有深意,我们*后再说,因为只有了解了整篇小说的内容,才能理解女主角名字背后的意义。 小说开头短短十个字,蒲松龄的思路是:男主角是人格馨香的人物,又是个有钱有势的世家子弟。他的行事,当然就带着“钱”字当头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办起事来会顺风顺水,但如果碰到不爱钱财的,比如说女主角和她爹,就恰好不管用。这正是人物的身份悬殊造成的情节波澜起伏、有趣的地方。 王桂庵到南方游历,把船停在江岸边,邻船有位船家的女儿正在绣花,姑娘漂亮而有风韵。王桂庵偷偷窥视欣赏了好长时间,姑娘却好像没发觉。王桂庵便高声朗诵起“洛阳女儿对门居”,故意让那姑娘听到。姑娘似乎觉察到这诗是吟给她听的,也能听懂是什么意思,她微微抬头从眼角飞快地看了王桂庵一眼,便低下头继续绣花。王桂庵越发像丢了魂儿,拿起一锭金子远远投给姑娘。金子落在姑娘的衣襟上。姑娘把金子拾起来就丢了回去,好像不知道那是金子似的。金子落在了岸边,王桂庵将其捡了回来。一个船夫的女儿居然对金子不感兴趣?他越发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又拿出一个金钏朝姑娘投去。金钏掉在姑娘的脚底下,姑娘仍专心绣花,不管那金钏。不一会儿,邻船的船家回来了。王桂庵怕他发现了金钏后追根问底,正着急得很,只见姑娘从从容容地用两脚把金钏遮盖了起来。船家解开缆绳,将船撑离岸边,那条小船顺着河流飘走了。 王桂庵两次投掷都投到了想投的地方,这位贵公子要是生在现代,真可以凭投掷水平进垒球国家队。王桂庵的两次投掷,起什么作用了吗?好像没什么作用。他又懊丧又怅惘,呆呆坐着,非常后悔:我刚刚为何不马上向那个绣花女求婚呢? 还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爱情已油然而生。王桂庵从一开始对邻船姑娘感到惊艳,到试探、追求,再到*后下决心求婚,是因为姑娘美吗?是,但仅仅美还不至于此。蒲松龄写绣花女用了四个字——“风姿韵绝”。不仅美而且有“韵”,不仅有“韵”而且“绝”,美得有韵味,美到了极致。更重要的,姑娘严肃自重。偶遇的贵公子频频示爱,她不马上接受,而是谨慎观察,小心戒备。她抬头看王桂庵一眼,是因为听到他吟诗,说明此人是读书人、风雅之士,不是寻常寻花问柳之徒;王桂庵朝她丢金锭,似乎想以金钱做诱饵,于是她立即给丢了回去。两人结婚后,她对王桂庵解释说:我家家境仅仅可以自给,但对来路不明的钱财从来不看重,可笑你双瞳如豆,妄想用金钱打动我。有读者会问,为什么王桂庵再投以金钏时,她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同样是黄金,为何比金锭轻得多的金钏反而能被接受呢?因为这是爱情的信物,说明王桂庵是真心求爱。所以当父亲返回时,她就用纤足轻轻一盖,机警地将金钏藏了起来。她将金钏藏起来,有着双重意义:既是接受了王桂庵的示爱,也是保护王桂庵。这一点,王桂庵心领神会。 王桂庵向绣花女投钏,绣花女一开始似乎不在意,任凭那金钏掉在那里,惹得王桂庵着急,她父亲一回来,她立即不动声色地把它藏起来,这一巧妙的细节被曹雪芹套用进了《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贾琏垂涎尤二姐,想利用替贾珍到尤老娘那儿取银子的机会勾搭尤二姐。等他到了尤老娘那里,恰好尤老娘和尤三姐不在,只有尤二姐在。贾琏认为机会来了,先是找尤二姐要槟榔吃,故意吃尤二姐吃了一半的,再把尤二姐的荷包揣了起来。贾琏死皮赖脸地拿到尤二姐的荷包,这就算是定情物了。那贾琏的定情物是什么呢?贾琏这个情场老手,一边喝茶,一边把汉玉九龙佩解下,拴在手帕上,趁丫鬟回头的工夫,朝尤二姐撂了过去。尤二姐只装看不见。等听到帘子响动,却是尤三姐和尤老娘回来了,贾琏连忙给尤二姐递眼神儿,让她赶紧藏起来,尤二姐仍旧不理会他。贾琏很着急,只好迎上去和尤老娘、尤三姐说话,再悄悄回头看时,尤二姐像没事人一样笑着,而那手帕和九龙佩已经不见了。两个偷情高手在女方母亲和妹妹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了荷包换玉佩的定情之约。 三十几年前,美国汉学家赵冈教授曾说,贾琏与尤二姐的九龙佩定情和《聊斋》中王桂庵与榜人女(即船夫的女儿)芸娘的金钏定情如出一辙。他说得很对,这两处细节太相似了,略微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从绣花女身上读出来的是钟情少女的机智,从尤二姐身上读出来的是调情高手的高明。 绣花女的船走了,王桂庵心情沮丧,呆呆地坐在那儿,痴痴地想着那美丽的姑娘。当时,王桂庵刚死了妻子,后悔没马上找那姑娘的父亲定亲。王桂庵询问了附近的几个船夫,都说不认识那船家。王桂庵回到自己的船上,急忙去追赶那姑娘的船,极目远望,直看到天边,也没有发现那条船的丝毫踪影。王桂庵不得已,只能回到镇江办完事,再沿江细细访察,然而仍旧没有那条船的任何音讯。他回到家,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都在想着那姑娘。过了一年,他还是放不下,于是又来到南方,雇了条船停在江边,好像在船上安家了一样。他每天细细地数着江上来往的船只,这些南来北往的船,哪条船挂什么帆,哪条船用什么桨,他都能认得出来了,却就是没有那艘船的踪影。这样住了半年,带去的钱全都花光了,王桂庵只好回家。王桂庵对这位榜人女越是找不到越是想,蒲松龄用了八个字写他:“行思坐想,不能少置。”回到家后,他无论是走路还是坐着,都仍是放不下那位姑娘。王桂庵对偶然相遇的榜人女是真心的,痴情的,却也是无望的。 半年后一个夜晚,王桂庵恍惚中觉得来到了长江边的一个小村子,进村后,过了几道门,看到一户人家破旧的柴门边,稀疏的绿竹排成篱笆。这是什么人家的小花园吧?王桂庵这么想着,径直走了进去。接着,他看到一棵树,繁盛的红丝状花朵挂满了枝头,很优美。他想:有句诗叫“门前一树马缨花”,写的就是这个吧。又走了几步,看到小院子干干净净,整洁清爽,北边有三间草屋,门关得严严实实的。南边有一间更小的房子,窗下绿意盎然的美人蕉开着红艳艳的花,好优雅!是谁住在这么清雅的地方呢?他好奇地探身往窗子里瞅,看到门边衣架上挂着花裙子。哦,我怎么能窥视女儿家的闺房,岂非太失礼?他这么想着,慌忙往后退。里边的人已经发觉他的动静,跑出来看外面的客人是谁。女子刚一露面,王桂庵就欣喜若狂:这不是我日思夜想的绣花女吗?他说:“没想到咱们还有再见面的一天啊!”刚想过去亲近,他就醒了,原来是梦! 蒲松龄太会写梦境了,如《狐梦》《莲花公主》等,整篇都是梦,而在《王桂庵》这篇小说中,梦境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桂庵在梦中来到美丽的江边小村,进入一家朴素而洁净的农家小舍,特别是看到一棵开满红花的树,他在梦中还想到了“门前一树马缨花”的诗句。蒲松龄为什么要安排一棵树而且是一棵特定的树呢?这里面大有文章。王桂庵梦中看到的这棵树叫合欢树,又叫马缨花树,树的叶子早上张开,晚上合上,所以它还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夜合”,一个叫“合昏”。“合昏”的“昏”不是和“结婚”的“婚”同音吗?小说家在小说场景中安排一棵树,不会是随便安排的,必须有点儿寓意。王桂庵在梦中看到的树绝对不允许是柳树、松树、杨树,只能是合欢树。而王桂庵想到的诗句,据冯镇峦和吕湛恩的批注,出自元代虞集的《水仙神》诗:“钱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马缨花。”*后这句太 美了。 王桂庵为了一个偶然在江边惊鸿一瞥的少女,一个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遇到的人,日思夜想,苦苦寻求,他的痴情感动了上苍,终于让他在疏竹为篱、红丝满树、苇笆光洁、红蕉蔽窗的江边小舍,见到了绣花女。雅景丽人,赏心悦目,可惜只是黄粱一梦。王桂庵把这个梦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敢对人说,怕说了就“破此佳梦”。这是个有预示性的异梦。 又过了一年多,王桂庵再次来到镇江,这个地方有位徐太仆,和王桂庵家是世交。太仆原是周朝官职,乃九卿之一,明代仍设有这个职位,属正三品,而到了清代已没有这一官职。王桂庵去看望徐太仆,骑着马儿信步来到一个江边小村,道路旁的景色他仿佛在哪里见过。这时,他看到一户人家门内有棵马缨花树,那景象也跟梦里一模一样。王桂庵惊讶极了,跳下马就直接进了院子,院子里的种种景物和梦境一点儿差别也没有。再往里走,房子也跟梦境里见到的完全一样。既然深藏心中的梦境变成了现实,他不再疑虑,直接跑到南边的小房子跟前,绣花女果然在里边。她远远地看到王桂庵,吃惊地站了起来,半掩上门,躲在门后训斥道:“哪儿来的男人?”王桂庵半信半疑,以为还是在做梦,于是继续往前走。女子见他凑近,“砰”的一声,把门关严了!想念的人终于出现,王桂庵却吃了闭门羹。王桂庵转到梦中到过的窗前,困惑地问当年的绣花女:“你不记得丢金钏的人啦?”接着他诚恳地述说起这几年的相思之苦,并把做梦见到她的事说了出来。 绣花女非常谨慎,隔着窗子对王桂庵来了番严格的“审问”,仔细询问起王桂庵的家世,王桂庵如实相告。绣花女听说他是世家子弟,很不理解地问:“你既然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家里必定有佳人为妻,为什么一定要找我?”王桂庵回答:“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再娶了。”绣花女这才说:“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就足以看出你的真心了。我的情况很难跟父母说,但我已经为了你拒绝了好几家的求婚。金钏还在我身边,我相信对我钟情的那个人一定会来打听我的消息。如今父母恰好到亲戚家去了,他们马上就会回来。你且先回去,派人来说媒提亲,大概父母不会不同意。如果你想不经过正式婚姻跟我苟合,那你可就打错算盘了。”王桂庵听了绣花女的话,心花怒放,扭头就走。绣花女远远地对他喊道:“王郎,我叫芸娘,姓孟,我父亲字江蓠。”王桂庵默默记住了她的话。王桂庵苦苦追寻了三年多,直到这时才知道他爱的女子叫孟芸娘。 我喜爱的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由大名鼎鼎的明星费雯·丽主演。《魂断蓝桥》中,男主角罗伊直到要申请结婚时才问女主角玛拉:“哎,你姓什么呀?”这段情节被看成是经典爱情故事的趣笔和典范,是好莱坞的发明创造。其实这样有趣的细节,三百年前蒲松龄早就写过,他笔下的“灰姑娘”直到追求者要正式求婚,才告诉他自己的姓名。 富家公子王桂庵对不知姓名的乡下贫家女一见钟情,虚嫡妻位以待,苦苦寻觅三年,“情痴”二字,当之无愧。无独有偶,他钟情的绣花女也在等待,还为这无望的等待数次抗婚。为了那偶然的惊鸿一瞥,为了那一瞬间电光石火般的感情交流,为了一个没留下地址,不知今生还能否再见到的人,矢志不渝,殷切翘盼,茫茫人海,冉冉岁月,真诚纯净,坚如磐石,其情足以感天地、泣鬼神。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人见面后述相思、订终身,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蒲松龄却不落窠臼,他让二人喜相逢,进一步触发出真情怀。两人**次见面,芸娘靠自己的魅力,把王桂庵对女色的猎艳导引为对终身伴侣的寻求;两人重逢,芸娘又郑重声明:如果你确实钟情,那就一定得“倩冰委禽”,决不同意“非礼成耦”,把两人关系明确定位于平等婚姻。当心花怒放的王桂庵连心上人的芳名、未来岳父的名字都忘了问时,又是芸娘细心地告诉他求婚必须知道的一切。蒲松龄把这段恋人长江边的“敖包相会”,写得曲折有趣,面面生风!这对恋人,男的像毛手毛脚的莽张飞,女的却像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两个年轻人,同样是痴情,却表现得完全不一样。芸娘告诉王桂庵的是父亲的字——在古代,倘若见人喊其名,是极大的不恭——仅从这一点看,绣花女肯定不是什么“榜人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恋人述衷情一直是隔着窗户进行的。芸娘连手都没让王桂庵碰一下,王桂庵也没有提出任何逾矩的要求,除了痴情,还是痴情。芸娘的自重,王桂庵对芸娘的尊重,通过“隔窗”这一细节写活了。 王桂庵的爱情这下子岂不是瓜熟蒂落、大功告成?不,居然还有波折——他的求婚被拒绝了。为什么?因为他有钱。王桂庵携百金到孟家求婚,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到碰了钉子。孟江蓠说:“我的女儿已经许配给他人了。”王桂庵说:“我调查得很清楚,您女儿还待字闺中啊,您为什么要拒绝我?”孟江蓠冷淡地说:“我说的是真事,不是开玩笑。”王桂庵回到住处,百思不得其解。读者看到这儿肯定也如堕五里雾中,两个青年人,一个未嫁,一个未娶,郎有财,女有貌,男方苦苦追寻好几年,女方为了男方拒绝数次议婚,为什么王桂庵求婚反而碰了钉子?王桂庵不甘心,不得不冒着娶“榜人女”的羞辱,求身居高位的徐太仆出面斡旋。小说原文是这样写的: 当夜辗转,无人可媒。向欲以情告太仆,恐娶榜人女为先生笑;今情急,无可为谋,质明,诣太仆,实告之。太仆曰:“此翁与有瓜葛,是祖母嫡孙,何不早言?”王始吐隐情。太仆疑曰:“江蓠固贫,素不以操舟为业,得毋误乎?”乃遣子大郎诣孟。孟曰:“仆虽空匮,非卖婚者。曩公子以金自媒,谅仆必为利动,故不敢附为婚姻。既承先生命,必无错谬。但顽女颇恃娇爱,好门户辄便拗却,不得不与商榷,免他日怨婚也。”遂起,少入而返,拱手一如尊命。 直到这时,王桂庵才从徐太仆的嘴里知道,他误认为是“榜人”的孟江蓠原来不是船家,而是一位隐士、读书人,还跟朝廷高官有很近的亲戚关系。徐太仆说孟江蓠是其祖母的嫡孙,实际应该是嫡外孙,因为如果是嫡孙,他应该姓徐才对。所以,孟江蓠跟徐太仆是表兄弟。王桂庵不得不把自己跟芸娘如何在几年前偶然相遇,他如何苦苦找了她好几年等前情,一一告诉这位父亲的老朋友。王桂庵肯定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说这些话的,因为在那个时代,男女私相授受、自订终身是封建道德所不齿的行为。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王桂庵不能不实话实说。徐太仆倒也通情达理,还热情地帮他解决眼前的问题。王桂庵由此知道了自己被拒绝的原因,正是他太有钱且动不动拿钱说事!孟江蓠面对前来打探消息的徐大公子,说:“我虽然穷,但不是卖女儿的。”还说,“我女儿相当任性,给她说过好几个好门户,她都不同意,我得听听女儿的意见!”有清高的父亲,才能有自重自珍的女儿。父亲许婚还要征求女儿的意见,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通情达理了。 假如哪位专家“高屋建瓴”来段理论分析:《聊斋》爱情总是反抗父母之命,青年男女为了争取爱情自由,跟封建家长进行斗争……千万不要相信,至少,不要全信。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古今父母心。《聊斋》婚恋故事中的老爹们,虽然是封建家长,却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么头脑僵化,那么不通情理,那么不以儿女幸福为念。有时,还恰好相反,他们可能是儿女婚恋中的护法神、定海神针。像孟江蓠这样家境贫寒的隐士,他挑选女婿,是不看你是不是有钱有地位的。如果你很有钱,而且总是拿钱说话,则刚好会起反作用,因为那样老头儿会认为你是纨绔子弟,不会善待他的宝贝女儿。小说家和思想家喜欢批判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而在《王桂庵》中,“父母之命”呈现出了健康、圣洁、审慎的特点。芸娘的父亲孟江蓠对于女儿的婚事,抛开贫富的偏见,注重人品的要求,表现出一种清高的情操和正派的为人。孟江蓠是如何呵护女儿的,对今天我们这些做爹做妈的,仍有启发意义。 徐大公子回来向父亲复命后,王桂庵准备了丰厚的彩礼,到孟家下聘,又借了徐太仆的房子迎亲,终于跟芸娘洞房花烛。住了三天,王桂庵辞别岳父回北方老家。晚上睡在船里,他问芸娘:“过去我在船上遇到你,一直怀疑你不像是船家的女儿,你们当日撑船做什么?”芸娘说:“我叔叔家住江北,当日我们借了条小船去看他。我家家境不宽裕,但对意外之财从不看重。可笑你两眼如豆,动不动想用钱打动人。我刚听到你吟诗时,知道你是风雅之士,但又怀疑你是轻薄之人,把我当荡妇挑逗。倘若让我父亲看到你丢的金钏,你可就死无葬身之地啦。我怜惜人才的心是不是很急切呀?”王桂庵笑了笑,说:“你很聪明,然而还是掉到我的圈套里啦!”芸娘问:“此话怎讲?”王桂庵住了口,故意不说,芸娘固执地追问,王桂庵才编谎说:“离家越来越近,这事也不能总对你保密。实话告诉你,我家里早就有老婆了,是吴尚书的女儿。”芸娘不信,王桂庵故意一本正经地说下去,讲得跟真的似的。芸娘脸色大变,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站起身,跑出船舱。王桂庵鞋都来不及穿,赶紧追了上去,但芸娘已经跳到江里了。王桂庵大声呼叫,几条船上的人都给惊醒了,然而此时夜色昏蒙,只看到滔滔江水上泛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 有情人终成眷属,结果王桂庵乱开玩笑,一句“家中固有妻在”,引得芸娘毫不犹豫就投进滔滔江水!她这一跳,是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决不做富儿的玩物,宁死不与轻薄儿为伍!是追求平等的爱,不平等,毋宁死!在严酷的考验下,柔婉曼妙的芸娘表现出了刚烈的品性,其个性魅力熠熠生辉。王桂庵害得芸娘投江之后,以为她死了,想用重金请人寻找芸娘的尸体,但是没有人见到过。王桂庵终日在悔恨中度过,就这样过了一年多。有次,因躲雨来到一户人家借避,主人家老太太抱的孩子突然叫他“爹”。他本以为是小孩子胡乱叫的,正准备趁着雨势渐小离去时,没承想芸娘抱着孩子出来了。竟然真是他的儿子!原来,一年多前,莫老夫妇到南海拜佛,回来的路上把船停在江边。芸娘投江后随波而下,恰好碰到莫老头儿的船。莫老头儿让人把她捞了上来,又对她进行了抢救,芸娘这才渐渐苏醒过来。莫老夫妇一看,是个美丽端庄的女子,就将她收为义女,带回了家。莫老夫妇想给她挑女婿,她不同意。过了十个月,芸娘生下一个儿子,因为是寄养在别人家,所以取名寄生。王桂庵到莫家避雨时,恰好满周岁的寄生做出了“襁褓认父”的奇事。王桂庵解下行李,进去拜见莫老夫妇,认他们为岳父母。住了几天,莫老头儿全家随王桂庵一起迁回大名府。到了大名府,才知道孟江蓠已在王家等了两个月。孟江蓠刚到王家时,看到仆人们总是支支吾吾,非常令人怀疑,等他见到女儿,才高兴地放下心来。听他们叙述完各自的经历,孟江蓠才知道,原来仆人们闪烁其词是有原因的。 一位大名府的贵公子梦寐以求一个镇江边的“榜人女”,两人地位悬殊却情比金坚,是这段痴恋特别动人的地方,也是王桂庵这位富家公子特别可爱的地方。而出身贫寒的芸娘既风姿韵绝又自珍自重。蒲松龄用了几个细节来写她:她在船上对于王桂庵的示爱表现出的严肃自持的态度;王桂庵找到她后,她隔着窗子对王桂庵进行严肃的“审问”,非常谨慎;听到王桂庵开玩笑说家中有妻后,毫不犹豫地跳江。这些细节生动刻画出芸娘柔美而坚强,聪慧而果敢的形象。蒲松龄笔下的人物命名非常讲究。芸娘,“芸”为香草之名,也叫芸香,是一种有驱虫作用的药草。《礼记·月令》中有“仲冬之月芸始生”之句。芸娘为人正气凛然,她与王桂庵一见钟情,却拒绝苟合,一定要明媒正娶。她不与轻薄儿为侣,宁死不做妾。“芸”又可形容花草枯黄之貌,《诗经·小雅·苕之华》中有“苕之华,芸其黄矣”一句,孔颖达疏曰:“及其将落则全变为黄,芸为极黄之貌。”心志高洁的芸娘嫁给王桂庵后随之乘船还家,王桂庵开玩笑说“家中固有妻”,芸娘当即投江,香草枯萎。蒲松龄用一个“芸”字,就把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都概括了,实在高明。另一个次要人物——芸娘之父孟江蓠,则通过一个拒婚的细节给写活了。 跟精彩的人物形象相辅相成,《王桂庵》篇所展示的小说技法也非常棒。“夭矫变化,如生龙活虎,不可捉摸”(但明伦评),故事丝丝入扣,环环相生;“文字不险不快,险绝快绝”(冯镇峦评),时而如山路崎岖,惊险迭出,时而如小溪潺潺,平静温馨,真是“平江恬静之际,复起惊涛,远山迤逦而来,突成绝壁”(但明伦评)。令王桂庵心旷神怡的美梦,会因“女父适归”惊醒;眼看就要促成的婚姻,又因芸娘父亲无中生有地宣布“息女已字”而半路搁浅;“积数载之相思,成三日之好合,一句戏言犹未了,满江星点共含悲”(但明伦评);二人劫后相遇,蒲松龄也不让芸娘遽然出现,而以寄生认父布成疑阵,再让芸娘出来交代投江后的经历。一对恋人历尽磨难,终于团圆。
马瑞芳品读聊斋志异·人卷 作者简介
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红学会学术委员。曾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山东省政协常委。 作品曾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散文一等奖、全国纪实散文奖、首届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奖、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理论批评类),多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创作成就载入《中华文学通史·当代卷》。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蓝眼晴·黑眼晴》《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集《煎饼花儿》《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等近十种,学术专著《幻由人生:蒲松龄传》《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等约四十种。 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说聊斋》,喜马拉雅主讲《马瑞芳品读红楼梦》《马瑞芳讲聊斋志异》《马瑞芳品读金瓶梅》《马瑞芳品读西游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3¥4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