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医养结合——中国健康老龄化之应对

医养结合——中国健康老龄化之应对

作者:李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8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3.5(7.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医养结合——中国健康老龄化之应对 版权信息

医养结合——中国健康老龄化之应对 本书特色

本书适用于健康老龄工作的行政部门管理者、 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管理者及从事老年健康管理和长期照护工作者。

医养结合——中国健康老龄化之应对 内容简介

本书拟包括十二章,从理论介绍到实践经验梳理,从管理模式、政策评述、人力资源开发、消费市场业态也健康产业的发展进行介绍,同时关注医养结合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长期照护体系等热点话题。此外,对中国医养结合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包括产业前景分析,以及基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用的理念,对医养结合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讲智慧养老理念、技术应用、平台建设融入其中。

医养结合——中国健康老龄化之应对 目录

目录
**章 健康老龄化与中国养老 1
**节 老龄社会与健康老龄化 1
第二节 中国老龄化人口分析与应对 6
第三节 健康养老相关服务体系 11
第四节 中国养老的主要模式 14
第五节 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17
第二章 医养结合概述 20
**节 医养结合的基本内涵 20
第二节 医养结合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26
第三节 医养结合的供给侧分析 28
第四节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30
第三章 中国医养结合政策评述 35
**节 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特点 35
第二节 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梳理与解读 40
第四章 医养结合的法律体系 47
**节 医养结合的法律制度 47
第二节 医养结合服务中的法律风险分析 50
第三节 医养结合模式存在的法律问题 51
第四节 国际法律制度的借鉴及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 52
第五章 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 57
**节 长期照护概述 57
第二节 国内外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相关模式 61
第三节 国内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64
第四节 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评估 66
第五节 国内外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研究现状 70
第六节 国内外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现状 73
第七节 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76
第六章 我国医养结合主要模式及其SWOT分析 81
**节 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服务模式 81
第二节 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模式 84
第三节 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 86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88
第五节 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模式 92
第七章 老年人健康管理 95
**节 老年人健康管理概述 95
第二节 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02
第三节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管理 105
第八章 老年人力资本开发 118
**节 积极老龄观 118
第二节 老年教育 121
第三节 老年志愿服务 131
第四节 发展基层老年社会组织 136
第九章 老年消费市场与养老产业 142
**节 养老服务业态 142
第二节 老年用品市场 145
第三节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及养老地产 147
第四节 老年人商业保险 150
第五节 健康中国与智慧养老 153
第六节 适老金融服务的发展 157
第十章 医养结合的激励与推广 163
**节 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激励 163
第二节 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激励 165
第三节 医养结合服务人员的激励 168
第四节 医养结合服务对象的激励 171
第十一章 我国医养结合发展前景的展望 174
**节 中国医养结合产业前景分析 174
第二节 中国医养结合发展模式的展望 176
展开全部

医养结合——中国健康老龄化之应对 节选

**章 健康老龄化与中国养老 **节 老龄社会与健康老龄化 一、健康老龄化的来源 随着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伴随老年人年龄增长产生的健康问题,在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也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加强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 (一)健康老龄化的提出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核心是着眼于医疗保健和老龄化过程中的老年人健康问题,强调提高大多数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缩短其带病生存期,使老年人以正常的功能健康地存活到生命终点。 1992年,联合国第四十七届大会通过的《2001年全球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开展健康老龄化运动”;2012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老龄化与健康”;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以关于老龄化进程的*弱证据为基础提出建议,并站在新的理念和视角诠释了健康老龄化的丰富内涵及政策导向,纠正了当时有关人口老龄化和健康领域存在的不足和偏见,同时倡导政策制定者和服务提供者创新服务提供方式,通过开展人口老龄化的综合性公共卫生行动,来发展面向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应对战略新模式。 我国*早提倡健康老龄化的是邬沧萍教授。邬教授指出,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种医疗保健目标,更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并需要把健康的概念引申到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加强老龄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制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调动多部门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引导年轻人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养老准备,也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有尊严、有保障的幸福晚年生活环境。2013年5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全国基线报告》,提出“老龄化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实现健康的老龄化”观点。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健康老龄化定义为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二)健康老龄化相关定义 1.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 2.健康老龄化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个人的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社会整体的协调、社会发展氛围良好等的总和。1992年,联合国提出健康老龄化是老年人群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好状态,即群体的健康长寿。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中将“健康老龄化”定义为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过程,包括内在能力和功能发挥两个维度。其中,内在能力指个体以基因遗传为基础、受个体特征的影响,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功能的整合;功能发挥则是指老年人内在能力与环境的互动,*终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环境包括两大方面,既包括社会观念、公共政策等宏观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居住环境、人际关系等微观环境。 二、健康老龄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一)健康老龄化的内涵 1.预期寿命的延长 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是努力实现大多数老年群体的健康长寿,主要体现在健康预期寿命的提高。此观点的提出,意味着关注平均预期寿命,使老年人健康生存尤为重要。 2.生命质量的提高 健康老龄化不仅延长了生命的长度,*重要的是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减少因身体的衰老带来的疾病,使慢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维持老年人自身良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3.“健康”观念引入社会各方面 人类年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要求有相应的健康转变,同时要把健康的内涵引申到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实现经济健康,即“老有所养”,经济富裕,有*基本的养老保障;实现社会环境健康,即拥有老年宜居的环境、敬老孝老的社会风气,经济充满生机,社会运转正常及社会氛围和谐。另外,应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结合起来,作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学科的多元化来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4.全生命周期实现健康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老年期的健康问题,是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健康问题不断积累而成的。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的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要在个体和群体增龄的动态过程中去认识;将老年群体健康看作迈入老年前的婴幼儿、青少年和成年后各阶段所有制约健康因素的*综合、*集中和*终的呈现,并全面多元地认识老年人的健康。要重视健康管理前移,提高全人口在各个时期的健康水平。 5.实现“全民健康” 老年人口并不是社会上孤立的群体,而是与其他年龄人口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因此全面健康老龄化不是仅仅理解为老年时期的全面健康,而是针对不同年龄层面的全部人口而言的,可以理解为“全民健康”。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分析,只有中青年时期的全面健康才能为老年时期的全面健康奠定基础。健康老龄化有个体和群体之分,但群体健康老龄化是建立在个体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健康老龄化的对策不能仅以老年人口为对象,而应包括儿童、青少年在内的各个年龄段的所有人口,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全面考虑。健康老龄化作为全民性的社会发展目标,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逐步实现。 (二)健康老龄化的相关理论 1.马斯洛需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理论将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大需要。该理论指出在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的需要。按照马斯洛需要理论,老年人的需要也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吃、穿、住、行)、安全需要(健康保障、安全)、社交需要(友情、归属感)、尊重需要(尊严、认可)和自我实现需要(自我价值)。 健康老龄化以老年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功能,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的老化、逐渐淡出主流社会生活,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更需要家庭、社会和国家多元主体的关照。因此,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预防、医疗、康复资源,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延长预期寿命,提升生活质量,是健康老龄化理论的基石和出发点。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健康老龄化是我国应对老龄化高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另外,健康老龄化不应简化为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更应重视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和社会适应功能,对“老年健康产业”“医养结合”“老年人长期照护”等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界定和规划,促进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全面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老年友好环境,促进代际关系的和谐,真正实现“老有所乐”。 2.社会标签理论 社会标签理论认为,弱势群体的“问题”不是他们自身固有的,而是权威者给他们贴“标签”的结果。大家对老年人存在一定的固有认知,给老年人贴上“标签”,认为其是弱势群体,在很多方面不如年轻人,对社会的贡献减少。这种贴“标签”的行为,会让老年人否定自身的价值,对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健康老龄化理论从医疗资源、社会保障、养老资源等多方面出发,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保驾护航。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政府提供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为老年人开展积极的治疗和后期的康复工作;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应进行去“标签”,鼓励身体健康、有能力工作的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有建设性的贡献。同时,这也有利于促使老年人积极融入社会,减少社会隔离和孤独感的发生,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注重心理健康。 3.选择补偿*优化理论模型 选择补偿*优化理论模型提出,个体在其衰老过程中虽然会经历各种资源的丧失(如身患疾病),但同时也会遇到各种机遇(如教育、学习)。健康老龄化就是要在获得充足的医疗及养老资源、社会支持网络、教育资源并获得尊重和接纳的同时,避免身体功能的老化而无法获得救助。这种介于获得和丧失之间的动态平衡可以通过选择、补偿、*优化三种成分的相互作用来实现。选择是在老年人经历疾病或其他生活改变时,考察当今状况并预测未来变化,重新做出选择。补偿是在资源丧失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一种功能反应,需要替代性的过程或创新性的途径来达到目标。例如,当老年人因疾病无法独立行走时,须借助陪护人员或拐杖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优化就是指在个体所选择的领域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分配,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使生活的质量达到理想中的*大化。有效的优化使资源匮乏的老年群体得到合理的配置,实现健康老龄化。 三、健康老龄化发展的现状 (一)健康老龄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健康老龄化测量指标体系缺乏 怎样衡量健康老龄化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保证相关政策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健康老龄化能否成功。然而,现阶段的测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是对基本内涵理解得不透彻,对健康老龄化理念的认知方面,更多的是关注个体健康,对群体健康关注不足;缺乏对健康的动态理解;没有充分考虑健康环境、健康保障和健康生活与老年健康维护及促进的关系。其次是指标针对性不足,现有的评估指标多是根据整体人群测算得出的,健康老龄化的核心指标体系有待完善。*后是整合性不足,健康老龄化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统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及不同领域的数据,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测量方法和量化单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2.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 为老年群体提供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应以整合型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为核心,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服务尤为重要。但是,当前养老服务中,存在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的现象,老年人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康复等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发展仍然面临众多困境。例如,医养结合模式,目前包括各级医院、护理院在内的服务主体普遍受到资金的结构性制约,因此参与积极性不高。 3.长期照护发展薄弱 老年人慢性病高发,失能、失智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导致我国较早地进入了长期照护需求猛增、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阶段。然而我国长期照护制度尚不完善,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制约着健康老龄化的实现。一是缺乏长期照护制度的法律规范和专项规划,政策实践仍停留在制度试点阶段,责任主体不明确。长期照护制度包含养老和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供给、资金筹集与费用分担等多方面内容,涉及民政、卫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简称人社)等多个部门,制定政策缺乏整体性,导致责任主体作用力方向不一,相互掣肘,使机构长期照护服务能力增长缓慢。二是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不足,人、机构、服务的可及性较差。长期照护服务人员队伍教育水平偏低,技术人员技术回报率低,人员流动性较大,流失较为严重。 (二)健康老龄化对老年人的积极影响 1.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实现“五个老有”的老龄工作目标的需要 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为社会及家庭减轻沉重的照料负担,同时还能使老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劳动,为社会发挥余热;在增加个人收入的同时也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拥有强健的体魄是“老有所学”的基石,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 2.健康老龄化有利于缓解老年贫困 人口的健康水平与贫困密切相关,一方面,疾病会造成直接经济支出增加,从而提高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疾病、残疾等会导致劳动能力的下降或丧失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