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山之声(精装典藏版)

山之声(精装典藏版)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12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35.4(6.0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山之声(精装典藏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2609183
  • 条形码:9787572609183 ; 978-7-5726-091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山之声(精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山之声(精装典藏版)(战后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入选挪威诺贝尔学院“百部*佳图书”)梦与死,无法逃离的美之极致的悲哀

山之声(精装典藏版) 内容简介

六十二岁的尾形信吾生有一男一女,儿子因参加“二战”而精神荒废,女儿则与女婿分居,带着孩子回娘家住。近来,信吾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老态。他想起了以前的恋人——妻子保子已经去世的姐姐,在他心目中的“永远圣洁的少女”,并在儿媳菊子的身上看到了昔日恋人的面影。儿子修一有了情人绢子后完全无视菊子的存在,信吾对菊子怀着超乎公公身份应有的同情和怜悯,却仍然无法改变菊子的境遇……

山之声(精装典藏版) 目录

山之声
蝉之羽
云之炎
栗之果
鸟之梦
冬之樱
晨之水
夜之声
春之钟
鸟之家
都之苑
伤后
雨中
蚊群
蛇蛋
秋鱼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山之声(精装典藏版) 节选

译后记 《山之声》是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一九四九年五月至一九五四年四月间断续发表在《改造文艺》等杂志上。一九五四年由筑摩书房出版单行本。一九五二年与《千鹤》一起获得日本艺术院奖,一九五四年获得野间文艺奖。主人公六十二岁的尾形信吾生有一男一女,儿子因参加“二战”而精神荒废,女儿则与女婿分居,带着孩子回娘家住。近来,信吾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老态:失眠、健忘、多梦、喃喃自语,夜里还听到了地鸣般巨大的声响“山之声”(原文为“山之音”。中文中音小声大,故作此译),居然还会做奇妙的性梦。他想起了以前的恋人——自己妻子保子已经去世的姐姐,在他心目中的“永远圣洁的少女”,并在儿媳菊子的身上看到了昔日恋人的面影。儿子修一有了情人绢子,她是战死者的寡妇。修一有了绢子之后,便完全无视妻子菊子的存在。女婿从酗酒到贩毒,*后走上了殉情之路。后来,修一的妻子和情妇先后怀孕,出于人格上的洁癖,菊子果断堕胎,而情妇却执意要生下孩子。信吾对儿媳菊子怀着超乎公公身份应有的同情和怜悯,却仍然无法改变菊子的境遇。为了菊子的幸福,信吾主动让他们夫妇分开住。菊子对分居后的生活感到恐惧,愿意与公公生活在一起,并永远照料他的生活。这部作品体现了川端康成文学创作中的一贯主题——死亡与梦幻,其艺术表现手法也与其他的作品有一脉相承之处,善于描写春夏秋冬季节转换中的各种自然景观,并以此来烘托作品的主题。本作品也较好地表现了“二战” 后日本封建家长制进一步崩溃时的状况,特别是由传统价值观逐渐丧失、民主意识得以确立所引发的家庭矛盾,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亦可视为一部反映战后初期日本家庭生活的家庭小说。与作者的其他作品相比,它具有现代的通俗性。信吾一家的生活被认为是当时日本社会普通家庭生活的缩影,因此也被认为是具有中间小说典型特征的作品。本作品中,作者写信吾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因愿望而起”,产生了种种荒唐和淫乱的梦。作品中明确写到的信吾的梦有九个:1.与死去姑娘接触的荒唐的梦。2.关于日本三景之一松岛的梦,梦中信吾在松树荫下的绿草地上拥抱女人。3.保子姐姐叫信吾的梦。4.有关十四五岁的圣洁少女堕胎的梦。5.有关美国男子胡子的梦。6.菊子出嫁前与修一有交往的女子的梦。7.年轻的陆军军官刀劈蚊群的梦。8.蛇蛋与鸵鸟蛋的梦。9.白日梦。这些梦在作品情节的开展、时间推移及主人公的心理分析方面,都起着重要而微妙的作用。如长谷川泉所说:“作为梦的分析,它们说明了信吾内心深处的真实。梦将幻想的可能性无限地扩大了,因此,信吾的思绪可以随心所欲地飞翔。”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山之声》中回响着弗洛伊德学派的影响。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川端就提到过释梦和自由联想。他是梦的爱好者,在梦境里,可以摘取人格的面具,变成大胆而放肆的“无赖放荡之徒”,无拘无束地表露人的情感与欲望,道德与非道德,甚至可以超越生死的界限。川端康成文学的人物审美及自然审美观形成的过程中,死亡情调、美之极致的悲哀及无常观的表现也可有助于我们在更深的文化层面了解川端康成的艺术性。据统计,川端的**次全集中,有三十四篇作品在开头的五行里含有死或与死直接有关的文字,占全集的三成。《山之声》的主人公信吾在夜间听到的山之声就预示着死亡。作品中,他的朋友、熟人相继死去,他在老境中的记忆也日渐消退。死亡逼近的预感比死亡本身更令人恐惧。在川端康成看来,人只是一种走向死亡的存在,因此也是一种根本性的空虚和孤独。这一切使他把生的拯救寄托于美,美即虚无,虚无即死,死成了美。此外,“人生是短暂的”,这种意识给日本文学带来的影响就是“无常”,日本的无常观总是围绕着佛教的无常观展开。川端康成是一个十足的“死亡美学的爱好者”。他认为爱是飘忽无常的,只有死才是终结。死净化一切,也宽宥了一切。他的文学用一双“临终的眼”,冷静、深邃地审视着人的生命,作品中少有让人感到生的充盈和喜悦,倒是多有笼罩死亡的阴影。《山之声》的冷艳幽寂,缭绕着死的氤氲,显现出一种荒凉和颓废的美。评论家奥野健男认为川端康成的文学并不代表日本近代文学的主流,认为其“可以称作为一个异端”。三岛由纪夫则说,“他实际上是一位写微小东西的巨匠”。他的作品缺少社会性也是文坛公认的。不过,《山之声》在这方面还算有所例外。在本作品中,作者试图从各个方面把自己对社会的“日常生活”“社会习惯矛盾”和风俗、因价值观变化而产生的烦恼尽力表现出来。归纳起来说,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1.反映战争造成的损害及阴影。2.反映战后思想观念的改变。3.反映战后极为混乱的世态。因此,可以说,《山之声》是川端创作中*具社会性的一部小说。此外,家庭小说往往以它的现代通俗性为特征,《山之声》所反映的信吾一家的生活和社会众生相明显具有这个特点。如伊藤整所说,《山之声》“更具写生性,而且将日常生活中人的形象,用连续的小速写描绘出来……大概作者想在《山之声》里把平时得到的印象和写生以及当时的社会风俗都正确地表现出来吧。这种态度即所谓面向‘真正的’小说创作的态度”。译者认为:这“真正的”小说就是中间小说。战后有不少纯文学作家在一定时期里都写了通俗性文学作品,川端康成也在《山之声》中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谭晶华二○二一年十二月八日

山之声(精装典藏版)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著名小说家。189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被称为“精通葬礼的名人”。一生创作小说百余篇,留下了诸多广为传颂的经典作品:《雪国》《古都》《伊豆舞女》《千鹤》《山之声》等。1968年“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谭晶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等职。著有《日本近代文学史》《日本近代文学名作鉴赏》《川端康成传》等,译有《明暗》《心》《痴人之爱》《刺青》《地狱之花》等文学名著。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