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真理与实践 解读《道德经》

真理与实践 解读《道德经》

作者:郭景华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196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6.1(6.7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真理与实践 解读《道德经》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513225
  • 条形码:9787522513225 ; 978-7-5225-1322-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真理与实践 解读《道德经》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华文化经典《道德经》八十一章进行了解读。作者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为基础,结合其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道德经》中所蕴含的圣贤智慧与哲理,务求每一个读者都能够较轻松了解一下经典要义,获得教益,能够做到知己、知人、知世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书中的经籍原文取自权威版本,作者力求尽自己的能力,对每一篇经典的每一句话都能够做到比较准确的解读,尽量去掉自己主观的成分。

真理与实践 解读《道德经》 目录

上篇道经·真理篇 **章——我们到底应该信什么? 第二章——认识一下矛盾体的相互依存性和世间万物的关联性 第三章——如何达成治理的*高境界“无为而治” 第四章——老子教给我们全面认识真理 第五章——遵循真理,平等相待 第六章——真理的探索无止境 第七章——关爱他人成就永恒 第八章——为人当学“水”一生无过错 第九章——细品功成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修身、修心、修识、修为、治世、智愚的至高境界 第 十 一 章——合适的空间有利于价值的发挥 第 十 二 章——老子警告不可走极端 第 十 三 章——爱他人、看长远是安身良方 第 十 四 章——认识真理相信真理 第 十 五 章——老子开民智安天下 第 十 六 章——以科学的态度探究真理、走持续发展之路 第 十 七 章——正确认识老子的“无为而治” 第 十 八 章——“妄为”的危害 第 十 九 章——无为而治的治世良方 第 二 十 章——老子为积极人生态度定义 第二十一章——老子为真理画像 第二十二章——老子做人生赢家有方法有把握 第二十三章——谨记顺其自然 第二十四章——老子明示不可为之举 第二十五章——老子追寻真理源头 第二十六章——稳重沉静是成功者的特质 第二十七章——总结借鉴是智者善事为师的法宝 第二十八章——返璞归真成就修身治国 第二十九章——尊他人重大局保持领导力 第 三 十 章——给人留余地方可享永年 第三十一章——好战者终失民心 第三十二章——遵循真理顺其自然可得长远 第三十三章——从知人到不朽的八重境界 第三十四章——低调不居功成就伟大人生 第三十五章——真理就是领导力 第三十六章——老子的“上兵伐谋” 第三十七章——真理就是执行力 下篇德经·实践篇 第三十八章——治理的真相是遵循真理 第三十九章——守真理集大成违真理致祸端 第 四 十 章——只有“量变”的积累才可期待“质变”的跨越 第四十一章——真理推广有方法 第四十二章——探寻万物源头,铭记真理不可违 第四十三章——尊重敬畏自然之力 第四十四章——知足知止可长久平安 第四十五章——内敛、示弱是一种处世哲学 第四十六章——欲得有度常知足 第四十七章——学践真理,事半功倍 第四十八章——无所不为有方法 第四十九章——换位思考、扬善立信赢得爱戴 第 五 十
展开全部

真理与实践 解读《道德经》 节选

**章 我们到底应该信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体悟着老子在2500年前对世界的认知,竟是如此的朴实、科学!通篇围绕对世界的认知共谈了四点:一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受时间空间以及自身的认知能力等所局限的,这里,我看到了老子告诉人们应该用发展的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二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谈到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一个渐近的过程。三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教给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即,在开始的时候要认真观察总结,一旦有了一定的认识,就可以不断地去反复验证以找到事物变化的极限点,从而对其适用的条件予以把握!四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指出这种对事物从无到有的认识态度和方法是重要的、关键的,是人类获取真理的源泉! 以上是我的体悟,我在想,2500年前,以老子为代表的圣贤,在人类对世界很有限的认知条件下,凭借着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一点一点地认识着这个世界!而当今,还有好多人在困惑甚至迷惑于这些问题!更有甚者,还在陷于迷信!老子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可以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获得正确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以免很多人陷入人云亦云、想当然、“似乎有”、“信则有不信则无”等错误的状态。 第二章 认识一下矛盾体的相互依存性和世间万物的关联性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在这一章,老子开篇首先列举了八对对立的矛盾体: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我看到,这八个矛盾体是极端对立的,但是,通过对美丑善恶的对比识别,以及其它六对矛盾体相成、相生、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的分析,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即使是看上去极其相反的两件事情,都是互相依存的,从而老子进一步阐释了,既然这些矛盾体都是相互依存的,那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其相关联性!我想,老子正是用这种极端的例子来力图让人们更容易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接着,老子又列举了智者的六种处世方式: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从而把显而易见的结论呈现给世人,即“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样,老子将视角从自然现象转到被世人高度认可的智者的为人处世方式及其结论,我认为,这也是老子用心良苦的对其“矛盾体的相互依存性”以及“万事万物的关联性”的进一步阐述!当然,这里面贯穿着老子的辩证法。 第三章 如何达成治理的*高境界“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理思想的精髓,其所指“无为”应为“不妄为”,而非“不作为”,是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在本章,老子围绕如何达成“无为而治”的目的,做了详细的阐述。本章开篇,老子直抒胸臆,列举出三个达成“无为而治”的措施并给出对应的结论,即:一是对团队成员公平对待,结论是可以激发出主人翁精神;二是不以物质利益刺激团队成员,结论是可以激发出人们高尚的情操;三是不以欲望的激发为手段,结论是能够让团队充满正能量! 接着,老子又从对团队成员的培养方面提出四个关键,即“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我理解为“虚心向上、共同富裕、目标具体可实现、身心健康”。接着,老子进一步阐述了如何达成民风淳朴的具体方法,即“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是告诉我们,要令每一个人都不会因忧虑恐惧而处心积虑、争名夺利,从而达到民风淳朴的境界,就要着力培养人们拥有宽容、仁爱、朴实的大智慧,从而使那些耍小聪明、功于心计之人没有了生存的土壤,这样“为无为,则无不治”,也就是管理者如果把顺应人们的天性、提倡美德、弘扬正能量作为治理的指导思想,则定会出现*和谐的局面。 第四章 老子教给我们全面认识真理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本章,老子从四个维度来教给我们全面认识真理。**个维度讲了真理存在的普遍性,“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二个维度讲了真理对事物运行的决定性,“渊兮,似万物之宗”。前两个维度讲的是真理的重要性,接着针对如何发现认识真理,老子给出了四个具体的步骤、方法,这就是本章老子给我们呈现的真理的第三个维度,即“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我的理解是:**步,对每个事物的个性化的部分进行识别去除;第二步,对同类事物之间不同意见和表象进行分析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三步,提取提炼同类事物共同的部分,从而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第四步,反复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在时间中进行沉淀。然后,“湛兮,似或存”,这样,那些深藏在万事万物内的真理就一定会彰显出来。而且,在*后,对于真理存在的源头老子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这是老子对真理认识的第四个维度,即“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没有人知道真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但是它好像先于宇宙万物,而且与宇宙的万事万物同在。我想,这就是2500年前先贤的判断,这种判断无疑是科学的。 第五章 遵循真理,平等相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本章,老子首先讲了真理是普遍适用的,兀自作用于万事万物,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然后,又讲到智者的治世、开启民治是平等对待的,即“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接着,老子举了一个人人皆知的例子,即风箱有节奏地拉动就可以出风的道理,来说明以上两个真理和这个例子是相通的,从而,更进一步阐述这真理的普遍适用性:“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接着顺势提出对于真理的运用,不要注入主观的意志,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真理的探索无止境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本章,老子主要讲了真理是无穷尽的,即“谷神不死”。然后,老子对真理的来源做了猜想,老子在这里想到,真理是有一个来源的,这个来源是什么呢?老子当时无从得知,只是凭自己的判断,打了一个比方即“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个“玄牝之门”或许可以理解为星体运行,或许可以理解为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电子等的运行。这个“天地根”或许可以认为是地球引力等。*后,老子认识到人类对真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的这些认识无疑有其客观性。 第七章 关爱他人成就永恒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在这一章里,老子谈到了一个人人都想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成就永恒”,即“天长地久”。并且,老子给出了成就永恒的方法,就是“关爱他人”,即“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也就是,天地因为不关注自身的成长而是关注万物的成长,从而万物昌盛,才成就了自己的永恒!接着,老子的视角按照惯例自然地从“天地”转而到“圣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这里所说的圣人,我认为就是明白开篇所说的道理的人,因此圣人能够做到先人后己、先身外后身内,所以会得到众人的关注和拥戴,从而让自己实现如“天地”般的“永恒”! 从而,我想到,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地爱他人,才是唯一的成就自己“永恒”的法宝!只有做到爱之深切,让你的爱永远驻留在人们的心里,甚至化为一种精神,凝聚固化为个人的精神、民族的精神甚至人类的精神,你就真的达到“永恒”了!我想,每一个领导人无一例外,都在试图将自己的精神固化为组织的精神,那么,答案如果只有一个的话,那就是“爱”了!结论应该就是“关爱他人成就永恒”! 第八章 为人当学“水”一生无过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在本章,老子从万物之中找到*好品格的“水”来作为人们为人处世的榜样。首先总括地阐述了水专注于对万物的滋养和总是处在*低处这两个特点,来论证水的特点*接近于前几章所说的真理,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接着又列举出水的七个特质,从而道出为人处世应该做到的七个方面,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一是姿态低调以赢得众人的爱戴;二是做人不张扬以免遭人非议;三是待人宽厚仁义以赢得众人敬仰;四是说话讲信用以赢得好的口碑;五是为政勤勉善治以达政通人和;六是做事发挥自己的长处量力而行;七是做事要审时度势顺应天时。这样为人处世就是“夫唯不争”,只要能够做到不与人争,顺势应时,就能够保证不出过错,“故无尤”。 这里,老子借用水的特质,从态度、做人、待人、说话、为政、处事、做事等方面,给出人们为人处世的正确答案!让人不由惊呼,真的是“上善若水”!做人若可做到水的七大品质,几乎完人!

真理与实践 解读《道德经》 作者简介

郭景华,1972年生,山东乐陵人,曾任地方国企高管,乐陵市晓岚经典读书会创始人。2017年以来,以“倡导国学经典、推进文明进步、关注共同富裕”为指导思想,先后发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国企运营”“经典导入+企业文化共建”“和我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系统构建+永续运营”等课题,并加以推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