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 (一函2册)
-
>
方剂学
-
>
(精)河南古代医家经验辑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医案摘奇·雪雅堂医案合集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用药禁忌书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辑要笺疏
皮肤性病学(第4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42247
- 条形码:9787030742247 ; 978-7-03-07422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皮肤性病学(第4版) 本书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供临床专业学生使用。
皮肤性病学(第4版) 内容简介
本教材在第3版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特色和亮点,参考**的指南和研究进展,进行知识结构和内容的更新,力求保证内容科学、严谨、实用、创新。本书在对皮肤性病学进行了全面、精练介绍的同时,对皮肤性病学的重点和难点(如皮肤病诊断学、治疗学,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等)进行了翔实的讲解。本教材内容逻辑清晰、语言精练,配合经典案例及典型的皮损图片,使得读者能更直观地学习。
皮肤性病学(第4版) 目录
第1章 皮肤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1
第1节 皮肤的结构 1
第2节 皮肤的生理功能 5
第2章 皮肤病诊断学 8
第1节 皮肤病的病因 8
第2节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9
第3节 皮肤病的诊断思路 13
第4节 皮肤病的实验室检查技术 15
第3章 皮肤病治疗学 17
第1节 皮肤病的药物治疗 17
第2节 皮肤病的物理治疗 26
第3节 皮肤外科治疗 27
第4节 皮肤护理 28
第4章 细菌性皮肤病 30
第1节 脓疱疮 30
第2节 毛囊炎、疖和疖病 32
第3节 皮肤结核病 34
第4节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36
第5章 病毒性皮肤病 39
第1节 病毒疣 39
第2节 传染性软疣 41
第3节 单纯疱疹 42
第4节 带状疱疹 44
第5节 手足口病 46
第6章 真菌性皮肤病 48
第1节 头癣 48
第2节 手癣和足癣 50
第3节 甲真菌病 52
第4节 体癣和股癣 53
第5节 花斑糠疹 54
第6节 念珠菌病 56
第7节 孢子丝菌病 57
第7章 节肢动物性皮肤病 60
第1节 疥疮 60
第2节 虱病 62
第3节 刺毛虫皮炎 63
第4节 隐翅虫皮炎 64
第8章 性传播疾病 66
第1节 梅毒 66
第2节 淋病 71
第3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 73
第4节 尖锐湿疣 74
第5节 生殖器疱疹 76
第9章 物理性皮肤病 78
第1节 日晒伤 78
第2节 痱子 79
第3节 冻疮 80
第4节 鸡眼 81
第5节 胼胝 83
第10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84
第1节 接触性皮炎 84
第2节 湿疹 86
第3节 特应性皮炎 89
第4节 荨麻疹 91
第5节 丘疹性荨麻疹 93
第6节 药疹 94
第11章 瘙痒性皮肤病 99
第1节 瘙痒症 99
第2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 100
第3节 痒疹 101
第12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103
第1节 多形红斑 103
第2节 银屑病 105
第3节 玫瑰糠疹 107
第4节 扁平苔藓 109
第13章 结缔组织病 111
第1节 盘状红斑狼疮 111
第2节 皮肌炎 112
第3节 硬皮病 114
第14章 大疱性皮肤病 118
第1节 天疱疮 118
第2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120
第15章 血管性皮肤病 122
第1节 过敏性紫癜 122
第2节 皮肤小血管炎 123
第3节 结节性红斑 125
第4节 青斑样血管病 125
第16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127
第1节 寻常痤疮 127
第2节 玫瑰痤疮 129
第3节 脂溢性皮炎 130
第4节 斑秃 131
第5节 多汗症 132
第17章 色素性皮肤病 134
第1节 白癜风 134
第2节 黄褐斑 135
第3节 雀斑 136
第4节 黑变病 137
第18章 皮肤肿瘤 138
第1节 良性皮肤肿瘤 138
第2节 癌前期皮肤病 142
第3节 恶性皮肤肿瘤 142
第19章 遗传性皮肤病 146
第1节 鱼鳞病 146
第2节 毛周角化病 148
第3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 149
第4节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150
第5节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151
第20章 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 153
第1节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153
第2节 皮肤淀粉样变 155
第3节 黄瘤病 157
第4节 恶性肿瘤相关皮肤表现 158
第5节 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 160
参考文献 162
皮肤性病学(第4版) 节选
第1章皮肤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第1节 皮肤的结构 皮肤被覆于体表,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在口、鼻、肛门、尿道口、阴道口等处,皮肤与黏膜相移行。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附属器、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肌肉组成,是人体*大的器官之一(图1-1)。 成人皮肤的面积是1.5~2.0m2,新生儿约为0.21m2;皮肤(表皮和真皮)的重量占体重的5%~8%,若包括皮下组织可达体重的16%;皮肤的厚度是0.5~4.0mm,但因个体、年龄和部位的不同而差异很大,眼睑、外阴、乳房的皮肤*薄,厚度为0.5mm左右,掌跖部位的皮肤*厚,厚度为3.0~4.0mm;皮肤的颜色因种族、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部位等因素而有差异;皮肤的表面有皮沟、皮嵴,较深的皮沟将皮肤划分为小块的皮野。 图1-1 皮肤结构 一、表皮 表皮是皮肤*外面的一层组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组成。 (一)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数量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其特征为代谢活跃,不断进行更新分化,在分化过程中产生角蛋白。角蛋白构成细胞骨架张力丝,参与表皮分化、角化等生理病理过程。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角质形成细胞由深至浅可以分为5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图1-2)。 1.基底层 又称生发层,位于表皮细胞底层,由一层圆柱状基底细胞构成。正常情况下约30%基底细胞处于核分裂期,形成棘细胞,并逐渐向上移动形成表皮其他各层,*终由皮肤表面脱落,此过程受到精密调控。从棘细胞层下部达到颗粒层的*上部约需14天,再通过角质层脱落下来,又需要14天,共约28天,这个时间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表皮更替时间。 2.棘层 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是表皮中*厚的一层。细胞表面的细小突起呈棘突状,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形成桥粒。 3.颗粒层 位于棘层上方,角质薄的部位由1~3层梭形或扁平细胞构成,厚的部位可厚达10层,细胞质内充满形态不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 4.透明层 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位于颗粒层和角质层之间,由2~3层扁平无核细胞构成,细胞界限不清,苏木精-伊红(HE)染色呈一条狭窄的红色均一带。 5.角质层 由5~20层死亡的扁平细胞构成,细胞正常结构消失,细胞质中充满由张力细丝与均质状物质结合而形成的角蛋白,细胞间桥粒消失或形成残体,故易于脱落。角质层细胞间的脂质多为神经酰胺,有减少经表皮水丢失的重要作用。 表皮细胞的连结是指表皮各层细胞之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基底细胞借半桥粒和基膜相连,半桥粒仅具有桥粒(图1-3)的一侧结构。 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桥粒具有很强的抗牵张力,加上相邻细胞间的由张力细丝构成的连续结构网,使得细胞间连接更为牢固,防止上皮细胞受到外力机械作用时过度变形或损伤。桥粒结构的破坏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相互分离,临床表现为形成表皮内水疱或大疱。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1.黑素细胞 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夹杂在基底细胞之间,数量约占基底细胞的10%。其数量与部位、年龄有关。黑素细胞胞质内含有黑素小体。黑素能遮挡和反射紫外线,保护真皮及皮下组织。每个黑素细胞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输送黑素颗粒,形成表皮黑素单元(图1-4)。 2.朗格汉斯细胞 起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并通过循环通路进入表皮,主要位于表皮中部,占表皮细胞的3%~5%。朗格汉斯细胞有多种表面标记,有识别、处理入侵抗原的功能。在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免疫和免疫监视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梅克尔细胞 一般认为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夹杂在基底细胞之间,固定于基底膜,不随角质形成细胞向上迁移。梅克尔细胞在感觉敏锐部位(如指尖和鼻尖)密度较大。 二、真皮 真皮起源于中胚层,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由纤维、细胞、基质组成,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及皮肤附属器。真皮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两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真皮不仅能储备水分、电解质及血液,还是各种物质的代谢交换场所。 1.纤维 真皮中纤维主要包括3种。①胶原纤维:是真皮内含量*丰富的成分,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但缺乏弹性;②弹力纤维:数量较少,具有较强的弹性,受牵拉后易恢复原状;③网状纤维:较细小,是一种未成熟的胶原纤维。 2.细胞 真皮中有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真皮树枝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等,还有少量淋巴细胞和白细胞。 3.基质 是一种无定形的、均匀的胶样物质,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填充于纤维、纤维束间隙和细胞间。基质具有许多微孔隙的分子筛立体构型,小于孔隙的物质如水、电解质、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等可自由通过;大于孔隙的物质如细菌、肿瘤细胞等不能通过,被限制于局部,利于吞噬细胞吞噬。 三、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顶泌汗腺等。皮下组织具有储存脂肪、防止散热、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等作用。 四、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包括毛发和毛囊、皮脂腺、汗腺、甲等。 1.毛发和毛囊 全身皮肤几乎均分布有毛发,称有毛皮肤;少数部位无毛,称无毛皮肤,如手掌、足跖、指(趾)屈面、指(趾)末节伸面、唇红区、乳头、龟头、包皮内侧、小阴唇、大阴唇内侧、阴蒂等处。毛发因生长周期的不同,形成长短不同的毛发,头发、胡须、阴毛及腋毛为长毛;眉毛、鼻毛、睫毛、外耳道毛为短毛;面、颈、躯干及四肢的毛发细软、色淡,为毳毛。 毛发由呈同心圆排列的角化的上皮细胞构成,由内向外分别为髓质、皮质(图1-5)和毛小皮。毛发位于皮肤以外的部分称毛干,位于皮肤以内的部分称毛根,毛根末端膨大部分称毛球,包含在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形成的毛囊内,毛球下端凹入部分称毛乳头,乳头内有结缔组织并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为毛球供给营养。毛囊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分内毛根鞘、外毛根鞘、结缔组织鞘。毛发长短根据毛发的生长期(3~4年)、退行期(3周)、休止期(3个月)的时间不同而不同。毛发的生长受遗传、健康状况、营养状况、激素水平、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 立毛肌又称竖毛肌,属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 2.汗腺 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两者均为管状腺,由腺体和导管构成。 小汗腺又称外泌汗腺,位于真皮的深层和皮下组织,直接开口于表皮。除鼓膜、唇红、乳头、甲床、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阴蒂外,小汗腺遍布全身,受交感神经系统支配。大汗腺又称顶泌汗腺,位于皮下脂肪层,开口于毛囊的皮脂腺入口上方,少数直接开口于表皮,主要分布于腋窝、乳晕、脐周、会阴、肛门周围。其分泌受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 3.皮脂腺 位于真皮内,由腺泡和短的导管构成,位于立毛肌与毛囊夹角之间,开口于毛囊口上部,竖毛肌收缩促进皮脂的排泄(图1-6)。皮肤黏膜处皮脂腺直接开口于表面,不与毛囊相连。皮脂腺分布于除掌跖、指(趾)屈侧外的全身。头皮、面、胸背上部和外阴等处皮脂腺较多,称为皮脂溢出部位。 4.甲 位于指(趾)末端,由角质细胞构成。外露部分称为甲板,甲板近端半月状淡色区称为甲半月,甲板下的皮肤为甲床;深入近端皮肤部分称甲根,甲根下的基底组织称为甲母质(图1-7),是甲的生长区。甲板周缘的皮肤称为甲皱襞。甲的生长速度和性状与疾病、营养状况、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五、皮肤的神经、脉管和肌肉 1.皮肤的神经 皮肤中有感觉神经(无髓)和运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分布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中。感觉神经有神经小体(麦氏小体、环层小体、克劳小体、鲁菲尼小体等)和游离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有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支配竖毛肌、血管、大汗腺和小汗腺的肌上皮细胞,胆碱能神经纤维支配小汗腺的分泌细胞。 2.皮肤的血管 皮肤自下而上主要有3个血管丛,分别为乳头下血管丛、真皮下血管丛和皮下血管丛。真皮中有许多动、静脉吻合,称为血管球,是调节体温的血管结构(图1-8)。 3.皮肤的淋巴管 皮肤的毛细淋巴管盲端始于真皮乳头层,逐渐汇合为有瓣膜的淋巴管,形成乳头下淋巴管网和真皮下淋巴管网,与血管网伴行,再连接深部淋巴管。淋巴液经淋巴结到大淋巴管,然后进入体循环。 图1-8 皮肤的血管 4.皮肤的肌肉 除面部表情肌是横纹肌外,其他大都是平滑肌,如竖毛肌、阴囊肌、乳晕平滑肌、血管平滑肌等。汗腺周围的肌上皮细胞也有平滑肌功能。 第2节 皮肤的生理功能 一、皮肤的屏障功能 皮肤完整地覆盖于身体表面,对外、对内都有着良好的屏障作用。 1.对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皮肤各层对外来的牵拉、冲撞、挤压和摩擦等机械性损伤有保护作用。角质层对电损伤有防护作用,电阻值的高低和角质层的含水量多少成反比。皮肤对光线有吸收能力,以保护机体内的组织和器官免受光的损伤。 2.对化学性损伤的防护 正常皮肤表面呈弱酸性(pH5.5~7.0),不同部位皮肤pH不同,对碱性物质和部分酸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3.对微生物的防护 表皮角质层的屏障和角质形成细胞不断脱落排泄部分微生物;皮肤干燥和弱酸环境也能阻碍微生物生长;表皮中的抗菌肽及皮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等物质对真菌和细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 4.对体内物质的保护 皮肤角质层可以防止体内的营养物质、水分、电解质丢失,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二、皮肤的吸收功能 皮肤主要通过3条途径吸收外界物质:角质层、毛囊及皮脂腺、汗腺。影响皮肤吸收的主要因素如下。 1.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皮肤的吸收能力与角质层的厚度、完整性及通透性有关。婴儿和老年人皮肤吸收能力比成年人强,皮肤破损也能增加吸收能力。各部位皮肤吸收能力有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 2.角质层水合程度 角质层水合程度越高,其吸收能力越强。 3.物质的理化性质 脂溶性物质和油脂类物质比水溶性物质容易吸收,如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 4.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增高、湿度增大,吸收能力增强。 三、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的感觉可分为单一感觉和复合感觉。 1.单一感觉 皮肤内多种感觉神经末梢和感受器将单一的刺激转换为神经动作电位,传入中枢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觉和冷温觉。 2.复合感觉 皮肤内不同类型感觉神经末梢共同感受的刺激传入中枢,经大脑皮质分析综合的感觉,如干燥、潮湿、平滑、粗糙、坚硬、柔软等。 四、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是由汗腺和皮脂腺来完成的。 1.小汗腺的分泌排泄 汗液主要由小汗腺分泌,呈酸性(pH4.5~5.5),无色透明,水分占99.0%~99.5%,固体成分无机盐、有机物、乳酸、尿素等占0.5%~1.0%。小汗腺分布广泛,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有重要作用。 2.大汗腺的分泌排泄 大汗腺在青春期后分泌旺盛,分泌和排泄与体温调节无关。新分泌的顶泌汗腺液呈黏稠奶样,被细菌酵解后可产生特殊异味。成分除水分外,还有脂肪酸、中性脂肪、胆固醇和类脂质。 3.皮脂腺的分泌排泄 皮脂腺分泌皮脂,它是多种脂类的混合物,包括甘油酯、蜡脂、鲨烯、胆固醇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等。皮脂有润泽毛发,防止皮肤干裂和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真菌作用。其分泌受内分泌系统调控(图1-6)。
-
免疫学基础及病原生物学实验指导及报告
¥4.5¥5 -
中医基础理论
¥19.8¥24 -
老年健康管理实务
¥44.6¥59.8 -
临床免疫学
¥18.7¥34 -
针灸医籍选(供针灸专业用)
¥26.9¥30 -
护理学基础
¥10.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