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第2版/影像技术/配增值)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7340366
- 条形码:9787117340366 ; 978-7-117-3403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病理学基础(第2版/影像技术/配增值) 本书特色
本教材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之一,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使用。在继承第1版教材的基础上,本教材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特点,主要内容涵盖病理解剖学的同时,适当编入了部分病理生理学知识,同时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每章设有“学习目标”“导入案例”“知识拓展”“本章小结”和“思考与练习”。“学习目标”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用“导入案例”“知识拓展”内容,寓能力培养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课堂活跃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弥补传统教学的缺憾。“本章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章节内容精髓。“思考与练习”有助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本教材还设置章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阅读使用各章数字内容。
病理学基础(第2版/影像技术/配增值) 内容简介
本教程的编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编研出版工作始终。内容包括病理解剖学总论和各系统常见疾病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个别器官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疾病,揭示疾病的本质,为防病、治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内容编排科学合理、梯度明晰,文字准确流畅、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形式新颖,并有配台数字资源,具备立体化教材所需的立德树人 、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突出技能、对接岗位、学考兼顾,选择适宜的内容展现形式、整体美观。
病理学基础(第2版/影像技术/配增值) 目录
绪论/1
一、病理学的任务与内容/1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2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2
四、病理学的学习方法/3
**章疾病概论/4
**节健康、疾病和亚健康
状态的概念/4
一、健康的概念/5
二、疾病的概念/5
三、亚健康状态/5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6
一、原因/6
二、条件/7
第三节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7
一、自稳态调节功能紊乱/7
二、损伤与抗损伤反应/7
三、因果转化规律/8
四、局部与整体/8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与转归/8
一、潜伏期/8
二、前驱期/8
三、症状明显期/9
四、转归期/9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1
**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12
一、萎缩/12
二、肥大/14
三、增生/15
四、化生/15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6
一、可逆性损伤/16
二、不可逆性损伤/19
第三节细胞和组织的修复/22
一、再生/23
二、纤维性修复/24
三、创伤愈合/26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30
**节充血/31
一、动脉性充血/31
二、静脉性充血/32
第二节血栓形成/34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35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35
三、血栓的转归/36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37
第三节栓塞/37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38
二、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38
第四节梗死/40
一、梗死的原因/40
二、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41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42
第四章炎症/44
**节炎症的原因/44
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45
一、变质/46
二、渗出/46
三、增生/51
第三节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51
一、炎症的局部表现/51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52
三、炎症的意义/53
第四节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53
一、急性炎症类型/54
二、慢性炎症类型/57
第五节炎症的结局/59
一、痊愈/59
二、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59
三、蔓延扩散/59
第五章肿瘤/62
**节肿瘤的概念/62
第二节肿瘤的特性/63
一、一般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63
二、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64
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66
四、肿瘤的复发/68
第三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69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69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69
第四节良、恶性肿瘤的区别/70
第五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70
一、肿瘤的命名/70
二、肿瘤的分类/72
第六节癌前病变、异型增生、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73
一、癌前病变/73
二、异型增生/73
三、原位癌/73
四、早期浸润癌/74
第七节常见肿瘤举例/74
一、上皮组织肿瘤/74
二、间叶组织肿瘤/76
三、其他组织常见肿瘤/78
第八节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78
一、肿瘤的病因/79
二、肿瘤的发病机制/79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81
**节慢性支气管炎/8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82
二、病理变化/82
三、临床病理联系/83
四、结局和并发症/83
第二节肺炎/85
一、大叶性肺炎/86
二、小叶性肺炎/88
三、病毒性肺炎/90
四、支原体肺炎/91
第三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9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92
二、病理变化/92
三、临床病理联系/92
第四节呼吸衰竭/93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和分类/93
二、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93
三、呼吸衰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96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99
**节高血压病/10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00
二、高血压病的类型和病理变化/101
第二节动脉粥样硬化/10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05
二、基本病理变化/106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8
第三节风湿病/11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11
二、基本病理变化/111
三、风湿病的各器官病变/112
第四节心力衰竭/114
一、心力衰竭的原因与诱因/114
二、心力衰竭的分类/115
三、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116
四、心力衰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117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119
**节消化性溃疡/11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20
二、病理变化/121
三、临床病理联系/122
四、结局和并发症/122
第二节病毒性肝炎/12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24
二、基本病理变化/124
三、临床病理类型及特点/126
第三节肝硬化/128
一、门脉性肝硬化/128
二、坏死后肝硬化/131
第四节肝性脑病/132
一、肝性脑病的病因和分类/132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132
三、肝性脑病的诱因/134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135
**节肾小球肾炎/13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36
二、基本病理变化/136
三、常见类型和临床病理联系/137
四、影像学及其他检查方法/141
第二节肾盂肾炎/14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42
二、常见类型和临床病理联系/142
三、影像学及其他检查方法/144
第三节尿石症/14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45
二、尿结石的成分和特征/145
三、病理学特征/145
四、临床病理联系/145
五、影像学及其他检查方法/145
第四节肾衰竭/146
一、急性肾衰竭/146
二、慢性肾衰竭/148
三、尿毒症/148
第十章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150
**节慢性子宫颈炎/15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51
二、病理变化和类型/151
三、临床病理联系/151
第二节子宫颈癌/15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52
二、病理变化/153
三、扩散与转移/153
四、临床病理联系/154
第三节乳腺癌/15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55
二、病理变化和类型/155
三、扩散与转移/157
四、临床病理联系/157
第十一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158
**节结核病/159
一、概述/159
二、肺结核病/161
三、肺外器官结核病/164
第二节伤寒/16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65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166
三、结局和并发症/167
第三节细菌性痢疾/16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68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168
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6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69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169
三、结局和并发症/170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17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70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170
三、结局和并发症/172
第六节血吸虫病/173
一、病因和感染途径/173
二、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173
三、主要脏器的病变及其后果/174
第七节艾滋病/17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75
二、病理变化/175
三、临床病理联系/176
第八节淋病/17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76
二、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与结局/176
附录/178
实训指导/178
实训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78
实训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79
实训3炎症/180
实训4肿瘤/181
实训5呼吸系统疾病/182
实训6心血管系统疾病/183
实训7消化系统疾病/184
实训8泌尿系统疾病/185
实训9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185
实训10传染病与寄生虫疾病/186
教学大纲(参考)/188
主要参考文献/196
展开全部
病理学基础(第2版/影像技术/配增值) 作者简介
丁学芳,病理学教授,高级养老护理员、妇幼保健员、考评员,省级养老护理职教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级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从事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学与科研及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工作22年;主、参编教材1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科研课题17项(主持省级课题1项、院级2项);多次荣获院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年终考核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