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2022年中国随笔精选(2022中国年选系列)/中国作协创研部 选编
¥21.8¥33.0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
¥24.0¥80.0中国共产党重庆100年大事记
¥27.4¥49.8新书--海上题襟·此乃堂也(精装)
¥52.5¥70.0“石头城”的历史密码——且十观两岸
¥54.6¥88.0
“人书俱老”:观念与机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52175
- 条形码:9787559852175 ; 978-7-5598-5217-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书俱老”:观念与机制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本书卖点 在中国书法界,邱振中是少数既对传统书法有精深把握,又对当代艺术文化有所涉足的艺术家。他在当代艺术中建立了自己书法的语言和图式。他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有着融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的广阔视野。本书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论著,这是一部充满现代思想和个人观点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之作。 编辑推荐 “人书俱老”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好比数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自从孙过庭提出这一理念后,历代解读者不乏其人。在这个百家争鸣的合唱中,邱振中先生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分析了“险绝”“平正”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所指,阐释了书艺完善和人生阅历相辅相成的观点。由于作者的观点来自自己的书法实践,因此对当下的书法学习者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人书俱老”:观念与机制 内容简介
"“人书俱老”,出自唐代有名书法家孙过庭《书谱》,是书法艺术的优选境界。 《“人书俱老”:观念与机制》为书法大家、艺术理论家邱振中先生所著,其以《书谱》为基础,以书法理论领域的重要命题“人书俱老”为基点展开学术讨论,采用图形分析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将古人的理论与当下的书法学习、人生体验结合在一起,既是学术探讨,又给人以生命的启示。 "
“人书俱老”:观念与机制 目录
“人书俱老”:融“险绝”于 “平正” /1
后记 /81
附录 /85
书谱 /孙过庭
“人书俱老”:观念与机制 节选
三 个案与经典:王羲之 孙过庭在《书谱》中对王羲之有多处论述,对其晚年作品评价尤高。王羲之是孙过庭“人书俱老”的典型。 孙过庭对书法史有自己的见解。他批评因“古质今妍” 而认为“今不逮古”;他认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正确的态度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孙过庭继承前人观点,认为*重要的书法家有四位—张芝、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孙过庭用“专精”与“兼通”来评判张芝、钟繇与王羲之的高下,认为张芝只通草书,钟繇只擅长真书,王羲之兼长真书和草书,因此更出色。以“兼长”来推扬王羲之,其实掩盖了王羲之更重要的意义。 张芝所处的时代,是隶书向草书、楷书过渡的时期,其人擅长章草;钟繇是楷书形成初期的代表人物。他们即使技艺精到,所擅长的体式也很快就被新书体替代,他们笔法、结体的原则尽管有一部分转移到新书体中,但是新的书体必然生长出新的技巧,此外新的代表人物的出现,是无法阻挡的趋势。这就是王羲之超越张芝、钟繇的必然性。王羲之是新书体—今草和行书的杰出代表。 此后很长时间,真书被视作*重要的书体,但从传世作品与使用范围来看,行书成为从王羲之时代以来应用*广泛的书体。王羲之恰恰处于行书**波发展的高峰。王羲之被后世神化的作品是《兰亭序》而不是《黄庭经》。 王羲之的书迹在唐代应有不少留存,但今天已经见不到任何一件原作,而拓本、摹本真伪杂糅,讼争不断。 我们首选摹本,它们有更丰富、更清晰的细节供我们审察。 《丧乱帖》(图1)、《频有哀祸帖》、《二谢帖》、《得示帖》(图2)、《孔侍中帖》(图3)、《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初月帖》等九件作品,可以作为王羲之成熟时期作品的代表。 除了某些对书写时间的考证,就作品而言,依据主要是两点:一、整体气息;二、笔法。 “整体气息”很重要,但它完全凭靠观察者的感受,对此目前只能描述,无法论证,暂且存而不论。 从“笔法”已经能够判断一件作品书写的时代。观察东晋时期行书和草书的“笔法”,主要看它与唐代以来笔法的差异: 其一,弯折处是否有停顿、提按。从唐代开始,笔法以提按为主导,起止、转折处留驻与按顿明显,它成为晋、唐笔法的分野。2 其二,点画是否有立体感。清人对此曾有描述:“世传右军字高纸二分。”3真是对“立体感”的生动描述。这是由于笔锋在点画内部运动的曲线轨迹造成平面起伏的假象,立体感即由此而来。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点画两侧边廓是否平直、是否对称。王羲之的点画大部分边廓为曲线,而且不对称。不符合这两点而号称王羲之的作品,大多是后人临本或据临本而作的摹本。 相对而言,阐述王羲之作品“不激不厉”较为容易,但是如何证明王羲之晚年作品是否做到“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是否包容了人生的复杂感受,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我们来看构成一件书法的要素对阐释提供的支持。 书法由文辞和图形组成。 文辞部分虽然对作品的释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例如《丧乱帖》和《频有哀祸帖》,文辞揭示了作者书写时的心境,进一步的考证或许还能揭示书写时不同的事件背景。从这条道路可以通向文辞的意涵,使用的方法与文学研究无异,但是文辞的意涵不等于图形的意涵,它们各自生成的机制不同、深度不同,两者不能简单地勾连,如抄写他人文辞、模仿他人风格书写,文辞意涵与图形意涵的关系便更加难以判断了。因此,文辞在探寻书写的意涵时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书法的意涵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视觉图形中。如果对书法图形意涵生成机制的研究没有推进,对书法作品意涵的阐释不可能有重要的进展。 以前称书法作品,只有“书作”“书迹”“书件”等称呼,它们是一件书法作品视觉、含义方面内容的总称。但是为了分析的深入和陈述的便利,我们经常把视觉部分和含义部分分开讨论,因此给书法作品的视觉部分冠以专门的称谓—“图形”或“视觉形式”。 利用图形,亦有两条思路:一是从完成的作品入手,从图形分析意涵;二是从书写过程入手,根据作者的种种陈述、观察者所掌握的种种细节,寻找作品的意涵。 **条思路,我们能够大致判断作品的情调—激烈、静谧、从容等,也可以追溯形态、技法的历史演变,发掘有关的意涵,但无法进入“人”与图形更深刻的关系中;第二条思路,人们很少利用,但孙过庭的论述是一个契机。
“人书俱老”:观念与机制 作者简介
邱振中,1947 年生于江西南昌。当代艺术家、书法家、诗人、艺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审查委员会委员,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水墨顾问,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奈良教育大学客座教授。于北京、香港、日内瓦、奈良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参加国内外多种重要展览。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教育奖、艺术奖;获第十届“上海文学奖”诗歌奖、韩国全北世界书艺双年展金奖。著有《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书法》《中国书法:167 个练习》和诗集《状态-Ⅳ》等。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5.8¥16.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3.4¥42.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2.4¥40.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1.9¥58.0
-
尚古说印
¥23.4¥59 -
明清徽晥篆刻简论
¥12¥28 -
荣宝斋书法集字系列 行书集古典名句
¥15.7¥36 -
孔仲起绘山水部分-荣宝斋画谱-196
¥19.3¥25 -
墓志书法精选:第五册:王均墓志 梁浟墓志
¥16.4¥38 -
毛泽东诗词六十七首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