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醒酒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047945
- 条形码:9787550047945 ; 978-7-5500-479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醒酒屋 本书特色
一个人的“酒吧长谈”/“寻根派”文学代表作家李杭育诚意之作 著名作家李杭育*新作品《醒酒屋》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当代文学精品,小说故事生动曲折,多重叙事自然转换,意蕴丰富,可读性强。作者以“醒酒屋”为叙述场域,呈现出一个游刃自如的叙事框架。 李杭育作为“寻根派”代表作家,对于生活的捕捉和对于文学的把握都是扎实到位的,在这部作品中也是如此,作品满含洞察人生和淡泊明志的意味。
醒酒屋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醒酒屋》发表于《江南》杂志2022年第3期,以自传体的方式讲述主人公李三的生活与工作,在学校教书、在画室画画、在酒吧闲谈人生、在自己的居所“醒酒屋”写作和生活。李三游走于生活多个维度,真诚地面对友人与自我,其间充满乐趣与哲思。小说采用了多种叙述方式,枝蔓众多,却又有条不紊。作者以诙谐而轻松的文字风格,娓娓道出与各位朋友的相处交流。这些人构成李三眼里芸芸众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和路径,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平凡而真实的世界,也能从中窥见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思考。
醒酒屋 节选
(本书无目录) 精彩文摘 今天作画,李三先是勾勒了一只三头怪物,部分地模仿了外孙朱利安的怪物造型。朱利安的那些个怪物只用单色水笔画成,而他得考虑用什么颜色。这倒不算多大的问题,真正麻烦的是,细部怎么办?儿童画是不在意细部的,或者说他们画的细部随心所欲,根本不考虑任何逻辑。一遍遍地审视着朱利安的造型,他体会到儿童画与我们成人画*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在创造自己的世界,而我们只是在努力解读着现成的世界。 他想朱利安了,还有摩根和英格丽。 昨天他和尹芬在微信上聊天,尹芬说:“朱利安学什么都很快,可是丢得也快,不能持之以恒。” 他替朱利安辩护:“他还小,或许再过几年会慢慢养成做事的恒心。” “朱利安还喜欢加入大人们讨论问题,叽里呱啦的,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孩。他只是见了陌生人一时有点羞涩。” 尹芬又说:“摩根是个小吃货,不挑食,什么都吃,当然是特别爱吃美味的食物,尤其喜欢水果。这丫头好奇心太重,每天回家必会到处翻箱倒柜一番,好像她一直觉得她爸妈会趁她不在家藏下了什么好东西。 “英格丽记性特好,鬼心眼也多,还很护家,有点小管家婆的潜质。有一天田桑带着英格丽来看我,临走的时候英格丽再三提醒妈妈落下了一个小布包。其实那小布包是我的,只因她妈妈也有一个一样的小布包,英格丽就生怕她妈妈会弄丢了。那年她来中国才两岁多,居然许多情景都还记得。相比之下,做姐姐的摩根就马大哈了。我去年刚到美国时,已经快五岁还见过好几面的摩根,居然已经忘了外婆,悄悄问她妈:‘怎么又来了一个Grandma?’摩根的奶奶是另一个Grandma。还有更搞笑的,摩根今年上小学了,刚去那几天很不适应,嚷嚷着要回幼儿园。” 后来晚上李三把这事说给阿沫听,她笑死了,说小孩不肯上学一般都是要回家,没听说要回幼儿园的。 尹芬还要求李三为朱利安的生日写一句话,她会译成英文连同她代他选购的礼物一起送给朱利安。李三说让我想想,过几个小时再发给你。 阿沫带回来一些卤味当晚饭吃,一边喝着她自己泡的杨梅酒,一边和他聊天。说到小女儿,她说*让她高兴的是,以前是她为薇妮操心,而今则是女儿为她操心这个那个了。 接着阿沫又说了一桩微妮告诉她的趣事:就在前天,克瑞斯一家人为他祖母做了九十周岁大寿。第二天,也就是昨天,老太太出门旅游去了。她不是一个人去,是和她的男朋友一起去的。 “男朋友?我没听错吧?” 阿沫说没错,老太太丈夫早死了,现在有个男朋友,九十五岁了。按照荷兰给老人的福利,有一辆公车,完全免费,把两个老人送到一处海滨旅游胜地,他俩要在那里待上几天……没等说完,阿沫笑得更厉害了。忍住之后,她接着说:“老太太还要求家人给她预订旅馆房间,把她和男朋友订在一间,而且要有一张大床!” 李三也忍不住大笑起来,连声说:“好,好!” 阿沫却泼冷水说:“老太太的子女们没按她的吩咐去做,怕她到时候会吃不消。” 半年多以后,阿沫又跟他讲了那位老太太的新故事:不久前克瑞斯的父母建议她去一家条件极好的养老院,老太太不肯去,理由是在养老院又会有许多男人追求她,而她则又会情不自禁交上新男朋友。 李三听了,笑得打嗝了好一会儿。 快到晚十点了,她忽然打住,说是明天就是“双十一”,她要上网看看有啥好抢购的。说完,她又不好意思地补上一句,说自己是个“败家婆娘”。 李三笑了,说你也玩“双十一”抢购,感觉上就是把你自己当作二十岁了,蛮好! 凌晨三点多,李三写好了给朱利安的话:“在地球的另一面,外公一直关注着你的成长。加油,小男子汉!”然后发给了尹芬。 他的电脑旁有一个类似台历可以翻页的相册,都是朱利安和两个妹妹的照片。外孙们离他如此遥远,想来颇觉沮丧。他们每两年才和他见上一面,照此节奏,他的余生顶多还能见他们十几回。他不愿往下想了…… 到了2021年的9月,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的阻隔,李三已经整整五年没能和女儿以及外孙们相聚了。 大多数时候,他只能翻看手机里存着的孩子们的照片。 他也一直没有等到曹玫来买他的画。 曹玫倒是经常发给他一些有关养生的文章和图片,讲喝茶怎么怎么好,讲健身时要注意什么,讲少吃猪肉多吃海鲜…… 有一晚他跟胡桠聊电影,说*近看的一本加拿大电影《鬣狗之路》还不错,尤其台词很棒。讲阿富汗战争的,快节奏,够血腥,却还要加入爱情故事。美军规定,男女军人在战地不许恋爱,他俩却偷着恋。加入这类故事本来肯定会拖慢节奏,电影会不伦不类。可是这本加拿大片子居然靠着极富潜台词和表现力的对话,那对男女偶尔碰见时的三言两语,就让观众明白他俩的恋情和内心的煎熬。*后,男的阵亡了,遗体搬上飞机运回美国,战友们列队敬礼默送,女的也在其中,而她腹中正怀着他的孩子…… 他还特别告诉胡桠,影片*后,旁白说出一句阿富汗人的谚语:“钟是他们的,时间是我们的。” “这话妙吧?你去琢磨琢磨!” …………
醒酒屋 作者简介
李杭育,男,1957年生,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一级作家,曾获1983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葛川江系列”小说闻名文坛,是我国新时期以来重要文学流派“寻根派”的代表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著有长篇小说《流浪的土地》《故事里面有个兔子》《公猪案》《醒酒屋》,中短篇小说集《最后一个渔佬儿》《红嘴相思鸟》,以及散文和影音读物《江南旧事》《东张西望》《唱片经典》《老杭州》《电影经典》《美国这头公牛》等。自2008年起,李杭育开始从事绘画,已多次举办个人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