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龙静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0.8(8.5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223575
  • 条形码:9787300223575 ; 978-7-300-2235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是在吸收和借鉴我国伦理学界现有教材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本书从界定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入手,对道德的本质和社会作用、中外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和主要伦理规范、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道德建设的重大价值、道德意识与道德选择责任的认定、道德修养与理想人格的塑造、道德环境与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评价与道德调控的实现、道德智慧与应用伦理学的兴起等重大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目录

绪论
一、“道德”、“伦理”概念的发展
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类别
三、伦理学的学科特性
四、伦理学的社会责任

**章 道德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本质
二、道德的特征
三、道德的社会作用及其限度
四、道德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二章 道德学说的历史形态与基本思想
一、西方道德学说的历史形态及基本评价
二、中国道德学说的主要历史形态及基本评价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其他道德学说的历史超越

第三章 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和主要伦理规范
一、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道德缺陷及其伦理诉求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与德治的互补
四、市场经济的主要伦理规范谱系

第四章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道德建设的重大价值
一、建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和原则
三、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规范
四、道德建设是道德体系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五、道德建设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机制
六、道德建设应处理好的各种关系

第五章 道德意识与道德选择责任的认定
一、道德意识的种类
二、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选择的作用
三、道德行为选择及其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四、道德责任的认定

第六章 道德修养与理想人格的塑造
一、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关系
二、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的内在机制
三、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四、道德情操与道德境界

第七章 道德环境与个人品德的养成
一、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二、个人品德重在养成
三、道德环境在个人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四、营造和优化道德环境,促进个人品德养成

第八章 道德评价与道德调控的实现
一、道德调控:社会治理的必要环节
二、道德调控的重要途径——道德评价
三、道德评价的类型——形式和功能
四、道德评价的标准
五、道德评价中的动机与效果

第九章 道德智慧与应用伦理学的兴起
一、当代社会剧变引发的道德论争
二、应用伦理学:人类应对剧变的智慧结晶
三、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四、应用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节选

  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无可争辩的现实。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资源分配和引导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模式。在市场机制下,通过供求矛盾、价格竞争和优胜劣汰等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自动、灵活地引导生产要素在部门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保证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但是,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市场经济为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建构起市场主体的独立人格,使人变得更具有主动性和进取精神,更珍视人性的完美,人变得更真实、更自由。另外,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更进步的道德模式,它一反过去对个人私欲的扼杀和否定,积极肯定了个人利益,也肯定了个人合理欲望的充分发展对道德进步的意义。当产权、契约等一系列观念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时,人们不仅敢于大胆追求私人利益,而且也学会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包括诚实守信、不得侵犯他人财产、不得侵犯他人的正当权利等。  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证明,市场经济并非绝对完美,在道德方面,它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恩格斯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①“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②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一种运行方式,其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根本特点,是社会资源的配置以市场为机制,也就是,无论是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还是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一切生产要素都要通过市场机制(供求、价格、竞争)决定流向,进行配置。这与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型计划经济相比,人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必然要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在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里,生产的过程一般是:个人和企业根据自己的决策进行经济活动,形成各种物品的供给与需求;物品的供给与需求汇集在市场上,决定着各种物品的价格;有权支配生产要素的人根据各种物品的相对价格和生产它们的投入、产出关系,决定将自己支配的生产要素投入某种物品的生产上,以便通过这样使用生产要素来*大可能地增进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通过市场来协调个人和企业的分散的、独立的决策的过程,同时也是依靠市场来配置稀缺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生产过程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商品的市场价格,主要是由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决定的。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需求大、供给小,价格就高;需求小、供给大,价格就低。劳动对于拿到市场上的商品能取得什么价格,不可能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过程实质上也与计划经济不同。只有企业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完成了“惊险的一跃”,即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之后,公有制的企业内部才有可能进行按劳分配。否则拿什么来分呢?现在,我国许多企业就是因为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连职工工资都发不下去了。再如,市场交换所说的价值,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表示为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概念,而是指产品性能与成本或者说产品性能与价格之比的概念。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买者要以*低的价格买进,卖者则要以*高的价格卖出,买者和卖者都要追求*大利益,这样通过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才能达成供求均衡的市场价格。因此,就卖者而言,他必然要追求产品的性能与生产成本之比的*大化;就买者而言,他必然要追求产品的性能与价格之比的*大化。这样买卖双方通过市场交换都实现了自身追求的价值*大化。这些不同之处,正是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能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优势所在。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并非一种完美无瑕的制度选择,而是人类在现阶段不得不作出的次优选择,其内在缺陷正在对社会道德与文明的进步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个缺陷是市场调节只具有短期性特征,它不可能也不愿意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和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问题,因而在道德上很容易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投机心态。在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曾提出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的著名论断。“萨伊定律”认为,在市场交换中,货币只是起瞬间的中介作用,卖者卖出商品得到货币后,马上又会购买商品,所以卖者同时就是买者,供给者也就是需求者,因此,市场经济中的生产活动总是能够创造出足够的需求来吸引全部产品,总供给与总需求会自动实现均衡。然而,市场经济国家19世纪以来周期性地发生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充分表明,“萨伊定律”是不科学的。1936年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指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会导致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在内的总需求不足(当然,也可能导致相反的情况出现,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就必然导致经济萧条、失业增加;若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则由于社会增加产品的供给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商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市场经济的这一缺陷正是来自它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决策分散性,它必须通过商品供给的过剩所引发的价格下降或商品供给的短缺所引发的价格上涨这些价格信号来调节生产或需求,而供给对价格的反应又必然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再完善的市场经济(假设没有垄断和国家的人为干预)也无法解决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另一前提是假定买者和卖者都追求自身的*大利益,因此他们在进行市场决策时固然要收集充分信息以对将来的市场变化进行预测,但是,他们收集的信息和对将来的预测都是有限的,不会超过他们自己设定的成本上限。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简介

  龙静云,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特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伦理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济伦理学、公民意识教育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五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其他项目十余个。出版和参编学术著作十余部,在国内期刊《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期刊如《哲学动态》、《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天津社会科学》、《江汉论坛》、《江海学刊》、《中州学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奖项共十余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