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赣州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报告(1985-2018)

赣州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报告(1985-201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6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76.0(7.5折) 定价  ¥3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赣州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报告(1985-2018)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35423
  • 条形码:9787030735423 ; 978-7-03-07354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赣州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报告(1985-2018) 内容简介

赣州七里镇窑址是1956年在**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在赣南发现的**窑址,后被列为江西省宋元时期的四大名窑之一,先后被公布为江西省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里镇窑遗址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和沿垇村的贡江北岸,分布面积有100万平方米,保存至今的窑业堆积多达18处。1985—2018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七里镇窑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揭露6座晚唐至明初时期的龙窑,出土瓷器标本几万件(片),主要有晚唐五代时期的青瓷、两宋时期的宋白瓷与酱釉瓷、宋元时期的黑釉瓷等四大类,对研究我国南方地区的瓷业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赣州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报告(1985-2018) 目录

目录
**章 概论 001
**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002
第二节 遗址规模 003
第三节 历史沿革 004
第四节 考古工作概况 009
第五节 相关研究情况 010
第六节 窑址保护 011
第二章 窑址调查 015
**节 窑业堆积 019
第二节 制瓷原料 042
第三节 作坊住所 044
第四节 商铺码头 047
第三章 窑址发掘 055
**节 发掘过程 056
第二节 典型地层介绍 063
第三节 出土遗迹 066
第四章 出土遗物 085
**节 青釉瓷 086
第二节 青白瓷 113
第三节 紫金(酱)釉瓷 181
第四节 黑釉瓷 236
第五节 文字、符号 270
第六节 制瓷工具 318
第七节 烧造工具 325
第五章 考古成果综述 341
**节 考古成果 342
第二节 相关问题探讨 344
后记 354
展开全部

赣州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报告(1985-2018) 节选

**章概论 七里镇窑遗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的七里村和沿垇村,始烧于唐末、五代,盛烧于两宋,终烧于元末明初,前后延续500余年,是宋元时期江西省的四大名窑之一。 七里镇窑遗址是宋元时期南方地区以烧造青白釉与酱釉瓷、黑釉瓷为主的综合性瓷窑遗址,保存至今的窑业堆积多达18处,局部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两万余件(片),对于研究我国南方地区瓷业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七里镇,位于现江西省赣州市章贡阿区水东镇东部的七里村,古镇街道主要分布在现今的岭背与四联两个自然村,在古代从赣州市章、贡两江交汇处乘舟溯贡江而上,到达七里镇需 1小时左右。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当前的七里镇已处于赣州市区章贡区与赣县县城梅林镇的中间,从赣州市区南门口乘公交车 123路经虔东大道( 323国道)到达七里古镇仅需 20多分钟,再去赣县县城则只需15分钟。 七里镇窑遗址位于水东镇七里村和沿垇村两村境内,虔东大道( 323国道)南侧,贡江北岸,因窑址集中于七里古镇而得名。窑址沿贡江北岸一线分布,东西长约2千米,南北宽约0.5千米,总面积达 1平方千米(图一)。遗址坐标为东经 25.51′16.2″,北纬 114°59′18.3″,海拔高程121米。 图一七里镇窑址保护范围与建控地带图 七里镇窑遗址所在区域属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坡度平缓,瓷土储量丰富,为窑址的建设、瓷器的生产形成了良好的地理环境;明代以来,七里镇所在的赣州地区盛产木竹,出产大量的木材,为瓷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烧造燃料;窑址濒临贡江北岸,接近章江、贡江交汇处,便利的水路交通为瓷器产品运输、外销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节遗址规模 七里镇窑遗址分布于七里村贡江北岸约1平方千米的坡地上,共发现大型窑业堆积18处,包括杨家岭、梧桐岽、高岭、殷屋对门、殷屋背、袁屋岭、赖屋岭、罗屋岭、殷屋岽、张家岭、周屋岭、周屋坞、郭屋岭、木梓岭、鲤鱼形、刘屋岭、湖头塘、砂子岭(图二),每处窑业堆积的面积在500—100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5.2公顷。 根据早期窑址调查资料记载,七里镇窑遗址可分为东区(上窑)、南区(中窑)、西区(下窑)三个片区,其中东区以乳白、青白釉为主,南区以青釉瓷为主,西区以褐釉瓷为主。通过近年窑址考古发掘资料分析,七里镇各个窑场产品各有侧重和分工,年代亦有早晚之分,窑场大致是由南向北发展。但由于受到时代变革及村镇变迁的影响,其整体布局现已无法明确划分。 图二七里镇窑址现存窑包分布图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七里镇窑的发展历史,有必要先来看看七里镇的历史。 一、七里镇的历史① 七里镇地名的来由,据同治十一年《赣县志》记载:“郡东南七鲤镇,七山排列如鲤,故名。”传说中的来由为东海龙王的七个龙女,从东海→长江→鄱阳湖→赣江,到达赣江源头的贡江一带玩耍,乐不思蜀,不肯回龙宫,被观音老母点化成七座小山包散落在江边,故名七鲤镇。又因古镇距离赣州市区走水路只有七华里,故又名七里镇。 七里古镇历史悠久,据《赣州府志》记载:“赣州府城,晋永和五年( 349),太守高琰始建土城于章贡二水间,义熙二年(406),徙赣水东。”即七里一带,直到梁承圣元年 (552),才将府城迁回到章贡二水之间,府城设在七里镇附近长达146年。成书于北宋时期的《元丰九域志》一书,就有七里之名。由于七里镇瓷窑的兴盛,古镇便成了一座以制瓷业为主的手工业集镇。到宋代鼎盛时期,古镇有居民6000多人,为江西南部*大的集镇之一。 到了明代中期,新崛起的木材经销业在赣南历史上极负盛名,七里镇又成为赣南木材集散地。自明、清、民国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前后六百年长盛不衰。“其经营规模居赣南**,全省第二。”赣州市博物馆在七里镇收藏了一方石碑:《道宪示勒石永遵》(图三),就是光绪十二年(1886)五月十五日“钦命二品顶戴总理江西牙厘赣局吉南赣宁兵备道”关于各类木材完纳厘金的规定,这就从国家税收管理角度说明了七里镇经销木竹时间之长久,数量之巨大,税源之丰饶。由于赣南木材资源的丰富,贡江上游各县的木材通过水运到长江下游的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一带,七里镇地处贡江上游各支流的汇合点,便成为了木材集散地。贡江上游各县的木材先水运到七里镇,再扎成深水木排运到长江下游一带。由于木材经销业的兴盛,七里镇出现了一批经销木材的富商,仅民国年间有名有姓、经营显赫的木商大户就有二十多家,主要商号有:袁安邦、方万寿、熊万隆、王隆兴、黄永德、龙顺祥、邱合利、唐万利、涂永顺、罗美顺、李可风、肖仁丰、赖同顺、寿元堂、卢永盛、钟茂圣、郭雁云。有的商号一年销售的木材多达5000多立方米,他们雇请的工人达100多名,还专门为扎木排修造了码头。各商户一般木材经销量都在3000?6000两龙泉码(一龙泉码折合0.743立方米),下窑卢永盛木行产销兼营常年雇工百余人,木材销量达一万两龙泉码,年经营总额达二十余万两银元。当时古镇百分之八十的居民从事竹木运销或排缆工作,给古镇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图三《道宪示勒石永遵》石碑拓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七里镇又先后建起了赣州贮木场、赣南化工厂、赣州地区粮食局储备库和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等国有企事业单位。 赣州贮木场创建于1950年,是一个以水上放排工为主的森工企业,担负着赣南林区贡江上游十多个县的木材水运中转到赣江下游的樟树、南昌的重任,每年水运木材25万至30万立方米,是全省第二大贮木场。全场有三个水运队(十三艘拖轮),建起了机修厂、职工医院、木竹扎运综合加工厂等,到20世纪80年代该场已发展到1000多名职工,水运木材用拖轮,起铁锚用绞锚机,机械化开始代替笨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本场能够制造120匹马力的铁壳拖轮。1984年其被评为全国的*佳贮木场。赣南化工厂位于赣州市七里镇虔东大道(323国道)南侧,于1958年7月1日在赣州工商局注册成立,主要经营电石、乙炔碳黑、双氰胺、石灰氮、氧气、氮气、色素炭黑、铝箔纸、固色剂,是赣州市的国有大型企业,职工总数1000人。赣南化工厂曾是国家4个重点电石生产企业之一,长期以来一直生产高能耗、高污染的电石系列产品。1993年全面停产。 古镇范围内有七里行政村的上坊、中坊、下坊、岭背、四联、庙前、坝上等7个村民小组和一个居委会;沿坳行政村的竹山、下窑两个村民小组;赣县梅林镇章贡村的红佛堂村民小组。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6480人。 七鲤古镇是赣南客家人的世居地。古镇42个姓氏,宋代迁人的有6姓、元代迁人的有5姓、明代迁人的6姓、清代迁人的17姓、民国迁人的1姓,其余7姓无资料可查,他们都是从中原地带迁人的客家传人。 1. 宋代迁入古镇定居的六姓 袁姓袁贵玉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从京都营州迁入七里上坊,堂名为司文堂。 舒姓舒德昭于南宋景炎年间(1276—1278)从南京半边街迁入七里上坊,堂名为心亭堂。 郭姓郭滨于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从庐陵麻岗迁入七里中坊,堂名为汾阳堂。 池姓池梦鲤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从市区南市街迁入七里中坊,堂名为敦本堂。谢姓谢立一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从河南南阳卧龙岗迁入七里岭背,堂名为陈留堂。 封姓封秉万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从河南丰丘迁入七里砂子岭,堂名为渤海堂。 2. 元代迁入七鯉古镇定居的姓氏 邱姓邱源一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从福建上杭迁入上坊,堂名为昭义堂。 唐姓唐显达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由城区米市街迁入中坊,堂名为德庆堂。 黄姓黄隆公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由福建汀州宁化迁入中坊,堂名为江夏堂。 刘姓刘巨波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由山西太原祁县迁入四联,堂名为永定堂。 鄢姓鄢子寿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由万安窑岗迁入下窑,堂名为云程堂。 3. 明代迁入古镇定居的姓氏 陈姓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由福建泉州迁入四联,堂名为颍川堂。 方姓方文道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万安迁入七里上坊,堂名为河南堂。 张姓张府公三兄弟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南京半边街迁入岭背,堂名为思芹堂。 罗姓罗尔玉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由赣县石芫迁入岭背,堂名为象德堂。 卢姓卢光谦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由宁都麻田迁入下窑,堂名为范阳堂。 梁姓梁见谭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湖南迁入下窑,堂名为安定堂。 4. 清代迁入七鲤古镇定居的姓氏 周姓周继善、周继椿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由泰和迁入岭背,堂名为汝南堂。 殷姓殷日广、殷日依、殷日廉三兄弟于清康熙元年(1662)由信丰杨坊堡迁入岭背,堂名为汝南堂。 袁姓袁乙痒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于都珠田迁入上坊,堂名为汝南堂。 赖姓赖元星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城区赖家围迁入中坊,堂名为颍川堂。 郭姓郭钟诸、郭钟趾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信丰铁石口迁入岭背,堂名为汾阳堂。 曾姓曾衍标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广东嘉应州迁入中坊,堂名为鲁国堂。 张姓张昌顺于康熙末年由赣县桃源迁入岭背,堂名为鲁国堂。 胡姓胡子俊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信丰安息迁入岭背,堂名为定安堂。 钟姓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信丰崇仙迁入砂子岭,堂名为颍川堂。 王姓王兴杰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由赣县萱州迁入中坊,堂名为槐堂。 陈姓陈东川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由兴国迁入沿圳竹山,堂名为颍川堂。 肖姓肖朝崇、肖朝鹤、肖朝云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万安迁入沿堋一带,堂名为兰陵堂。 邱姓邱达高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福建桃水街迁入竹山,堂名为文庄堂。 赖姓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山信丰水东桥头迁入竹山,堂名为颍川堂。 邹姓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会昌周田迁入七里。 陆姓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由信丰迁入七里。 石姓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迁入七里。 5. 民国迁入七里的姓氏 侯姓侯礼昆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从沙河迁入七里定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