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作者:刘文哲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0(6.0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植物学实验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449221
  • 条形码:9787030449221 ; 978-7-03-04492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植物学实验 内容简介

《植物学实验》由基本实验技能、基础实验、综合和研究性实验,以及附录4 部分组成。前两部分为学习植物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第三部分是将近年来植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设计成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内容涵盖了植物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结构与发育、系统进化等研究领域常用的实验技术,以培养学生参加植物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个实验由背景知识、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用品、实验内容和方法、课堂作业、思考题等部分内容构成。为了更好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和实验内容,大部分实验配有插图,书后的附录中列出常用试剂、染色剂及缓冲液的配方,供读者查阅。

植物学实验 目录

目录
前言
**部分 基本实验技能 1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 3
实验二 临时装片及染色 7
实验三 徒手切片法 9
实验四 显微测量技术 11
实验五 整体透明制片法 13
实验六 组织离析制片技术 15
实验七 冰冻切片技术 17
实验八 石蜡切片技术 19
实验九 被子植物花图式与花程式 23
实验十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25
第二部分 基础实验 29
实验十一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后含物 31
实验十二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 36
实验十三 植物的组织——成熟组织 40
实验十四 藻类植物 45
实验十五 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 51
实验十六 苔藓植物 57
实验十七 蕨类植物 62
实验十八 裸子植物 66
实验十九 根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71
实验二十 茎的形态和初生结构 77
实验二十一 茎的次生结构 81
实验二十二 叶的形态和结构 84
实验二十三 花的形态结构 90
实验二十四 花药和子房的结构 93
实验二十五 种子和果实结构与发育 96
第三部分 综合和研究性实验 101
实验二十六 植物细胞器的荧光标记及观察 103
实验二十七 植物营养器官的趋同适应及趋异适应观察 106
实验二十八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112
实验二十九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115
实验三十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TUNEL检测 119
实验三十一 植物细胞微丝骨架的活体观察 122
实验三十二 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检测 124
实验三十三 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观察 126
实验三十四 人工传粉实验 129
实验三十五 植物花粉管向胚珠的定向生长 131
实验三十六 人工诱导针叶树创伤树脂道的形成 134
实验三十七 校园植物观察与识别 137
实验三十八 校园植物物候期的观测与记录 139
实验三十九 植物总DNA的提取 143
实验四十 植物总RNA的提取 146
实验四十一 PCR扩增技术 150
实验四十二 植物分子标记及应用 155
实验四十三 植物遗传多样性检测 171
实验四十四 植物基因组测序原理与应用 174
实验四十五 植物分子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182
主要参考文献 187
附录 189
附录一 染色原理 191
附录二 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193
附录三 常用缓冲液的配制 198
展开全部

植物学实验 节选

**部分 基本实验技能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 实验二 临时装片及染色 实验三 徒手切片法 实验四 显微测量技术 实验五 整体透明制片法 实验六 组织离析制片技术 实验七 冰冻切片技术 实验八 石蜡切片技术 实验九 被子植物花图式与花程式 实验十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 植物细胞的直径一般为10~50μm,肉眼无法观察,因此,必须借助各种显微镜来观察,其中光学显微镜是以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可见光(包括紫外线)作为光源进行观察的仪器,是生物科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重要和*常用的工具之一。光学显微镜利用光学成像原理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大几百倍甚至千倍,从而使人们能够对微小的生物或者生物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行观察。从事生命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就必须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性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光学显微镜种类繁多,结构也繁简各异,但其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图1-1)。 图1-1 光学显微镜 (一)机械部分 光学显微镜机械部分主要有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标本移动器、粗调焦轮、细调焦轮及亮度调节旋钮等(图1-1)。 1. 镜座 镜座是显微镜的基座,用以支持镜体平衡,其上装有反光镜或照明光源。 2. 镜柱 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连接、支持镜臂及以上的部分。 3. 镜臂 镜臂弯曲如臂,上接镜筒、下接镜柱,支持载物台、聚光器和调焦装置。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直筒显微镜镜臂和镜柱连接处有活动关节,可使显微镜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一般不超过30°。 4. 镜筒 镜筒一般长160~4250px。其上端放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双筒斜式的镜筒,两镜筒距离可以根据两眼距离及视力来调节。 5. 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是固着在镜筒下端的圆盘,其上装有不同倍数的物镜。可以左右自由转动,便于更换物镜。 6. 载物台 载物台是放置切片的平台,中央有一个通光孔,旁边装有固定玻片的压片夹或标本移动器。有的显微镜载物台下装有聚光器。 7. 调焦装置 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轮各一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以便得到清晰物像,即调焦。大的一对是粗调,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0mm,用于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小的一对是细调,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升降0.1mm,用于在高倍物镜下观察。使用时,必须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二)光学部分 光学显微镜光学部分主要有物镜、目镜、聚光器和光源(或反光镜)等(图1-1)。 1. 物镜 它是显微镜中*重要的光学部件,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决定了显微镜的质量、分辨率和放大倍数。常见的物镜有低倍镜(4×、10×)、高倍镜(20×、40×、100×),使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时,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介质是空气;而100×物镜称为油镜头,使用油镜头时,物镜与标本之间的介质为香柏油(液体石蜡亦可)。物镜上表面的标记数字表示该物镜的各项参数。 2. 目镜 目镜位于镜筒的上方,不同的显微镜有单目镜与双目镜的差别,目镜的功能是使物镜形成的实像进一步放大,在人眼的明视距离上成一虚像,使之便于观察。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为总放大倍数,但目镜的放大作用不是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决定因素。目镜内可安装一段头发作“指针”,也可安装测微尺。 3. 聚光器 聚光器安装在载物台的下方,可弥补光源亮度的不足,适当改变从光源射来光线的性质,将从光源照射过来的光线聚集在被检标本上,以增强照明。聚光器由透镜组和孔径光阑(光圈)组成,可以通过调节孔径光阑的开口大小来改变视野中物体的明暗和反差。也可以通过聚光器升降螺旋升降聚光器来改变标本的照明度,改变视野的范围。 4. 光源 光学显微镜的光源位于镜座内,通常由照明灯泡、折光系统和一枚聚光器组成,常用高亮度的卤素灯泡,镜座右侧具有亮度调节旋钮调节光线强弱。老式光学显微镜则采用反光镜作为取光设备,反光镜一面为平面镜,另一面为凹面镜,镜体可以在其弧弓支架上自由翻转以调整位置,使光线射向聚光器。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 1. 取放 拿取显微镜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将显微镜放置于实验台距边缘750px 处,身体的左前方,腾出右侧位置进行观察记录或绘图。 2. 对光 打开内置光源的开关,先用低倍物镜,将光圈开到*大位置,用左眼或双眼观察目镜。调节好光源的亮度,使视野内的光线明亮、均匀又不刺眼。 3. 目镜观察 观察时要睁开双眼,用左眼观察显微镜目镜视野中的像。如果是双筒显微镜,则应睁开双眼观察。 4. 低倍镜使用 将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固定好,使观察材料一面正对着通光孔中心。转动粗调焦轮下降物镜至距玻片5mm处,接着用左眼(或双眼)注视镜筒,再慢慢用粗调焦轮上升物镜,直到看见清晰的物像为止。 5. 高倍镜使用 由于高倍镜视野范围更小,因此使用前应在低倍镜下选好欲观察的目标,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高倍镜至工作位置。高倍镜下视野变暗且物像不清晰时,可调节光亮度和细调焦轮。由于高倍镜使用时与玻片之间距离很近,操作时要特别小心,以防镜头碰击玻片。 6. 油镜使用 在高倍镜下将要观察的样品移至视野中央,上升镜筒约37.5px,然后转油镜至工作位置。在盖玻片要观察的位置上滴1滴香柏油,慢慢下降镜筒,使之与油滴接触,然后慢慢调节细调焦轮,上升镜筒到物像清晰。因油镜工作距离非常小(约为0.2mm),所以这步操作要特别小心,防止镜头压碎玻片。 7. 调换玻片 观察时如需调换玻片,要将高倍镜换成低倍镜,取下原玻片,换上新玻片,重新从低倍镜开始观察。 8. 使用后整理 观察完毕后,上升镜筒,取下玻片,将物镜转离通光孔呈非工作状态,放上擦镜布,按原样收好显微镜。 9. 使用注意事项 ①显微镜是精密仪器,使用时一定严格遵守操作规则,不许随意拆修。②随时保持显微镜清洁。观察临时装片时,要将盖玻片四周溢出的水或其他液体用吸水纸吸干净,以免污染镜头。已被污染的镜头要用镜头纸擦拭。③观察时,坐姿要端正,双目同时张开,切勿睁一眼、闭一眼或用手遮挡一只眼。④观察玻片时,一定要按先低倍物镜、后高倍物镜顺序使用。细调焦轮是在观察到物像而不够清晰时使用,切忌沿同一方向不停地转动细调焦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