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人文论稿

作者:杨庆存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2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64.2(7.2折) 定价  ¥2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文论稿 版权信息

人文论稿 内容简介

  《人文论稿》为作者2015年受聘上海交通大学以来结撰的文字,依类厘为三编。这些教学科研与工作过程中孕育出的成果,全都立足于学术,着眼于文化,以“人文”为核心,紧紧围绕人文内涵。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来思考,注重人类意识与规律的探讨,注重中华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弘扬,注重创新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文章选择具体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究或诠释“人文”内涵、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提出系列学术新见解、新理念或新认识。诸如人文思想是人类历史实践的智慧结晶和全世界共同拥有的战略资源,也是引导人类不断创新和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传说、表演、器物、图画、文字”是人类文化存在的五大基本形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尊道贵德”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核心理念;理论是文化的高形态,学术研究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形式;研究能力是人才综合能力的**要素;等等。至于具体作品与文化现象的新诠释,大都正误补偏,强化科学严谨。这些成果以不同方式发表,或得到学界关注与肯定,或引发学生兴趣与思考。文章保存原貌,体例风格多样。

人文论稿 目录

序一
序二
上编
人文思想与人类生存
——论苏轼《六一居士集叙》的人文内涵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散文研究的人文内涵与价值引领
古籍善本与中华文明
世界文化多样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梦”的文化“根”与民族“魂”
——人文精神的传承弘扬与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
开辟“经学”人文研究的新境界
神话研究的人类意识与人文精神
《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经解新说
——兼论经典训释变化与社会时代诉求转变之关系
论春秋“歌诗必类”与诸侯邦交内涵衍变
丝绸之路与人文精神
——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和平发展
试论重阳诗词与人文精神
唐宋诗人咏“除夕”
唐宋文人“元日”诗
唐诗宋词里的“元宵”节
杜牧《清明》诗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本义探寻与人文精神
宋代尚香文化与人文内涵
宋代琴文化的哲思内涵与境界创新
论宋词中的都市风采与人文精神
论欧阳修文道观的生成创构与文化实践
论苏轼的人文史观:“功与天地并”
论杨万里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返本开新与当代启示
——朱自清的学术研究与散文创作
闻一多《神话与诗》的学术境界与人文思想
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弘扬与践行者傅璇琮
王水照先生的人文情怀与学术境界

中编
生命之歌:桑、蚕、神、人之间与唐宋文学书写
——中国古代桑蚕文化与人文内涵
中国经学的守正创新与人文精神
人文思想引领人类创新
文以载道与家国情怀
宋代皇权政治的创新发展与人文精神
人文学术研究与”致广大而尽精微
经典诗词解读与人文内涵诠释
新人文·新气象·新起点
“造就人才,大处着笔”
深化经学研究与培养学术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强国与校地合作
……
下编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人文论稿 节选

  中国散文研究目前尽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诸多成就,但是同国家文化建设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很不够、很薄弱。这种薄弱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深度上。以往的研究主流与重点,大都集中在资料搜集整理、散文发展现象梳理或者是文本诠释、艺术欣赏等,这些大都是相对比较浅层的基础研究,虽然属于不能绕过而且必须要有的内容,但着眼点仅仅停留在这些层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今后一个时期的散文研究需要继续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散文研究要深入发掘深刻的人文思想内涵。散文既是时代与历史的载体,又是思想与文化的载体,涵盖了诸如文学、历史、哲学、语言、艺术等多个学科、多个领域。仅从文学层面研究散文,甚至仅就散文本身研究散文、仅就文学艺术研究散文,都只能是表面的、浅层的,既不能体现出深刻性,也不能发掘出、发挥出散文真正的思想价值与文化意义。因此,今后散文研究的开展与开拓、方向与趋势,除了继续保持文体本身、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的研究,*应该花工夫、下力气的,应当是散文中*有思想引领价值、*具人类文化普遍意义的深刻人文内涵。如上所述,散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华民族思想精髓的重要载体。诸如*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特点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尊道贵德”等,这些思想理念与著名观点,都存在于散文中、体现于散文中、演绎于散文中。这里面,既有《道德经》《论语》中那样凝练精警的格言式表达,又有《尚书》《庄子》中那种或具体朴实或形象生动的艺术呈现。如果我们只就散文文体的演变来研究,或者只停留在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层面,这些虽然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甚至可以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为学者减轻翻检之劳(三十年前笔者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仅考证“散文”概念的发生与衍变,就花了数年时间,做了数千张卡片,现在电脑检索只要零点几秒,列出来的结果与数年的人工检索相差无几),极大地提高研究效率,但是却很难实现发掘前代思想资源、建设当代文化和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目的,很难实现承担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的责任、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伟大目标。  第二,散文研究要强化国家观念。散文研究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散文研究是这“四个讲清楚”的学术支撑与基础前提,如果说诗歌是以发挥抒情功能为主、体现思想主张为辅的话,那么散文则是直接表达思想主张,直接体现人文精神,尽管也有抒情的元素。第三,散文研究要树立人类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的著名论断,目前早已成为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文化理念与流行热词。其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正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精髓和整体思维优秀传统的现代弘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宇宙一体”的世界认知,《易经》中“天、地、人”并称“三才”的文化理念.《黄帝内经》包含的系统化整体思维模式,都涵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光辉与丰富元素。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孔子的智慧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得到顶级自然科学家群体的如此重视和高度评价?孔子为什么直到现在还会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与点赞?其实,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不复杂也并不难理解——孔子终其一生都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在考虑人类社会和平和谐、健康文明发展时,即便残酷动荡的当时,孔子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论语·宪章》)。换言之,孔子思想的*大特点,就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思考现实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着眼点与落脚点,且始终不渝。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轼在《六一居士集叙》中认为,孔子“功与天地并”。  ……

人文论稿 作者简介

  杨庆存,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导,新人文学院首任院长。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逾百篇;出版专著《宋代散文研究》《黄庭坚研究》等十多部;合作专著《宋代文学史》《宋代文学通论》等20多种。获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或上海市奖多项。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学学会副会长。入选“2022中国高贡献学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