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我的大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13646
- 条形码:9787100213646 ; 978-7-100-21364-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的大学 本书特色
19世纪80年代俄国革命者的道路指南。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广泛概括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描写了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和遭遇,真实生动地表现了整整一代俄国革命者从*底层一步一步踏上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我的大学 内容简介
《我的大学》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22年完成的,次年发表在《红色处女地》杂志上。十六岁的阿廖沙带着上大学的美好期许来到喀山,却未能踏进大学的门。为了生存,他四处奔波卖苦力打工。书中描绘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农民和工人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在历史环境和政治生态的变化中,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以及他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态度,触及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激烈动荡的社会政治生活。高尔基自传三部曲广泛概括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描写了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和遭遇,真实生动地表现了整整一代俄国革命者从底层一步一步踏上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我的大学 节选
《我的大学》: 他这个人不爱说话,思想不开朗,说话谨小慎微。他住在一幢很脏的楼房的地下室里,为了保持“身心平衡”,经常干点木工活。跟他在一起十分枯燥。读穆勒的书,我不感兴趣,因为很快我就发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非常熟悉;我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直接掌握的,它们就书写在我的皮肤上,简直是刻骨铭心;再说了,我觉得也不值得用那么艰涩难懂的语言,写那么大厚本的书,讲些凡是为“他人”幸福与安逸出卖劳力的人一听就完全明白的道理。我要花很大的毅力才能在这个充满胶水气味的地下室里待上两三个小时,还要观察一只只潮虫是如何在肮脏的墙壁上爬来爬去。 有一次,辅导学习的老师比平时来晚了,我们以为,他可能不会来了,于是便买了一瓶伏特加酒,还有面包和黄瓜,举行一个小小的宴会。可是,突然,我们看见辅导老师的灰色裤腿从地下室的窗口外一闪而过,我们就赶紧把酒往桌子底下藏,可这时他已经进来了,而且马上就开始讲解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种种高论。我们大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跟木偶似的,直担心我们有人会不小心踢倒酒瓶子。然而,碰倒酒瓶子的恰恰是我们的辅导老师;他把酒瓶碰倒后,往桌子底下看了看,一句话没说。唉,他还不如痛骂我们一顿呢! 他一言不发,紧绷着脸,眯缝着眼睛,显得很不高兴;这使我感到非常尴尬。我偷偷看一眼同伴们羞得满面通红的脸,深感自己在辅导老师面前犯了罪,从内心深处感到对不起他,尽管这次买酒的主意并不是我出的。 小组朗读非常枯燥,我很想到鞑靼人的镇子上去,那里的人,民风淳朴,待人热情,是一方特有的净土;他们讲的俄语,南腔北调,十分可笑;一到傍晚,阿訇们从清真寺的塔楼上怪声怪气地招呼大家到清真寺去做礼拜——我想,鞑靼人过的完全是我所不了解的另外一种生活,与我所知道和不喜欢的那种生活完全不同。 伏尔加河上劳动生活的音乐深深地吸引着我;这种音乐,至今仍使我乐而忘返,怦然心动;我清楚地记得我**次感受到英雄劳动诗篇的那一天。 一艘满载波斯货物的大驳船在喀山附近触礁搁浅了,船底被撞了个大窟窿;装卸工人劳动合作组织叫我们从船上往下卸东西。当时是九月天,从上游过来的风一个劲儿地刮着,灰色的河面上波浪滚滚,怒涛汹涌,狂风冷雨,迎面袭来。劳动合作组织派来的装卸工约有五十人,他们身披编织袋和雨衣,一个个愁眉苦脸地待在空驳船的甲板上;一艘小拖轮气喘吁吁地拖着大驳船向前航行,将一团团红色的火花洒向雨中。 夜幕降临。灰暗、潮湿的天空黑了下来,笼罩在河面上。装卸工人们牢骚满腹,骂骂咧咧,一个劲儿地在骂雨、骂风、骂生活;他们无精打采地在甲板上转来转去,想避开风雨和寒冷。我觉得这些睡眼惺忪的人们干不了什么活,他们也挽救不了将要沉没的满船货物。 快到半夜的时候,拖轮才开到大驳船触礁搁浅的地方,他们把空驳船和搁浅的大驳船的船舷拴在一起;劳动合作组织的领班是个对人很凶的小老头儿,一脸麻子,诡计多端,满嘴脏话,长有一双鹰的眼睛和鹰一样的鼻子;他从谢了顶的脑袋上摘下被雨水打湿的帽子,像女人一样尖着嗓子喊道:“伙计们,快祈祷吧!” 驳船的甲板上,黑灯瞎火,装卸工人们黑压压地挤作一团,像狗熊似的,嘴里哼哼哧哧;领班的*先祈祷完,他尖着嗓子喊道:“把灯拿过来!喏,伙计们,干出个样子来!真的,孩子们!上帝保佑你们——大家开始干吧!” 于是,这些行动笨拙、有气无力、浑身湿透的人们开始要“干出个样子来”了。他们像冲锋打仗一样,一下子跳到将要沉没的驳船的甲板上,钻进船舱,他们吆喝着,喊叫着,互相逗闹打趣,有说有笑。成袋的大米、一包包葡萄干、皮革、卡拉库尔羊羔皮,像鸭绒枕头似的,从我身边一闪而过;一个个粗壮的身影,你来我往,川流不息;他们彼此吆喝着,吹着口哨,嬉笑怒骂,互相鼓气。很难相信,这帮笨手笨脚、愁眉苦脸的人,刚才还在牢骚满腹,骂骂咧咧,诅咒生活,诅咒下雨,诅咒寒冷,一旦干起活儿来,却是那么的轻松愉快,生龙活虎。雨越下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狂风一个劲儿地猛吹,把他们的衬衣下摆纷纷掀起,倒扣在他们的头上,肚子全裸露在外面。 ……
我的大学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政治活动家,苏联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列宁誉为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本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后寄居在外祖父家中。后来外祖父破产,高尔基十一岁便在社会上流浪,打各种杂工谋生。在艰苦的生活中他依靠自学开始文学创作,24岁发表了第一篇作品《马卡尔·楚德拉》,并开始使用“高尔基”这一笔名。代表作散文诗《海燕》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宣言书”,长篇小说《母亲》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高尔基一生创作了小说、戏剧等多种体裁的大量作品,描绘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无产阶级的觉醒、斗争,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为无产阶级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