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学境(3版)(精)

学境(3版)(精)

作者:蔡鸿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6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7(7.4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学境(3版)(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74416
  • 条形码:9787108074416 ; 978-7-108-0744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学境(3版)(精) 本书特色

进入新世纪,年逾古稀的蔡鸿生先生又陆续推出了《仰望陈寅恪》《学境》《读史求识录》等大作,从学术理念、学术境界、学术方法、治学做人等角度阐释和赓扬陈、岑“二老”的学术传统,金针度人,开示后学。 ——姜伯勤(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学境》一书是蔡鸿生先生学术思想的一个总结性汇集,他平时所讲的《精神生产的历史经验》《学风、学位和学问》《陈寅恪史学的魅力》《为自己的学业进补》等,都给了我极大的启迪,可惜这本书很多学子没有读过,我极力督促博士生们认真阅读,其中蕴含的哲理均是劝学良言,直呼放眼世界做学问,是先贤留给后人的遗教。 ——葛承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学境(3版)(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山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蔡鸿生教授多年有关史学主题的杂文集。书中包括蔡先生治学的经验之谈,也包括他对陈寅恪、岑仲勉诸先生史学成就的归纳与总结以及对史学系学生如何进行研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书各篇文字均较为精炼,有很好的可读性。蔡鸿生先生从陈寅恪先生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学习,其治学理路深得陈先生影响。书中多篇文字涉及其对陈先生为人、治学的回忆,对陈先生的主要研究成果也有精到概括。

学境(3版)(精) 目录

序引——写在学境边上

甲编 学者方程——精神生产的历史经验

辑录者言

一 名与实

二 脱俗

三 “独”的境界

四 少而精

五 多思

六 掺而化之

七 学力补天分

八 治学之路通向世界

乙编 师门教泽

一 康乐园“二老”

二 《陈寅恪集》的中外关系史学术遗产

三 金明馆教泽的遗响

四 仰望陈寅恪铜像

五 陈寅恪:志在求真的一代宗师

六 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的学术风格

七 一位朴学惇谨的长者

八 怀念金应熙先生

九 朱公风范长存

丙编 共勉篇

一 为自己的学业进补

二 历史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谈历史知识的价值

三 学风、学位和学问

四 研究生的定位与自律

五 从答辩谈论文

六 “大师”小议

七 对话

八 答客问

九 关于知、识、文的联系和区别

十 专门史与通识

十一 基础课姓“基”

十二 《圣婴断奶图》的启示:告别教科书

十三 “书名学”刍议

十四 “日日是好日”别解

十五 耿昇赞——学者风度与工匠精神的统一

丁编 自励篇

一 榕荫下的岁月

二 求学随想

三 藏六居学记

蔡鸿生教授学术论著目录

后 记


展开全部

学境(3版)(精) 节选

历史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谈历史知识的价值 今天要讲的课题,是有关历史知识的价值。一涉及价值,就很容易跟推销相联系。有人也许会问:你是不是专程从广州坐车来推销历史知识的呢?可以这么说,凡是要推销的东西都属于商品,商品才需要推销。知识不是商品,所以知识不必推销。但图书就要推销,因为图书是商品。图书跟知识不是一回事。学校的图书馆不叫知识馆,是不是?叫图书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图书里面包含着知识,但并不是碰图书就会有知识。它所包含的知识需要我们去钻研,去掌握,然后图书里面才会出知识。图书可以属于有钱人,但知识永远属于有心人。假如你无心,有钱也抓不到知识。我们大家都是有心人,因为你们辛辛苦苦考上大学,没有心怎么会来这里?开场白就到这里,下面讲三个问题。 (一)形形色色的历史定义 开头想介绍一下过去的人如何给历史下定义,从定义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知识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我这里只是挑选几种定义: (1)“历史是胜利者的记录”,失败者大概在历史中不会占有重要地位; (2)“历史是现实对过去的投影”; (3)“历史是活人为了活人而重建死人的生活”,注意是为了“活人”,它不是平白无故去重建。 上列三种为洋人所言,下面三种则是国人常见的看法: (1)“历史是一面镜子”; (2)“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3)“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教材”。 这里共六种定义。我们不去评价它们的是非,不比较哪个对,哪个不对,哪个有道理,哪个没道理,只是想说明历史是有用的。“记录”“投影”“重建”“镜子”“工具”和“教材”,都说明其有用。正因为有用,才出现各种各样的说法。我自己还想补充几句,历史不只“有用”,而且还有“威”;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听惯的“历史是无情的”。其意即谓历史是公正的。假如历史没有权威,即使你有情,也只是自作多情。一个人的言行功过要在历史上检验、鉴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不仅有用,而且有威。**个问题就是从各种各样的历史定义中,可以看出历史的价值。不过,这种价值不是一种实用的价值,而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价值。我在199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过:“历史知识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这种超实用性,正是它的价值所在。”下面就来进一步说明这层意思。 (二)历史智慧不是行政对策 在广州也好,珠海或内地城市也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城市常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的现象。交通堵塞的时候,要赶快采取行政措施,如设法使人车分流,或扩大马路等,这些都属于行政对策。在这方面,我们历史学无能为力。假如海珠桥堵塞,来历史系找教师帮忙,这恐怕是找错了对象,我们不可能为这种事情提供行政对策。但在另一方面,就有对策。假如不是交通堵塞,而是“心灵堵塞”的话,历史学就有其作用。所以,我一开始就要大家注意区别考虑。这是一个比方,交通堵塞我们无能为力,心灵堵塞我们要起疏导作用,责无旁贷。那么,究竟历史学的功能何在?就我自己体会,历史学*大的功能无非四个字——知人论世。“人”,不是指个体,而是群体;知人的“人”,是群体的“人类”。“世”是时代,意思是讲历史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人类,认识时代,这是它*大的功能。凡事要从大道理到小道理,从鸡毛蒜皮的小事讲起不合适。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个总的趋势,可以说是从野蛮到文明;就是说,历史的发展表现为野蛮性和文明性的消长,野蛮性越来越少,文明性越来越强,这便是社会的进步、历史的进步。因为人类从动物演变而来,所以人身上有动物性。这种动物性要经过教化,取得社会性之后,人才成其为人。刚从娘胎出来只有人形,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还是个问号。西方有个说法可以考虑,并非我们要接受:“人是魔鬼和天使的混合物。”你有魔鬼的成分,也有天使的成分;往下去就是兽性,往上去就是神性。我们给这些概念赋予文化内容,野蛮就相当于兽性,文明就相当于神性。当代社会文明程度已经相当高,但野蛮的行为仍然很多。国内也好,国外也好,本地也好,外地也好,还有很多野蛮的行为。在更大的范围,弱肉强食、霸权,都是野蛮的行为。注意到这一点,我们自己就可以摆正位置,就会站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一头,这样做就叫顺历史潮流而动。历史的潮流,是从野蛮到文明,整天为非作歹,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能想透或参透,我们就可以安身立命。历史知识是人类认识的必需品,而不是发思古幽情之奢侈品。这是关于历史学价值的**点说明。 第二点说明是:历史有求真的价值。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要“求真”,去认识历史上有过的这些事。因为历史是要回顾的,所以历史相当于回忆。有人也许觉得回忆可有可无,那可不是这样的。我们整天在回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忆。反过来,假如出现“失忆”的情况,就非常可悲。香港的电视片经常表演“失忆”的情节,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总是千方百计,十八般武艺都用上,*常见的,就是找其爱人在枕头边唱只有他们两人在一块时才欣赏的歌,希望给其心灵深处一种震撼。我们经常是小道理可懂,大道理不好懂。比方说“失忆”可不可怕呢?可怕!植物人好当吗?不好当!一个民族“失忆”有什么可怕?这需要“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民族的“失忆”而大声疾呼。大家学近代史都知道,清末那一批人是在大喊大叫:“不要忘记过去。”革命家列宁也曾这样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所以,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忆的广阔空间,让我们知道过去和现在如何衔接,现在有可能与未来发生什么关系。我们不能够回想起来一片空白。举一个更有感受的事例。我们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受西方的影响。仅“衣”来说,在座诸位没有人穿中国装,个个“西装”,包括我自己在内。恤衫(shirt),现在称衬衣,用来衬西装。中国长期面临西方的挑战,直到今天。这在历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对付得好,对付不好就要吃亏。“西”字包括“二西”,古代指西域,十五六世纪后指西洋。清朝人称其为“二西”。从**个“西”来讲,回到“衣”,你们如果看一些汉代的石刻或陶俑,可以看出汉代的服装是衣袖宽大,可以装进一个小孩。后来受西城的影响发生变化,衣袖变窄、束身,称为“胡服”。汉服一变为胡服,胡服演变成“唐装”;因为唐代胡化比较厉害。等到近代才出现“西装”,又被称为“洋服”。话分两头说,尽管我们现在个个西装,这只是外部的西洋化,里面包含着一颗“中国心”。大家是不是这样?衣服只是一个外表,你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本色没有变,还有你的“中国味”也没有变,还是觉得炒粉比蛋糕、面包好。历史上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它就有一个求真的价值在里面,这个只能往历史里面找。因此,前面才突然爆出一句:我们这里个个穿西装。其实,在座并没有一个穿正式西装的。 在求真问题上,如果不去认真回忆,单靠印象,就要走样。唐朝什么城市*大,当然是长安和洛阳,大家都知道。我们不能身在广州,就把广州也算上。实际上,广州在当时称不上大都市,当时有名的是“一扬二益”,即扬州和成都。近代的扬州越来越不行,只剩下知名的扬州炒饭。但在唐代,它却是很有名的城市。唐诗有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还有:“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连死都要死在扬州,可想当年扬州之盛名。所以说,有的东西在当代退得很远,但我们要想认识那时的历史真实,就得从文献中探求,才不会想当然。长安、洛阳(当时称两京)之外,广州仍算不上,还是得承认“一扬二益”。这是举例说明求真。 第三,历史知识有拓展心灵的价值。个人的经历是很有限的,我们不可能经历很多东西,因为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自己生命的限制。要拓展心灵,就是到历史上去取得前人的阅历。不是任何事都要亲历,别人的经验对我们同样有重要的价值。历史知识可以扩大我们认识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常说人生百年,实际一般人只活七八十岁,也即只有七八十年的经历。要认识百年,就要借鉴古人的经验。我们不能经历很多,但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知识来认识外地、过去的情况。这一点道理,不只是识字的人,连文盲、半文盲也懂。如“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这一俗语就有丰富的历史经验为依据。还有一句更重要的话:“骄兵必败。”这四个字后面,包含着巨大牺牲。多少血的教训,才换得这一句世世代代教育人的名言。 上面讲的这些知识,并不是它本身就具有导向的作用。英国的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承认历史也是知识,那么历史知识当然也有力量。不管知识也好,力量也好,都是中性的,它们本身并没有倾向性,可以是一种建设力量,也可以是一种破坏力量。你历史知识丰富,可以干好事,也可以干坏事。坏家伙阴谋诡计特别多,因为他知道的历史事例太多。不能抽象地讲知识就是力量,发挥知识的作用,要有正确的导向。“知”和“识”搭配在一起之后,识的重要性往往被冲淡。本来知是知,识是识,识是知的升华。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叫“有识之士”:有知之士并不高,有文化而已。所以要成为一个“有识之士”,还要注意知识的正确导向。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思想方法、正确的思路,知识才能有正当的用途。 要做到有知有识,总归离不开读书。 (三)认真读书,学以致用 读书我们相当熟悉,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曾说过,“读书如交友”,不是交一大片、个个点头打招呼的朋友,总得分出是一般朋友还是生死之交。读书也一样,有一些书非要花力气读,读到能复述它的要点,重要的地方还能背。当然,这只是少量的书。很多书是随便翻翻,了解大概。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名著也好、文化快餐也好,一样地读,徒耗精力。读书一定要分类,按书的价值分类:**类是奠基性的著作,在某个领域上,是靠这些书打下基础的;第二类是专业上的代表性的著作,所谓一家之言,代表某一类学者的看法;第三类则是流行性的书,了解一下即可,不好随便投放精力。生命本钱无多,乱投资不能收到效益,所以读书要分类。前两类要下大功夫,后一类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流行性的书比较容易消化、容易懂,往往拥有大量读者。奠基性的著作有时像天书,单读一遍不行,还要再来一遍,要花力气学。所谓读懂,就是真正明白其意义。跟知识一样,意义二字拼在一起,“意”的含义被冲淡。我们通常了解的“义”,不过是面上的东西,尚未知其究竟。“意”即意旨,是底层的;所以前人读书*高的标准是“心知其意”,非“心知其义”。我们口语常说,话中有话,**个话是义,第二个话是意。读书不知其话中有话,不明白言下之意,就没有读进去。我们要跟上作者的思路,他整个命题怎样论证,不能断章取义。所以真正读书,要做到读进去,层层深入。平常我们看到一些字,没有引起震撼,因为理解不深、不透。我们识字太多,对很多东西已经失掉敏感能力,历史读多了也会感觉迟钝,对古人的苦难,如“路有冻死骨”,我们往往无动于衷。读书绝对不能概念化。停留在表面,不外是浅尝;只有读进去,才能领会深透。当然读进去,还要出得来。 读书的步骤似乎可以这样分解:选书——读书——心得——运用——效益。浮光掠影,眼动心不动,是于事无补的。“心得”二字,不要不知它的分量,佛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哪一种心那么容易得?读书之后,能心领神会,有几句话表达得与人家不一样,这样的心得就很不容易。有心得之后要运用,然后要看效益。 关于认真读书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花力气,动真格。一辈子没有太多这样的机会,不用考虑别的事情,全脱产读书。一定要珍惜。 把刚才所讲的串起来,就是:我恳切希望大家对历史学的功能取得共识,脱俗求真,学以致用,在21世纪成为“有识之士”。

学境(3版)(精) 作者简介

蔡鸿生(1933—2021),1933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学专业,1957年毕业留校任教。1985年晋教授,兼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并主编《历史大观园》月刊。2006年退休。2011年获“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重点探讨下列课题:唐代粟特、突厥文化;俄罗斯馆与中俄关系;岭南佛门僧尼史事;广州与海洋文明;历史研究的学理和方法。主要著述有:《广州海事录》(商务印书馆,2018年)、《蔡鸿生史学文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读史求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中外交流史事考述》(大象出版社,2007年)、《俄罗斯馆纪事》(增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仰望陈寅恪》(中华书局,2004年)、《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清初岭南佛门事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尼姑谭》(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