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一带一路”篇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一带一路”篇

作者:郭华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60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01.0(7.5折) 定价  ¥2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一带一路”篇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1427
  • 条形码:9787030711427 ; 978-7-03-07114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一带一路”篇 内容简介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一带一路”篇》聚焦零饥饿(SDG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气候行动(SDG13)、水下生物(SDG14)和陆地生物(SDG15)六大SDGs目标,重点专注于新方法新指标的探索、可持续发展进程的跟踪评估,以及多指标交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针对22个具体目标汇集了42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在典型地区、国家、区域和全球四个尺度上针对SDGs指标的研究、监测和评估成果,包括37套数据产品、19种方法模型和32个决策支持。这些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利用科技创新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探索和实践,充分揭示了地球大数据技术对监测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开拓了在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框架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优选技术方法支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可为各国加强该议程的落实监测评估提供借鉴。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一带一路”篇 目录

目录
i 序言
v 前言
ix 执行摘要
**章 绪论/ 1
第二章 SDG2零饥饿
背景介绍/8
主要贡献/9
案例分析/11
2.1 全球畜牧业生产力评估及中国贡献/11
2.2 东非典型国家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18
2.3 赞比西河流域21 世纪以来的耕地变化分析/25
2.4 近10年环地中海地区耕地的动态变化/31
2.5 亚非沙漠蝗灾情监测/36
2.6 微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公约》惠益分享全球数据追踪/41
2.7 亚欧非主要区域食物安全状况与农业可持续性/45
本章小结/54
第三章 SDG 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
背景介绍/58
主要贡献/59
案例分析/61
3.1 亚欧地区典型城市黑臭水体变化/61
3.2 全球大型湖泊水体透明度时空动态监测与评价/72
3.3 1985~2020年非洲湖泊水体透明度变化/79
3.4 全球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评估/87
3.5 澜湄国家水资源综合管理及水压力对比分析/92
3.6 全球湿地保护优先区划分/100
本章小结/106
第四章 SDG 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背景介绍/110
主要贡献/111
案例分析/113
4.1 共建“一带一路”部分合作区域重要城市棚户区改造监测/113
4.2 全球大城市土地覆盖变异及其驱动因子(2021年)/119
4.3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不同规模城市用地效率分析/124
4.4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及其周边国家世界文化遗产地城市化发展综合评估/133
4.5 世界文化遗产地表干扰度核算与诠析/138
4.6 全球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指标监测与评价/147
本章小结/153
第五章 SDG 13气候行动
背景介绍/156
主要贡献/157
案例分析/159
5.1 东半球高温热浪影响范围变化/159
5.2 全球火烧迹地分布及变化/165
5.3 高亚洲地区冻融灾害脆弱性预测/169
5.4 2010~2020年巴基斯坦洪水变化及减灾分析/173
5.5 全球石油产地伴生气燃烧CO2排放及时空变化/177
5.6 全球土壤呼吸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82
5.7 土地覆盖变化对全球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作用/188
5.8 亚欧大陆冰川变化模拟及其对水资源影响评估/192
5.9 极地冰盖表面冻融变化监测与评估/197
5.10 全球海洋热含量变化/206
5.11 中国西北-中亚五国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10
本章小结/218
第六章 SDG 14水下生物
背景介绍/222
主要贡献/223
案例分析/224
6.1 南极典型海域微塑料空间分布特征分析/224
6.2 2016~2020年孟加拉国海岸带水淹监测产品/232
6.3 2020年全球红树林空间分布监测/238
6.4 2020年全球滨海养殖池空间分布监测/242
6.5 莫桑比克岸滩湿地遥感评估及其对海洋空间规划的支持/247
本章小结/251
第七章 SDG 15陆地生物
背景介绍/254
主要贡献/255
案例分析/256
7.1 全球/ 区域森林覆盖现状(2020年)/256
7.2 21 世纪全球森林变化斑块化分析/261
7.3 蒙古国土地退化与恢复动态监测及防控对策(2015~2020年)/269
7.4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全域生态脆弱性评估/274
7.5 全球山地绿色覆盖指数高分辨率监测/283
本章小结/287
第八章 SDGs多指标交叉
背景介绍/290
主要贡献/293
案例分析/294
8.1 印度粮仓粮食- 水- 空气质量关系的权衡/294
8.2 SDGs 多指标约束下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区域土地利用情景模拟与分析/300
本章小结/306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308
主要参考文献/314
主要缩略词/329
展开全部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一带一路”篇 节选

**章 绪论 为如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提出的17项SDGs,2020年1月,联合国正式发起可持续发展目标“十年行动”计划,呼吁加速采取可持续解决方案来应对目前所有重大挑战。然而,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球落实产生了严重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全球粮食系统脆弱性,2020年面临饥饿的人口数量比2019年增加约1.18亿,增幅达18%,且突发性粮食不安全状况飙升至5年来的*高水平a;过去一个世纪,全球用水量的增速是人口增速的两倍多,根据联合国相关估计,到2030年,全球淡水资源将减少40%,暴发水资源危机的可能性极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城市的贫民窟居住人数就已经在不断增加,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公共开放空间极小,公共交通便利性有限,而疫情进一步暴露并加大了城市的脆弱性;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2015~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热的6年,气候变化使得多项SDGs 的实现变得更加困难;海洋不断受到污染、变暖和酸化的威胁,这些问题正在扰乱海洋生态体系;毁林和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和生态系统持续退化正在对人类福祉和生存产生深远影响,全球未能实现2020年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目标(United Nations,2021a,2021b)。 联合国在《2021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21)中指出,全球需要共同努力,支持由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导的复苏,而监测和评估数据的获取和可用性是实现更好复苏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支撑SDGs监测与评估的数据显著增加,然而,在数据的空间覆盖和及时性方面,仍然存在重大缺口。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数据库显示,仅有少数几个SDGs 的数据覆盖超过了80%的国家,且对于大部分目标而言,数据存在严重的时间滞后的问题(United Nations,2021c)。以上数据缺口对实时监测各目标进展及评估区域间差异形成了阻碍。 数据创新是解决上述缺口、加速实现SDGs 的关键,而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地理空间信息和统计信息的融合。通过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等获取的对地观测数据,不仅可以作为官方统计和调查数据的补充,其与传统数据结合还可以创造更及时、空间代表性更强的高质量信息。以对地观测数据为基础,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球大数据一方面具有海量、多源、异构、多时相、多尺度、非平稳等大数据的一般性质,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时空关联和物理关联,以及数据生成方法和来源的可控性(Guo,2017; Guo, et al.,2016)。 地球大数据可促进理解地球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和发展演进过程,从而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重要贡献。地球大数据科学的主要技术体系包括:地球大数据泛在感知、地球大数据可信共享、地球大数据多元融合、地球大数据孪生及复杂过程模拟、地球大数据智能认知(图1.1)。利用地球大数据支撑SDGs监测与评估具有独*优势:一是数据来源多样,相互验证,使SDGs 监测结果更透明、可重复;二是赋予SDGs 指标空间差异信息、动态变化信息,进而有利于决策者通过空间信息发现发展不平衡和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并通过时间动态变化明确变化趋势和政策效果。 图1.1 地球大数据科学的主要技术体系 自201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在利用地球大数据支撑SDGs 实现方面开展了诸多实践。依托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Big Earth Data Science Engineering Program, CASEarth)建立了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基础设施,从数据、在线计算、可视化演示等方面为SDGs指标监测与评估提供支撑(图1.2)。截至2021年12月31日,CASEarth 共享数据总量约11 PB,并以每年3 PB 的数据量持续更新,累计174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1万独立IP 用户访问,总浏览量超过6600万次。 在17个SDGs 中,零饥饿(SDG 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 6)、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 11)、气候行动(SDG 13)、水下生物(SDG 14)和陆地生物(SDG 15)是与表征地球表层环境、资源密切相关的目标,地球大数据在这些目标的监测与评估中可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上述目标,《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一带一路”篇》进一步遴选了能充分发挥地球大数据优势的指标开展监测。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9年度和2020年度两期《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一带一路”篇》中,收录了SDGs 监测与评估新方法、新产品和决策支撑案例。 图1.2 地球大数据支撑SDGs 路线图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一带一路”篇》重点专注于新方法新指标的探索、可持续发展进程的跟踪评估,以及多指标交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针对22个具体目标汇集了42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在典型地区、国家、区域和全球四个尺度上针对SDGs指标的研究、监测、评估成果,包括37套数据产品、19种方法模型和32个决策支持。 8 背景介绍 9 主要贡献 11 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