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觥卷)(精)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觥卷)(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35.0(7.5折) 定价  ¥1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觥卷)(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31210
  • 条形码:9787030731210 ; 978-7-03-07312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觥卷)(精) 内容简介

本书以商周时期青铜觥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传世著录和考古出土的青铜觥的基础上,运用分型定式、年代分期等多种研究方法,讨论青铜觥的类型、年代、区域、器类、器物组合以及铭文纹饰等多方面内容,务求对青铜觥这类器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觥卷)(精) 目录

目录
绪言 (1)
**章 青铜觥研究史及其方法 (3)
**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第二节 青铜觥的研究回顾 (4)
小结 (26)
第二章 青铜觥的类型学研究 (28)
**节 青铜觥的类型分析 (28)
第二节 几种特殊形制的“觥” (42)
小结 (47)
第三章 青铜觥的年代学研究 (49)
**节 觥器的分期 (49)
第二节 觥器的起源 (59)
小结 (62)
第四章 青铜觥的区域研究 (64)
**节 殷墟故地 (64)
第二节 三周之地 (67)
第三节 周边地区 (72)
小结 (77)
第五章 青铜觥的器类研究 (78)
**节 青铜觥的判定及其标准 (78)
第二节 青铜觥的功能和用途 (81)
第三节 青铜觥与其他器类的关系 (84)
第四节 觥器范畴内的器物辨析 (94)
小结 (104)
第六章 墓葬及器物组合研究 (105)
**节 出土青铜觥墓葬分析 (105)
第二节 觥器组合 (117)
小结 (123)
第七章 青铜觥的铭文研究 (125)
**节 觥器铭文概识 (125)
第二节 觥铭族徽与家族 (135)
小结 (150)
第八章 青铜觥的纹饰及造型研究 (151)
**节 青铜觥纹饰整理 (151)
第二节 关于觥器纹饰与造型的几个问题 (156)
小结 (161)
结语 (162)
附录1 陕西地区出土青铜觥之考察 (164)
附录2 纹饰与造型的关联 (168)
附表1 青铜觥型式演变表 (178)
附表2 传世青铜觥统计表 (180)
附表3 出土青铜觥统计表 (200)
参考书目 (209)
后记 (226)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觥卷)(精) 节选

**章青铜觥研究史及其方法 关于觥类铜器的研究史,我们有两点需要说明,**,宋清金石著录多将此类器归为匜属。第二,王国维将其从匜器中分出,并依据文献命名为“觥”,实际上这个命名并不合适。这两个学术误解给觥器研究产生一些困扰,本章的主要内容首先亦是梳理这些误解的源流,廓清错讹。当然,现今仍以“觥”称之,亦是避免产生更大范围的混乱。在本书中,如未加特别说明的,则是指所谓的觥器,即带鎏置流,有较大体腔,具盖,作曲折形,且有兽首饰的这类器物。通过梳理著录及研究史,我们对此类器物有一个历史性的认识,对之前诸家研究的得失亦能有宏观上的把握。 **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如果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稍有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在铜器研究初期,受到金石学的影响,注重铭文考释以及断代分期。这固然是青铜器研究的首要环节,但这一研究传统过于强大,使得研究者会忽略其他方面,例如器形、纹饰。以至于现代考古学进入中国之后,铜器多作为商周考古范畴下的一项重要材料,进行类型学的研究,很少能再向前推进。若以器物种类为切入点,对青铜器某个专门器类的研究,不仅能够尊重两方面的研究习惯,还能尽可能地容纳多个层面的信息和多种研究方法,诸如器种起源、定名脉络、出土地点、墓葬级别,特别是在考古情景下讨论器物研究以及器种之间的影响。这样,或许能够突破学科具体材料的界限,更为宏观地讨论早期中国的许多共性问题。 目前,在张懋镕师倡导并身体力行下,不少青年学者着手对于单个器类的系统整理,出版《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十九卷,并且工作尚未结束,新一辑亦在撰写编辑中。本书作为其中的一卷,自然有着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因为觥类器物的特点,又与其他器类存在一些差别,**,数量不多,据不完全统计,出土铜觥有36件。相较于其他器物而言,发现数量颇少,其也与早期流散不无关系,但二者总量也不算多。第二,出现或流行时间较短,西周中期以后逐渐消亡;流行范围也相对较小。第三,在考古发现觥器之前,铜觥流散收藏情况较甚。这一现象其他器种亦有之,但是流传、出土之间的比例不及觥器。以上三点或许能够成为本卷不同于其他卷之处,除此之外,本书的写作还有以下的意义: (1)以往学术界在研究青铜器的过程中,对于青铜觥的专门研究较少,有些仅就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述或者简单的分析,很少涉及青铜觥的起源、演变、器物组合以及和其他器型之间的关系。 (2)因为青铜觥没有自名,关于它的定名存在争议。同时,青铜觥作为酒器已经得到学界公认,然而,其为饮酒器还是盛酒器还存有一些疑义。其功用与它独*的造型有关系,此为本著需要解决的问题。 (3)觥类器物多制作精美,器物透露出庄严、稳重之感,亦能体现出它所在时代的艺术水平和人们的审美特点。这些也与商周时期的政治管理以及社会状况密切有关。要知道,铜觥是未见有陶器祖形的,是独立创制出的器形,其活跃时代也是从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至西周中期逐渐消失。在短时间内,如果器形比较固定,就需要考虑人及社会的因素,如礼仪规范、社会需要。 (4)对铜觥的研究,仍然需要结合相关墓葬信息。此亦是铜器综合研究的首要标准。目前来看,青铜觥只出土于少数大型墓葬中,而且器物组合较不固定。所以,青铜觥在器物组合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使用者等级均是我们所要考虑的,可谓是“器以藏礼”的动态反映。 青铜觥作为重要礼器不言自明,亦从器物望而可知,我们试图找出青铜觥与商周社会礼制之间的关系。这对商周时期社会的礼制关系,以及祭祀中所需遵循规则的研究,都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青铜觥的研究回顾 本节可以看作是青铜觥研究的小史,是对铜觥的著录、研究的简单回顾。作为单一器物的研究史,自然不能脱离整体铜器研究史。后者已有学者做过一些研究。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对铜觥传藏及研究加以更聚焦的回顾,以期能在当时金石彝器收藏认识背景下,重新考量人们对觥器的认识。 一、金石著录阶段:宋、清及其民国 (一)初期阶段:宋一清 金石学自赵宋开始发轫,是以研究铜或石质物质为主的古物学,主要更在乎其上的铭刻。然至清代,除了诞生全形拓资料复制方法外,金石学本身并没有革新性的突破。尤以“证经补史”为本务,而所谓“证”“补”,于今来看,均为金石学到古物学进程的障碍。对“觥”器有近乎千年的误解遂是一个侧证。故此,我们将其放入一个时间段来叙述。特别是两宋以后,我国的金石学研究处于**个低潮期,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著作,更遑论对觥的研究。清代乾嘉时期,金石学开始复兴,然而由于青铜觥形制独*,数量较少,历代对于它的著录及研究鲜少,亦如前之赵宋,存在很多错用、混用的现象。考虑到历代著录有器影(或曰图像)、铭文两个系统,我们亦按此对历代的青铜觥著录进行梳理,以期对宋代以来的觥类收藏著录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把握。 1.器影类 青铜觥*早见于北宋宣和年间的王黼《宣和博古图录》,该书按照商、周、汉来划分时代,并对器物的纹饰形制有所说明②。虽然也收录了器物铭文拓片,但其体例为一器一铭,也对无铭器物著录,可见是以器物为主的。《宣和博古图录》收有匜16件,其中7件为觥,分别是商启匜③(图1-1)、商凤匜(图1-2)、商三夔匜⑤(图1-3)、周父癸匜(图1-4)、周文姬匜⑦(图1-5)、周徧地雷纹匜(图1-6)⑧、周夔匜_(图1-7)。除周父癸匜、周夔匜失盖外,其余五件器物均有盖。南宋人赵九成在《续考古图》⑩中正好反之,将形制上为匜的器物称之为觥(图1-8),而将鼎称之为“匜”(图1-9)。此一谬误已经容庚指出。尽管有所失误,然收入2件觥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