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汉语儿童语言障碍精准筛查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22737
- 条形码:9787030722737 ; 978-7-03-07227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汉语儿童语言障碍精准筛查 本书特色
对我国儿童语言障碍的早期评估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策略、建议和操作程序,为相关科研和实践从业人员提供了充足的知识背景和技术支撑,提高我国儿童语言障碍干预的效果,降低社会成本。
汉语儿童语言障碍精准筛查 内容简介
语言障碍是儿童*常见的发展性障碍,儿童语言障碍服务的关键环节是精准筛查。本书基于汉语语言特征和汉语儿童语言习得规律,综合采纳语言学、神经科学、数据科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和技术,开拓多种创新性、综合性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估方案;在概述汉语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障碍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介绍了儿童语言障碍精准评估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书为相关科研和实践从业人员提供充足的知识背景和技术支撑,适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习者,也适合面向汉语母语儿童提供语言发展评估和语言障碍筛查和矫治的从业人员,如医疗机构语言康复治疗师、特殊教育机构语言训练师、一般社会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等。
汉语儿童语言障碍精准筛查 目录
**章儿童语言发展概述 1
**节儿童语言习得基础 1
第二节语言习得与大脑发育 11
第三节如何观察儿童语言 22
第四节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30
第五节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进程的评估方法 42
第二章儿童语言障碍概述 52
**节儿童语言障碍的界定与分类 52
第二节儿童语言障碍的相关疾病 59
第三节儿童语言障碍的筛查 70
第四节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正 78
第三章汉语儿童听理解障碍的筛查 90
**节汉语语音学基础 90
第二节听理解障碍的成因和表现 104
第三节汉语儿童听理解障碍的评估方法 111
第四节基于眼动技术的汉语儿童听理解障碍筛查 121
第五节基于高密度头皮脑电技术的汉语儿童听理解障碍筛查 127
第六节基于近红外脑成像技术的汉语儿童听理解障碍筛查 137
第四章汉语儿童表达障碍的筛查 151
**节儿童言语表达机制和障碍成因 151
第二节儿童全面表达行为引导范式 164
第三节儿童多模态表达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172
第四节汉语儿童构音障碍评估量表 182
第五节基于神经探测技术的儿童表达障碍精准筛查 185
第五章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的筛查 192
**节汉字的文字学特征 192
第二节汉字的认知神经机制 200
第三节阅读障碍的成因和分类 209
第四节分阶段儿童汉字阅读障碍筛查量表 216
第五节基于眼动追踪技术和机器学习的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筛查 228
第六章儿童汉字书写障碍的筛查 236
**节汉字书写的特征和神经机制 236
第二节书写障碍的成因和分类 247
第三节汉语儿童书写能力测试系统 252
第四节基于神经探测技术的儿童书写障碍筛查方案 262
参考文献 273
汉语儿童语言障碍精准筛查 节选
**章 儿童语言发展概述 语言是人类在人生的昀初几年获得的一项重要技能。儿童往往能在日常生活中快速、高效地习得**语言,因而似乎所有人都具备语言习得的能力。那么儿童语言的发展有何规律?语言和大脑的关系是什么?该如何观察儿童语言、获取儿童语言数据?又如何评估汉语母语儿童(以下简称“汉语儿童”)的语言发育进程?本章将围绕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基础展开,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数据的获取与评估方法进行介绍。 **节 儿童语言习得基础 一、儿童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语言 语言( language)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纽带,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能力。语言是一种人类用来交流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系统。尽管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语言有不同的界定,我们依然可以归纳出语言的几个基本特点。 1. 从结构属性上看,语言是一个严密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规约性 任何语言都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构成的规则系统,亦可称为音义结合的系统。作为符号,一方面,语言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例如,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条小狗的英文读作 a/d.ɡ/,而一本书则读作 a/b.k/。另一方面,语言又具有规约性,即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的联系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语言学习者不能任意否认和改变这种规则。 2. 从功能属性上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 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人类借助语言进行信息传达、思想交流与人际互动。尽管一些社会性的动物如大猩猩、鲸鱼发展出模拟学习新声音的能力,并借此进行一定程度的交际,然而这不等同于掌握语言。这些动物的交际能力非常受限,更重要的是它们并不能自发地、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符号来表达多种多样的思想。 3. 从神经生理基础上看,语言以人类的大脑为基础 人类独*的语言能力依赖于人类大脑的特殊结构与功能。传统研究发现语言的接收、理解、加工、储存、表达等功能总体呈现出大脑左半球偏侧化特性,但是现代脑科学研究又证明了右半球与语言的韵律、语调、情感表达有关,所以大脑的正常发育对人的语言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关于语言习得与大脑发育的关系详见本章第二节。 因此,语言可以说是人类特有的、用于交流的符号工具。按照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的观点,“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索绪尔,1980)。换言之,语言是宏观性、社会性的,不能和具体的、个人的言语(parole)混淆在一起,研究语言需要系统性地把握语言系统的规律和特征。 (二)语言的表现形式 语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口语( spoken language)、书面语( written language)和手语(sign language)三种。 (1)口语:口语是指以听觉渠道建立的语言系统,通俗一点可叫作“说话”。 语言的口头形态是任何语言的唯一天然物质基础。我们谈论儿童语言习得,一般儿童在幼年时期主要习得的就是口语。口语以具体的交际情境为背景,可以通过语音直接地表达思想、态度和情感,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2)书面语:书面语是记录口语的视觉符号,以文字为形态。 语言的书面形态并不是所有语言都具备的,只有比较发达的语言在创立自己的文字语言后才有书面语。但书面语不像口语那样依赖时空环境,其视觉编码比较容易保存和传播。学习书面语通常涉及阅读和书写表达两个层面。相较于口语,书面语更不易掌握,一般儿童在入学识字后才开始正式学习书面语,而文盲或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则可能难以掌握和使用书面语系统。图 1-1展示了早期汉字的不同形态。 图 1-1 早期汉字的不同形态举例(裘锡圭,2013) (3)手语:手语是指利用手势、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交流的表达系统,是听觉障碍人群使用的特殊语言。手语的表达方法多种多样,昀常用的方法是比画和指点,通过手势将物体的典型局部特征表现出来。手语作为一种无声语言,由位置、手形、方向、动作四个成分构成,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对语法成分的顺序有特定规则(例如,一般宾语在前、谓语在后,否定手势放在被否定对象之后,等等)。但手语的表现内容是存在局限的,仅能满足听障患者的基本表达需要。各个国家、地区使用的手语不同,例如,图 1-2展现了世界各国在表达“什么”( what)时的手语动作。 图 1-2 世界各国在表达“什么”(what)时的手语动作 (伊藤正雄、竹村茂,1991) 本书在讨论儿童语言障碍时,重点关注儿童在听、说、读、写四大方面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儿童语言障碍的筛查方法。 (三)什么是儿童语言习得 著名的语言学家诺姆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不管语言之间多么千差万别,任何一个健康人类幼儿都能在人生的昀初几年习得任何一种母语。所以在乔姆斯基(Chomsky, 1972)看来,“当我们学习人类语言时,我们正在接近一种称为‘人类的本质(human essence)’的东西”。换言之,具备掌握语言的能力才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属性。尽管这一观点可能存在争议,但人类如何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尤其是儿童如何习得自己的母语,是语言学、人类学、生物进化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研究议题。 在正常情况下,儿童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接触语言。父母温声细语地对他说话,在他面前互相交流,事实上他们的父母往往也并不了解语言的语音、形态、句法和语义规则。但儿童就像天生的优秀语言学家,倘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正常地接触语言,他们并不需要刻意的语言教学指导,就能从外界庞杂的信息中找出语言规则,不自觉地顺利地学会说话。 由此可见,儿童语言习得是在合适的环境下自然发生的,是儿童自然发展的结果,正如儿童在合适的条件和环境刺激下身体发育和成熟一样。掌握**语言和掌握第二语言的机制有很大不同:儿童**语言是在语言运用中自然而然获得的,而第二语言则更需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学习,且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往往不如**语言。一般情况下,人们掌握的**语言就是母语。因此在本书中,我们仅讨论儿童母语的发展及发展过程中的语言障碍问题,在使用“语言学习”一词时实际上说的是“语言习得”,或称“语言发展”,这指的都是同一个概念。 开展儿童语言学研究,首先要充分观察、了解、描述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探究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次要重点关注那些非典型的儿童语言发展,通过语言能力测评、语言障碍筛查手段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精准评估,相关研究成果不仅能验证、完善已有的语言学理论,还能在儿童教育、语言康复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二、儿童语言习得机制的四大假说 对于儿童语言习得机制,研究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大致可分为经验论、先验论、认知论、功能论四种。 (一)经验论:后天行为主义说 经验论关注语言环境的作用,其代表是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盛行于 20世纪上半叶,代表人物为约翰 布鲁德斯 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伯尔赫斯 弗雷德里克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等。传统行为主义者认为儿童习得的是语言行为(behaviour)而非语言能力( competence)。语言学习只不过是在一定环境刺激条件下,通过不断模仿、强化掌握语言规律的过程。1930年,华生在《行为主义》(Behaviorism)一书中认为语言“虽然是很复杂的,然在它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它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行为。实际上,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玩耍的习惯”。 行为主义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斯金纳的强化说。强化说以刺激—反应论和模仿说为基础,认为强化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关键因素,儿童正是通过不断的强化学会语言。儿童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表现出与成人相似的行为模式,此时儿童往往得到父母的强化反应——奖励机制,于是儿童的语言行为就越来越接近成人。因此,行为主义者强调环境刺激、模仿强化等后天因素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而将儿童自身视作环境的“有趣的旁观者”(Skinner,1957)。换言之,儿童在语言行为的发展中没有任何主动性角色。 (二)先验论:先天语言能力说 与经验论针锋相对的是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先验论,该理论在 20世纪 60年代提出。先验论以具有先天语言普遍性的语言规则系统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过程,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本能和自然的过程。乔姆斯基提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部的语言习得机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LAD就像存在于人类大脑某处的一个想象中的黑匣子,具有人类语言普遍具有的特性。因此,语言能力通过生物基因遗传先天地存在于健康的个体的大脑中,正常儿童生下来就掌握一些被人类语言所共享的普遍规则。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3.4¥4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4.1¥48.0
-
字海探源
¥25¥78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8.3¥15 -
文言津逮
¥10.2¥28 -
那时的大学
¥12¥28 -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19.6¥58 -
2020年《咬文嚼字》合订本
¥2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