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大学写作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934503
- 条形码:9787568934503 ; 978-7-5689-345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写作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系云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特色教材”编写项目。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具体探讨文章的构成要素和文体规范,写作行为过程中感知、运思、行文的衔接和转换规律,写作方式和技巧,以及各类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方法等。通过理论的系统阐释与范文的欣赏、学生的训练相结合,以理论教学带动写作训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掌握写作学基本理论和常用文体写作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为从事写作教学、研究和进一步提高综合写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大学写作教程 目录
**节 写作及其作用
一、写作的含义
二、写作理论
三、写作的作用
第二节 写作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一、写作是一个整体系统
二、写作过程的规律
三、写作活动的特点
第三节 写作“四体”
一、写作主体
二、写作客体
三、语言载体
四、读者受体
第二章 写作主体的能力与素养建构
**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建构
一、观察与采集能力
二、感受与想象能力
三、思维与表达能力
第二节 写作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生活素养
二、学识修养
三、思想意识
四、审美理想
第三节 写作主体的笔外功夫
一、“工夫在诗外”之于各种文体的写作
二、如何提高写作主体的笔外功夫
第三章 写作过程论
**节 选择材料
一、材料的概念与分类
二、材料的作用
三、积累材料的途径
四、材料的取舍与安排
第二节 提炼主题
一、主题的属性与特点
二、主题的形成
三、主题的提炼
四、主题的表达
第三节 确定结构
一、结构的内涵和作用
二、结构的原则
三、结构的基本要素
四、结构的基本形态
第四节 外化表达
一、表达方式
二、语言表达的要求
三、文面与修改
……
第四章 记叙性文体写作
第五章 议论性文体写作
第六章 应用性文体写作
第七章 新媒体写作
第八章 广告创作
后记
大学写作教程 节选
《大学写作教程》: “文章不是无情物”“但写真情与实境”,作品的基调与作者的主观感受密切相连,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主观感受,就决定了作品产生什么样的基调。比如,舒婷在1980年8月参加诗刊社主办的首届青春诗会期间,当她得知“渤海2号”钻井船沉人海底,七十二名兄弟壮烈牺牲,舒婷感到满腔的悲愤,便挥笔写下了《风暴过去之后》,以纪念遇难的七十二名同志。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心情是沉重的,内心是悲痛的,同时也是为死者感到不平的,这种种复杂的感受直接化成了全诗低沉、痛哭、悲愤的基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悲哀之情,也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思,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护卫,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揭示了蔡文姬归汉时的矛盾心情:-方面,衷心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国,看到梦寐以求的故乡旧貌;另-方面,又难以割舍自己的亲骨肉——在匈奴所生的两个孩子。剧中主人公的这种心理状态,同作者本人的生活感受有着高度一致性:抗日战争爆发后,作者为了祖国的存亡,抛下日本的妻子和孩子回国,但内心总免不了牵肠挂肚的骨肉离别之感。这种矛盾的心理感受,通过《蔡文姬》这一剧中的主人公表现出来了。如果没有真切的感受,是写不出《蔡文姬》这样的历史剧的。 (三)感受能力的培养 通常情况下,能够写出美妙文章的重要因素之_,就是要有敏锐的感受能力。感受能力不仅是写作主体由外向内的摄取能力,也是其内在心理的加工能力。要培养敏锐的感受能力,除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观察外,写作主体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1.训练敏锐的感知能力,培养触景生情的习惯 法国文学评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里说:“艺术家需要一种必不可少的天赋……就是说艺术家在事物面前必须有独特的感觉,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特殊印象。换句话说,一个生而有才的人的感受力,至少是某一类感受力,必须又迅速又细致,他凭着清醒而可靠的感觉,自然而然能辨别和抓住种种细微的层次和关系。……他靠这个能力深入事物的内心,显得比别人敏感。”丹纳在此强调了感知的细微和敏锐。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是构成人类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要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首先对事物要敏感,要有一种一触即发的感受力和灵敏度,特别是要积极开放写作主体的五官,在实践中自觉训练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嗅觉感官、味觉感官和触觉感官,使自己拥有沈从文在《从文自传》里提出的“蜗牛般的眼观四方的目力,狗一般的嗅觉,田鼠般的耳朵”,这样才能集中精力,敏锐地感知事物、洞悉事物,准确地辨析外界刺激的各种层次,随时做出反应,摆脱粗疏、模糊、混沌的状况,从而不失时机地追踪和摄取具有写作价值的信息。 惟其如此,才能延展和丰富自己的感情,对世间万物随时充满敏感、情绪和灵性,哪怕是江川湖泊、春夏秋冬、日月星辰、百鸟神兽、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凡能人眼者皆能以灵敏的观察力、明快的感知力和细腻的感受力见微知著,触景生情,睹物恩人,成为文思泉涌的写作内容。 2.追求独特的体悟能力,保持冷静处理的理性 感受是一种心理活动,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独特的体悟能力是精神产品有创造性品格的前提,要求写作主体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选择自己的重点体察对象,并在认真体验的基础上及时捕捉特定时间呈现的独特感悟。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心境情绪各有差异,因而也就产生不同的感受。同样是写春天,“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踏花归去马蹄香”“吹面不寒杨柳风”等,都因调动了不同的感觉器官而有了独特的感受,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不同景象。又比如,同样是写梅,陆游见梅“愁”:“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瞿秋白见梅“喜”:“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毛泽东见梅“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三个人的思想境界大不相同,各自用独特的心灵感受刻画出了各有千秋的艺术形象。 高级的情感能力是忘我,要把这种忘我的强烈情感冲动转化为作品,需要经过冷静细致的理性处理,这既要保持住已有感情,又要防止理性可能使情感枯竭。在这个较为压抑的心理承受过程中,既要敏锐地把握住感受的瞬间,同时还要适当地拉开距离,以便准确地关照审视,这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保持冷静处理的理性。 3.扩展丰富的情感趣味,寻找呈现感受的方法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使文章鲜明生动的土壤,在写作活动中,感受的丰富性也是感受能力的基本要素之.。如果说观察是侧重于客观方面,着眼于捕捉客体的具体形象的话,那么感受必须侧重于主观,依赖于主体的心灵感应和体验,也就是说观察得到的是物,而感受表现的是情,情倚物而存在,物倚情而升华。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无情,难以引起美感效应。写人中含着情,写事中藏着情,写景中寓着情,咏物中暗示情,这就是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各种议论文,应用文甚至说明文也并不排斥情感。这要求作者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多元化的情感体验,深入到各式各样的人物内心世界,去观察、体验他们的心理、情感及其独特的表现和细微变化,来丰富自己的情感生活经验。 ……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山海经
山海经
¥19.7¥68.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0¥24.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字海探源
¥25¥78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8.3¥15 -
文言津逮
¥10.2¥28 -
那时的大学
¥12¥28 -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19.6¥58 -
2020年《咬文嚼字》合订本
¥2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