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869826
- 条形码:9787561869826 ; 978-7-5618-6982-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参照“问题设定—个案剖析—模型建立—模型解读—理论建立—方法建立—实践检验—问题延展”的整体研究思路,借鉴了系统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既有理论梳理、实践经验总结、图解建模推演、理论分析建构、实践运用佐证等层面,对乡村建设的“系统性”问题展开阐释与论述。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系统性乡村建设时代背景
1.1 乡村建设的政策、实践与理论
1.1.1 政策系统
1.1.2 实践繁荣
1.1.3 理论短板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乡村建设
1.2.2 系统性
1.3 研究现状回顾
1.3.1 乡村建设实践回顾
1.3.2 乡村建设理论回顾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章节结构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章节结构
第2章 认知:系统性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2.1 企业主导的华润模式
2.1.1 华润模式概述
2.1.2 华润模式的建设路径
2.1.3 华润模式的实施策略
2.1.4 华润模式总结
2.2 内生动力的郝堂模式
2.2.1 郝堂模式概述
2.2.2 郝堂模式的建设路径
2.2.3 郝堂模式的实施策略
2.2.4 郝堂模式总结
2.3 社区营造的嵩口模式
2.3.1 嵩口模式概述
2.3.2 嵩口模式的实施路径
2.3.3 嵩口模式的实施策略
2.3.4 嵩口模式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模:乡村建设的系统性模型
3.1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分析框架
3.1.1 系统科学
3.1.2 系统性乡村建设
3.1.3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分析框架
3.2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目标论述
3.2.1 政策目标的系统性
3.2.2 案例目标的发展性
3.2.3 社区营造内容的全面性
3.3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结构模型
3.3.1 系统图示的转换
3.3.2 系统模型的建构
3.3.3 系统模型的说明
3.4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模型演绎
3.4.1 系统的要素与层次
3.4.2 要素的联系与结构
3.4.3 系统的力系与成长
3.5 乡村建设的系统路径与创新
3.5.1 系统成长与路径思考
3.5.2 系统思考与路径创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构:乡村建设的系统性理论
4.1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4.1.1 传统的系统哲学
4.1.2 人居环境系统论
4.2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建构
4.2.1 现有乡村建设理论框架
4.2.2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框架
4.3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论述
4.3.1 乡村建设的系统认知
4.3.2 乡村建设的发展机制
4.3.3 乡村建设的目标论述
4.3.4 乡村建设的路径论述
4.3.5 乡村建设的内容论述
4.3.6 乡村建设的创新论述
4.4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效能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整合:乡村建设的系统性方法
5.1 系统的整合与融贯
5.1.1 系统整合的意义
5.1.2 系统融贯的意义
5.2 WSR系统整合方法
5.2.1 WSR系统理论
5.2.2 人理平台整合
5.2.3 物理平台整合
5.2.4 事理平台整合
5.3 PDCA系统融贯方法
5.3.1 PDCA系统理论
5.3.2 华润模式的PDCA循环流程
5.4 WSR-PDCA系统方法论
5.4.1 乡村建设系统实施的需要
5.4.2 WSR-PDCA方法基本思路
5.4.3 WSR-PDCA方法的系统模型
5.4.4 WSR-PDCA方法运用示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思维:乡村建设的系统性决策
6.1 系统思考
6.1.1 系统思考的概念
6.1.2 如何进行系统思考
6.2 因果回路图
6.2.1 行为因果回路图
6.2.2 因果回路图的特性
6.2.3 因果回路图的用途
6.3 绘制回路图
6.3.1 绘制方法
6.3.2 系统基模
6.3.3 应用系统思考解决问题
6.3.4 乡村建设常见现象的系统思考
6.4 系统动力学建模
6.4.1 建模的目的
6.4.2 存量流量图
6.4.3 系统动力学建模
6.4.4 嵩口案例的动力学建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践:系统性乡村建设参与实施
7.1 参与式设计理论
7.1.1 参与式设计的历史与理论
7.1.2 参与式设计的意义与作用
7.1.3 参与式设计的阶段分类
7.2 参与式设计实践
7.2.1 系统性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
7.2.2 基于RSVP循环的设计方法
7.2.3 希望小镇的模式语言设计
7.2.4 嵩口古镇复兴的空间脚本
7.3 参与式教育实践
7.3.1 岵山古镇地域创生工作坊
7.3.2 槟城姓林桥社会创新工作坊
7.4 乡村建筑师的能力培养
7.4.1 集会结社的能力
7.4.2 营运治理的能力
7.4.3 创新解题的能力
7.4.4 九项能力的归纳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系统性乡村建设任重道远
8.1 主要结论
8.2 理论归纳
8.2.1 理论论述的“从壹到拾”
8.2.2 学术追求的“三样创新”
后记
参考资料
1.1 乡村建设的政策、实践与理论
1.1.1 政策系统
1.1.2 实践繁荣
1.1.3 理论短板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乡村建设
1.2.2 系统性
1.3 研究现状回顾
1.3.1 乡村建设实践回顾
1.3.2 乡村建设理论回顾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章节结构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章节结构
第2章 认知:系统性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2.1 企业主导的华润模式
2.1.1 华润模式概述
2.1.2 华润模式的建设路径
2.1.3 华润模式的实施策略
2.1.4 华润模式总结
2.2 内生动力的郝堂模式
2.2.1 郝堂模式概述
2.2.2 郝堂模式的建设路径
2.2.3 郝堂模式的实施策略
2.2.4 郝堂模式总结
2.3 社区营造的嵩口模式
2.3.1 嵩口模式概述
2.3.2 嵩口模式的实施路径
2.3.3 嵩口模式的实施策略
2.3.4 嵩口模式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模:乡村建设的系统性模型
3.1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分析框架
3.1.1 系统科学
3.1.2 系统性乡村建设
3.1.3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分析框架
3.2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目标论述
3.2.1 政策目标的系统性
3.2.2 案例目标的发展性
3.2.3 社区营造内容的全面性
3.3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结构模型
3.3.1 系统图示的转换
3.3.2 系统模型的建构
3.3.3 系统模型的说明
3.4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模型演绎
3.4.1 系统的要素与层次
3.4.2 要素的联系与结构
3.4.3 系统的力系与成长
3.5 乡村建设的系统路径与创新
3.5.1 系统成长与路径思考
3.5.2 系统思考与路径创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构:乡村建设的系统性理论
4.1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4.1.1 传统的系统哲学
4.1.2 人居环境系统论
4.2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建构
4.2.1 现有乡村建设理论框架
4.2.2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框架
4.3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理论论述
4.3.1 乡村建设的系统认知
4.3.2 乡村建设的发展机制
4.3.3 乡村建设的目标论述
4.3.4 乡村建设的路径论述
4.3.5 乡村建设的内容论述
4.3.6 乡村建设的创新论述
4.4 系统性乡村建设的效能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整合:乡村建设的系统性方法
5.1 系统的整合与融贯
5.1.1 系统整合的意义
5.1.2 系统融贯的意义
5.2 WSR系统整合方法
5.2.1 WSR系统理论
5.2.2 人理平台整合
5.2.3 物理平台整合
5.2.4 事理平台整合
5.3 PDCA系统融贯方法
5.3.1 PDCA系统理论
5.3.2 华润模式的PDCA循环流程
5.4 WSR-PDCA系统方法论
5.4.1 乡村建设系统实施的需要
5.4.2 WSR-PDCA方法基本思路
5.4.3 WSR-PDCA方法的系统模型
5.4.4 WSR-PDCA方法运用示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思维:乡村建设的系统性决策
6.1 系统思考
6.1.1 系统思考的概念
6.1.2 如何进行系统思考
6.2 因果回路图
6.2.1 行为因果回路图
6.2.2 因果回路图的特性
6.2.3 因果回路图的用途
6.3 绘制回路图
6.3.1 绘制方法
6.3.2 系统基模
6.3.3 应用系统思考解决问题
6.3.4 乡村建设常见现象的系统思考
6.4 系统动力学建模
6.4.1 建模的目的
6.4.2 存量流量图
6.4.3 系统动力学建模
6.4.4 嵩口案例的动力学建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践:系统性乡村建设参与实施
7.1 参与式设计理论
7.1.1 参与式设计的历史与理论
7.1.2 参与式设计的意义与作用
7.1.3 参与式设计的阶段分类
7.2 参与式设计实践
7.2.1 系统性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
7.2.2 基于RSVP循环的设计方法
7.2.3 希望小镇的模式语言设计
7.2.4 嵩口古镇复兴的空间脚本
7.3 参与式教育实践
7.3.1 岵山古镇地域创生工作坊
7.3.2 槟城姓林桥社会创新工作坊
7.4 乡村建筑师的能力培养
7.4.1 集会结社的能力
7.4.2 营运治理的能力
7.4.3 创新解题的能力
7.4.4 九项能力的归纳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系统性乡村建设任重道远
8.1 主要结论
8.2 理论归纳
8.2.1 理论论述的“从壹到拾”
8.2.2 学术追求的“三样创新”
后记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2.7¥39.8
本类畅销
-
中国规划机构70年演变:兼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
¥13.9¥35 -
古今中外桥梁
¥22.8¥68 -
明日的田园城市
¥16.9¥16 -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24.8¥28 -
机电安装工程-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手册
¥42.2¥49 -
海绵城市概要
¥1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