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法国哲学(第五辑)

法国哲学(第五辑)

作者:冯俊 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65.7(6.7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法国哲学(第五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07126
  • 条形码:9787100207126 ; 978-7-100-20712-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法国哲学(第五辑)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法国哲学》辑刊之第五辑,本辑的特色是收录了与法国唯灵论哲学研究相关的新成果,并包含对心身关系、意识理论、认识论等法国哲学传统主题的再度深入阐发,是法国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参考书。 本书为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法国哲学》辑刊之第五辑,汇聚国内外法国哲学研究领域*新原创成果。本辑主题为“唯物论与唯灵论”,聚焦由笛卡尔开创的心身二元论传统所分岔出去的“物质主义”和“心灵主义”两条路径,一方面关注由笛卡尔、萨特、迈内·德·比朗等实践的物质性、身体性、自然主义、意识现象学面向,另一方面对列维纳斯、西蒙娜·薇依、约纳斯等哲学家的唯灵论、非对象化倾向予以考察;并对德国哲学家如尼采、黑格尔、埃克哈特大师对法国哲学的影响加以挖掘;另附两篇法国当代哲学家皮埃尔·蒙泰贝洛专论法国唯灵论传统的文章。本书涉及广泛,阐释细微,多有创见,较全面地展现了当下国内法国哲学的研究现状。

法国哲学(第五辑) 内容简介

《法国哲学》辑刊由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冯俊教授任主编,本书为第五辑,主题为“唯物论与唯灵论”,包括4个栏目、14篇文章。分别是:“笛卡尔研究”栏目4篇:《心身统一――不可解释的抑或尚未解释的?》(钱捷),《规则十二中的“物质主义”感觉观与笛卡尔的sensus概念》(陈东兴),《自然理性下的“我思”》(张振东),《笛卡尔认知理论中的记忆问题》(刘延川);“唯灵论与法国现象学”栏目4篇:《自我与身体是否具有同一性?——迈内?德?比朗的“身体性”理论》(李元默),《先验意识和本体论证明——一个关于萨特现象学哲学之脉络的考察》(贾江鸿),《论列维纳斯非对象化的意向性》(崔丽俐),《“主体”之后——对马里翁的被赠予者的批评性研究》(尹兆坤);“德国哲学对法国哲学的影响”栏目4篇:《尼采与德勒兹各自文本中“静观”概念的解辖域》(曹伟嘉),《思考差异、创造、实在——如何将黑格尔逻辑学的否定法国化》(唐正),《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试论埃克哈特大师对薇依的启发与思想关联》(李宜),《从约纳斯对海德格尔的批判性继承看约纳斯的生命存在论规划》(袁赛);“作为自然形而上学的法国唯灵论”栏目2篇:《一种自然形而上学》(皮埃尔?蒙特贝洛)《西蒙东与运动问题》(皮埃尔?蒙特贝洛)。

法国哲学(第五辑) 目录

笛卡尔研究
心身统一——不可解释的抑或尚未解释的?
《规则》十二中的“物质主义”感觉观与笛卡尔的“sensus”概念
自然理性下的“我思”
笛卡尔认知理论中的记忆问题

唯灵论与法国现象学
自我与身体是否具有同一性?——迈内·德·比朗的“身体性”理论
先验意识和本体论证明——一个关于萨特现象学哲学之脉络的考察
论列维纳斯非对象化的意向性
“主体”之后——对马里翁的“被赠予者”的批判性研究

德国哲学对法国哲学的影响
尼采与德勒兹各自文本中“静观”概念的解辖域
思考差异、创造、实在——如何将黑格尔逻辑学的否定法国化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试论埃克哈特大师对薇依的启发与思想关联
从约纳斯对海德格尔的批判性继承看约纳斯的生命存在论规划

作为自然形而上学的法国唯灵论
一种自然形而上学
西蒙东与运动问题
展开全部

法国哲学(第五辑) 节选

  《法国哲学(第五辑)》:  因此,在笛卡尔眼中,身体的本性即是感觉、感受、感知一切事物,但又无法确定它们的真假、形态、属性等,因为身体本身也是物质性的东西。但他同时又否认身体像物体那样具有广延。此时此刻,增补命题的危险也同时显现出来,“我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我存在”。然而,它的存在却只是“否定直觉”的结果,抑或只是湮没于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听觉的幻象当中。因为,它的存在除去那些不断变化的外在显象之外,剩下的只有广延、伸缩性以及可变性。  实际上,感觉变化总是随着物体的伸缩变化而发生改变,它可能是体积、重量、颜色、味道的改变,也可能是位置、方向、进程的变化。可感性总是模糊的、片面的甚至是虚假的;我感觉它在动和它真的在动是两回事,我感觉面包坏了和面包真的坏了也不是一回事。在笛卡尔看来,“我就是那个在感觉的东西,也就是说,好像是那个通过感觉器官并认识事物的东西,因为我看见了光,听到了声音,感到了热”。  此时此刻,增补命题正在感觉与思维之间发挥作用:它的使命就是将那些不确定性、那些虚假的幻象通过类比和推论的方式,确认双重悖论的合法性秩序,即,“我是一个思维着的东西,所以,我是存在着的”的前提是:“我是一个感觉着的东西”总是阙然于“我是一个思维着的东西”。除此之外,“灵魂优于身体”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一个是完满的、真实的存在,另一个却是极不完备、虚幻的假象。在存在与假象之间,在思维与感觉之间,类比推论仿佛是物体之广延,一会儿伸缩、变形,一会儿纵深、位移;一会儿增加,一会儿减少。在此,毋庸置疑,笛卡尔的“双重悖论”左右了推理进程。  事实上,感觉、怀疑、想象构成了实体的一端,而另一端则是观念、存在、上帝。一个人或者说一个主体,想要完全摆脱由感官和物体之影像所带来的种种怀疑,就必须寻找到“观念的营地”来宿营。在笛卡尔看来,正因为感性认识并没有找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也没有从确定的观念出发来认识事物,所以才导致我们并未按照事实真相来进行判断和论证,由此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比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很好的例子,正是由于质量超大的太阳会引起时空弯曲和扭曲,导致通过该区域的光线发生折射,而使我们目测的行星位置与实际的行星位置有一定的距离偏差。  所以,在笛卡尔那里,数学和几何学公理的诸多观念和命题更加接近事实真相,而感官认识总是产生错误的根源。比如,三加二等于五,不可能多于五也不可能少于五。在此,辅助定理开始发挥作用,也就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登场了,观念比影像更加真实,心灵比物体更加永恒,正如上帝存在比意志自由更加不可动摇一样。在此,我们有必要指出,为什么说笛卡尔是柏拉图的继任者?原因是:笛卡尔使用了几何学公理的论证方式来认识人这个实体。首先,他指出思维的低级形式无外乎感觉、怀疑、想象,或者说是意志或情感,它表现为想要、害怕、肯定、否定、怀疑甚至是想象。这些都无法为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相反,作为“至高无上的、永恒的、无限的、不变的、全知的、全能的,他自己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普遍创造者的上帝的那个观念”,无疑地,比为我表象有限的实体的那些观念要有更多的客观实在性。然而,不难发现,这与柏拉图的“永恒的绝对者”与“超越一切存在”的理念论不谋而合。  正如笛卡尔所说:“热的观念或者石头的观念如果不是由于一个本身包含至少像我在热或者石头里所领会的同样多的实在性的什么原因把它放在我的心里,它就不可能在我心里。因为,虽然那个原因不能把它们现实的或形式的实在性的任何东西传授到我的观念里,但是不应该因此就想象那个原因不那么实在;不过必须知道,既然每个观念都是精神的作品,那么它的本性使它除了它从思维以外或精神所接受或拿来的那种形式的实在性以外,自然不要求别的形式的实在性,而观念只是思维或精神的一个样态。”  ……

法国哲学(第五辑) 作者简介

冯俊,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笛卡尔第一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论》《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行走于教育和哲学之间——冯俊教育讲演录》等;主持翻译《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等哲学著作和教材20余种;主编《西方哲学史》《东西方公民道德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情词典》《中浦院书系》等著作、教材和文集6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和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一、二、三等奖20余项,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国际学术交流和访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